慢性胃炎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2024-05-13武玉春
摘 要:目的:探讨对慢性胃炎患者开展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5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5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优良率、自我护理能力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的开展,能够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有效提高护理效果。
关键词:慢性胃炎,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效果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4.059
慢性胃炎是常见、高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患者的胃黏膜受损,发生慢性炎细胞浸润。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会加剧胃黏膜损伤,导致胃功能下降[1],影响患者的正常饮食。慢性胃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躯体症状,此外,疾病也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若任由病情持续发展,可能出现胃出血、胃溃疡,加剧患者的身心痛苦。因此,慢性胃炎发生后,应及早进行治疗[2]。临床多应用具有抗菌、抑酸、保护胃黏膜等功效的药物,可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胃功能的恢复。但由于慢性胃炎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根治,病情易反复发作,故需要进行长期的健康管理。本文探讨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期望能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正确看待自身疾病,让患者实际参与到健康管理中,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病情良好恢复,降低并发症及复发风险[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女=11/14,年龄33~90岁,平均(54.33±7.28)岁。病程1~8年,平均(4.75±1.14)年。对照组:男/女=10/15,年龄34~88岁,平均(54.91±7.55)岁。病程2~8年,平均(4.38±1.55)年。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0.05)。
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胃炎诊断标准者;(2)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1)存在免疫功能异常者;(2)患恶性肿瘤者;(3)存在精神疾患无法正常沟通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1)用药指导。遵照医嘱,按时、按量给药,并进行用药指导,讲解各类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说明药物的功效、副作用。根据药物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病情复发情况,评估药物疗效。(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患者的胃黏膜变化,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将监测结果告知医生,进而對治疗方案做出调整。(3)日常生活指导。合理安排日常的休息、活动、饮食。监督、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障睡眠充足;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坚持少食多餐,选择清淡、易消化的软食,忌食有刺激性的食物。(4)心理疏导。为产生负面情绪的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运用合适、恰当的沟通途径,对患者进行劝慰、开导,选择适合患者的放松、解压方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1.2.2 观察组开展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
(1)疾病知识宣教。1)营造和谐、融洽的沟通氛围。用平易近人的交流状态与患者沟通,积极了解患者生活习惯方面,积极与患者进行互动、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想法,与患者拉近距离,使彼此之间相互理解、信任。2)个体化的健康宣教。责任护士与其进行一对一指导,对患者的疑问做出解答。3)组织多形式健康宣教活动。组织开展小组讨论、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在小组讨论中,患者进行互动、交流,共同讨论病情,分享各自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经验与感受。患者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彼此鼓励和支持,不仅可以增加患者对于疾病知识、治疗方法的了解程度,还能获得心理安慰,改善其心理状态。在专题讲座中,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讲解慢性胃炎的治疗、护理方法,并现场答疑解惑。开展关于慢性胃炎防治、护理的知识竞赛,吸引患者参与进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疾病知识,正确认识自身疾病。4)多途径发放健康宣教资料。设置宣传栏,张贴有关慢性胃炎防治、护理的宣传资料。向患者发放健康手册,或播放宣教视频,建立微信公众号、短视频账号,定期上传有关慢性胃炎防治、健康管理的图文和视频,扩大疾病知识宣教的影响力,增加患者了解疾病知识的途径。
(2)行为指导。密切监督其用药、饮食、运动等情况,加强行为指导。1)用药指导。向患者介绍各类药物的药理机制、使用方法、用药后的常见不良反应,解释、说明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告知其不良反应的防治方法,减少患者的担心和顾虑。通过用药指导,患者自觉遵医嘱用药。2)日常饮食指导。护理人员监督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科学、合理地进行饮食选择和营养搭配,认识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辛辣食物、酸味食物、咖啡、碳酸饮料等)、容易胀气的食物(萝卜、洋葱、芹菜、豆制品等)对于病情恢复的负面影响,尽量减少或避免食用此类食物。3)运动指导。说明运动对增强胃肠蠕动能力、消化能力的作用,让患者认识到运动锻炼的重要性。选择适合患者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太极拳、爬山等,通过运动锻炼,有效促进胃功能的恢复,增强体质,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1.3 观察指标
1.3.1 疾病认知程度
应用自制疾病认知程度调查表(0~100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疾病认知程度进行评价,分为优(疾病认知程度评分≥80分)、良(疾病认知程度评分60~80分)和差(疾病认知程度评分≤60分),疾病认知程度优良率=(优+良)/n×100%。
1.3.2 自我护理能力
应用自制自我护理能力调查表(0~100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分为优(自我护理能力评分≥80分)、良(自我护理能力评分60~80分)和差(自我护理能力评分≤60分)等标准,自我护理能力优良率=(优+良)/n×100%。
1.3.3 心理状态
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价,评分越高,抑郁情绪越严重。
1.3.4 生活质量
应用健康调查量表36(SF-36)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 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以n(%)表示,P <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
对比疾病认知程度优良率,观察组:92.0 0%(疾病认知程度优13例,疾病认知程度良10例,疾病认知程度差2例);对照组:68.00%(疾病认知程度优10例,疾病认知程度良7例,疾病认知程度差8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4.500,P =0.034)。
2.2 兩组慢性胃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对比自我护理能力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3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 结 论
慢性胃炎易反复发作,会长期影响患者的健康,对日常生活形成极大的困扰。一方面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有效控制病情发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生活管理,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纠正不良习惯等途径,控制影响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而促进胃肠功能的良好恢复,降低疾病复发风险[4]。在慢性胃炎的健康管理过程中,开展规范化健康教育,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学习有关疾病、药物、饮食、运动的知识,其目的是让患者全面了解自身疾病产生、发展的各方面因素,熟悉治疗方法,认识到病情恢复期间的注意事项,进而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5]。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行为指导,纠正其不健康的饮食结构、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做到合理膳食、坚持运动,对于促进病情恢复和改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6]。
综上所述,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的开展,对于提高慢性胃炎护理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腾燕.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22,27(2):242.
[2]容博晓,杨元生,曾志强,等.社区健康教育对慢性胃炎抗Hp效果及意外复诊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2,8(8):129-131.
[3]兰岚,卓悦,颜艳芳,等.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1,19(9):859-861.
[4]李双妮,王晶.可视化健康教育对慢性胃炎患者疾病认知情况及依从性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5):836-837.
[5]杨红云.健康教育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中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4):182-183.
[6]曾苹,杨珂莹,朱雪莲.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胃炎患儿生活质量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探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S2):38-41.
作者简介
武玉春,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为消化内科疾病护理。
(责任编辑:刘宪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