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互联网+教育”移动学习在中职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2024-05-07周丽芳

科学咨询 2024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中职信息技术

周丽芳

(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职业高级中学,江苏苏州 215211)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催生出“互联网+教育”的教育模式,这是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中小学教育与职业教育落实“互联网+教育”,能够丰富课程资源内容,创设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中职信息技术课是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包括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信息检索技术、图文处理基础等模块,教师做好这些内容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学生深入学习信息技术、参与实践活动、更好就业创业打好基础。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移动学习发挥着重要优势,教师需要以此实施教学。

一、“互联网+教育”移动学习的应用优势

(一)丰富课程教学资源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将其运用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首要优势是能够丰富课程教学资源。以往教师通常是基于教材资源和有限的课件实施教学,课程教学资源较为匮乏,在移动学习软件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在智慧平台的支撑下,根据课题准备数字教材、内嵌资源、配套资源等,收集丰富多样的教学课件、微课视频与精品课例等[1]。比如在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史的课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推送微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以了解信息技术概念、发展史、代表性企业发展历程等知识,打好课上深入学习的基础。

(二)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互联网+教育”移动学习对学习时间、学习空间的限制较小,学生只需要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工具,就可以实现移动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中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也可以实施线上教学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高效教学;课堂结束后推送课件与复习资源,辅助学生课后巩固信息技术知识,有效提高实操能力。不论是搜索引擎的使用,还是Word文档处理,学生都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学习。

(三)便于针对学习指导

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基础差异,学习态度与认知能力的不同,不同的学生课堂听课效果差异明显。在“互联网+教育”移动学习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设计与推送个性化学习指导方案,便于针对性地学习指导;也可以在线回答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难题。如有些学生在检索企业信息与招聘信息时出现困难,教师指导学生科学运用“天眼查”等工具的方法。

(四)把握学生学习过程

在“互联网+教育”与疫情防控的背景,结合中职教育无法实施线下教学的情况,在中职信息技术课中,教师可以运用各类智慧平台与数字资源,指导学生应用移动学习,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以此学习理论知识与掌握操作技能。

(五)有效进行科学评价

在移动学习平台上,一般包含有自动检测的功能,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等的过程中都会留下记录,这些数据会被传输给教师端。教师可以基于这些数据进行总结,针对性地评价学生,从而让评价更为科学。

(六)便于针对性地辅导

中职生的信息技术知识薄弱,理解能力偏弱,在学习理论和实际操作中还会遇到不少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后续的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在评价之后整理课内外的资源,针对性地推送给学生,以此辅助学生课后自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二、“互联网+教育”移动学习的应用问题

(一)不够重视课前预习

“互联网+教育”移动学习的背景下,教师要更好实施线上教学,往往需要在20分钟以内讲完一节课的所有知识,教学时间非常紧张,需要提前全面进行备课,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但是,一些教师尚未建立科学、完善的预习检测机制,中职学生不够重视课前预习,导致无法在课前熟悉基础知识,教师往往要用较多时间讲授简单知识,影响在线课堂教学整体效率,影响移动学习的效果。如在“长文档编辑技术”之“批注和修订”主题教学中,由于本节知识较多,且操作中存在难点,如果学生课前预习效果不佳,则会影响课堂整体教学效果。

(二)课程导入不太高效

在中职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重课程的导入工作:只有将新课导入得更为高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将新课导入得更为有效,才能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教师多是运用语言直接讲授的方式导入,没有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无法第一时间将学生的眼球牢牢抓住,无法激发幼儿参与思考、交流的兴趣,导致课程导入不太高效。

(三)课堂控制情况不佳

中职信息技术课中,教师指导学生基于“互联网+教育”进行移动学习,并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多是运用智慧教育平台进行教学,由于时空的阻隔和平台的限制,教师无法像线下授课一样管控学生,导致课堂控制情况不佳[2]。中职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挂后台”玩游戏、看视频等情况,或者分心走神,无法跟上步伐,不能及时回答相关问题,导致移动学习的效果不佳。不少教师容易忽视这方面,尚未认识到加强移动学习控制力度的重要性。

(四)学生学习不够积极

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中职学生多是初中成绩较差的学生考入,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不能积极自主地参与移动学习中。比如,课前不按要求预习新课程,课上不认真听讲和做笔记,课下不能完成实操作业等。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以及单独谈话的方式,认识学生的内心所想,进而针对性地改进移动教学。

(五)操作实践较为困难

传统的中职信息技术课线下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后,进行操作示范,然后让学生利用学校的设备与软件进行操作实践,以此能够及时巩固课程知识,提高实操能力。但是当学生参与移动学习时,由于家庭设备性能与网速的限制,学生参与操作实践较为困难,影响总体学习效果。比如,中职信息技术数字媒体素材制作等的课程,对设备性能要求相对较高,由于缺乏有效指导,学生往往无法通过移动设备完成操作实践任务。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新时期“互联网+教育”,探究更好地关于移动学习的应用策略。

(六)总结评价不够科学

评价也是“互联网+教育”移动学习的重要一部分,可以是在过程中进行,也可以放在后面落实。但是教师在评价中多是基于单向评价的理念,根据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没有融合移动学习的过程与态度进行评价。不仅如此,很多教师尚未认识到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的重要意义,多是自己进行单独评价,这无法将学生充分调动起来,导致评价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互联网+教育”移动学习的应用策略

(一)制作完善预习资源,辅助学生课前预习

根据“互联网+教育”移动学习的基本特点,结合学生过去移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先要根据中职信息技术课的课题、主要内容、教学目标,收集以及整理丰富的教学资源,制作教学课件与学习学案。教师将制作完善的预习资源提前推送给学生,要求学生据此进行课前预习,熟悉基础知识,回答简单的问题[3]。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节省宝贵的线上课堂时间,重点讲授重难点知识,能有效提高线上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移动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搜索引擎使用”的教学中,教师收集搜索引擎的图文与视频资料、精品课程资源,制作包含学习目标、重点知识、预习问题的预习学案,其中加入生动的图片与情景案例等。关于预习问题,主要包括类似内容:搜索引擎有哪些作用?百度搜索的流程是什么?怎样搜索“本地非遗遗产名录”?如果需要搜索微信公众号文章,最好选用什么搜索引擎?学生要解答这些问题,需要认真阅读教材,熟悉理论知识后,利用身边的工具进行操作,可以更好地解答这些问题。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借助移动平台上传预习作业,及时检测学生预习情况,根据学生预习结果明确学生认知情况,优化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比如有的学生在完成预习的过程中,比较注重结果,却忽视了探索的过程,这对学习信息技术的操作产生不利的影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指导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真实体验,根据问题参与探索,可以自己试着提出若干个问题,自己再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以此为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生动有趣情景,高效导入新课内容

由于线上教学的时间比较紧张,长时间的移动学习需要面对屏幕,对学生的眼睛造成一定伤害,教师应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缩短学生直视屏幕的时间。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根据信息技术课的主题,提前准备图文课件与微课视频,在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吸引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总结,这样能够高效导入新课内容。

例如,基于“专用平台信息检索”的单元,教师根据课程的主题内容,在网络上搜索专用平台工具软件、相关图文资料,与现实生活结合,制作融入情景的课件。教师先借助图文资料,引出这些生活情景:小李是一名农业技术员,想要查阅农业技术方面的图书;小张是一名大学生,毕业之前要写论文,需要查阅专业期刊文献。以此提问问题:针对上面的这些需求,他们应该怎么办?这样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与参与交流。教师还要多提出一些启发式的问题,如:我们常说“术业有专攻”,对此应该怎么办?教师通过提出类似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在问题和实际场景之间建立联系,更好地解答问题。在此之后,教师还可以再播放用专用平台检索信息的微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生动的视频,初步认识信息检索的基本流程,这样能够高效导入本课内容,更好提高信息技术新课程导入的效率。

(三)加强师生交流互动,提高课堂控制效果

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基于移动学习的中职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还要改变过去单独讲授的教学模式,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交流与互动,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4]。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提问学生,能有效提高课堂控制的效果,提高线上教学与移动学习的效果。

例如,基于“基本文档编辑技术”的单元,教师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要求学生熟悉文档编辑软件的选用、Word窗口及其组成、新建文档等基础知识。课堂上,教师借助智慧平台的工具,通过软件演示、语音讲解等方式,讲授文本编辑、段落格式设置、设置页眉与页脚等内容。教师要用软件随时提出问题,指定个别学生回答,如:如何设置文档版面?文本编辑如何换行?设置1.5倍行距应如何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可以熟悉学生的听课效果,对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警示回答错误的学生,引导他们认真听讲,以此更好地控制课堂。移动学习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软件统计的力量,可以建立一周一评或每月一评的机制,根据智慧教育平台的数据统计,对能够回答出80%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或奖励,对低于60%的学生进行适当批评与专门辅导。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发挥技术的力量,同样可以提高控制课堂的效果。

(四)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做好即时检测指导

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结合学生参与移动学习的现状,根据中职信息技术课的模块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师还应当运用任务教学法,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教师根据单元主题内容,布置课程探究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前与课中前半部分的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分组展现探究成果,之后总结,讲解重点和难点知识[5]。教师根据各组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引入检测题目,做好即时检测的指导。

例如,在“工作表和工作簿”单元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入一份《实验中学体育测试单》的资料,要求学生根据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运用数据编辑知识与技能,根据这份资料上的数据制作统计表格。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要提高输入的效率,需要巧妙输入位数较多的数字,快速给数字加上单位,快速输入相同文本,学会输入有规律的数字等。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教师要做好科学的指导,也可以直接推送微视频,让学生自主纠正任务中出现的问题。在最后,教师要引入一些检测题目,要求学生限时作答,根据学生作答情况指导。如教师可以引出类似问题:在Excel中,选择格式工具栏里的“千位分隔符”后,“56123.456”会显示成什么?选项分别是“56123”“5612,3.456”“5,6123.456”“56,123.456”。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可以先讲解千位分隔符的形式与作用:每隔三位数加进一个逗号,也就是千位分隔符,以便更加容易认出数值。因此,可以看出这个答案是“56,123.456”。对于其他问题,教师同样运用相关方法进行指导。

(五)布置操作实践任务,要求限时提交作业

基于学生移动学习的情况,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结合过去学生操作实践较为困难的实际情况,教师还要根据中职信息技术课中强调操作实践的课题,布置一些可用一般设备操作的实践任务,要求学生操作过程中用手机或录屏软件录制操作过程,限时提交作业,以及提交录屏文件。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与结果情况,明确学生移动学习的情况,指导后续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6]。

例如,在“演示文稿制作”的主题教学后,学生已经掌握创建、编辑、美化、保存演示文稿的基础知识,但是实操能力不佳。根据这类情况,教师布置课下制作演示文稿的任务:制作宣传家乡的演示文稿。这需要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关于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地方特产、旅游名胜等图文资料,利用PowerPoint软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这些资料融入演示文稿中,加入一些音频和超链接内容,最后美化和保存。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演示文稿与操作过程视频,可以熟悉学生实操情况,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资料,调整后续的教学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制作情况,不仅要从技术上进行指导,还要重视指导学生注意美化文稿内容,让演示文稿排版更加合理,主要的目标是简约美观、不凌乱。不同的学生审美偏好存在差异,教师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指导,让学生主动修正演示文稿。

(六)根据学习过程结果,实施科学总结评价

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可以诊断学生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更好学习。在中职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数字资源与智慧平台,根据学生参与移动学习的情况,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实施科学总结与评价,多进行鼓励和表扬为主的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培养中职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指导学生更好参与移动学习的方法[7]。

例如,根据上述的制作演示文稿的实操任务,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完成情况,秉持客观的原则进行自主评价,后将班级学生的作品推送到智慧平台上,要求全班学生品评,对不同作品进行投票,针对前5名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针对后5名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教师还要综合学生自评与互评的结果,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与作品情况,实施科学总结与评价,铺垫后续的教学。教师的评价需要融合多种因素,不仅要看学生的演示文稿是否都符合制作要求,是否都达到了相关目标,还要看文稿图文的感染力与美观性,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后移动学习的资源,将其推送到相关智慧平台中,引导学生在课后针对薄弱点巩固训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教育”移动学习的背景,在中职信息技术课中,教师可以应用线上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移动学习,能够发挥“互联网+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打破时空的限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教师要基于过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构针对性地应用“互联网+教育”移动学习的策略,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促进学生更好掌握中职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有效提高信息技术基本软件的操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中职生还可以逐步形成信息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中职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