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长课文结构化教学的实施路径
2024-05-04钱佳
钱佳
【摘要】长课文的结构化教学,以整体结构为基,结合学生实际,明确教学目标,形成鲜明的教学序列,尊重学生的认知结构;落实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结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学生的情感结构。在教学实践中,借助课前、课中、课后的结构化建构并形成一个完整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呈现螺旋上升,情感不断升华,真正实现结构化教学的有效落地,促成长课文教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结构化教学;长课文教学;高效课堂
当前在学科教学中,存在着碎片化教学的情况,要想解决该类问题,就要对知识进行关联性探索。于是,用“结构”将知识关联,教师有意识地构建一系列学习活动和任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成为课堂变革的必然趋势。结构化学习着力于建构一个系统,形成一个结构,促进学生走向整体关联的深度意义建构、灵活迁移应用和系统框架思维。具体而言,长课文教学中存在着教师难把握教学重点,教学方式不合理、教学模式滞后,学生存在畏惧心理、阅讀效率低的问题。因此,结构化教学的三级实施,能帮助学生正确看待长课文,激发学习兴趣,系统梳理、整合、融通知识,形成结构化意识和思维方式,增进情感结构,实现文化育人。
一、一级结构化:课前准备做“加法”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做到这些的背后,就是坚持每一节课“有备而来”。备课,就是要把教的课文读透、读实,这就要求教师得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知识体系厘清。让学生在课前借助以下“三式”自主学习,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1.抛锚式,建立联系
抛锚式,就是在上节课的末尾创设情境,或将本课重难点像抛锚一样抛出,引导学生前置学习。设疑促思,在准确把握教材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寻找知识之间的关系,将“碎片”的知识结构化,让“隐藏”的联系显性化,让学生在系统中感知整体,在结构中实现建构,在思维中学会思考,最终实现为思维而教。
2.支架式,整体感知
支架式教学是近年来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尤其在教学长篇幅的课文时,为学生搭建适切的学习支架,能够帮助他们有效梳理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掌握课文主旨。如在《父爱之舟》预习单中,可言明本文作者“回忆”的几个与父亲在一起的场景,再聚焦该文开头结尾采用的“首尾呼应”写法,让学生对文章结构有清晰的把握。
3.预构式,以题为眼
预构式,就是学生审视课题后,将已有的学习经验与目前的学习任务建立联系,即在通览全文前,先形成自己的判断。
文章的标题和人的眼睛一样,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如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从题目即可得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怀念父亲,表达对父亲深深的思念。那么,这篇文章写了父亲的什么事呢?全面把握文章描写的七个场景,在场景中感受父亲对“我”的爱,给予“我”的美的启迪以及父子间的情谊深厚。五年级(下册)《景阳冈》,由题目可得知事件发生的地点,由此质疑:何人在景阳冈发生何事?借助已有小标题,概括整体事件“喝酒—上冈—打虎—下冈”。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题目便交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事件,便由此产生思考:什么时间?遇难时的场景?结果呢?船上的人都是怎样的表现?有没有灵魂人物?从事件的发展顺序入手,各个环节一一考虑,再联系事件中的人物,品析人物形象。这样,学生不仅能整体着眼整篇课文,还能以结构化的学习意识,把握住长课文学习的重难点。
但做到这样还不够,因为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还要清楚地了解学情——对学生学情的把握是好的教学效果的助推器,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所在和困惑之处,从而设计适宜的学生活动,做到“供其所需”。
二、二级结构化:课中教学做“减法”
在长课文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长课文篇幅长、容量大,教师难以选择教学内容,感到无从下手;二是长课文的知识点众多,无法选择所有知识进行点对点教学,做到面面俱到。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尤其在“双减”的背景下,更要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若想所有知识都能兼顾,就会出现“夹生饭”的现象。因此,教什么,要考虑从课程标准、单元主题、学生学习任务和其语文素养的落实出发,力争每一节课突出一个“点”,以点带面,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1.强化“任务意识”,形成知识和方法系统化的结构体系
从将要学习的一个单元出发,宏观审视所学内容,以“任务”为导向,进行前后知识点的梳理、调整、整合,让学生整体感知一个单元或一个活动的主题,进行整体“把脉”,明确学习目标(教结构);再引导学生学习该内容的基本学习方法即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学结构);最后自主运用并学习相关内容(用结构)。
以五年级(下册)名著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那怎样阅读古典名著呢?可以让学生带着任务出发,统览单元,进而发现这四篇文章从改写到删节再到遵照原文未改动,文章理解的难度越来越高。那就从简单的出发,如理解《草船借箭》中“竹子、翎毛、胶漆”中的“翎毛”为何物时,联系上下文就自然知道那是造箭的材料之一。习得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在学《红楼春趣》中“剪子股儿、籰子”时推论得出这是与风筝有关的物品。基于此,又得到一个初读名著的方法:对于与文章主要内容无主要关系且难理解的词语,不用反复琢磨。正是因为立足单元整体,从学习任务出发,解决问题,建构学生学习知识和学习方法的结构化,使得长课文的课堂阅读效果得到提高。
2.重视“学科思维”,培养具有语文学科特色的思维方式
语文学科是以“运用知识线,厘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探寻写作亮点”为主的师生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因此,在长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计时阅读、借助关键词句读等教学策略,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培养学生快速思维的能力。统编版教材非常重视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四年级(下册)精读课文《小英雄雨来(节选)》课后练习就提出了“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的要求,到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更是特地编排“提高阅读速度”的阅读策略单元,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专门编排了“有目的阅读”的阅读策略单元,这都在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和快速思维能力的发展。
3.关注“学习过程”,创设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氛围
教学时,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及时关注、探知学生头脑中对知识意义的真实建构过程。进而顺势而导,适时提供帮助,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
如在教学长课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时,首先运用添加小标题的方式梳理文章内容,学生通过已学习过的小标题方法进行自主学写,而后合作探究书中给出的小标题,发现文中标题包含了“特殊的地点+事件”,再通过该方法进行进一步梳理课文。一名学生上台展示,其余学生围绕得出的方法进行点评、修改、完善。像这样真正关注学习和探究过程,让学习更加有效。
三、三级结构化:课后提升做“乘法”
1.重视作业设计,层级推进
课后习题在一定程度上延展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长篇幅文章有更深的探索。如《景阳冈》一课的“课后习题3”: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统编版教材对“复述”这一语文要素进行了序列性的编排,从三年级“详细复述”到四年级“简要复述”再到五年级“创造性复述”,教材的编排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结构,实现学习效果的层次递进,起到良好作用。不仅如此,运用课后习题,重视作业设计结构,让学生再一次回顾课文,让学生对课堂建立的结构化知识加以巩固,在自我理解后又进行了三次结构化。
2.关注文体特点,迁移促进
教师通常会通过解读每一篇文本的深层结构来达到文本结构化的目的。在对文本进行结构化的解读时要抓住关键要素与联系作为本课教学的“课眼”,对课堂来说,“课眼”是教学过程的连接点;对学生来说,“课眼”就是思维的聚焦点。例如《父爱之舟》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散文,形散而神聚,聚在何处?那不妨来关注这篇文章的题目“父爱之舟”,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包含的信息非常丰富:既点明了文本展现的对象——父亲,也揭示了内在的情感方向——爱,同时还呈现了明确的象征性意象——舟,依循了读者对文本阅读感知的基本规律,展现出鲜明的散文味。“父爱之舟”是串联课文七个场景的线索,使得看似形散的文章,在题目的统摄下,形成了有机整体。关注文体特点,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和聚合,让原本借助场景和细节所形成的琐碎感知,逐步向着主题迈进,在顺其自然中实现了认知升级。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运用于《鸟的天堂》等长课文的教学中。
3.巧用思维工具,输出跟进
一篇长文,包含了知识、情感、手法等多样内容,且并非无序,而是由一根思维线串联起来。林崇德教授认为:思维是一个系统的结构。那么,如何把课文中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以在学习完一篇长课文后,通过表格、思维导图、人物关系图等方式让思维“可视化”,这些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就像杂物间的货架让杂物归置变得尽然有序。在教学实践中,这些工具让长课文中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生动的情节有了联系,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得长课文的学习效果翻倍提升。
《父爱之舟》场景图、《牛郎织女》人物关系图
课前教师备课的结构化是教学整体设计与实施质量的保障,课堂教学取舍教学内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课后教师助学的针对性则起着对学生整体结构化水平托底的作用。
学生拥有结构化意识后,把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外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自我学习能力,获得学習的成就感,有助于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