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青花” 与“美”相遇
2024-05-04沈烨华
沈烨华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認为,专家型教师就是具有某种教学专长的教师,且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作为学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小小青花”美育课程的首位探索者,笔者怀着“有愿心、无目的”的初心,开启了“无用之用”的“个人课程”。教师的文化自觉由此被唤醒,悄然化身为“无用”之美,给学生点亮一盏滋养心灵的审美明灯。经过多方论证,笔者所在学校决定以“小小青花”美育课程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抓手。从此,“小小青花”美育课程从一个美术教师的自我修养,变成了学校整个美育团队的共同愿景。2021年7月,课题“打开美的儿童世界:从‘小小青花出发的美育课程基地建设”成功申报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
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主体,要思考如何建立起“自身就是课程”的意识,不断探索诸如“美育的价值在哪里”“教师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从何处来”“教育的落脚点该立在何方”“学生最终成为怎样的人”等问题。学校地处紫金山东麓,周边高校林立,人文气息浓郁,如何整合优势资源,突破学校特色发展瓶颈,成为学校内涵建设之路上的新课题。德国美学家席勒说:“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对美的敏锐觉察力虽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但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给予发掘引导,以便让这份“美的觉察力”发芽滋长。教师作为美的引领者,需要精心设计儿童美育课程,包括美的熏陶、美的欣赏、美的理解、美的链接、美的创造、美的分享等,教育应和美好的事物交融合一,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一、创设物型空间,打开儿童美的世界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获得的。教师面向全体精心设计青花物境,让美自然渗透到多个场域,营造清简、素雅的氛围,搭建青花成果展示平台,彰显学校文化建设理念,让学生尽情徜徉于物型空间的蓝白韵味之间,感悟青花魅力,提升审美素养和实境自学能力。教师在移步换景的物境构造中,夯实美学根基,努力让美好照进现实,成为传递美的使者。
1.唤醒美的感官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学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这种主动性和自觉性需要通过外部环境教育来挖掘和实现。学校创设三间美术教室,一间青花主题教室,一间陶瓷工作坊,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身临其境并尝试,尽情体验创作乐趣。学校在各个角落精心营造青花氛围,通过巧妙布景,逐渐形成“一路青花”“青花碧影”“门映青花”等校园小景。学生漫步其中,心灵与感官在优美环境里渐渐苏醒,于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召唤和启蒙。
2.构筑适学场域
学校建设了150平方米的青花馆,青花馆分上下两层。“雅韵蓝白”馆陈列青花经典瓷器,有展示青花朝代变迁的电子屏、青花师资团队介绍等;“小小青花”馆则主要介绍小小青花手艺人的作品,展示学生的优秀青花作品。学校定期邀请民间手艺人、高校专家来青花馆开设艺术讲坛,给学生提供艺术鉴赏的场地,将场馆作用充分激活,真正使它发挥育人功能,为师生提升人文素养、文化自信。
3.打破时空壁垒
学校积极开拓校外美育场域,比如教师组织“小脚丫丈量世界”行动,带领学生实地观摩南京博物院、各大高校美院,并将美育场域拓展到陶瓷研究所,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追问学程中的迷惑;围绕《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要求,学校在“栖霞云课堂”CCtalk教学平台上创建“小小青花”系列课程,开设家校合作美育QQ群,师生根据当下经历的故事精心撰写的“青花小世界”微信公众号,成为学校沟通社会的美育桥梁。教师在培育开拓学生审美眼界的同时,也形成了更前瞻的美育观念、更主动的发展节奏。
二、建构立体课程,赋能儿童美的探索
如果说教师广博的人文美育素养为专业发展夯实了根基,那么开发系列课程则成为激活教师科研内驱力的试金石。在学校明确青花美育课程主张,儿童通过大量美的熏陶、欣赏、理解之后,教师顺势而为,带领学生开启美的“创造之旅”。教师开发并深耕系列课程,重构审美素养获取路径。
1.形成全员参与的普及型课程
课程开发团队由首席教师作为领衔人,在高校教授、博物馆专家的指导下,团队教师主动去挖掘历代青花名品背后的故事,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面向全校开设普及型课程。在每学期的美术课上有一节嵌入式青花课,教师针对低到高年级的学生采取递进式教学让学生学习青花知识,了解青花所承载的美的样态,逐步学会欣赏美、评价美,并在内化后表达创意美;在青花鉴赏小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青花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倾心听、凝神记。学生对于民族传统艺术的热爱在青花普适性课堂上自动生成。
2.以兴趣为出发点的社团型课程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在弹性离校时间里开设社团课程,给学生提供一周一次的菜单式服务,如印染、剪纸、衍纸、陶艺等青花系列社团,以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带领学生探索美的多种可能性,不断提高其审美素养。教师教授青花水墨课,采用国画颜料中的花青、酞菁蓝、湖蓝等在宣纸上进行创作。生宣纸渗透性强,中低年级学生不容易控制用笔和用色,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将偶然的失误墨点变成“偶得”创意。当墨色与水色相互交融,一幅幅妙趣横生的作品跃然纸上。在和学生共同发现挖掘“偶得”之美时,教师的创新思维也不断被重构,并从学生的自由创想中收获灵感,“教”与“学”深度交融使“师” “生”的身份不断切换,教学场域充满勃勃生机。
3.开展深度研究的专研型课程
针对有志于深度研究青花艺术的学生,教师会设置更有深度的青花小课。教师带领学生观察从古至今不同风格的青花艺术,在器型、设色以及图案纹饰上进行深度研讨。比如开展“小先生”讲坛、青花辩论会等,给学生发言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自由地去评价、去理解、去链接,从而让想象与思维走进美的深处。教师在美术课上组织过一场关于“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的辩论会,双方辩手课前查阅资料进行了充分准备,现场辩手们各自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地展开激烈辩论,教师将学习场主角的位置交还给学生,不断挖掘儿童化学习路径,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思考、新的课题。
4.探索“五育”并举的融合型课程
在打破学科壁垒、虚化学科边界的融合课程中,教师积极探索“五育”融合的路径,以青花的独特之“美”作为切入点,比如在科学大赛中创作青花模型,在信息课上设计青花邮票,在体育课上舞起青花龙,在阅读课上编起青花诗歌,多种形式的表达让师生的审美素养得到提升。在学校艺术节上曾有个音乐诗朗诵节目《西江月》,学生穿着民国风的浅蓝小旗袍,手里使用的道具是美术课创作的青花扇,这个跨界节目成为舞台上的焦点,给学科融合带来了新起点。当下美育已经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教师更应建立起大美育观念,于资源整合中缩短“知”与“行”的距离,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寻得精神的栖息地。
除此之外,学校以儿童为中心,顺应其身心发展规律,以“美的种子”“花的绽放”“果的收获”为主题开展特色活动,营建校园文化系列课程。置身于美的场景,被美的气氛笼罩,教师也因此逐步用整体视角去构建美育课程观,扩展专业成长的广度。如学校“绽放季”以竞赛活动为抓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艺术展演、江苏省美术教育年会,充分展示儿童艺术成长水平。学校在青花馆组织青花雅集和游园会活动,邀请家长、陶瓷艺术家、青花志愿者开设青花主题讲座,并进行颁奖会。
与美相遇,与美链接,教师的教育视界不断被拓宽,教师沉浸于与美的对话和课程开发中,携“无用之用”的初心将不断生成美育样态,以此成就更加自由的教育生命。
注:本文系2021年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