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融合与创新

2024-05-04宋新征

新闻潮 2024年2期
关键词:科技传播新媒体

【摘 要】科技传播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见证,也是我国科学进步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佐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完善,科技传播的路径和载体也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向。新媒体环境下的科技传播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也让新科技的运用效率得到了更为全面的提升。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融合创新进行分析,以期制定出更具有可行性的措施,提升新媒体背景下的科技传播质量。

【关键词】新媒体;科技传播;融合与创新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促进了传播方式和技术的加速革新、完善,使得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受到巨大的影响,也逐步影响到科技传播的呈现形式和传播效果。与原有的科技传播相比,现阶段的科技传播变得更加高效广泛。而原有的科技传播与其他行业文化技术传播存在壁垒,以及科技信息在公共传播平台上难以受到持续性关注等问题,也正处于不断消解的变化发展的态势中。公众传播平台的传播主体,对科技研发和创新的关注度日益加大,不同行业的技术传播和发展壁垒也呈现出逐渐消弭的趋向。

一、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要素的变化

(一)主体的变化——公众参与

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主体以各行业的技术研究人员、科研机构以及政府主管部门为主,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主体的覆盖面得以拓展。互动多元的媒体信息传播方式,成为新媒体传播背景下的重要手段。公众个体也可作为主体,参与到科技传播的大军中。因此,原有的传播壁垒和边界被彻底打破,公众与科技人员的互动,成了新媒体背景下科技传播的新常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公众不再是被动了解科技传播成果的角色,平台根据大数据分析向公众精准推送科技传播成果内容,从而为合理构建科技传播反馈机制打通了路径,让科技传播更贴合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

(二)内容的变化——多元呈现

在传统的媒体传播环境下,科技内容大多以音频、文字、图片的形式向大众传播,形式单一、不够直观、对受众的吸引力不强,效果也不甚理想。新媒体环境下的科技传播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科技内容的传播方式进一步拓宽。在内容构建方面,信息传播人员摈弃了重复使用大量专业术语的表达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解释复杂的专业术语,或者通过激发公众多种感官体验的多元呈现形式,来提升公众关注科技传播具体内容的热情和兴趣。

(三)受众的变化——向互联网迁移

在新媒体传播技术运用的过程中,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移动终端让信息传播主体范围得到更为全面的拓展。因此,传播受众和主体之间的界限,也不像从前那样泾渭分明。在现实与虚拟信息双重传播和互动的进程中,每一个参与移动网络运用的主体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而信息的传播也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科技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传播速率呈现出几何级增长的态势。移动终端的使用,与用户碎片化时间的运用习惯相贴合,所以体量过大、冗长的科技信息和科普新闻不再受到民众的欢迎,碎片化、逻辑简单的科技信息传播更容易为公众所关注,这也是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又一重要变化。

(四)效果的变化——复杂难控

相对传统的媒体传播来说,新媒体背景下的信息时效性明显增强。新媒体信息到达某一传播深度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明显减少,具有及时性,科技成果的传播和具体运用之间的时间差明显缩小。此外,科普信息的交互性也成为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又一特征。科技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实际上是一种广泛收集受众反馈意见的方式和渠道,这是科技传播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五)渠道的变化——媒介融合

在传统的媒体传播过程中,大多数科技新闻传播的媒介都是单一的,相互之间不存在交叉性。比如,在线下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为了汇报和宣传科技成果和技术,主办单位会通过召开座谈会或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会的方式,来完成媒体宣传工作。这些宣传工作与其他宣传活动本身并不存在交融性,因此,其宣传效果不能产生叠加效应。而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不同传播渠道可互相融合、互相配合,让新闻的传播价值体现更大化,使宣传力度和效果得以全面提升。

二、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融合与创新的必要性

(一)适应科技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一些原有的科技发展界限逐步消弭。这就意味着不同行業领域背景下的科技创新和融合成为未来科技进步的一种发展方式,而在科技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科技传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如果科技传播方式和理念无法随着社会发展完成必要的融合与创新,那么科技传播的发展程度就无法与科技发展的程度相匹配,这会影响科技传播的最终效能,阻碍科技的发展。因此,科技传播应不断融合与创新,呈现科技发展层面的学科与专业交叉趋向,在更良好的环境下持续推进科技创新[1]。

(二)发挥新媒体优势

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科技传播者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探寻科学合理的科技传播路径。结合新媒体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征,确定科技传播发展的未来目标,让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功能在科技传播方面进一步体现,充分推动科技传播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使新媒体技术在对科技传播助力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多数科技传播主体以不具名的形式来发表观点、传播科技成果。这种科技信息传播的方式,容易导致不实信息被大规模传播。而一旦出现这种状况,想要在短时间内追根溯源,找出不实信息的传播链却又相当困难。倘若监管人员无法在时效期找出不实信息的源头并采取相应措施,那么就会错失信息纠正的最佳时期,最终可能导致不实信息被广泛传播。因此,科技信息的传播应当以严谨和准确为要义,否则会直接影响到科学技术的提升与完善。

(二)科技信息良莠不齐

在新媒体环境下,不同信息平台和新闻传播主体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和丰富。但非专业的新闻传播主体和信息平台难以在短时间内区分科技信息质量的高低,大部分受众群体也不具备区分优劣科技信息的能力。这就很容易导致大量的低劣质量的科技信息涌入传播平台,成为传播平台竞相转载和民众关注的对象。由于在新媒体环境下,个人也可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许多对科技创新感兴趣的人,也会通过信息平台发表对科技成果发布和信息传播方面的意见或建议。这类带有明显个人化倾向的意见或建议,通常很容易被受众群体当作科普新闻来观摩和学习,导致科技信息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现象,这也是当前科技传播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公民科学素质有待提高

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进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就现阶段公民的科学素养进行了线上的统计与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虽然呈现出了不断提升的趋势,但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公民占比并不乐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部门和各行业对科技创新工作逐渐重视,因此也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推动科技传播工作的进步。然而現阶段新媒体背景下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速率与科技传播发展的效率并不相匹配,因此,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在新媒体平台的宣传影响力并未达到预期目标,这会直接影响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与完善。这也是我国现阶段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2]。

四、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融合与创新

(一)加强理念创新,实现发展新态势

想要让科学技术的创新获得长足的发展,就需要全面革新科技传播的形式,让科技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呈现出更大的力度和更优的质量。我国的科技传播已经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发展阶段,在传播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能,这些传播经验和技能虽然多数是在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新媒体环境下这些传播工作的经验和技能就无用武之地。实际上新媒体技术和传统媒体仍然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联,因此,只要在传播理念不断更新与提升的过程中,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来拓展科技传播的方法和路径,就能够让科技传播在跨行业的交流与信息交互过程中形成新的态势。

(二)提升准入门槛,提高传播的权威性

科技信息传播通常以专业严谨为重要特征。在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权威性仍然需要得到必要的保障。相较新媒体的运用,传统媒体在信息权威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媒体交融的过程中,传统媒体需要不断发挥核心优势,通过必要的资源整合,来完成科技传播权威性的持续性保障工作[3]。同样,新媒体也需要在科技传播过程中提升专家队伍的准入门槛,对平台发布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审核与监管,这是提升信息传播权威性的重要方式。

(三)完善监督机制,构建良好发展环境

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社交平台准入门槛较低,任何个体都可成为信息的创作者,并通过公共社交媒体平台向外发布和传输,导致科技信息真假难辨。为了突破这一困境,新闻信息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建立长效完善的监管机制,来保障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秩序,确保科技信息的传播在更为有序的环境中进行。这能够提升科技传播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营造更加健康的科技传播环境。同时,为了让监管机制得到落实,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来有效规范监管工作的开展,这是科技传播创新融合的重要路径。

(四)打造科技传播品牌,提升传播效果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呈爆炸式传播的态势。因此,对于受众而言,以何种方式来接收科技信息是值得考虑的问题。相比较零散的信息输出主体,具有品牌效应和较高知名度的科技传播机构和个人,更能够为公众信任并引起关注。应通过合理引导这些机构和个人,发挥其专业性和公信力的优势,在科技传播进程中起到正确的信息引领和打击纠正虚假信息的作用。因此,采取更具有可行性的措施打造良好品牌,通过优选内容来获得社会公信力,科技信息传播将具有更为明确的路径,也将成为当前科技传播的重要方法。

(五)促进全媒体融合,拓宽传播渠道

不同传播渠道所针对的传播主体人群存在差异,若科技信息只局限在某一渠道传播,那么其他人群就难以获取相应信息资源,这会直接影响科技传播的效果。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在新媒体环境下促进全媒体融合传播,成为各行业科技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不同的传播渠道可根据其所针对受众群体的年龄、文化等特征,使用不同的编写和叙述方式来引起受众群体的关注,通过精准的新闻投放,提升科技信息的传播力度[4]。

(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地区间的数字鸿沟

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普及、完善有密切的关联。与城市相比,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尽如人意,这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群众对科技信息的获取。因此,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拓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覆盖区域,是消除数字鸿沟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从而更为全面地推进科技传播的融合与创新,有效消除城乡之间在科技信息获取方面存在的差距。

五、 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传播方式,使之变得更多元和更广泛。通过研究在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融合创新,提升科技传播质量,进而让科技传播效能提升有了更多新的可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民众的科学素养,为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营造更为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对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治岐,郑钊光.运用新媒体开展农业科技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21(9):251-252.

[2]何苗.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特征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6):33-37.

[3]陈杰,史凡.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机遇与趋势[J].新闻世界,2019(9):42-44.

[4]赵昂.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22):101.

作者简介   宋新征,广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科技传播研究室新媒体编辑,副研究馆员

基金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公益性科研院所2023年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乡村振兴媒体融合实训室工程——广西科技特派员宣传渠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基研专项2023J-02)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科技传播新媒体
基于自媒体的科技传播公众参与范式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科 技传播思维创新
科技传播视域下科技新闻内容选择策略
“互联网+”下的科技传播新趋势探讨
中国特色的科技传播实践
我国电力专利成果转化因素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