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电视新闻的创新探索

2024-05-04王丹

新闻潮 2024年2期
关键词:农耕文化新闻三农

【摘 要】农业电视新闻是以电视报道为主要形式,以农锕业生产报道为主要内容的新闻节目。[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创作出兼具实用性、可看性,传播效果更好的农业电视新闻作品,成为摆在相关采编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目前部分电视台尤其是城市电视台农业电视新闻优质节目少,部分报道存在模式化、同质化、缺乏创新性等问题,立足“农内”“农外”两个维度的需求,就电视农业新闻如何创新升级进行探索分析。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电视新闻;“三农”新闻;农耕文化

近几年来,中央连续发布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总体部署。及时分析新形势下农业电视新闻传播原则、特点和规律,提高新闻传播效果,满足当下各类受众日益增长的农业信息需求,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既是新时代电视新闻人的重要责任,也是各级电视台开发乡村振兴进程中农业新闻这片“蓝海”的重要机遇。而随着各类新媒体强势加入传播赛道,农业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也要顺应时代变化,一方面分析好目前在报道定位、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利用好电视传播的自身优势,依据受众需求的变化,在新农村建设新闻“富矿”里挖掘更多好题材,做好农业电视新闻的提质升级。

一、农业电视新闻存在的问题

(一)报道量占比较低且优质节目少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亿,占全国人口的36.11%。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发展好“三农”各项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一个课题,涉农内容应成为主流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但总体来看,目前部分电视台尤其是城市电视台,存在农业电视新闻节目、版面占比较少或者缺失,以及采编资源向城市选题倾斜等情况。另外,出于制作及时间成本考虑,部分省级电视台的农业新闻报道依赖地市台上传较多,自采量较少。而地市台的采编质量参差不齐,导致部分省级电视台相关农业新闻节目、版面无法更好地进行统筹编排,传播效果降低。

(二)一些农业新闻版块受众定位模糊

部分电视台尤其是城市电视台,因为弱化农业新闻报道,相关报道条目压缩成为某档综合性新闻节目的分版块,不利于对受众进行准确定位,反向影响新闻的前期采制工作。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电视新闻的受众已不再局限于农民群众,还拓展到推动农业发展各链条上的相关人员,如各类农产品经销商、农资生产经营人员、从事农业电商的“新农人”、农村基层管理干部、农业相关科研人员、乡村旅游经营者等,还包括广大关注乡村发展新动向、热衷乡村旅游、喜欢购买农产品的城市受众。受众范围有了新拓展,新闻传播目的则变得更为复杂多样,采编人员应紧紧围绕目标受众,有选择性地选取新闻信息源、加工新闻素材,尽可能让报道“适销对路”。

(三)部分新闻条目模式化同质化严重

部分农业电视新闻条目文稿写作难出彩,容易写成“四季新闻”,显得模式化。首先,文稿结构布局上存在模式化。例如,报道某地某种特色农产品耕种情况,稿件布局往往是平铺直叙地描述某地栽种了某种农产品,目前长势喜人,然后采访一名农户简单介绍种植、销售情况,再提升到区域或县域层面,讲述整个区域或县域对这类农产品的支持政策,外加一个相关人员“总结式”的同期声结束全篇。其次,文稿写作上存在同质化。比如,对春耕春种的报道,很多稿件会用“村民们有的在犁地,有的在插秧”“田野里一派繁忙景象”的句子来描写,对秋收的报道,又常常会用“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田野里一派丰收景象”这类同质化的描述,缺乏可读性、感染力,千篇一律,让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四)报道延续性不强且局限于当地

与其他范畴的新闻不同,因为农业的生产规律,农业新闻存在报道需要有延续性的特点。例如,报道某地引进某种新的农作物,在完成第一轮有关种植的新闻报道后,后续还需要记者在一些时间节点进行持续关注,才能全过程展示该农作物是否具有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而实际报道活动中,这样持续性的报道为数不多,因此,相关新闻条目对广大农村受众的借鉴意义就打了折扣。

此外,部分农业新闻报道过于局限于当地,导致这类农业新闻实用性不强,真正需要获取相关农业政策、种养经验、市场变化信息的农村受众,无法从这类农业电视新闻报道中获取有用信息。

二、农业电视新闻的创新路径

在乡村振興战略大背景下,关于“三农”新闻报道的主导方向,《农民日报》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值得借鉴,即注重走“城乡融合”路线,统筹“农内”与“农外”,为“三农”内部用户提供政策、信息、技术、知识服务,向“三农”外部用户展示“三农”成就贡献,提升“三农”美誉度。[2]立足“农内”“农外”两个维度的需要,农业电视新闻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提质创新。

(一)拓展信息获取渠道,提升报道信息源质量

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显示,全国卫视频道2022年累计播出乡村振兴题材电视节目1.8万小时,日均播放49.3小时,共吸引68.43%的电视观众。[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优秀的“乡土味道”题材电视节目并不缺乏市场及受众。而针对农业电视新闻,有媒体曾做过调查,广大农村受众更青睐各项惠农政策的详细解读、农业最新市场信息变动、种养新风向等方面的新闻,而城市受众则更容易被农村新鲜事、农业致富故事、乡村旅游推介等新闻吸引。

当前,新闻传播内容的生产者不仅仅是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权已经拓展到各个端口,这让新闻信息的来源和传播更加多元化。[4]针对不同受众的需求,采编人员应在拓展农业信息获取渠道上多下功夫,除了从相关管理部门、农业教育科研、种养行业协会,涉农企业行业协会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等渠道获取新闻来源,还可以选择性地关注各地市、县(区)的融媒体账号,以及一些村民或“涉农”组织经营的自媒体账号,争取从更丰富的信息源里挑选出符合“农内”“农外”两个维度的新闻题材,从而丰富报道内容和质量。

(二)把握热点挖掘深度,提升报道专业化水平

目前大部分电视台,特别是城市电视台的“涉农”报道,日常动态、资讯类的新闻较多,能引发关注、引人思考的深度报道较少。为了提升报道专业化水平,记者可以利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作为切入点,把农业电视新闻做得既有热度又有深度,更具可看性。这不仅需要记者养成时刻关注社会热点的良好职业习惯,还要锻炼出主动设置议题、对事件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分析的能力。例如,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发的新闻《“出圈”的武鸣沃柑》,记者就抓住当时“全网监工广西剪沃柑、砂糖橘,生怕春节吃不到”这一热搜话题,从体验者的角度带领广大观众走进“中国沃柑之乡”武鸣的沃柑果园,探究这里的沃柑为什么能“出圈”的秘密,从而引出武鸣沃柑由小做大的产业故事。报道契合社会热点,兼顾大产业里的生动小故事,让“农内”观众从中收获沃柑产业发展的相关资讯,“农外”观众则对武鸣沃柑这一“甜蜜事业”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涉农”政策的陆续出台,农业新闻报道向专业化、行业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针对“农内”受众通过电视农业新闻了解最新农业科技资讯、惠农政策的需求,采编人员在采访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做好相关农业政策、动态的知识储备,在报道过程中站在“农内”受众的角度,将利农新政策、科技新资讯等,通过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案例、精准的画面,“翻译”成他们更易吸收的实用信息。

(三)采好用好同期声,提升文稿及画面整体质量

在农业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应意识到,广大农村群众是从事农业活动的主体,应把更多镜头对准他们,让其成为报道主体。在采访中,可以尝试加大同期声的采制量:一方面,让被访者直接发声,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损耗;另一方面,相比精心构思的解说词,生动的同期声更能打动人。不过,在同期声的采制中,由于农村地区方言众多,农村受访者囿于方言与普通话交流不畅,或者表达较为内敛,在报道中常见到一些农村受访者在面对镜头时,出现“挤牙膏”式的表达。这就需要记者在采访实践中,除了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还要增强沟通与融合能力,耐心地与农村群众交流,多了解他们的实际生产生活情况,从小细节去引发对方的表达欲。例如,《“出圈”的武鸣沃柑》报道中,记者在果园里边摘果边与被访者沟通,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一个新闻中的“新闻”:沃柑种植户杨绍文因为产业越做越大,为春节回乡帮忙收果的儿子、女儿准备了特别的新年礼物。于是,记者收录了杨绍文的同期声:“我给女儿、儿子买了新车,我们沃柑卖的价钱今年比往年都高一点了,高兴就送给他们。”这样朴实又充满自豪的同期声,也让当地村民因种植沃柑走上致富路的幸福感溢满屏幕。

对于文稿及画面,记者和摄像也应用心打磨。在文稿写作上,尽量跳出模式化的稿件框架和描述,善于利用各种修辞手法提升稿件质量。比如,某篇电视文稿“水汶镇王强村的黄金蜜露种植基地里,棚内浑圆饱满的黄金蜜露垂吊在藤叶间,像一个个黄灿灿的小灯笼,照亮了群众的甜蜜生活”,记者就巧妙地利用比喻手法,生动地把黄金蜜露甜瓜这种农作物的外观及它的经济价值做了结合性的描述。在稿件标题上,也可以多做文章。例如,《凌云:“麻将脱茧机”助力桑蚕产业“杠上开花”》《荔浦:“罗汉松+电商”成加速发展“绿色银行”》《鹿寨:山间“咩咩”叫得欢   村民“羊”起致富帆》等新闻标题,就抓住了报道精髓,取得新颖精巧,更容易吸引受众。

(四)利用节气和涉农节日,做好农事及农耕文化报道

面对城市等“农外”受众的需求,新闻的选题可以在“涉农”文化、节庆等方面进行拓展。比如,千百年来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二十四节气,就值得好好挖掘,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包含了丰富的民俗事象。一方面,记者可以结合二十四节气的时节变化和实时的天气情况,做好农事耕种信息的相关提示性报道;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农外”受众做好二十四节气相关农村民俗活动的报道。

此外,各地“涉农”节庆活动也相当丰富。除了每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开海节”,从2018年开始设立的“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大型节日,在广西各地还有很多特色农村民俗节庆活动都热闹非凡,如“壮族三月三”“二月二”“春牛节”“新禾节”“蚂 节”“晒衣节”“芦笙斗马节”等,这些农业节庆题材不仅能更好地丰富农业电视新闻的版面,也能成为展示当地民俗风情,展示新农村新风貌的一个重要窗口。

(五)借助“村超”“村BA”热风,让乡村文体旅“潮”起来

此前在大众的印象中,乡村文化常常被冠以“土味”而难登大雅之堂,而如今随着贵州省台江“村BA”及榕江“村超”的成功,带给广大新闻工作者很大啟发——乡村文体旅也可以“潮”起来。对这类新闻题材进行报道时,可以尝试摘掉“土味”设定滤镜,把新媒体的文稿风格和画面编辑手段引入其中,让乡味儿“潮”起来。以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沿着高速看广西·乡村振兴》梧州篇《热血沸腾的舞狮人》这条新闻为例,记者通过网感式拍摄和编辑手法,加上动感的配乐,让藤县舞狮手们逐个亮相,编辑出了拥有电影质感的“武侠风”,一招一式都显得“潮”味十足。眼下,不少地方的乡村旅游、乡村文化活动,也都积极向“村超”“村BA”的模式靠拢。例如,2023年11月,桂湘黔三省(区)侗族特有的多耶歌舞决赛在广西三江举行,因为比赛汇聚了桂湘黔三省(区)的12支队伍,每支队伍都盛装比赛,吸引了不少游客观赛,当地旅游集团索性将比赛简称为“耶超”,记者也抓住这一亮点进行了报道。

(六)利用好电视媒体传播矩阵,多管齐下增强传播影响力

除了农业电视新闻创作上各维度的调整,在传播途径上,也可以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多管齐下增强传播影响力。尤其是利用已形成规模联动的媒体矩阵,对一些“涉农”重大题材报道,联合从县级融媒、地方到中央的新媒体平台,形成合力进行传播。在日常报道中,还可以把新闻条目中有亮点的片段提炼出来进行短视频的“二创”,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的官方账号上推广,让更多“农外”受众能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到更多新农村建设的资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电视新闻应立足“农内”“农外”两个维度的需要,在为“三农”内部用户提供政策、信息、技术、知识服务的同时,向“三农”外部用户展示“三农”成就贡献。电视新闻人可从拓展农业信息获取渠道、把握社会热度、拓展稿件深度、采好用好同期声、全方位打磨稿件和画面、利用重要节点、借助“村超”“村BA”热风、用好电视媒体传播矩阵等方面对农业电视新闻进行提质创新,从而提高“农内”新闻的权威性、服务性,增强“农外”新闻的创新性、传播力,奋力唱响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胡娜松.浅谈农业电视新闻采访切入点的选择[J].西部广播电视,2022(10): 155-157.

[2]何兰生.践行职责使命 做好“三农”宣传[J].三项学习教育通讯,2022(9):22-25.

[3]安徽省广播电视局.2022年度乡村振兴题材电视节目收视数据分析[EB/OL].(2023-01-13).https://gdj.ah.gov.cn/xwzx/xydt/147522421.html.

[4]程松.农业新闻大众化的融媒传播策略[J].新闻前哨,2022(20):33-34.

作者简介   王丹,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编辑

猜你喜欢

农耕文化新闻三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天府农耕·响水六坊”项目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修辞手法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