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述评共生:基于儿童言语表达的教学指向

2024-05-04周克杰鲁海彬

阅读(教学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

周克杰 鲁海彬

【摘要】述评力是一种充分释放个性的、独立的言语表达能力,新课标和统编版教材对于述评力都有明确的要求和体现。本文从《金圣叹评点<水浒>》中的评点说起,浅析述评力的概念、教学价值本源以及培养策略。

【关键词】述评力;价值本源;培养策略

一、缘起:由《金圣叹评点<水浒>》到学生述评力

《水浒传》“那荡气回肠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波澜壮阔的场景”让人心驰神往,回味无穷。然而,评论界常有读《水浒传》不读《金圣叹评点<水浒>》就读不出新的体会、新的感觉的说法。金圣叹这位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他在中国文学评点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水浒传》的评点有着自己鲜明的观点。例如在评点《第九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总批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点评:

“此文通篇以火字发奇,乃又于大火之前,先写许多火字,于大火之后,再写许多火字。我读之,因悟同是火也,而前乎陆谦,则有老军借盆,恩情朴至;后乎陆谦,则有庄客借烘,又复恩情朴至;而中间一火,独成大冤深祸,为可骇叹也。夫火何能作恩,火何能作怨,一加之以人事,而恩怨相去遂至于是!然则人行世上,触手碍眼,皆属祸机,亦复何乐乎哉!”

这样精彩的既有叙述又有评价的评点源于金圣叹深厚的文化功底,更源于他那个性突出的语言表达能力。由此不由得联想到教学中学生在述评能力方面的表现:

首先是“述”而不“评”,只注重叙述而缺少自己对事件或现象的评述;其次,即使有自己的评述,却因为方法不恰当而表述不清,又或是自己的评述浮于表面而没有深度。

二、诠释:述评力概念内涵的厘定

什么是述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作了这样的注释:1.动词,叙述和评论。2.名词,叙述和评论的文章。由此可见,述评就是既要进行叙述又要进行评论,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颇,形式上可以是口头的表达也可以是书面的表达。

什么是述评力?顾名思义,述评力就是进行“夹叙夹议、边叙边评”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言语的表达,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于课文中或社会中出现的人、事、物等进行叙述评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一种语言表达的高级形式。

由此,不难看出学生述评力有如下特点:

概括性。学生在叙述之前必须要对人物、事件、现象等进行快速提炼,抓住要点进行叙述。

思考性。我们所能看到的人物、事件、现象是一种表象。透过这种表象反映出怎样的本质,这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

审美性。对于人物、事件、现象等,有着自己怎样的感受和想法,如何进行评论,这就是一种审美。

表达性。述评的整个过程实际上都充分表现在学生的言语表达上,这种表达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表达,是学生养成述评力的最终的目的。

述评力的基础在“述”,关键在“评”。它是学生个体言语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养成的重要方法。

三、寻根:述评力教学价值的本源

发展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提升言语表达能力,是教师既定的追求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

“语用”是语文界流行的话题。潘勇教授的积极语用观从两个维度来考量语用,即为输入性语用和输出性语用(即视、听、读,说、写、评),而把“评”列入输出性语用一列。所谓的“评”是指“基于自立人格、源于自由思考的个体独立表达,既可以是含有否定意向的质疑和批判,也可以是倾向肯定的褒扬和赞赏,其本质在于:独立的母语评论是自由思维的最好象征”。而目前学校教学还普遍缺乏独立性的评论表达训练。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评”的能力。然而,“评”必然离不开“述”,边“述”边“评”,“述”中有“评”,“评”中“述”,这就是述评的能力。

四、躬行:以《“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为例看述评力养成指导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主要记叙了在“诺曼底号”客轮遭遇到“玛丽号”轮船猛烈撞击后,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指挥船员和乘客安然脱险,最后自己随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的故事。

1.一句话评人物

师:同学们,你能一句话来评价一下哈尔威吗?

生:他是一位忠于职守的人。

生:他是一位临危不惧的人。

生:他是一位舍己为人的人。

生:他是一位关爱弱小的人。

学生对于人物能够有一个最初评价,这是评价人物最基本的要求。一句话评价人物一目了然,为后续评价作了铺垫。

2.概述人物事迹

在用一句話评价人物之后,教师又组织学生开展概述人物主要事迹的活动。教师这样引导:

师:评价一个人仅凭一两词是不足以令人信服的。我们需要联系发生在这个人物身上的事情加以阐述,这样评价会更加全面。那么,哈尔威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让你有这样的评价?

评价一个人物,需要结合他的具体事迹、言论等来论证是非功过。这要求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要点组织语言表达出来,这是表达观点的基础。

3.表达自己观点

述评力的培养需要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提升言语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生完成“一句话评价人物”“概述人物事迹”之后,教师继续追问:

师:同学们对于发生在哈尔威身上的事,概述较为简洁和全面。那么,你从他身上学习到了什么?得到了哪些启发?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哈尔威的语言、动作谈谈自己的观点。

学生虽然说得不够全面,但是能够较为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培养学生述评力最为关键的部分。

学生的概述能力和评论能力在层层推进中得到了发展,由对人物初步的印象到概述人物事迹再到后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说是一气呵成,提高了学生的概述能力和评论的能力。

五、思考:述评力养成指导策略

言语能力是对语言符号的加工、提取、操作的能力,包括对言语信息的记忆、转换、理解、组织和应用等方面。而述评力则是侧重于言语能力的操作应用方面,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定向认识、操作形成和内化提升等三个阶段。

1.定向认识阶段:厘清结构,在活动中习得基本方法

述评力是一种夹叙夹议的综合表达能力,需要有较强的叙述和评论能力。这是述评力的内核,教师应紧紧围绕这两种能力的形成进行训练,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习得述评的基本方法。

述评力的训练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素材作为载体,比如新闻时事、生活热点、身边人物、热播影视剧等,这些素材进入课堂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对其进行一定的裁剪、提炼。有好的素材是进行学生述评力培养的基础,要让学生习得方法形成能力,还应该通过多样的活动进行实践。平时教学中可以创设这样的活动形式,比如每节课前的“3分钟新闻发布”,周一班会的“上周班情回顾”,平时的“我来介绍……(画、影视剧、书等)”。当然,也可以组织学生對课文中的人物、事件等进行述评。

2.操作形成阶段:积淀“定力”,在“类文本”中深化能力

方法的习得,是学生述评力培养的起始阶段,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之功,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述评力的深化提升需要以不同文本的感知为前提,而不同的文本在述评时的内容和思路也是不同的。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等写人的文章,述评时侧重于人物的事迹和精神;而《海上日出》《四季之美》等写景的课文,述评时侧重于观景后的感受和想法。只有在不间断的积累练习中加深认识,在以后类似的情境中才能做到从容自如。

3.内化提升阶段:调动认知,在“策略”中迈向表达本位

述评的策略不仅要关注对事、人、现象叙述和评论的方法与技巧,还要关注策略的选择。这需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认知,把学生内驱力充分调动起来。通过激发欲望、提供展示平台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述评过程进行自我调控,互相评价,让“要我说”变为“我要说”,从消极被动的接受表达本位迈向积极主动的表达本位,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述评力是一种具有不同审美观的、充分释放个性的、独立的言语表达能力。它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是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发展,立足课堂教学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述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县双店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尝试
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