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落实“第二个结合”的教育实践路向
2024-04-29张洪为
[摘要]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中,需要我们在当前的各类教育实践中落实,要在学生学习期间潜移默化地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第二个结合”主体的条件要求比较高,既要懂马克思主义,又要懂传统文化,还要有研究和融合的能力;“结合”的内容需要有高度的总结能力,而灌输式的教育实践方式不利于结合。落实“第二个结合”的教育实践,应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优秀文化相近内容的融合,并改进实践与教学方式。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教育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明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2.04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第一个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第二个结合”。在“第一个结合”期间,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重大成就;当前的重点在“第二个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中,需要我们在当前的各类教育实践中落实,要在学生学习期间潜移默化地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一、“第二个结合”需要教育实践来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要培育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就需要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落实“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样也要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也同样存在于典籍中,若要将两者相结合,就需要通过在教育的实践中来完成,教育实践是两者实现结合的重点场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第一个结合”,其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将基本理论灌输给中国共产党人,其形式多样,可以是课堂上,可以是党内学习,可以是革命工作中的政治宣传,总之离不开共产党自觉地主动地进行的“教育”活动。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第二个结合”,其难度超过了“第一个结合”。既要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又要研究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明,还要在两者传播的过程中实现“结合”。从国外传入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在理论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更难;历经五千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糟粕也有精髓,挑选出优秀文化来也不太容易;而要实现“第二个结合”,就需要既要有较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又要有甄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且在具备前两者条件的基础上再深入地进行研究和结合,创新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指导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由此可见,落实“第二个结合”的条件是比较多的,教育实践恰恰具备了这样的条件。首先,教育部门是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场所,中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所有教育场所(学校)都在不同程度传播马克思主义。其次,教育部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各层次学校的教育将中华优秀文化列入教材中,在各种学科中传播和学习。再次,“重教尚学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在教育体系中,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理论研究者在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第二个结合”正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
二、在落实“第二个结合”中的教育实践障碍
在落实“第二个结合”的过程中,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障碍。
(一)在落实“第二个结合”过程中,教育实践主体面临的障碍
落实“第二个结合”的主体,既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要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这是最基本的条件。除此之外,还要认识到“第二个结合”是创新,是政治思想上的创新,尤其是要上升为党的思想并进入党的决议,都需要经历极为严格的党内讨论和实践试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内容,这些内容是在中国悠久历史中沉淀而形成的,这种沉淀可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带有了一定的封建思想的印记,如何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面提取出来,提取的标准是什么,结合的效果由谁来最终评判,所有这些具体的教育实践问题都考验。从“第二个结合”的教育实践过程来看,结合的过程中实现融合难度大,即使实现了融合最终上升为全党的认识进入党的文献,也有时间严重滞后的特点。
(二)在落实“第二个结合”过程中,教育实践内容面临的障碍
选择什么样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育实践,这个问题考验着共产党人的智慧。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工业化、现代化的冲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封建糟粕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对外开放。一些有志之士为了中华之崛起,曾经高举“德先生”“赛先生”,以西式民主与科学开眼看世界。然而大多数中华传统文化也被视为“落后”思想而被抛弃。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对待传统文化也走过曲折道路。经历百余年的建党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得到了认同,但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优秀文化结合,不仅需要回顾历史,这需要不断总结党建历史、总结历史事件中的经验与教训。教育实践过程中讲授的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容必须是得到广泛认可的、确定的,如果夹杂着封建糟粕必然会影响“第二个结合”的落实。
(三)在落实“第二个结合”过程中,教育实践方式面临的障碍
有关“第二个结合”,当前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采用的方式方法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置于“政治”课程中,而将传统优秀文化置于“语文”课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传统优秀文化两者都在传播,却很少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教育的方式。从接受教育者方面来看,长期以来,无论马克思主义,还是传统优秀文化,教育者往往通过“灌输”式教学法,这种教育实践方式可以培育会考试的高分选手,却在培育善于“第二个结合”的学生上不擅长。所以,在我们的各类学校里,“灌输”了思想的人不少,真正做到“第二个结合”的人数却不理想。
三、落实“第二个结合”的教育实践具体路向
(一)要充分发挥教育实践主体人民群众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自五千年的历史沉淀,要将两者结合,就得发挥教育实践主体的作用。落实“第二个结合”的教育实践的主体是广泛的,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完全能够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根据自身的切实体验、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来判断如何实现“第二个结合”;是否已经结合,结合的程度如何,也应由人民群众来判断。当然,人民群众是一个群体概念,其中一部分专业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者和宣传者,他们在结合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话语权,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这一小部分“关键性个体”更要得到尊重。党的各类文献也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智慧,又依靠其中的小部分人进行理论上的总结,然后再回到人民群众中去验证。长期以来,党的革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道路,就是走这种依赖人民群众的路线,“第二个结合”也要走这样的教育实践路向。
(二)要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充分融合两方面内容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结合,这也源自两者在思想内容、使命追求、开放品格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从思想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超越了东方与西方之分,从人类的整体出发分析社会的发展趋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与中国的天人合一、民贵君轻等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内容相同和相近的思想优先进行融合,最容易被人民群众所接受。从使命追求上看,马克思主义要让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发展;中国的教育实践也重在让受教育者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以人民为中心是两者的共通之处。从开放品格上看,马克思主义史就是一部开放史,不断吸收各国革命的成功经验,如苏俄列宁等人的思想,马克思在中国的两次飞跃表明其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中国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也是在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思想的基础形成的,如吸纳了佛教文明、与周边各国文化融合、吸纳丝绸之路欧亚各国的文化等;两者的这种开放性使其具备了结合的可能,而中国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两者的开放性,使两者得到结合。
(三)要促进教育实践方式走上创新之路
“第二个结合”是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原创性论断,这种原创性不是简单地在课堂上通过灌输或宣讲的方法就达到的。现有教育实践方式,往往只是教条式地宣讲,有时也仅仅是各层次学校里让学生学习“教条”。这种教条式教育实践,对于传授者来说,不需要发挥,只需要按课本来灌输;但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不仅难以实现“第二个结合”,更可能让其对“第二个结合”失去兴趣甚至失去信心。促进教育实践方式走上创新的路径,抓住融通和契合之处,让受教育者参与到这种创新性的工作中来;坚持问题导向,让受教育者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马克思主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答案。教育实践方式的创新,也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必能大大促进“第二个结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21:17.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21:18.
[3]习近平.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J],求是2023(18):1.
[4]习近平.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J].支部生活,2023(10):6-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名称:智能时代长三角乡村建设中的空间正义性风险及应对研究(项目编号:21BZZ050)
张洪为(1991.9-),女,汉族,湖北鄂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全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