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新文化到新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体性的历史生成与建设进路

2023-08-03曹一飞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文化主体性是文明“活的灵魂”,是驾驭文明的物质成果的精神力量,是一民族得以凝聚的精神标识。晚清以来,中华民族之所以陷入危亡,文化主体性的滞后是重要原因之一,这也促发了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在“五四运动”的文化革新中诞生,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涅槃和重建。从新民主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在精准把握“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脉搏的基础上,不断推动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新时代文化主体性的最集中体现。未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体性的建设需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发扬主体的灵活性,增强主体的自信,发挥文化的先导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主体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个结合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378(2023)04-0100-10

DOI:10.13946/j.cnki.jcq is.2023.04.010

作者简介:曹一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引用格式:曹一飞.从新文化到新文明:中華民族现代文明主体性的历史生成与建设进路[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4):100-109.

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命题[1]。其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论断,深刻阐释、高度总结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基于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提出的重要论断,对这一重要论断的理解离不开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与文化主体性发扬之间关系的研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初步形成重建文化主体性的理论自觉,其标志就是毛泽东提出了“新文化”概念。毛泽东指出,“要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2],“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2]663。他强调,新文化“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恰当地统一起来”[2]707,具有“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2]707,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708。“新文化”概念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怎样发扬文化主体意识、推动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初步理论总结。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具有现代中国特色的文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重视“第二个结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高扬文化主体性。近年来,有关“第二个结合”的研究成为热点。有学者从“结合”的原则和方法角度开展研究,强调新时代推动“两创”需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守正和创新、内容和形式、理论和实践这五对辩证关系[3]。有学者从具体理念的结合着手,研究诸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4]等问题。现有研究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论断缺乏系统梳理,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与文化主体性发扬之间的关系还缺乏深入探讨。鉴于此,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出发,在探讨文化主体性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体性的历史生成和建设进路。

一、文化主体性是文明“活的灵魂”

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明包含生产力、科学技术、管理技能、语言艺术、文化五要素[5]。狭义的文明则是文化的别称,主要是指人的思想意识、道德观、价值观等。本文主要采用包含生产力等物质成果在内的广义文明概念,文化则特指文明中主体思想意识的部分。由此,文化主体性是指一个国家、民族因其特定的文化传承、思维习惯、价值观念、风俗传统而彰显的特有的主体意识。从文化哲学角度看,文化主体性是文明“活的灵魂”,是一种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并在社会变革中发挥先导作用和弹性作用的社会意识。

(一)文化主体性体现为主体文化观念的灵活度

相对于科学、技术、工具、资金等文明的实体成果,文化是一种在文明主体思想观念和意识中的动态、软性的存在。因为文化的这种特殊性,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表现为一种润物无声又极为强大磅礴的力量。相比起在人头脑中的观念存在,那些实体性的物质成果总是更令人瞩目。然而,正是文化这种动态、软性的存在,给予了人相对于物体而进行自由选择的灵活性,使人的尊严和灵性得以彰显。正因为有了文化的力量,人才可以超脱出所谓既定的命运,有计划、有目的地实现独属于人的价值追求。不同主体因文化观念不同而拥有在同样场景下做出不同选择的灵活性。

(二)文化主体性表现为文化在文明变革中的先导作用

文明变革的方向由具有灵活度和自由度的文化主体彰显。科技、工具等文明的物质成果具有凝固性。当它们不符合时代要求、不符合人民利益时,对它们加以批判性地改造和继承需要具备合适的时间、空间条件,因而其改造起来是比较繁琐的、长时间的。但对于文明的主体方面,一旦文明主体通过一系列的思考和批判,与适应于旧的生产关系的观念开始决裂,一旦支撑这种改造的心理动能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文化的变革将是极为迅捷的。正因为人的观念的变化相对物质变化更迅捷,所以新文化总是能在社会变革的阵痛中率先取得较大发展,从而引导社会文明的整体前进。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起到了召唤、导引的作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正是关注到了文化的先导作用,才在进行党的组织建设的同时,花大量精力关注了民族灵魂的改造问题。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广泛开展,社会面的新观念开始普及,中国革命的成功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6]。文化的进步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三)文化的主体性反映为文化的弹性

具有现实性的文化,总是在一定的有意识的人类群体中以动态观念的形式存在着。人的文化观念不仅是对现实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反映,也受到历史上积累下来的思维习惯和文化习俗、社会心理等的影响。文化变革并没有一个机械的、量化的临界点,而需要与主体的心理状态、现实情境进行综合。文化变革的这种主体依赖性在赋予文化以极高灵敏性的同时,又给予文化以强大的惯性。或者说,文化相对于一定的变化了的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要求,会具有较大的自己维持原状的可能性。又由于现实文化的存在是无形的、非实体性的,新社会的建设者往往容易忽视文化的更新,更注重社会的技术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物质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这就给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精神领域反过来阻碍物质文明进步留下了空间。文化相对于物质文明发展表现出的滞后可能性与主体阻滞力量即为文化的弹性。其意涵在于文化如果发展缓慢,最终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也会受到文化的极大弹性拉力而停滞或倒退。文化的主体性也是文化适应社会变化的弹性。

(四)文化主体性表现为文化的独特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上的“基因”[7],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一个民族在生理连续性和相似性之外的精神凝聚力的根源。从族群的角度看,每个群体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地理條件、历史积累、习俗风尚中形成的文化传承和文化特点是独一无二的,族群的文化特性形成族群的精神标识。不同族群间的文化特性是适应其特定的物质生活生产条件而产生的,并无好坏优劣的评定指标。坚守民族阵地,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益处在于群体心理层面。族群的文化特性往往因为其代表着一族群与它族群得以区别的独特的审美特性和思维惯性,而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和精神纽带。就中国来看,中华文化具有突出的伦理美学特性、天人合一传统,重形象思维、重人伦亲情、重言传意会、重精神品格,这与西方文化的重理性、重实用、重形式逻辑、重科学探究、重宗教超脱等特性形成了鲜明的差别[8]。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特质使中国人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网格,形成一些能促进共同协作、交往的心理默契,这使得中华民族内部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比较高效。愈是鲜明的民族特性愈能增强民族内部的一致性。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体性的主要体现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中国共产党塑造这一新文明的实践过程,也是为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文化主体性的文化转型过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多元与统一共存、民族与世界汇通三大特质,彰显了文化主体性。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明

从文明延续时间的对比上来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继承了五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生活着的人们的大量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使得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呈现出极为丰富、极具底蕴的面貌。一方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继承了中华传统文明的诸多特性,例如重含蓄内敛,重内在修养,重人伦亲情。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在经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所形成的现代文明,具有了突出的现代精神。这就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精神价值。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时强调,“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厚重博大。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几千年来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整个民族的根和魂。历史和现实共同塑造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特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和创新性。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具有高度的发达性和丰富性。中国共产党汇聚了全民族具有变革精神、创新勇气的精英分子进行传统文明的重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完成千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文明转型,中国社会涌现出了大量高水平的文化创新成果。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将具有高度凝固性的旧中国的文明转化为具有现代意识和民族形式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种现代文明的一大特质便是克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同时较好地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规避了文化断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特质形成的过程。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多元与统一共存的文明

中华民族传统文明有着多元与统一并重的悠久传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根植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大一统”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也经历过五代十国等分裂割据时期,但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也一次次在历史中重演。历史证明,尽管中华民族会有内战和矛盾的时期,但这种矛盾、分裂割据不能长久,而只是新的更高级别的大一统的前奏。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的外族入侵,但是由于中华文明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统合力,因此往往能够将外族融纳在中华民族文明体系之中[9]。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谈到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1]。中华民族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各民族各地域都具有各自的文化特色,但中华文化使得各地域和各民族都具有中华民族共同的身份认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还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也是中华传统文明的强大的文化容纳力,由于文明的高度发达而可以通过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传播吸引各民族。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以独特的方式融合并保留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形成了多元与统一并存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成功地将多民族、各区域的文化融合在了一起,巩固了石榴籽般紧密团结又姿态各异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格局。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民族与世界汇通的文明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在古代世界,中国是世界强国和文化中心。尽管强大,中华民族并不遵循“国强必霸”的逻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始终以和平为宗旨。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始终愿意敞开自己怀抱,以包容的姿态与世界文明进行交流。中华民族之所以在近代文明蒙尘,恰恰是因为一段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丧失了与世界和平交流的渠道,最终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落后于世界潮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救亡图存的进程中,无论是在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与改革中,中华民族始终注重与世界上爱好和平、维护正义的力量合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1]。在新时代,中国积极倡导和推进世界和平,将国家利益与世界利益相统一,以相互合作、共赢发展为主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传统文化中追求和平、开放包容精神的当代转化,构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特质[10]。

三、中国共产党对增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体性的历史贡献

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在数千年的时间段中都保持着高度发达的主体性。然而,晚清以降,封建统治者保守的文化心态使得中华传统文明的文化主体性陷入停滞,逐步落后于世界。这种文化主体性的落后在教育、思想文化、科技、工业和社会结构等多个方面都有体现,最终使全民族陷入了危亡,也促发了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华民族有了主心骨,中华文明的主体性伴随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而得到重建、更新和升华。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主体性的重建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完成了文化主体性的重建。鸦片战争以降,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途径的救国探索,却均以失败告终。随着救亡探索转向文化革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开始重建,中华民族的救亡探索迎来光明的前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发挥主体的灵活性,开展文化启蒙,重视通过革命文化的建设和民族自尊心的发扬来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断深化。党非常重视保护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提倡发扬民族自尊心,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文化的侵略。在抗日战争的关键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开始初步形成重建文化主体性的理论自觉,其标志是毛泽东提出了“新文化”概念。毛泽东指出,“要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2],强调新文化“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恰当地统一起来”[2]707,具有“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2]707,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708。“新文化”概念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怎样发扬文化主体意识、推动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初步理论总结。在重塑文化主体性的自觉意识引导下,党推动了一系列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更新运动。例如,党认为文化应当为人民服务,推动艺术和文化创作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弘扬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党鼓励和支持一批有艺术才华的人民艺术家开展文化创作,使中华文化以人民为基础的新主体性得以建立和发展[11]。中国共产党在教育领域也做出了努力。在延安时期,党领导建设了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陕北公学等高等院校,注重榜样教育、实践教育、劳动教育[12],注重坚持爱国情怀和科学素养的并重,推动了以为人民服务为导向的新的教育体系的建立,为文化主体性的更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建设目标同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使命一致,中国共产党对文化主体性的重建对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争取独立和自由起到了巨大的引领作用。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文化主体性的生长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文化主体性的生长和发展。新中国初建,百废待興,这一阶段党把握到了时代新的脉搏,在国家建设的过程中注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使文化主体性在顺应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过程中蓬勃生长。党推动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措施,如提高妇女地位、推进农村的土地改革等。这些改革措施使广大人民群众重塑了个体的爱国意识和主动性。毛泽东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13]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主体的先导作用,通过各项改革和文艺手段积极塑造社会主义的文化氛围[14]。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大力倡导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适应、推动和引导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以“双百”方针为标志,这一时期中华文明的文化主体性进入快速生长与发展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和引领。这一时期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和技术人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主体性的生长与充实进程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需要,丰富的文化成果提高了民族自信心,繁荣的文化氛围促进了个体参与文化创造,提高了每个公民建设国家的自觉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为新中国建设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化主体性的更新与充实

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完成了文化主体性的更新与充实。改革开放的目标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1978年,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鼓励人民群众敢闯敢试,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等一系列举措。这些改革为文化领域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群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文化创作、传播中来。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党时刻注重发挥文化对社会文明的引导作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15],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5],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在这些方针的指引下,党鼓励和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文化企业的市场化运作等。这些举措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多元文化的需求[16]。这一时期,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我国面临着多元思潮的冲击风险。党的高度文化主体性体现为在文化建设进程中能够适应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兼顾国内视野与全球关怀、整体的方向与价值观的目标、思想领域的团结与产业层面的落实,在面向世界的过程中凝聚全民族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主体性的升华与彰显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进行着文化主体性的升华与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进行精确把握,成为新时代文化主体性的最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述从多个方面挖掘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的主体灵活度。这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需要,也体现了我们党积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主体创新意识。“第二个结合”引导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促进,创造出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明有机体。这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并且使通过这种结合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形态。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这一目标为巩固文化主体性提供了总体方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更加广阔和深远的历史纵深,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第二个结合”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主体独特性的重视。我们能够主动掌握思想和文化,并将其有力地应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使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革新的浪潮中诞生,党的诞生本身就意味着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觉醒。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新文化”概念使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建设开始上升到理论自觉。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时刻面对时代需要、回应人民呼声,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性逐步得到生长、充实和彰显。

四、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体性的建设路径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正确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继续发扬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将开辟新前景。

(一)以主体的灵活性建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相对于科学、技术、工具、资金等文明的实体成果和物质存在,文化是一种在文明主体思想观念和意识中的动态存在、软性存在,文化的变革相对于物质实体的变革展现出极大的灵活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必须结合当代中国的具体情况作出新发展。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以主体的灵活性为基础。发挥主体的灵活性能够促进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应该与时俱进。在当代中国,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使其更好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需求[18]。主体的灵活性要求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其凝结成时代的思想精华。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不是坐在象牙塔内的空想,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用实践来实现真理、检验真理。”[19]马克思主义是为了指导实践而存在的,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指导作用。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不断验证和完善理论,使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以主体的文化自信确立中华民族独特身份标识

文化是一民族与它民族得以区别的标志,是一民族相对它民族而能凝聚为团体的精神吸引力。一个民族只有具有文化自豪和自信,才能走向更大的繁荣和发展[20]。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中华民族有足够的为自身的文化身份而骄傲的历史底蕴。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包括诸多独特的传统、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等,这一切形成了中华民族的身份标识。独特的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与发展所依赖的文化源泉。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21]。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着眼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定不移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确保各民族青少年掌握和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22]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本、民族和睦的灵魂。在悠久的文明演化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独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身份认识和精神纽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三)以文化的先导性引导社会文明良性发展

文化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核心。文化具有对人类未来需要、社会物质成果发展方向的即时反应力和高度敏感性。文化对社会的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的进步都可以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激发一个民族价值意识和观念体系的充实、发展和更新,可以促进所在国家科技、政治、生态各方面的良性发展。应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把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融入教育、媒体、社会服务和治理等各领域中,让文化成为扎根人民、深入民心、寓于民生的滋養源泉。要发挥中华文化的引领作用,塑造中华儿女的道德信仰和思想观念,引导全社会规范道德行为、尊重法治、热爱家园,共同致力于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是动态的,文化发展的本质是创新。要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不断深化和丰富文化内涵,注重革新文化方式和手段。以文化的先导性引领社会文明良性发展,将让我们的社会更加进步和美。

(四)以“家国天下”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天下”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建设的精神源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逐级递进的关系,它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同构”的观念。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国就是大的“家”,“家”就是小的“国”,二者都是由以“忠孝”为核心的统一的儒家道德修养、伦理架构和责任义务支撑起来的[23]。“家国天下”精神这种推“小家”及“大家”,推“家”到“国”“天下”,从而将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荣辱紧密相连的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承载和体现。在日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传承“家国天下”精神可以促进当代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增强民族凝聚力。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强调个人对家庭和国家的责任和奉献;在现代社会,这一精神已经扩展到了更广泛的层面[24]。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中国共产党有必要推动全社会形成现代化的“家国天下”精神。这种经历现代转换的“家国天下”精神将超越个人及其国家的范畴,涉及全球发展和人类命运,将社会责任与全球视野相结合,形成更为广泛的“家国天下”意识。

(五)以“和实生物”精神促进文化交流

“和实生物”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中华传统价值观提倡面对差异持一种包容平和的心态,以促进事物共生互利、共同发展,认为一味地追求事物的同质化,反而会造成发展难以为继。在现代社会中,把“和实生物”精神转换为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开放心态,能够使其在更广泛的层面成为促进文化交流的积极因素。现代的“和实生物”精神将超越国内的范畴。面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的状况,“和实生物”精神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现代的“和实生物”精神也将融入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弘扬“和实生物”精神,可以打破文化隔阂和偏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增进友谊和合作,增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和实生物”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转换,为促进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价值观和行动指南。

(六)以“天下为公”精神推动和谐共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精神,能够升华为全人类和谐共生的精神资源。“天下为公”是中华民族一个非常古老的社会理想,它主张在一个理想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公心”,都共同关注天下的事务,为群体利益作贡献,从而达到“大道流行”的和谐状态。新时代发扬“天下为公”精神,可以促进不同群体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建设和谐共生的社会环境。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中国就是“天下”,“天下为公”仍然是中国内部的公平正义。但在现代社会,这一精神已经扩展到了全球的层面。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各国的命运紧密相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将推动“天下为公”精神超越国内的范畴。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对“天下为公”精神进行结合与转化,意味着要关注全球的公共利益,追求全人类的共同福祉[25]。“天下为公”精神与全球和谐共生的理念内在一致。“天下为公”精神关注整个人类社会的利益,追求共同的幸福和繁荣。弘扬“天下为公”精神,可以促进建立全球共同繁荣的社会。

五、结语

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党的领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准确把握时代大势,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完成了文化主体性的更新与重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性持续得到发展和巩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体性巩固的最集中体现。坚持“两个结合”,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蔡奇主持[N].人民日报,2023-06-03(1).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80.

[3]郭丽瑾,肖周录.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逻辑理路[J].学术探索,2022(10):53-59.

[4]何鹏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论析[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23(2):26-32.

[5]刘永佶.中国文化现代化[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41-92.

[6]韩琛.再造文明与复古革命——世界史上的“五四”[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6):4-11.

[7]佘双好,李秀.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51-56+2.

[8]许苏民.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25.

[9]韩昇.从封建到大一统——史记中的历史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321-400.

[10]唐诗.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0:73-80.

[11]王鑫.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21:148-230.

[12]汪媛,张正光.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审视[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57-59.

[1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92.

[14]刘俊,傅元峰.中国现当代文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30-50.

[15]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18.

[16]欧阳雪梅.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文化建设[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12):33-39.

[1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N].人民日报,2021-07-02(2).

[18]高继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守正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1):22-30.

[1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N].人民日报,2023-07-02(1).

[20]邹广文.以文化自信自强铸就中国文化新辉煌[J].求索,2023(2):16-23.

[2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李克强主持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汪洋讲话[N].人民日报,2021-08-29(1).

[22]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把握战略定位坚持绿色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蔡奇陪同考察[N].人民日报,2023-06-09(1).

[23]俞可平.孝忠一體与家国同构——从丁忧看传统中国的政治形态[J].天津社会科学,2021(5):114-117.

[24]李安增.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M].山东:齐鲁书社,2020:155-180.

[25]肖群忠.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1(5):66-74.

责任编辑:林华山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思政工作的路径研究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多维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探索
开展以“商文化”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