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促进高职学生语言素养提升探讨

2024-04-24刘慧玲

广西教育·C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语言素养高职学生传统文化

刘慧玲

摘 要: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学校应积极履行自身的责任,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从分析大学生语言素养现状入手,查找大学生语言素养缺失的原因,实施新媒体背景下促进高职学生语言素养提升的路径,即加强语言规范宣传、创建新的语言系统课程、加强口才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培养新时代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高职学生;语言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3-0138-04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线上交流给语言文字应用带来了一定冲击,大大削弱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当前,我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越来越紧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迫切。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学校应该积极履行自身的责任,提高学生语言素养,提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一、大学生语言素养现状

笔者制作调查问卷,利用网络发放给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为使调查数据更全面,本次调查共涉及本校下属师范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及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等5个学院。此次问卷调查回收有效答卷共540份。

以下为笔者整理出的调查问卷数据。86.90%的学生认为语言学习非常重要,而在听力、阅读、口语、写作等语言学习过程中,65.40%的学生认为口语更重要,42.80%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写作能力最为薄弱,33.00%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口语最薄弱。在倾听方面,如果对方说的内容比较复杂,43.90%的学生希望对方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这样才比较容易听懂。在口语表达方面,58.70%的学生愿意积极参加演讲、朗诵、辩论等语言类比赛,67.00%的学生愿意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其中只有19.00%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好。在阅读方面,学生选择短视频和纸质版书籍阅读的占比相当。在寫作方面,74.40%的学生平时没有写作的习惯,75.0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写作的时候会经常出现写错别字或者口语化表达的情况。在媒介使用方面,学生每天接触媒介(如手机上网、看电视、听广播等)的时间为3—5小时和5小时以上的比例为30.00%,学生选择愿意面对面沟通和网络交流的比例持平,相较于用笔写作业,61.30%的学生更希望用电脑或者手机打字来完成作业,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80.00%的学生表示自己会用到网络词语。在传统文化方面,56.50%的学生表示校园内传统文化气息一般,很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生仅占9.60%,80.00%的学生表示传统文化对语言素养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以上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的语言素养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1]

二、大学生语言素养缺失的原因

(一)普通话水平不高

有效的人际交往离不开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而语言交流能力又离不开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就必须提高普通话水平。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各少数民族同胞之间在语言、历史、风俗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而广西高职院校的生源也主要来源于广西区内。受方言的影响,土生土长的广西学生普遍存在平翘舌音、前后鼻音、r和y、jqx的辨音困难,由于这种方言形成、应用多年,纠正不易,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就会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于是在他们张口说话的时候,就会出现害怕被人耻笑、紧张、恐惧等畏难情绪,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不敢在公共场合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欲望也就愈发减弱。而在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下,这些学生就转战网络,在别人看不见、自己不需要说话的虚拟空间,通过微信、QQ等形式与别人进行交流,这就造成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日益衰退。

(二)口语课程得不到重视

语言表达是一门专业性、实操性都很强的学科,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需要表达者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当前高职院校不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缺少涵盖整个学校的渐进式的课程体系,而且开设的相关课程也有限,只有少数学校开设了“普通话训练”“演讲与口才”“交际口语”等课程;有些学校仅在某些专业开设这些课程,而且课时量也比较少;有些学校只将语言表达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有些理工学校甚至完全没有语言表达类型的课程。因此学生能从课程中学到相关的专业知识微乎其微,这就导致学生在语言表达、沟通能力、文化理解等方面的素养缺失。[2]

(三)书面文字应用能力偏低

书面文字应用能力指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当前,高职院校不大重视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偏重在专业技术的实操训练,缺乏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氛围,更缺乏写作训练。学生进入大学后,如果阅读量不足,又不积极参与策划案撰写、新闻采写、论文撰写、文学创作等写作实践活动,就很难提高书面文字应用能力。新媒体时代,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手机上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学生就会产生过度依赖网络语言和缩写的现象,一旦涉及写作,学生就会查询百度等搜索引擎,一键复制粘贴,将别人的东西当成自己的东西,将网络语言当作规范的语言。再加上学生缺乏来自教师或者同伴的有效反馈,难以了解自己写作的不足,这就导致写作能力不强。

三、大学生语言素养提升路径

(一)加强语言规范宣传,提高高职学生新媒体素养

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语言规范宣传和提高高职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语言规范宣传有助于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有助于提升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而新媒体素养则关系着高职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获取信息、表达观点以及自我成长的能力。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底,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强调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新媒体背景下,由于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冲浪时间较多,他们接收到各式各样的网络信息,忽视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纷纷跟风使用网络热词,如“芭比Q了”“绝绝子”“凡尔赛”“舔狗”“柠檬精”“狼人”“集美”等,甚至在写作的时候也会使用这些网络热词。

提升大学生的语言素养,必须加强语言规范的宣传教育。首先,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有效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宣传工作。学校应充分运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宣传我国的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网络语言榜样,并在学校办公室、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海报,营造人人说普通话、书写规范字的良好氛围。其次,开展专题教育培训。通过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向学生阐明良好的语言素养对他们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强调网络语言规范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并对学生进行宣传写作规范用语的培训,确保学生在表达时尽可能精确,保证接收方无需依赖语境就能明白意思。再次,强化监管校园内的网络平台。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网络平台管理小组,对校园内的网络平台进行监督和管理,制订明确的网络平台使用规定,利用技术手段对平台的内容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清除不规范的语言表达现象,营造健康的网络交流环境。最后,借助新媒体平台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借助抖音、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在评论区用规范的语言文字留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规范的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新媒体素养。

例如,在第2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中,笔者所在学校以“推广普通话,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了“送培下乡”“经典润乡土”“直播助力乡村振兴”等活动。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组建推普实践团前往金秀瑶族自治县荣兴社区开展“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志愿服务活动,举办“怎样说好普通话”讲座,从普通话的定义、推广普通话的原因及重要性开始,延伸到“听、查、练、说”四种说好普通话的方法,其间设置了绕口令活动环节,将知识讲授和趣味游戏相结合,寓教于乐、寓学于趣。与此同时,师范教育学院的师生们则前往定点帮扶点——融安县长安镇寻村,为农村留守群体讲授普通话知识,与农村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一起进行口语练习,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增强语言交流效能;并以此为契机推广宣传中华经典名篇,让大家感受到经典跨越时空的魅力,让经典浸润乡土,让文化滋养心灵。经济管理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则采取校地合作模式,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直播带货+短视频拍摄”为抓手,培训当地村民、村干部、乡村电商主播,从直播话术到直播平台搭建,再到短视频拍摄与制作等,在提高联系村村民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助推乡村振兴。

(二)运用新媒体优势,推出“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的语言系统课程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在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课程诊改就是其中一个子内容,这也为语言素养提供了优良的载体。现如今,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广西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普通话训练”“演讲与口才”“语言艺术”等语言表达相关课程,却存在不少问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学校都将语言表达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来学习,还有不少是混合班教学,其教学体系较为传统,教师更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和考证,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除此之外,未能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所有理论和实操均在线下课堂完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练习,课程缺乏延续性和拓展性;单纯的慕课教学等在线教学由于师生分离造成了学习的孤独感、学习中的迷航、学习内容的枯燥、师生情感交流的缺失等问题。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全面抓好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管理工作,积极推动“互联网+教育”的蓬勃发展,这也就要求语言表达课程必须进行改革,在线教学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在线教学回归校园实体课堂教学的需要,着眼于在线教学的常态化应用。高職院校要建立线上线下教育融合机制,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普通话教学。例如,可让学生在课前登录学习通、智慧树、职教云等线上平台预习语言表达的视频、课件、文字资料等相关理论知识,并完成相应的作业。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完成预习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授学生较难理解的理论知识,并开展互动训练。课后,教师在平台上发布优秀案例、典型案例供学生观看和学习,并发布课后任务,让学生录制自己的语言表达训练的任务视频上传至平台,教师再根据学生上传的任务视频及时进行反馈评价,从而形成了“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相互协作的教学模式。除此之外,在公共课的基础上,可开设选修课,让想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在选修课中更好地学习和展示,亦可在选修课结课时开展结课汇报演出,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4]

(三)加强口才训练,助推学生语言素养提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弘扬传统文化,高职院校使命在肩。教师要学习掌握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作为传承人为学生答疑解惑,助推学生语言素养提升。首先,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优势,引导学生多去学校图书馆借阅书籍。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口才是现代人必备能力之一,如何让学生口若悬河、出口成章?这就要求学生多读书,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其次,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线下活动阵地,以广西壮族“三月三”、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传统节日为契机,联合社团等学生组织积极开展“三月三”阅读、朗诵、演讲、辩论、语言文字知识竞赛等活动,借助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组织评选更多优秀的语言类节目并登上诸如大学生艺术展演的大舞台。借助易班、到梦空间、微信等线上互动平台,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分享活动或规范文字用语活动等,在以寓教于乐形式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最后,对热爱口语表达的学生开展语言专业训练,在朗诵、表演、朗诵、情景剧等方面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系统训练,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语言活动比赛,从选题、构思、语言表达,到肢体动作、情感投入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全面、细致的指导,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为筹备好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大赛,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师生诵读经典,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号召师生积极参与,经过严格筛选并报送作品,学校最终荣获自治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的好成绩。

新媒体的发展丰富着人们的信息生活,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语言能力是大学生在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针对一些大学生语言能力偏低的问题,高职院校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语言素质训练中,通过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以此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竞争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新时代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夏岩,吴宛谕.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语言素养提升研究[J].记者观察,2020(24):43-44.

[2]刘小星.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作家天地,2021(26):109-110.

[3]孟小红.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语言素养[J].现代教学,2021(9):35-36.

[4]万中航.职生优化语言素养提升职业核心能力之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20(21):204-205.

注:本文系2023年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科研课题一般项目课题“新媒体下传统文化助推高职学生语言素养提升路径研究”(2023KYYB56)的研究成果。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语言素养高职学生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回归阅读本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