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背景下主题报道创新路径探析

2024-04-18刘霞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主题报道主流媒体创新路径

摘要: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媒体市场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较为单一,然而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生产、运营、传播与接收环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融媒体背景下,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更加智能,速度也日益提升,这使得主流媒体的综合能力面临更大的考验。因此,主流媒体在进行主题报道时,需要认真考量。融媒体时代带来了思维的改变,提供了更多的产品传播渠道。在融媒体背景下,主流媒体要想做好主题报道,除了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还要对主题报道作出调整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受众喜爱的主题报道。文章采用文献查阅及综合分析的方法,对主题报道的特征及其创新的必要性进行阐述。融媒体背景下,市场环境的改变迫使主题报道创新。在此基础上对主题报道面临的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其主要面临传播渠道的挑战、内容呈现的挑战以及话语权的挑战。文章最后提出融媒体背景下主题报道创新路径:多方渠道发力,构筑传播矩阵;拥抱技术;内容形式并重,打造高质量传播产品;線上线下联动,提高参与热情。

关键词:融媒体;主题报道;主流媒体;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5-0106-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山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新工科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影视特效技术实践类课程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20221445

一、引言

当前,无论是媒体传播形式,还是媒体格局都在朝着新的方向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题报道的手段与传播方式。在技术不断更新与升级的背景下,主题报道需要不断探寻创新路径,以适应受众的需求和媒体环境的变化[1]。主题报道可以引起公众的关注和思考。主流媒体可以通过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展示相关人士的努力和成果等方式,提高报道的社会影响力。

二、主题报道的特征及创新的必要性

(一)主题报道的特征

众所周知,主题报道主要围绕国计民生展开,通常对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以提供给受众更多的信息。这种报道常常需要记者开展大量的研究和采访工作,以获取准确的事实和数据,并结合背景知识和专业理念进行解读。

主题报道应具有客观性、中立性和公正性。与一般新闻报道相比,主题报道更注重对事件的全面展示和解释,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报道事实。它应该尽可能中立地呈现不同观点,以便受众更好地理解各方面信息[2]。

此外,主题报道还应该具备专业性和可信度。记者在进行主题报道时,需要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以便提供准确和可靠的信息。报道的内容应该经过仔细核实,并且引用的来源要可追溯和可信。

(二)主题报道创新的必要性

融媒体背景下,创新主题报道显得尤为必要。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在面对信息快速传播、媒体多样化和受众多元化的挑战时,逐渐暴露出局限性。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新闻传播的形态,更引发了新闻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深刻变革[3]。传统新闻报道缺乏个性化和定制化的特点,难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应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兴趣、关注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报道,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内容,增强受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感。此外,在融媒体视域下,主题报道更注重深入挖掘。其不再仅仅停留在事件表面,而是多角度剖析,让受众了解事件的本质,提升报道的思想性和知识性。

三、融媒体背景下主题报道面临的挑战

(一)传播渠道的挑战

融媒体时代,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使主题报道面临挑战。除了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以外,受众还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媒体需要确定最适合目标受众的传播渠道,并对不同渠道进行整合和协调,以强化主题报道的传播效果。现代社会中,受众的时间碎片化,因此更倾向于通过选择性阅读和观看来获取他们感兴趣的信息,而忽视其他内容。这对主题报道的传播造成了一定阻碍,需要采用差异化策略和精准定位,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除此之外,信息泛滥导致人们面临信息筛选和过滤的难题。主题报道易被淹没在海量信息中,受众很难找到准确和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媒体需要通过专业的编辑和算法工具,对主题报道进行筛选和精细化管理,向受众提供高质量的信息[4]。

(二)内容呈现的挑战

融媒体时代,主题报道不仅仅是文字的传递,还需要结合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对媒体来说,这意味着要跨越不同形式之间的技术和语言差异,协调好各种元素的使用。过去,信息分发依靠报刊、广播和电视;而融媒体时代的主题报道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渠道进行分发。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分发渠道,进行个性化定制,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和习惯,成为媒体需要思考的问题。融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传播速度极快,受众对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主题报道往往需要深度调查和研究,耗费时间较长[5]。因此,媒体需要找到平衡点,既要保持主题报道的深度和权威性,又要及时发布与之相关的信息。大数据时代,主题报道愈发重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6]。将大量的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形式,并进行专业解读,对受众理解主题报道的意义至关重要,这要求媒体具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能力。

(三)话语权的挑战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媒体生态环境和传播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融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和观点的平台,各类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平民化[7]。这意味着主题报道面临着来自不同渠道、不同声音的竞争,在塑造公众舆论和影响力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当前,受众常常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对新闻来源的认可度越来越低。因此,需要打造权威的媒体品牌,以提高媒体的话语权。媒体需要保持权威性、客观性、公正性,并且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以赢得受众的信任和认可。融媒体环境下,虚假信息快速传播,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和话语权。主题报道需要更加注重事实核查、准确报道,及时辟谣,以维护自身的媒体形象和话语权[8]。

四、融媒体背景下主题报道创新路径

(一)多方渠道发力,构筑传播矩阵

融媒体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纷纷拓展阵地,构建起新媒体传播矩阵,不仅着力打造网站、客户端等自有平台,还积极入驻微博、微信、抖音等第三方平台,构建起立体化的传播格局,彰显出资源共享、内容互通、宣传联动的矩阵式传播优势[9]。

但不少媒体内容同质化问题严重,忽略了报道与平台的适配度,常常出现同一则报道以相同的形式出现在多个平台的情况。因此,主题报道的全媒体传播应当考虑各媒体平台的特性与优势,从平台受众的阅读习惯出发,精心打造具有平台特色的报道作品。例如,为了贴合微博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发布的微博要做到篇幅短小,以简洁的文案配合现场视频传递最新消息,实时“刷屏”式发布;在抖音平台,要基于短视频的碎片化特征,通过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和情感化的视觉表达渲染现场氛围;在微信平台,要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同时利用其社交圈层属性,引导受众主动转发、分享报道[10]。

(二)拥抱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主题报道要拥抱技术,采用创新的方式。这种创新涉及采集、编辑、展示和传播等环节。首先,可以利用新兴的技术手段,如无人机、虚拟现实等,进行信息的收集和记录,获得更全面和真实的素材。例如,无人机可以提供空中拍摄的视角,虚拟现实可以让受众身临其境般地探索现场[11]。其次,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这有助于从海量数据中找到关键信息,生成精确的报告,并有针对性地向受众推送相关主题报道,提高主题报道的时效及对受众的吸引力。此外,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还可以带来更具互动性和沉浸性的新闻体验。最后,主题报道可以运用交互式图表、数据可视化等方式,将信息直观呈现给受众。这种报道更生动、易懂,使受众更容易理解和分析主题报道中的数据内容。这种技术创新可以提升报道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不仅可以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技术概念和现象[12],也能促进受众深入思考。

(三)内容形式并重,打造高质量传播产品

融媒体背景下,要寻找不同于常规报道的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例如,将焦点放在被忽视的群体、边缘化的议题或者新兴的趋势上,向受众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将文字报道与其他元素相结合,如文字配图片、文字配音频、文字配视频等,使信息呈现的方式丰富起来。要利用摄影、视频拍摄、音频采访等手段,增强报道的感染力,提高报道的可信度。除此之外,要运用讲故事的技巧,将枯燥的事实和数据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叙述。通过人物描写、情节设置和情感渲染,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和吸引力[13]。还可以通过深度调查与追踪创新主题报道的内容,挖掘出问题的本质和事件背后的原因。要通过展现事件的来龙去脉、影响,以及提出解决方案,为受众提供更全面的视角。总之,创新主题报道的内容与形式,是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受众的关键。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主题报道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为更多受众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

(四)线上线下联动,提高参与热情

想要做好主题报道,就要在参与和互动上下功夫,将受众变为参与者,通过在线调查、留言板等方式,引导受众参与话题讨论、分享意见和经验,鼓励受众互动。当下,新媒体呈现出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现场直播、多屏互动等方式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为受众低成本参与线下活动提供了机会[14]。许多媒体开始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联动新方式,如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开展“中国大合唱”5G云歌会,在八达岭长城、遵义会议会址等国家文化公园搭建线下实景舞台,邀请了50余组音乐人及合唱团,与数百名网友连线,实现了“隔空大合唱”。打通线上线下渠道,能激发受众参与活动的热情,让身处不同空间的受众通过平台共同参与活动,使传播效果大幅增强[15]。此外,还可以考虑在主题报道中引入在线讨论和社区参与机制。例如,在主题报道发布时开设专门的评论区,鼓励受众发表意见、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并进行互动交流。主题报道团队可以积极参与这些讨论,回复受众的疑问,与受众形成更紧密的联系。

五、结语

融媒体背景下,需要探索主题报道创新路径,做到技术、内容、形式并重,向全媒体战略稳步挺进,从而打造高质量传播产品,更“接地气”地报道,增强互动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融媒体时代的挑战,为受众提供更优质的内容和服务。

参考文献:

[1] 黎锐.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提升党报舆论引领力[J].媒体融合新观察,2022(5):69-71.

[2] 祖迪.媒介融合现状及发展前景初探[J].今传媒,2012(6):49-50.

[3] 祝志高.网络语境下党报主题报道的实践创新[J].视听,2019(8):68-69.

[4] 朱正.报网融合视域下乡村振兴主题传播的新路径探析:以《信息日报》与大江网融合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3(6):78-80.

[5] 高祥.融媒体时代看重大主题报道如何“破圈”[J].传播力研究,2021(23):11-12.

[6] 李业珅.浅谈媒体融合背景下重大主题宣传的传播路径创新[J].南方传媒研究,2021(3):36-42.

[7] 高伟.媒体融合背景下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路径探析[EB/OL].參考网,(2022-07-06)[2023-12-25]. https://www.fx361.cc/page/2022/ 0706/10538197.shtml.

[8] 蔡晓辉,贾梦宇.浅谈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策略与实践[J].新闻前哨,2022(19):28-29.

[9] 葛文静.主题报道的创新[J].中国地市报人,2011(5):12-13.

[10] 瞿静.地市党报主题报道的创新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11] 李彪.“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做点[J].编辑之友,2015(11):51-55.

[12] 吴少华.贯穿民生主线做实主题报道[J].传媒评论,2012(8):77-78.

[13] 晋瑞芳.浅谈如何提炼新闻主题[J].黑河学刊,2013(10):41.

[14] 陆一波.党报“主题报道”实践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1.

[15] 阮锡桂.传播新语境下党报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J].新闻战线,2009(9):68-70.

作者简介 刘霞,助理编辑,研究方向:电视节目制作。

猜你喜欢

主题报道主流媒体创新路径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对电视主题报道的反思与探索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黔东南日报》:地方报纸重大主题报道的选题与采写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