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休闲农业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创作与传播路径研究

2024-04-18邬子新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传播路径休闲农业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休闲方式,具有丰富的农业体验和良好的心理放松效果,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新媒体时代,休闲农业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的重要桥梁,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日益显现。为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挖掘农村丰富的资源,乡村地区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充分开发其多样化功能。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实践研究等方法,首先阐述新媒体时代休闲农业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然后提出创作优质内容的主要做法,最后提出具体的传播策略。研究发现,新媒体平台为休闲农业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和传播空间,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和短视频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分享经验的主要渠道,利用新媒体平台可以更好地传播休闲农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为此,文章提出创作优质内容和传播的具体路径建议:在内容创作方面,要注重体验性和情感性,通过精心设计的农业体验活动,让用户获得愉悦和放松的心理体验;在传播过程中,要综合运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和网络直播互动传播,注重个性化和互动性,以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关键词:新媒体;休闲农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创作;传播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7;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5-0051-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山西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共享菜园——绿色疗愈之旅”研究成果,项目编号:TYX2023053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身心疲惫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休闲放松逐渐成为他们的一项重要需求。与此同时,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不仅可以让人们亲近自然,放松身心,还能提供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1]。因此,如何将休闲农业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利用新媒体工具和平台进行有效的内容创作和传播,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新媒体时代休闲农业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休闲农业成为现代社会人们追求身心健康、回归自然的一种生活方式。新媒体时代,将休闲农业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独特且深远的意义。

(一)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受限于学校或机构的时间和空间,内容和形式也相对单一。但在新媒体的助力下,心理健康教育得以突破这些限制,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触及更广泛的人群[2]。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为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它们可以通过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将教育内容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受众,从而极大地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二)新媒体的交互性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单向的、灌输式的,缺乏与受众的互动和反馈。而在新媒体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借助各种互动工具和技术,如虚拟现实、在线问答、社群交流等,实现与受众的即时互动和深度参与[3]。这种互动式体验不仅能使教育内容更加深入人心,还能激发受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到成长和变化。

(三)新媒体平台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个性化的可能

每个人的心理健康需求和问题都是独特的,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难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而在新媒体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受众进行精准的分析和定位,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制的教育内容和解决方案[4]。这种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更加有效地满足受众的需求,还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二、新媒体时代休闲农业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创作

(一)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的心理健康元素

农耕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积淀,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更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元素。在休闲农业实践中,可以深入挖掘这些元素,将其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创作出富有深度和内涵的内容。

耐心是农耕文化中最为显著的心理健康元素之一[5]。耕种是一个需要等待的过程,农民在播种后需要耐心等待作物的生长和成熟。这种等待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更是一种积极应对生活中挫折和困难的方式。通过讲述农民在耕种过程中的耐心和坚持,引导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学会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相信时间的力量。

责任感是农耕文化的另一重要心理健康元素。农民对土地和作物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责任,他们知道只有通过辛勤劳动和精心照料,才能获得丰收的喜悦。这种责任感不仅体现在对土地和作物的关怀上,更体现在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他人的关心上[6]。通过让游客参与到种植、收割等农事活动中,让他们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从而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

此外,农耕文化还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各种压力和焦虑困扰,与自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7]。但在农耕文化中,人们通过与自然亲密接触和交流,学会了与自然和谐相处,学会了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还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创设寓教于乐的农事体验活动

寓教于乐的农事体验活动,不仅是让游客体验农耕乐趣的绝佳方式,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动课堂。可以结合農耕的各个环节,设计一系列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农事体验活动。在种植环节,引导游客亲手播下种子,让他们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长过程。通过亲自耕耘、浇水、施肥,游客可以深刻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也能在亲手培育植物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美好[8]。到了收割季节,可以组织游客参与收割活动。当游客亲手割下成熟的作物,感受到沉甸甸的收获时,他们的内心也会充满喜悦和成就感。这种亲身体验不仅能让游客更加珍惜粮食,更能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9]。

(三)借助新媒体创作互动式与沉浸式体验内容

第一,直播互动,实现实时交流与深度参与。直播是新媒体时代最具互动性的内容形式之一。通过直播平台实时互动,不仅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传递,还能让受众感受到参与的乐趣和成就感。在休闲农业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创作中,可以利用直播工具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可以定期邀请心理健康专家、休闲农业从业者等嘉宾,围绕休闲农业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10]。观众可以通过弹幕、评论等方式参与互动,提問或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这种直播互动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还能让心理健康教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人心。

第二,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与能触动心灵的内容。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提供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让受众仿佛置身另一个世界。在休闲农业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创作中,可以利用VR技术创建沉浸式的休闲农业体验场景[11]。例如,可以开发一款名为“虚拟农场”的VR应用。用户通过头戴设备可以进入一个仿真的虚拟农场,体验耕种、收割等农事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应用会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导用户感受农耕的乐趣、大自然的治愈力量以及心灵的成长与变化[12]。这种沉浸式体验能让用户更加深入地了解休闲农业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价值。

三、新媒体时代休闲农业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路径

在创作优质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构建全新的传播路径,不断提高休闲农业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应用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助推这一行业发展。

(一)社交媒体平台传播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些平台,信息可以快速、广泛地触达大众。在休闲农业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中,社交媒体平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微信公众号可以发布关于休闲农业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图文内容,通过朋友圈的分享和推荐,扩大信息的覆盖面[13];微博上的短视频和直播功能可以用来展示休闲农业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二)网络直播互动传播

网络直播是新媒体时代的一种重要传播方式,能够实现信息的即时传递和互动。在休闲农业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中,网络直播可以用来展示农耕体验、农业景观、心理健康讲座等内容,让观众在实时互动中感受心理健康教育的魅力。

例如,休闲农庄可以利用直播平台开展“农耕与心理健康”系列直播活动。在直播中,主播可以带领观众参观农场、体验农耕乐趣,同时邀请心理专家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解和互动问答[14]。观众可以通过弹幕、评论等方式参与互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这种直播形式不仅能提高休闲农业的知名度,还能有效地传播心理健康知识。

(三)跨平台合作传播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手段日新月异,跨平台、多渠道的合作与整合成为必然趋势。在休闲农业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资源,形成传播合力。与旅游平台的合作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巧妙地融入旅游线路中[15]。例如,设计包含农耕体验、心理健康讲座等元素的特色旅游线路,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能感受到心灵的滋养。与教育机构的合作则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农耕文化体验相结合,打造出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农耕体验,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与心理健康组织的合作可以进一步提升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度。通过共同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工作坊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应对压力和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

四、结语

休闲农业不仅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回归自然、体验农耕乐趣的生活方式,更是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的心理健康元素,创设寓教于乐的农事体验活动,借助新媒体创作互动式与沉浸式体验内容,能够实现将农田变为教室,将劳作变为教材,为参与者带来亲近自然的机会,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休闲的有效结合。可以预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形式的不断创新,休闲农业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将成为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苏国东,陆川,陈广宇,等.基于“链式+场景”的休闲农业智慧化发展:动因分析、体系构建与推进路径[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22):257-264.

[2] 弓萍.浅析新媒体背景下休闲农业园营销策略的转变[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7):53,90.

[3] 高靓阳.新媒体语境下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探究[J].大众文艺,2019(9):259-260.

[4] 徐超.客户感知视域下休闲农业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大丰田园生态农业旅游景区为例[J].台湾农业探索,2022(1):40-45.

[5] 单琳琳,王蒙.民众参与下的可持续生态农庄平行空间体验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3,2(5):38-41.

[6] 易能,郭宇轩,朱舒悦,等.基于农业科普教育的“自产食蔬”休闲农园设计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6):122-127.

[7] 刘安琪.关于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与中青年心理疗愈结合必要性研究[J].经济师,2023(2):134-135.

[8] 曹璞渊,贾新平,刘华周.园艺疗法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9):122-126.

[9] 何显红,乔方,陈晓.休闲农业的教育与心理疗愈功能探索与实践[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4):26-33.

[10] 花昭红,张玲.互联网背景下中国休闲农业价值共创机制构建研究[J].商业经济,2022(3):123-126.

[11] 尹文莉,李超,陈春,等.网络背景下休闲农业体验价值体系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22,27(1):89-101.

[12] 芦天罡,何继源,金娟,等.基于智能化技术的休闲农业平台构建及应用[J].农业展望,2021,17(12):27-32.

[13] 郭美荣,李瑾,冯献.互联网环境下北京休闲农业创新发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2):189-196.

[14] 叶淑蕾,袁媛,孙万琦.“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对休闲农业营销接受意愿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农场经济管理,2020(8):19-22.

[15] 申晴,毕宇珠.北京市“互联网+”休闲农业发展策略探析:以顺义区北郎中村为例[J].农业展望,2020,16(5):65-69.

作者简介 邬子新,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猜你喜欢

传播路径休闲农业心理健康教育
南雄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咸阳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传播的路径研究
烟台地区休闲农业营销状况及对策
都市报传播城市文化的创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科普类微博的传播路径探析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