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PCK视角下的“勾股定理”教学案例分析

2024-04-16姚山雪李红梅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研究背景课堂观察勾股定理

姚山雪 李红梅

[摘 要] 结合“勾股定理”同课异构教学案例,通过课堂观察,分析三位教师在“创设情景、活动探究、猜想证明”三个教学环节中的不同MPCK呈现,对比分析三位教师关于“勾股定理”的MK,PK,CK的异同,并尝试给出教学建议:深挖教材,获得丰富MK;深度理解CK,灵活选择PK.

[关键词]MPCK;勾股定理;案例分析;课堂观察

研究背景

舒尔曼于1986年提出PCK(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1],后经学者研究将数学教师特有的学科教学知识从PCK泛学科的研究中独立出来,形成了MPCK(数学教学内容知识)理论.黄毅英教授将MPCK分为三类知识:(1)MK(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准确理解教材与课程目标等;(2)CK(内容的知识),包括学生的知识、学习的困难等;(3)PK(一般教学法的知识),本质是在指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后,确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2][3].

勾股定理是基本的几何定理,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对从数量的角度研究几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平面几何的重要定理之一.勾股定理的教学十分重要,上好这一堂课,对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笔者选取了三位教师的“勾股定理”同课异构的教学比赛视频.经了解,授课的三位教师,第一位是有10年教龄的骨干教师A(本科学历,任教于安徽省某中学),在2019年获教学竞赛一等奖;第二位是5年教龄的青年教师B(研究生学历,任教于广东省某中学),在2021年课例展示比赛中获一等奖;第三位同样是5年教龄的青年教师C(本科学历,任教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中学),与教师B参加同场比赛,虽未获奖,但个人教学特色较强.

三位教师的教学流程都包括情境导入、活动探究、猜想证明三个环节,但教学设计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出教师关于“勾股定理”的MK,CK,PK存在异同,从而在教学中三位教师的MPCK展现出不同呈现方式.笔者通过课堂实录分析比较三位教师在这三个教学环节中不同的MPCK呈现,对比分析她们关于“勾股定理”一课的MK,CK,PK异同,并尝试给出一些基于MPCK视角下的教学建议[4].

基于课堂观察的MPCK对比分析

课堂观察即通过对课堂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材料真实性强,研究价值高,在当时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形下,教师无须实地听课,也可以通过录课视频间接地进行课堂观察,开展研究.

环节一 情景导入

1.课堂实录

教师A:宇宙浩瀚无边,有无数的星星与星球,在这茫茫的宇宙中,有外星人的存在吗?如果有的话,我们如何与外星人沟通呢(图1)?

教师A在此处留了足够长的时间,引导学生尝试用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纸片去拼图验证,总结归纳勾股定理的结论,鼓励学生用文字、符号、图形三种语言表述勾股定理,最后补充介绍勾股定理相关历史.

教師B:将证明过程细化为四个步骤.步骤1:并线摆放图形.两个图形如图10摆放,面积为多少?步骤2:画线分割图形.如何把这个图形变换成以c为边长的正方形呢?考虑在这个图形中构造出最大的边长c,如何构造?如图11,在CD上截取CB=a,连接BB,BB的长为多少?∠ABB为多少度?为什么?

过点B作BF⊥AE,延长BG交BF于点H.图12中的四个三角形是什么关系,如何说明?此时空出来了一个四边形EFHG,四边形的边长FH等于多少呢?四边形EFHG是什么图形?为什么?步骤3:拼接重组图形.现在要构造出边长为c的正方形,已经发现了一组邻边BB, AB,你能找到另外一组邻边,即找到大正方形的第四个顶点吗?把△ABC与△BBC放置在如图13所示的位置,四边形ABBI是什么图形?为什么?步骤4:对比拼接前后的图形,如图14(面积不变,因此a2+b2=c2,证毕).

教师B介绍的这种方法是出入相补法.最后拼出来的图案是3世纪我国汉代的赵爽在注释《周髀算经》时给出的,人们称之为“赵爽弦图”(图15).思考变换截取点,在AC边截取边长,同样也可以得到边长为c的正方形,叫作青朱出入图,它的原理同样使用了出入相补法(图16).

教师C:小组合作完成例题(图17),探究任意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如图18,现有两个正方形如图形①摆放,小正方形边长为a,大正方形边长为b,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如何表示?在较大正方形的一边上选取一个点,使这条线段的长度为a,设斜边长为c,这样构造两个直角三角形(图形②),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将这两个三角形分别旋转,得到一个新的四边形(图形③),新的四边形的面积如何来表示?

通过拼图再次进行验证,用课前准备的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吗?(学生给出图19中的两种拼法)教师介绍图形①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在证明勾股定理时用到的,被称为“赵爽弦图”.

2. MPCK呈現对比

三位教师MPCK的三种构成成分在猜想证明环节的表现对比如表3.

MPCK视角下的教学建议

1.深挖教材,获得丰富MK

从数学发展看,勾股定理的意义非常重要,其证明是论证数学的发端,是第一个将几何与代数结合起来的定理;它促进了无理数的发现,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加深了人们对数的理解;它是欧氏几何的基础定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从数学文化背景看,勾股定理蕴含的思想文化非常丰富,中西方提出勾股定理的方法、渠道、研究过程、方法都不同.尤其是其证明,中西方有着各自的证明特色.因此,教师可根据中外探索勾股定理的时间线对比,进行德育渗透,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从教材内容看,勾股定理的发现、证明和应用,精确地研究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等量关系,对后续还要研究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及锐角三角函数,以及四边形、圆与其他几何内容具有奠基作用.

从以上不同角度深挖教材,可以使教师站在不同的高度去理解教学内容,进而不断丰富自身的MK.

2.深度理解CK,灵活选择PK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教学的起点.本节课的难点是如何自然地获得勾股定理猜想的证明思路?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风格都不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适合学生的“脚手架”.

教学过程注重问题的设计.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数学是思维的科学,一个问题的提出,后续问题实际上就是这个问题的逻辑展开,所以,只要涉及初始问题,后续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对于本节课,三位教师在勾股定理的探究与证明环节精心设计问题串,探究阶段从“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有什么关系”到“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三边有什么关系”,学生围绕两个关键问题,经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完成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等量关系的猜想.证明阶段,教师B的问题串设计得比较出彩,证明环节的关键问题是“思考如何把这个图形变换成以c为边长的正方形,考虑在这个图形中构造出最大的边长c,如何构造”,成功地为学生打开证明的思路,且在证明过程中,教师适时的追问也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教师的PK要基于MK,CK,灵活地根据课堂、学生情况进行选择.无论教师采取哪一种教学方式,都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方式.

另外,三位教师在本节课中均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勾股定理提出“使用动态几何软件设计教学活动,利用面积的不变性帮助学生体会勾股定理的直观证明”要求[6].我国核心素养框架中也强调了信息意识,突出数字化生存能力.所以,教师应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也有助于学生借助多媒体更好地理解数学,发展学生使用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等技能,进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 LEE S. SHULMAN. Those W ho Understand: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 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6,15(2):4-14.

[2] 黄毅英,许世红.数学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特征与研发举例[J].数学教育学报,2009,18(01):5-9.

[3] 李渺,宁连华.数学教学内容知识(MPCK)的构成成分表现形式及其意义[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02):10-14.

[4] 陆明明.MPCK视角下“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的教学设计对比分析与建议[J].数学通报,2015,54(02):25-29.

[5] 18.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 百度文库[DB/OL].https://wenku. baidu.com/view/ca7d0399af02de80d4 d8d15abe23482fb5da0250.html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猜你喜欢

研究背景课堂观察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紧握折叠的手
用勾股定理解一类题
应用勾股定理的几个层次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计算机行业股权激励对会计信息可靠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员工敬业度的研究综述
校园招聘简历筛选标准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