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小网格”,成就“大格局”

2024-04-13弓笑宇

秦智 2024年3期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网格化

[摘要]社会治理已经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社会治理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激发社会活力的必由之路。网格化管理正日益成为信息化技术进步下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通过建立健全城乡治理体系,及时妥善处理基层矛盾纠纷,避免其扩面升级,使其网格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更加完善。网格化管理成为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实践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建齐抓共管、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格局。本文介绍了山西省晋中市的网格化社会治理实例,整理分析了网格化治理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3.013

一、导论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治理”理念以来,社会治理已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概念之一。社会治理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激发社会活力的必由之路,是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维度,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不断加强和持续创新社会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既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建设的目标要求,也为有序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要素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會治理中,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要素之一。面对社会福利模式的不断变化,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单一的政府服务和权威治理模式难以满足公民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根据国家、市场和社会组成的体制,有必要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形成“多中心、协同、整体”的治理模式[1]。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中对“共同体”概念作了最早的界定,认为共同体是自然形成的,是建立在血缘、亲缘和情感基础上的关系结合体。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古希腊哲学家、启蒙运动思想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有关“共同体”和“社会契约论”的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社会共同体思想,而社会治理共同体则是对马克思社会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独具特色的、适合中国社会治理场景的理论构造。

从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治理理念发展的变化脉络中,可以明显看到鼓励公共参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这种参与不仅是社会治理的主旋律,还是围绕着共建、共治、共享目标的多个增强要素,如社会协同和科技支持,其目的是激发各社会成员在基层治理中的主动性。网格化社会治理,以其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为核心,旨在通过协调各方利益主体实现价值共识,并构建一种具备持续性的创新治理模式。网格化治理不仅是对传统管理的深化,也是推动社会向共治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

新时代的党中央治理理念的演变清楚地表达了对公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参与的强烈倡导。这种参与不仅是社会治理结构的主要支柱,而且为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它强调了社会协同和科技支持的必要性。这一点强调了每个社会成员在基层治理活动中积极参与的重要性。网格化社会治理以其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为中心,旨在通过多方利益主体的协调来形成共识,并发展出一种持久的创新治理模式。作为创新治理的新趋势,网格化治理不仅扩展了传统管理范畴,而且是促进社会向共同治理转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层治理“网格化”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防控网的格式化管理必须加强。从2013年开始,我们开始致力于完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指导方针,在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目前,在我国社会治理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的网格化管理已向全国各地广泛推广。

“网格化管理”是一种由政府发起,基于街道和社区的精细化管理方法。行政区域根据一定的地理面积或人口规模划分为许多网格单位进行治理。这种模式的显著特征是细化管理领域,将传统管理区域分割为多个网格单元,覆盖跨部门和跨行业单位的范围,包括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以及消防、工商和治安等机构[2]。在社会利益多元化和经济改革深入的背景下,这种管理模式能更精确地控制和预防各种社会风险,并能有效补充传统社区管理,以满足基层维护社会稳定的需求。

地方在实施网格化管理过程中,网格员的角色不仅限于问题排查,还包括与居民的沟通交流以及与相关功能部门的协调,帮助解决问题和满足群众需求。这种做法把公共服务问题分散到更小的单元内解决,提升了公共服务供应的规范性和细致性。在许多地方,网格化管理实际上将管理和服务的功能合并,社会志愿者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使得这种管理方式不仅仅是一种治理手段,而是逐渐融入了公共治理的更广泛领域。

在山西省晋中市,地方政府正有序地推进社会基层治理的网格化。该市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指示的精神,即在转型发展中寻找新的路线并走在前列,通过党建工作的网格化推动工作的创新。根据晋中市的新闻媒体报道,一段时间以来,通过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创新,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市属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基层党建工作的带动效应增强,基层治理的效率提升,群众服务能力亦有所增强。该市正在探索以党建为核心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实现了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和常态化服务的新发展路径。

社区内,居民的生活井井有条,这背后得益于社区网格员的辛勤工作。他们通过精确划分网格和优化网格布局,整合了基础信息采集、政策法律宣传、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安巡防等多项职责和便民服务。网格长被赋予了基层督查的权力,负责督查事项的全过程管理,构建了立体化的基层网格督查体系,确保管理和服务精准到位。

推进党建工作网格化,我们遵循以群众需求和社会管理需求为导向的原则,确保网格覆盖所有需要的领域,同时也涵盖党组织和党务工作。网格长的驻点服务确保了帮扶和服务的到位,无论群众遇到任何困难或需求,都能得到及时回应。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同样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这“最后一公里”不仅至关重要,而且是实现“中国治理”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区治理需要加强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网格化治理运作与长足发展

网格化社会治理作为一种补充于傳统科层制治理体系的机制,在具体实施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现有“条块”结构框架的影响和制约。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我们可以观察到网格化社会治理对于推进治理现代化、促进治理创新的积极意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网格化社会治理也面临着行政权力膨胀、对技术的过度依赖、治理职责异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网格化社会治理的效果,需要更加深入和长期的规划。

(一)明确网格化治理的服务导向

网格化社会治理的特征是全面性和覆盖性,这导致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基于自身任务的需要而要求进入网格系统。网格管理人员因而可能被过多的任务所累,影响到网格化社会治理的本职工作。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分化导致的“条条”分工模式意味着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责任边界。这些部门在进行数据共享和工单处理时可能会面临额外的评价和考核压力,这是他们可能不愿意接受的。网格化社会治理中心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进一步影响了治理的效能。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基层治理现代化正在经历制度调整、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的攻坚阶段。网格化管理的公共服务功能日益凸显,在社区服务方面已经成为重大创新实践。这种职能转变是对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转变的响应,也是基层治理理念转变的结果。现代基层治理在强调服务性的同时,减少了控制性,深化了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新时期的基层治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通过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成效也逐渐显现。

(二)发挥治理多元主体关键作用

网格化社会治理强调全面覆盖和深入细致的管理,导致众多政府部门希望利用网格系统完成特定任务。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网格管理人员在处理各种任务时感到负担过重,进而影响到网格化社会治理的核心职能[3]。此外,社会组织和居民在治理过程中的参与度受限,有时还会导致居民与社区之间的疏远,削弱了他们固有的“共同体”联系。

为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这意味着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多方参与者加入网格化管理服务,如退休老党员、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居民党员、楼栋长、巷长、物业人员、业主委员会成员等。这些力量的积极参与,将不仅提高党员网格员的带头作用,还能更有效地解决民众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基层治理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更为精准和细致。

(三)增强构建基层治理体系的整体能力

当前,社区网格化治理往往停留在较低层次的信息报送和回应阶段。为了实现真正的数据驱动治理,需要更广泛地收集和利用数据。目前,网格化社会治理中心未能掌握足够的数据,无法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以及无法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预测和指导。数据安全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因为网格化管理中心的数据往往没有与政府的大数据系统整合。

推动“智慧城市+网格化”的发展,提升基层治理的信息化和精细化水平,建设一个智能化的基层治理体系,是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为了实现公共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需要将基层治理相关的服务平台整合,创建一个统一的城市管理服务热线。现代技术的综合应用,如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感知技术、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将为创新基层治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网格化+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建立一个全面的智慧服务体系,整合人口、交通、能源、建设等公共设施信息和基础服务,建立起全国统一的人口基础信息系统,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支持。

四、结语

强化网格党组织的构建并打造一个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三方协作的网络体系,将网格作为基本单元,是让网格系统成为治理活动的一个有效平台的关键。在新时期,优化网格化管理是一项战略性的方向。需要构建一个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架构和制度依托的基层治理体系,其中要融入党委的领导、政府的责任、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持,从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通过推进社会治理和服务的基层化,可以更精确地提供服务,将更多资源下放到基层,建立一个每个人都有责任、权利和权力参与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是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在新时期的战略路径。在新时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充满了挑战,这要求我们持续努力,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王大广.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问题、机理分析与创新展望[J].教学与研究,2022(4):45-55.

[2]周明,许珂.组织吸纳社会:对社会治理共同体作用形态的一种解释[J].求实,2022(2):37-50+110.

[3]张侃.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缘起、基本内涵与推进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22(8):140-142.

作者简介:弓笑宇(1999.8-),女,汉族,山西晋中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生育意愿。

猜你喜欢

基层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网格化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构建多元主体联动的城市危机信息沟通机制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思考
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价值
试论大数据下的现代科技馆科普服务创新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
论法治建设中的政府治理文化
社会组织有效参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分析
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VPN方案选择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