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白内障术后患者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2024-04-12刘建芝王媛朱晓虹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7期
关键词:眼内炎晶状体眼部

刘建芝 王媛 朱晓虹

济南市中心医院眼科门诊,济南 250013

白内障是因各种因素导致眼部晶状体发生老化、局部出现营养障碍、免疫代谢异常,导致晶状体发生浑浊、蛋白质变性、视野模糊等,影响患者视野健康〔1〕。相关数据显示,白内障是全球老年人致盲及视力损害的主要眼病,且患病率及发病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存在生理、性别及地理差异,是当前主要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2〕。感染性眼内炎是指眼部遭受外界不同因素损伤后,促使病原微生物进入眼球,导致眼球壁出现一层或多层组织内容物感染。数据显示感染性眼内炎在眼部感染疾病中占25%~30%,主要发生于开放性眼外伤后,感染性眼内炎在开放性眼外伤中的发病率为4%~16%,在某些地区,夏季和潮湿的季节可能会增加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率,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减少感染性眼内炎流行的重要手段〔3-4〕。因此,护理人员需关注老年白内障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其危险因素制定适应护理方案,降低感染事件发生〔5〕。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老年白内障术后患者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济南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32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老年患者白内障术后发生感染情况进行分组,即为感染组(n=25)及未感染组(n=207)。本次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统一,批号为:20230217。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2019 白内障手术散光的管理共识》〔6〕;②患者出现视力下降、功能障碍、浑浊度加深等临床症状;③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诊断依据,所有患者晶状体发生变性和混浊,变为不透明,以至影响视力,而矫正视力在0.7或以下。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眼底病变,黄斑病变者;②合并患有青光眼晚期或严重弱视者;③合并严重语言障碍或精神系统障碍者。

1.2 方法

1.2.1调查工具 白内障患者一般资料调查,应用本院临床自制《白内障患者治疗调查表》,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调查,同时进行统计整理,调查表内容: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合并病史、术中是否有玻璃体溢出、药物使用情况、术前眼部感染情况、手术并发症、切口方式。

1.2.2实验室指标 ①白细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WBC):应用白细胞介素检测的免疫斑点法对患者白细胞指数进行检测,正常范围(4.0~10.0)×109/L。②血清白蛋白:通过抽取患者静脉血液应用BCG法测定,正常范围:35~55 g/L。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白内障术后感染眼内炎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是否玻璃体溢出、白细胞、血清白蛋白为白内障术后感染眼内炎单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白内障术后感染眼内炎单因素分析

2.2 白内障术后感染眼内炎Logistic多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是否玻璃体溢出、手术并发症、白细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3。

表2 赋值表

表3 白内障术后感染眼内炎Logistic多因素分析

2.3 白内障术后感染眼内炎感染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

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白细胞具有较高敏感性,各指标AUC数据为0.676、0.854、0.771、0.781、0.575(P<0.05)。见表4。

表4 白内障术后感染眼内炎因素ROC曲线分析

3 讨论

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手术,用于治疗白内障,即眼睛的晶状体变得模糊或浑浊。手术过程中,医生会移除患者眼中受损的晶状体,并替换为一枚人工晶状体。相关研究报道,目前经济发达国家白内障摘除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率为0.012%~0.053%,当前我国整体水平与之存在差距,针对白内障术后眼内炎防治水平需进一步提高〔7-9〕。

3.1 年龄

患者年龄是眼内炎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变化,使其更容易受到感染和炎症的影响从而使眼睛的组织和结构受到影响,从而增加感染的可能性,一些年长者可能需要进行眼部手术,如白内障手术或玻璃体手术。结果显示:年龄AUC数据为0.676,为白内障术后感染眼内炎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护理针对年龄高于52岁患者需加强术后随访及相关护理措施,通过多次巡视了解患者术后眼部恢复情况,确定有无并发症发生。左艳晓等〔10〕应用案例分析及循证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实施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眼内炎发生率。

3.2 手术时间

在眼部手术之前,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时眼部处于最佳状态〔11〕。这些准备包括清洗眼部、使用抗菌眼药水或眼药膏来预防感染等。术前的充分准备和正确执行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手术后眼内炎的风险。护理人员须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以减少手术时引入细菌或其他致病微生物的风险。此外,手术时间的长短也可能影响眼内炎的风险。结果显示:手术时间AUC数据为0.854,为白内障术后感染眼内炎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对手术时间超过25 min患者实施术中护理加强观察患者眼部手术情况,了解患者是否发生眼部红肿并及时给予抗生素眼药水,避免术后感染事件发生。王姝等〔12〕通过对老年白内障手术围术期护理,可显著防止患者术后感染事件发生。

3.3 手术并发症

手术并发症可能会增加眼内炎的发生风险。手术并发症是指手术过程或术后出现的意外事件或不良反应〔13〕。在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如果手术部位受到感染,细菌、病毒或真菌可能引起眼内炎。感染可能是由于手术器械不洁净、手术切口未充分消毒或免疫系统抵抗力下降等原因引起的。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眼球组织的创伤,如损伤角膜、晶状体或玻璃体。这些创伤可能导致眼内炎的发生,手术过程中,有时手术器械或其他异物可能会意外残留在眼内,残留物可能引发感染或炎症反应,导致眼内炎的发生,白内障手术,可能导致晶状体的脱位,晶状体脱位可以损伤眼内结构,增加眼内炎的风险。结果显示:手术并发症AUC数据为0.771,是白内障术后感染眼内炎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人员需加强术后护理、增加巡视次数15 min/次,同时术后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眼药水,避免感染发生。徐进等〔14〕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感染事件发生。

3.4 白细胞

免疫应答感染眼内炎时,免疫系统会启动免疫应答以对抗病原体。白细胞是免疫应答的核心,它们可以识别和攻击感染的细菌、病毒或真菌。白细胞通过吞噬和杀死病原体,释放抗菌物质及激活其他免疫细胞来抵御眼内炎的发展,白细胞在感染眼内炎中还参与炎症的调节过程。当眼部组织受到感染时,白细胞会释放炎症介质,白细胞的过度活跃或异常反应可能导致眼内炎的恶化。结果显示:手术并发症AUC数据为0.781,为白内障术后感染眼内炎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叶静娟和郭娴娜〔15〕通过相关护理内容对患者术后临床指标进行路径管理,可有效避免白细胞升高,避免感染事件发生。

3.5 血清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在体内起到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它参与抗体的合成和细胞免疫的调节,对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重要作用。在眼内炎的情况下,免疫功能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免疫细胞对感染的应对和炎症反应的调节,血清白蛋白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调节炎症过程。它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反应的强度。在眼内炎中,血清白蛋白的减少可能导致炎症反应的加重和持续,进而影响眼部组织的损伤和康复。结果显示:手术并发症AUC数据为0.575,是白内障术后感染眼内炎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眼内炎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中是否玻璃体溢出、手术并发症、白细胞直接相关,临床护理人员根据不同危险因素给予适应护理可有效避免患者感染发生,为术后治疗提供有力保障。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眼内炎晶状体眼部
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CT 表现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白内障围手术期预防眼内炎的护理对策
临床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在眼内炎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如何消除用电脑后的眼部疲劳
“健康快车”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预防和护理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