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释敦煌文献中与“秤”有关的四则疑难字词

2024-04-11张文冠

敦煌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考释

张文冠

内容摘要:通过破读通假、辨析字形和方言求佐等方法,对敦煌文献中的“士/ 心”“秤笙/产”“秤厨”和“鼠皇(巤星)”等与“秤”有关的疑难字词作了深入考察。认为“士/ 心”本作“柿心”,指“柿心木”;“秤笙/产”本作“秤茎”,义谓“秤杆”;“秤厨”本作“秤锤/鎚”,义谓“秤砣”;“鼠皇(巤星)”本作“镴星”,指“用铅锡合金或锡制作的秤星”。结论有助于了解唐五代敦煌地区所用秤的一些情况。

关键词:敦煌文献;疑难字词;秤;考释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4)01-0102-10

Explications of Four Difficult Characters Related to Steelyards

in Dunhuang Manuscripts

ZHANG Wenguan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264005, Shandong)

Abstract:studying phonetic loan words, analyzing the form of certain characters, and applying dialect words as proofs, this paper conduct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several difficult words related to steelyards in Dunhuang manuscripts. The analyzed words are: shi/xin士/ 心, cheng sheng/chan秤笙/產, chengchu秤厨, and shuhuang/laxing鼠皇/巤星. Analysis of these words has concluded that the original writing of shixin士/ 心should be shixin柿心, which means“the core of the persimmon tree”;chengsheng/chan秤笙/产should be chengjing秤茎, which means“weighing beam”; chengchu秤厨should be chengchui秤锤/鎚, which means “a sliding weight used in a steelyard”; and shuhuang/laxing鼠皇/巤星should be laxing镴星, which indicates the tin gradations marked on the beams in steelyards. Explicating these characters will aid scholars in further studies of manufacturing centers in the Dunhuang area during th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periods.

Keywords:Dunhuang manuscripts; difficult characters; steelyard; explication

作为商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衡器在古今社会生活中十分常见,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敦煌社会经济文书里就有不少关于衡器“秤”的记载。对于敦煌文献中秤的种类、构件和规格等问题,高启安先生[1]、王进玉先生[2]、黑维强先生[3]和杜朝晖先生[4-5]等学者都作过详细阐述,结论大都可信。不过,敦煌文献中仍有一些与“秤”有关的疑难字词,需作进一步的研究。兹对其中的四则进行考释,不当之处,祈方家正之。

一 士/ 心

(一)“士/ 心”的用例及其相关解释

“士心”在敦煌文献中出现了两次,都与“秤”有关。其例如下:

(1)P.2613《咸通十四年正月四日沙州某寺就库交割常住什物色目》:“士心秤笙壹。”?譹?訛[6]

(2)P.3638《辛未年正月六日沙弥善胜于□都师慈恩手上见领得诸物历》:“士心秤壹量,并石碓、铁钩。”[7]

例(2)中的“士”,董永强认为:“可能是‘实之误。”[8]黑维强认为:“‘士心秤为一种秤。”[3]276

与“士心”相关的还有“ 心”,例如:

(3)S.1947V2《癸未年(863)五月抄录官算籍上明照手下再成毡定数(拟)》:“ 心秤 一。”[9]

例中的“ ”,王进玉认为是“ ”[2]81,唐耕耦、陆宏基则录作“杜”[10]。杜朝晖认为:“‘杜心‘士心具体指什么,尚待进一步研究。”[4]215[5]373

例(3)的原卷如图1所示:

其中的“ ”,右边构件的最后一笔带有上下字之间的牵丝,该构件清晰可辨,当为“士”。因此,“ ”的准确录文应该为“ ”。

至于“士心”“ 心”究竟指什么?以上诸家的研究,仅董永强作了具体的解释,即“士心”为“实心”。这个解释存在着一些问题。

1)“士”和“实”在《广韵》中分别音“ 里切”[11]和“神质切”[11]468,分属崇母止韵上声止摄和船母质韵入声臻摄,二者的中古音有一定的差别。

2)在极个别情况下,有人为了牟取不当利益,在商业活动中会使用一种“空心秤”。这种秤的特点是秤杆的中间被挖空,灌入水银,或者将秤砣挖空,有时还会在秤砣中内置铁珠,这样做是为了便于随意操控,以达到缺斤少两的目的;和“空心秤”相对的是没有被做过手脚的“实心秤”,即秤杆和秤砣都是实心的,这种秤也最为常见。“空心秤”较为罕见,通常情况下,人们平时所说的“秤”都是正常的秤。因此,在描述秤时一般没有必要刻意用“实心”来修饰。

3)“士心秤”又写作“ 心秤”,“ ”当为“士”之增旁字。既然所增偏旁为“木”,说明“士心”和木材有关,而无关乎空心与实心。

笔者以为,“士心”中的“士”是“柿”的通假字。理由详述于下。

(二)“柿”的字形和读音

“柿”又写作“枾”“ ”“柹”等。《汉语大字典》“枾”字条:“木名。后作‘柿。《说文·木部》:‘枾,赤实果。邵瑛《群经正字》:‘今经典作柿。”[12]《汉语大字典》“ ”字条:“同‘枾(柿)。《广韵·止韵》:‘ ,果名。《正字通·木部》:‘ ,俗枾字。”[12]1263《集韵·止韵》:“柹,《说文》:‘赤实果。俗作‘杮。”[13]

“柿( 、柹)”的读音和“士”完全相同。S.617《俗务要名林·菓子部》:“柿,音士。”[14]《龙龛手镜·木部》:“杮,音士。”[15]在《广韵》中,“ ”“士”皆音“ 里切”[11]253。在《集韵》中,“柹”“士”皆音“上史切”[13]674。

(三)“柿(柹)心”的所指及其异称

文献中有“柹心”的用例。例如:

(4)隋灌顶纂《国清百录》卷2:“王 戒师衣物等:……柹心笔格一枚,铜烛擎一具, 石装柹心经格一具。”[16]

例言杨广布施给智 “柹心笔格”“ 石装柹心经格”等物品,“笔格”和“经格”分别指“笔架”和“放置经书的木格”。其中的“柹心”,应当是一种木料的名称。对于该词,明人方以智曾作过考释:

《通雅》卷34《器用·杂用诸器》:“柹心,犹枣心也。唐人曾用之。朱子《跋蔡藻笔》‘试所制枣心样,山谷言‘即(郎)奇枣心散卓,其檀心笔,谓瘦而白色也。古柹即柿,柿与枣声相转,羊柿一名 枣,可证。”[17]

“柿(柹)”“枣”都是果名,且野柿树的果实有时也被称作“软枣”或“黑枣”,但“柿(柹)”“棗”的读音差别较大,“柿(柹)心”并不是“枣心”。实际上,“柿(柹)心木”就是指柿树科之树的木心。

柿树科约有5属300多种,我国有柿属40余种。除了常见的柿子树外,诸如“软枣”(又名“黑枣”“君迁子”“野柿子”等)也属于柿树科柿属。柿树科的木材多为黑褐色,特别是有的木心为纯黑色或间有条纹的黑色。我国民间的一些传说或俗语可以证明这一点。例如:

(5)谢雨顺、高怀聚《刘秀与濮阳地名》:“柿树的木头——黑心。”[18]

(6)阮章竞《圈套》:“柿子甜甜柿树荫,好皮好面藏黑心。”[19]

柿心木可以用来制作一些器具。除了上述例(4)中的“笔格”“经格”外,又如:

(7)唐陆羽《茶经》卷中《茶之器·竹 》:“竹 ,或以桃、柳、蒲葵木为之,或以柿心木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20]

例言用“柿心木”制作竹 。此例的“柿心木”,宋一明注:“有说法认为是一种乌木。”引例为《元和郡县图志》和《太平寰宇记》[20]28。这个解释是正确的,下文还将对“乌木”再作详细讨论。

(8)元陶宗仪《辍耕录》卷23“书画褾轴”条:“唐贞观、开元间,人主崇尚文雅,其书画皆用紫龙凤绸绫为表,绿方纹绫为里,紫檀云花杵头轴,白檀通身柿心轴。”[21]

例中的“白檀通身柿心轴”,杜秉庄、杜子熊的解释是:“用白檀木做轴杆,中间挖空,成为通心的。柿(fèi费),削下的木片,此处指挖空。”[22]这个解释说对了一半,“白檀通身”确实是将白檀木“中间挖空”,但“柿心”却并非“削下的木片”或“挖空”,而是指“柿心木”。“白檀通身柿心轴”指将黑色的柿心木套入中间挖空的白檀而制成的轴杆。

大概“柿心木”比较珍贵,因此成为某些地方上贡的贡品。例如:

(9)《元和郡县图志》卷28《江南道四·歙州》:“(黝县)县南有墨岭出墨石。又昔贡柿心木,县由此得名。《说文》‘黟字从‘黑旁‘多,后传误遂写‘黝字。”[23]

例中提到地名“黟”的得名与“贡柿心木”有关。《说文·黑部》:“黟,黑木也。”[24]而“柿心木”也是黑色的,所以又被称为“柿心墨木”。例如:

(10)《太平御览》卷171《州郡部十七·歙州》:“(《图经》)又曰:‘新安贡柿心墨木。”[25]

《(淳熙)新安志》卷5《黟县沿革·古迹》[26]和《太平寰宇记》卷104《江南西道二·歙州》[27]引《新安图经》亦作“柿心墨木”。

也作“柿心黑木”。例如:

(11)《方舆胜览》卷16《江东路·徽州·土产》:“《图经》:‘新安贡柿心黑木。”[28]

此例,《徽州府志》卷2《食货一·土产》引《新安图经》亦作“柿心黑木”[29]。

在上文例(9)中,我们提到“柿心木”和“黟”有关,二者其实为同义词。“黟”也写作“ ”,又名“ 木”。《汉语大字典》“ ”字条:“同‘黟。黑木,俗名 木。《集韵·齐韵》:‘黟,或作 。”[12]1370

“柿心木”又名“乌文木”。例如:

(12)《太平御览》卷961《木部十·乌文》:“崔豹《古今注》曰:‘乌文木,出波斯国。每舶上将来,就中乌文烂然。中国亦有,出温、括、婺等州。”[25]4268

晋人崔豹在《古今注》中指出“乌文木”的产地有国外的波斯和国内的“温、括、婺等州”。

“柿心木”,又名“乌木”?譹?訛“乌樠木”“乌梨木”“翳木”等。例如:

(13)周宏伟《长江流域森林变迁与水土流失》:“柿心木,又名柿心黑木,即乌木,柿树科。”[30]

(14)刘权、夏春森等编著《果树新品种·新技术·新进展》:“柿木称乌木,多作贵重器皿。”[31]

(15)华夫主编《中国古代名物大典》“翳木”条:“亦作‘毉木,亦称‘乌樠木‘乌木‘乌文木。木名。柿树科,常绿乔木……木质坚重细密,有光泽,为著名工艺材。果实供食用。晋崔豹《古今注·草木》:‘翳木出交州,色黑有文,亦称之乌木也。旧注:‘翳或作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乌木》:‘〔释名〕乌樠木、乌文木。〔集解〕引时珍曰:乌木出海南、云南、南番。叶似棕榈,其木漆黑,体重坚致。”[32]

在“柿心木”的诸多异称中,较为常见的是“乌木”。

(四)“柿心木”可用来制作秤杆

“柿心木”除了可以用来制作上文所提及的“笔格”“经格”和“竹 ”外,还可以用来制作“秤杆”。在制作秤杆时,为了使直度和形状达到要求,需要刨刮木杆,所以用来充当秤杆的木料常为木心部分。充当秤杆的木料应当具有硬度大、稳定性强、不胀缩、不易裂、不变形翘曲、耐磨和不吸潮等特点。而柿树科的木心具备以上特点?譺?訛,因此可用来制作秤杆。对此,各地相关的文献记录很多。例如:

(16)孙方友《周师傅》:“因为秤杆是木的,无论粗细,均要上等梨木或柿木。这两种树素有铁树之称,实而细腻,所以长得慢,二十年方能成材。”[33]

(17)《边永泰秤店》:“加工秤要用特种木材,主要是果木、柿木、梨木、棗木用得最多。”[34]

(18)《董村木杆秤制作技艺》:“普通秤杆一般要选用树龄较长(30年以上)的枣树、杏树、梨树、核桃树、柿树等。”[35]

以上三例,只是笼统地说柿木可以用来作秤杆。也有一些著作明确提到“柿心木”(也就是“乌木”)适合用来制作秤杆。例如:

(19)陈植编著《主要经济树木》:“乌木亦称为乌文木、黑檀。属柿树科……可供家具、雕刻、装饰品、秤杆、相架等各种材料用……凡是柿属中心黑色或斑色的树木,亦都称为乌木。”[36]

(20)卫广扬主编《东南亚木材——识别及用途》:“柿树科柿木,别名东印乌木,乌木……又叫条纹黑檀木、青黑檀、黑檀等。在我国海南岛所产木材的心材具有黑色条纹,所以叫乌材、乌椿,乌蛇,在内地有些树种的果实似枣可食,通称猴枣、软枣、黑枣,木业界通称柿木。用途:本属以乌木最为名贵,心材黑色发亮,并且有吸引人的花纹,是雕刻、硬木细工(如秤杆、木盘、筷子、木梳等)及其他装饰良材。”[37]

例(20)对柿木的产地和用途作了详细说明。由此例可知,柿木中的“乌木”,也就是“柿心木”,是用来制作秤杆的优良材料。

(五)对敦煌文献中“士/ 心秤”的种类和木料来源的推测

经过上文的考证,敦煌文献中的“士/ 心秤”,我们可以断定就是用柿心木制作而成的秤。

据吴承洛[38]、王进玉[2]86-89等学者的研究,唐代的秤有大、小之分,大秤的斤两是小秤的三倍。敦煌文献中的“柿心秤”,有可能是大秤,更有可能是小秤。由于“柿心木”,特别是纯黑色的“柿心木”生长缓慢、直径小?譻?訛,难充大料,所以经常用来制作小巧贵重的物件。因此,敦煌文献中的“柿心秤”极有可能指一种小型的秤。这种小型秤,在宋代经过进一步的改造,演变为后世所说的“戥(等)秤”或“戥(等)子”?譹?訛。“柿心木”(也就是“乌木”)适合用来制作这类小型秤的秤杆。例如:

(21)张世文《定县农村工业调查》:“戥子之秤杆多以乌木制成,有小铜盘小铜锤,提毫系用丝线制成。”[39]

(22)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编《甘肃省文化资源名录》第14卷:“戥子,主要用于称一些贵重的黄金、白银、珠宝、中草药等,以克为计量单位,小秤盘,铊为黄铜或白铜打造而成。秤杆材质为骨质、乌木等。”[40]

(23)陈见东主编《中国设计全集》第13卷《工具类编·计量篇》:“戥秤是一种小型的杆秤,又名戥子,是旧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以克为单位……戥子杆,是戥秤的主要部位,其选材有纯黑色乌木、青铜、动物硬骨等。”[41]

通过例(23),可知制作“戥子杆”较为合适的材料之一即是“纯黑色乌木”。这类纯黑色的“柿心木”,也是域外某些地区的物产。例如:

(24)汪奎宏、朴世一主编《木材竹材识别与检验》:“柿树属木材以国外产的乌木最为著名,心材黑色发亮……柿树属木材分三类:第一类为心材全黑色,如上述乌木;第二类是心材灰色或红褐色,并具黑色条纹;第三类是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材色较浅。我国所产的柿木材色多近第二类,心边材区别不明显。”[42]

(25)周默《木鉴——中国古典家具用材鉴赏》:“乌木为柿树科柿属的几个树种……心材全黑发亮者主要有乌木(产斯里兰卡及印度南部),厚瓣乌木(产热带西非)、毛药乌木(产菲律宾)、蓬塞乌木(产菲律宾)。”[43]

唐五代敦煌地区用来制作“柿心秤”的木料之来源,大概有以下两种推测:

1)《古今注》中提到柿心木“出波斯国”。据例(24)(25),南亚、东南亚和西非等地出产纯黑色的柿心木。也许敦煌文献中所载的做秤的柿心木,就来自中亚、南亚甚至更远的域外地区。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枢纽,商贸发达,对外交流频繁,是中外物产的汇集之地。因此,我们不排除唐五代敦煌地区的柿心木由域外传入的可能。

2)根据《古今注》《元和郡县志》和《本草纲目》等典籍的记载,我国的温州、括州、婺州、云南和海南等地都出产柿心木,且敦煌本地也能种植柿树。因此,敦煌文献中提到的“柿心木”,有可能产自国内。

综上,例(1)(2)“士心秤”中的“士”,当为与之同音的“柿(柹)”的记音字。因为是一种木料,所以又在“士”的基础上增加“木”旁,新造出字书未见的俗字“ ”。“士/ 心秤”即“柿心秤”,指“秤杆用柿心木制成的秤”。

二 秤笙、秤产

(一)“秤笙”“秤产”的用例及其相关解释

“秤笙”在敦煌文献中的用例如下:

(1)P.2613《咸通十四年正月四日沙州某寺就库交割常住什物色目》:“士心秤笙壹。”[6]257

例(1)中的“秤笙”,高启安[1]60、王进玉[2]82皆释作“秤杆”。

与“秤笙”有关的还有“秤产”。例如:

(2)S.1947V2《癸未年(863)五月抄录官算籍上明照手下再成毡定数(拟)》:“ 心秤 一。”[9]290

例(2)中的“秤 ”,唐耕耦、陆宏基录作“秤产”[10]8。高启安[1]60、王进玉[2]82都将“秤产”释作“秤盘”,大概认为“产”的本字是“铲”。杜朝晖把例(2)录作“秤笙”,并将其和例(1)中的“秤笙”一并释作“秤杆”,又认为此义源自“笙”之本义乐器[4]215[5]373。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解释了“士/ ”为“柿心”,既然“秤笙/ ”前面用“柿心”来形容,说明这种秤的构件的材质可以是“柿心木”。如上文所述,“柿心木”常用来做秤杆。因为“秤盘”的材质一般是金属,所以,“秤笙/ ”应该是指“秤杆”。问题是“秤笙/ ”为何有“秤杆”义,“笙/ ”的本字是什么。

(二)“秤笙”“秤产”当作“秤茎”

我们首先来看例(1)中的“秤笙”。笔者怀疑,“笙”当作“茎(莖)”。构件“巠”“生”非常相近,容易相混。比如“经”俗作“ ”[44]。“胫”俗作“ ”[45]。又如“貹”俗作“ ”,《直音篇·贝部》:“ ,山敬切。财富。”[46]从注音和释义来看,“ ”的正字就是“貹”,《广韵·映韵》“所敬切”:“貹,财富。”[11]430“鼪”俗作“ ”,《汉语大字典》“ ”字条:“同‘鼪。”[12]5090

在敦煌写卷中,“茎”写作“ ”“ ”等[45]394,“笙”俗作“ ”[45]705。因此,“笙”“茎(莖)”形近易混。在敦煌文书中,有不少相关的佐证。例如:

(3)S.4373《癸酉年六月至八月硙户董流达园硙诸色破历》:“廿日,枝十五束, 拾笙,上头修渣用。”[47]

(4)P.5032《渠人转帖》:“人各白刺五束、壁木三笙。”[48]

例中量词用法的“笙”,义谓“根”。对于这类用法的“笙”,赵家栋和董志翘利用敦煌写卷、竹简碑刻和佛经音义中丰富的俗字材料,证明“笙”是“茎”之俗讹,“茎”才是敦煌文献中常见的表“根”义的量词[49]。例(3)(4)中的“笙”,张小艳在录文时也标注出其正字是“茎”[50]。

因此,例(1)中的“笙”其本字可能就是“茎”。

我们再来看例(2)中的“秤 ”。从字形上看,“ ”确实和“产(産)”有些相似,但“秤产”一词在文献中罕见,很难解释其词义及其理据。仔细辨识后,可以看出“ ”笔势有些倾斜,其下半部的构件非常接近“巠”的异体“ ”[51]。因此,“ ”其实就是“茎(莖、 )”字。

既然例(1)(2)中的“秤笙”“秤产”本当作“秤茎”,那么,“秤茎”又为何义呢?

(三)“秤茎”义谓“秤杆”

“茎”本来指“草木的主干部分”,由此引申出“柄”“竿(杆)”等义[12]3429。“秤茎”就是通常所说的“秤杆”。例如:

(5)佚名注《周易参同契注》卷上:“要道魁柄,统化纲纽。纽,带也。言炉上安秤茎,以北斗柄承其漏水。”[52]

例(5)的作者不明,陈国符《〈道藏〉经中外丹黄白法经诀出世朝代考》考订此书大概在唐乾元元年(758)至五代末年间成书[53]。可见至迟在唐五代时期,“秤茎”一词就已经流行。

(6)善珠撰《因明论疏明灯钞》卷1:“权者,科(秤)阜(锤)也。衡者,秤茎也。”[54]

“衡”有“秤杆”義[12]910,例中用“秤茎”来作“衡”的释语,说明“秤茎”就是“秤杆”。《因明论疏明灯钞》成书于781年,作者是日本学僧善珠。此书中出现“秤茎”一词,说明该词不但在唐代的中土使用,而且还传到了东瀛。

“秤茎”一词,在当代仍然存在。例如:

(7)蓝兴发《传世畲歌》:“九杯酒,久久归,菜那食饱酒食醉,保护禾树像秤茎,保护稻尾像秤锤。”[55]

例言人们祈求神灵保佑庄稼茁壮生长,禾茎像秤杆一样。

综上,敦煌文献中的“秤笙”“秤产”皆当作“秤茎”,义谓“秤杆”。“士/ 心秤茎”就是用柿心木做成的秤杆。

三 秤 厨

(1)P.3161《常住什物交割点检历》:“面秤壹具,并秤厨;巤星秤壹,并秤厨。”[56]

关于“秤厨”,目前有两种解释:

1)杜朝晖认为:“‘秤厨也是一个不好理解的名物词,‘厨的诸义项都与秤挨不上边,疑‘厨是‘锤的音借字,‘厨字《广韵·虞韵》音直诛切,在遇摄,‘锤字《广韵·支韵》音直垂切,在止摄。敦煌方音止遇二摄经常混同,‘秤厨即是‘秤锤。”[4]215[5]373

2)邵晓峰认为“厨”同“橱”,“在当时的敦煌寺院,作为庋具的橱已具有分工,有的橱专门用来放秤。”[57]

通常情况下,没有必要为了放秤而制作专门的橱柜。所以,第二种解释难以成立。笔者赞同第一种解释,在此从音韵和方言的角度做一些补充。

“秤锤”义谓“秤砣”,也写作“秤鎚”[58]。敦煌文献中就有“秤鎚”。例如:

(2)P.2613《咸通十四年正月四日沙州某寺就库交割常住什物色目》:“大铁秤鎚壹。”[6]256

例中的“鎚”同“锤”。《汉语大字典》“鎚”字条:“同‘锤。秤砣。《广韵·脂韵》:‘鎚,权也。《文字音义》云:从垂。亦通。”[12]4559

中古时“厨”为澄母虞韵平声合口三等遇摄字,“锤”为澄母支韵平声合口三等止摄字,“鎚”为澄母脂韵平声合口三等止摄字,三字声母相同。至于韵母,虞、支、脂三韵在唐五代敦煌方言中混用不分。敦煌蒙书《开蒙要训》里,就有虞支互注、以虞注脂的例子。例如“为”是“盂”和“ ”的注音字,“朱”是“骓”的注音字等。罗常培据此总结出“虞、支互注例”和“以虞注脂例”,并认为“凡是同虞韵合用的”都读[u][59]。因此,在唐五代敦煌地区,“锤”“厨”“鎚”的读音也应该相同?譹?訛。

在当代不少地区的方言中,承古而来的“止合(支脂微)入虞”或“支微入虞”现象非常普遍,止摄合口三等和虞韵读音相同[60]。在今湖南、江西、浙江和山西等地的方言里,“锤”“厨”以及与“鎚”同属脂韵的“槌”,前两字或者三字的读音完全相同。比如:岳阳方言的“锤”“厨”“槌”皆音[ɡy24][61];上饶方言的“锤”“厨”“槌”皆音[d y312][62];泰顺蛮讲的“锤”“厨”皆音[t‘?藜y31][63];榆社方言的“锤”“厨”皆音[tsh 22][64];蒲县方言的“锤”“厨”“槌”皆音[t?拶‘u13][65];万荣方言的“锤”“厨”“槌”皆音[pf‘u24][66];运城[67]和吉县[68]方言的“锤”“厨”“槌”皆音[pf‘u13]。

[14]张涌泉. 敦煌经部文献合集:第7册[M]. 北京:中华书局,2008:3625.

[15]行均. 龙龛手镜(高丽本)[M]. 北京:中华书局,1985:380.

[16]灌顶. 国清百录:第2卷[M]//大正藏:第46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803.

[17]方以智.通雅[M]. 诸伟奇,纪健生,阮东昇,整理.合肥:黄山书社,2018:576.

[18]濮阳市地名办公室. 濮阳地名漫谈[M]. 濮阳:濮阳市地名办公室,1987:97.

[19]阮章竞. 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诗歌编:第3卷[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2540.

[20]陆羽. 茶经译注[M]. 宋一明,译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27.

[21]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M]. 李梦生,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50.

[22]杜秉庄,杜子熊. 书画装裱技艺辑释[M].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236.

[23]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M]. 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687.

[24]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1963:211.

[25]李昉,等. 太平御览[M]. 北京:中华书局,1960:832.

[26]罗愿. (淳熙)新安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90:7675.

[27]乐史. 太平寰宇记[M]. 北京:中华书局,2007:2065.

[28]祝穆. 宋本方舆胜览[M]. 祝洙,补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76.

[29]汪舜民. 弘治徽州府志:卷2[M]. 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2:46.

[30]周宏伟. 长江流域森林变迁与水土流失[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177.

[31]刘权,夏春森,等. 果树新品种·新技术·新进展[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104.

[32]华夫. 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下册[M]. 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1350.

[33]墨白,方亚平. 孙方友新笔记小说·小镇人物:第3卷[M]. 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5:47.

[34]陈瑞勇. 管城文物故事[M]. 康玉庆,资料整理. 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3:112.

[35]马炎心. 曹魏故都:许昌[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90.

[36]陈植. 主要经济树木[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52:7.

[37]卫广扬. 东南亚木材:识别及用途[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78-81.

[38]吴承洛. 中国度量衡史[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84-85.

[39]张世文. 定县农村工业调查[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165.

[40]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甘肃省文化资源名录:第14卷[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398.

[41]陈见东. 中国设计全集:第13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00.

[42]汪奎宏,朴世一. 木材竹材识别与检验[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71.

[43]周默. 木鉴:中国古典家具用材鉴赏[M].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203.

[44]赵红. 吐鲁番俗字典[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249.

[45]黄征. 敦煌俗字典[M]. 第2版.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398.

[46]章黼. 直音篇:卷六[M]. 刻本. 扬州:义乌虞德烨,明万历六年(1578):95.

[47]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英国国家图书馆,等. 英藏敦煌文献:第6卷[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48.

[48]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4册[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12.

[49]赵家栋,董志翘.敦煌文献中并不存在量词“笙”[J].语言科学,2012(4):436-440.

[50]张小艳.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词语论考[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77,242.

[51]冷玉龙,韦一心. 中华字海[M]. 北京:中华书局,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4.

[52]佚名. 周易叁同契注[M]//道藏:第20册. 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172.

[53]陈国符. 陈国符道藏研究论文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32.

[54]善珠. 因明论疏明灯钞:第1卷[M]// 大正藏:第68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222.

[55]蓝兴发. 传世畲歌[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198.

[56]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2册[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70.

[57]邵晓峰. 敦煌家具图式[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169.

[58]罗竹风. 汉语大词典:第8卷[M].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67.

[59]罗常培. 唐五代西北方音[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44-145.

[60]郑伟. 现代方言“支微入虞”的相对年代[J]. 中国语言学报,2018(18):159-167.

[61]李冬香. 岳阳柏祥方言研究[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49.

[62]上饶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上饶县志[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451.

[63]傅国通,郑张尚芳. 浙江省语言志:上册[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558.

[64]李建校,崔容,郭鸿燕,等. 榆社方言研究[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69.

[65]蔡权. 蒲县方言志[M]. 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19.

[66]吳建生. 万荣方言志[M]. 太原:《语文研究》编辑部,1984:16.

[67]吕枕甲. 运城方言志[M]. 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1:22.

[68]蔡权. 吉县方言志[M]. 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0:17.

[69]乔全生. 现代晋方言与唐五代西北方言的亲缘关系[J]. 中国语文,2004(3):262.

[70]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英国国家图书馆,等. 英藏敦煌文献:第7卷[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49.

[71]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甬上风华: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江北卷[M]. 宁波:宁波出版社,2012:111.

[72]中山市坦洲镇宣传文化中心. 坦洲咸水歌集[M]. 中山:中山市坦洲镇宣传文化中心,2009:78.

[73]吴泽霖. 定播县乡土教材调查报告[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94.

猜你喜欢

考释
“名媛”的词义及其流变
《孔雀东南飞》开篇二句考释
《儒林外史》中“土仪”一词考释
南安中宪第郑运锦之子郑汝成墓志铭考释
安徽滁州方言本字考释
2000年以来《水经注》词汇研究综述
《仪礼》郑注“相人偶”新诂
亳州方言词语考释
宋贾昌龄墓志考释
秦皇岛古代官印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