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安中宪第郑运锦之子郑汝成墓志铭考释

2016-07-15陈静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4期
关键词:墓志铭

陈静茹

[摘要]清代郑运锦之子郑汝成墓志至今未见著录。文章在对墓志进行释读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对墓志的撰文、篆额、书丹者,郑汝成的家世、生平、后裔进行简略的考释。

[关键词]郑汝成 墓志铭 考释

南安中宪第位于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始建于雍正六年(1728年)前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主要建造者郑运锦是清代南安石井镇巨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建造郑成功纪念馆时,从建馆工地发掘的数座郑氏祖坟中发现了数方墓志铭,其中一方就是《皇清诰授中宪大夫四代大父显考六十五翁于省郑府君墓志铭》,墓志主人即为郑运锦长子郑汝成。该墓志铭至今未见有著录。墓志记述了郑汝成的生平、家世以及后裔情况,不仅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而且还有助于了解和充实石井郑氏族谱。本文试对该墓志作一简略的考释,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一、郑汝成墓志录文

郑汝成墓志分为上下两块,长方形。两块志石尺寸一样,均为长53.5厘米,宽27.3厘米,厚1.6厘米。黑页岩石质,保存基本完整。碑额阴刻篆体“皇清诰授中宪大夫四代大父显考六十五翁于省郑府君墓志铭”,墓志志文阴刻楷体。志文除个别字漫漶不清外,基本上完整无损。志文共计110行,满行21字,共1856个字。第1、2行为标题“皇清诰授中宪大夫四代大父显考六十五翁于省郑府君墓志铭”;第3行至第10行为墓志铭撰写者姓名和官衔;第11行至第110行为志文全文。兹将墓志铭文抄录并试标点。凡碑异体字和繁体字均改作规范简体字(/表示另行,口表示缺一字)。

皇清诰授中宪大夫四代大父显考六十五翁于省郑府君/墓志铭/

赐进士,/钦定会魁,/勒授文林郎,知福建漳州府平和县事,前知泉州府南安县/事愚弟唐灿频首拜撰文。/

乡进士,例授文林郎,拣选知县,现会试姻弟陈金鹧频首拜/篆额。/

乡进士,例授文林郎,拣选知县,现会试弟制凌云频首拜书/丹。/

余任武荣,既下车访问邑中豪杰,邑中人咸啧啧称。/公不置余心慕而未之见也。既而,邑有公事,公偕绅/士见余,衣冠言动循循若孺生,惟其英伟不群之概时/露于眉宇问。然余既簿书口口口公复非公不至闻/其略无由知其详居。无何余改任平和旋罢事,掌教于/漳,漳于厦隔一水程,公治生之口在焉,谓余为旧邑/主也,时相过泛,因与余为忘年交。余于是乃详悉其持/身涉世诸大节,愈叹口公果一时豪杰,人言信不诬也。/公先世居石井始祖隐石公,传至公凡十余世。簪/缨诗礼代有传人,近而泛祖奎庵公登贤书任苛岚,道/文章经济彪炳一时,又近而祖妣林大恭人以节着乡/邻,闻其事于当道奉/口旌表口口口坊斯真所谓德义之门也。公少负不羁之/才口口口受书即欲希踪前哲光大先业,慨然有建树/功名之志。年十五因为尊大人谋服劳乃辍拳业治计。/然夙夜兢兢惧无以慰亲颜,凡来往于台厦者数十年/精勤常如一日,当与余言海外破涛汹涌孤篷远征,慷/慨激烈声色俱壮居恒奉事色笑以孝闻。当余居漳时,/公年过五旬,尊大人己殁,奉侍萱堂依依孺慕,疾病必/亲调汤药衣不解带。精于形家言,自曾杨廖赖诸地仙/以及近世余吴蒋沈所著书靡不毕究,为亲择吉登高/涉远,未尝告瘁既买杨子山以安尊大人窀穸浪筑母/莹于洋坑乡而自为卢圹,二以终其晨夕承欢之素。盖/至情至性发于自然,故无往非天真烂漫也,生平以礼/自待,以礼待人,远绝声色,不立宠幸,亲用往来虽习熟,/童裤必具衣冠迎送之,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有古大臣/正色率下之风。既治商不浔楗甲科以显其才乃援例/田贡监生授州司马加五级/诰授中宪大夫,衔其祖考哲辉公妣张林二太恭人,尊大人/模居公妣黄太恭人皆以公贵浔膺/封典公。昆季四人:其次弟于昌公,三弟岁进士于德公,四弟/邑庠生汝君皆磊落英多。公之捐职也,原欲出其口以为/国家口口垂勋名于竹帛,不幸二三弟中道相弃。黄太恭/人口口衰,公于是乃谋终券而以无所试终为然。/公虽怀奇未展,而其表表于乡族者究不得没倘!所谓/是亦为政者非耶?礼有大小宗,公谓是先人之所凭/依也。新庙貌广蒸尝春秋朔望尽诚尽礼,又以大宗/动多縻费,命其冢郎竭力再捐南邑鼎新/文庙,公谓是人文所由振兴也。捐木石董工役堂庑,门庭/魏然焕然。近因积雨颇多倾圮,复与绅士口口口口口/乡则建朱子祠于家,则立家塾既以鼓励其口口口口口/勉其子弟,迄今荀龙薛凤荟萃一门或口口口口口口/均皆公培植之力也。族之贤子弟读书能口口口口/礼之遇试必探囊相助其。负才而贫者,公度口口口/存活之俾各缘兮。食力岁终复就中辨其轻重缓急/加赠傀,救其燃眉。昔范文正公置义田以胆族人,公/师其意而行之兮,多润寡族沾其惠脆。伯客苑于台,/公念其暴骨无依,归其枢殡葬之,更为立嗣子俾浔绵/延。于勿替滨海穷民丧葬,不能尽礼往往有子孙流离,/灭绝久而尸骨暴露于沙碛者,/公见之戚然。自近乡/以外凡十余里皆收而埋之,灰石坚栗累累相望。又匍/匐死丧施舍棺木,分镳粥以救贫病,修桥梁以便行旅,/凡此者皆。公之仁义所激发而小试于家,以沾被族/邻者使幸而效职于朝浔本其素所蕴蓄而大用之。将/仁民爱物所以施,当时而泽浚世者岂其征口?至于筑/清水岩、立寺业、充僧膳、以及居乡琐细善事掐不胜屈/笔不胜书,子姑略而不记云。自漳别,公寄居省邸。每/忆公之行谊口中夜起舞。去岁,公以监政赴省,余/幸再晤,相与居游者周年,衣冠言动不异畴昔,而精神/强固,虽少壮不及余,口开复方谓舟。叨/君恩,得遂犬马之愿,将资公以求政治。谁料今春二月,/公之冢郎以公之讣报矣。既阅月复邮寄公之行/述并以公之墓志请。呜呼!如公者岂非世之所称/贤豪间者耶?余即不为公传而乡之缙绅先生蓄道/德而能文章者谁不乐为公传?雅托厚契谊不敢辞/固陋无文不口,以扬公之美聊以存公之实录云/雨。公讳汝成,字作垂,号杨瞻,别号于省。生雍正戊申/年二月初五日辰时,卒乾隆壬子年二月初五日辰时,/享寿六十有五。娶许氏,以公贵例封恭人拳大夫。子/四:长名标,太学生,娶顾氏续娶李氏;次登标,业儒,先卒,/元配黄氏娶高氏;三芳标,邑庠生,先卒,娶陈氏;四清标,/业儒,娶陈氏。孙九人:其华,业儒;其叶、其芹、其藻、其葶俱/幼学名标出;其口出口芳标;其模,业儒,其楷幼学登标/出;蜒廻幼学芳标出;其邦,幼学清标出。曾孙四人:孙振、/孙谋、孙炽、孙浩俱幼学。女三人,女孙二人余绳绳未艾,/婚嫁聘许载其家乘不具详。今乾隆五十七年,岁在壬子十二月初八日巳时,其冢郎名标等奉/公枢葬于/本县四十二都领亭格内洋坑乡前土名龙,附前柑/黄太恭人坟左,从公志也。其坐向分金载在黄太恭/人原志,兹不另详爰为之。

铭曰 维公懋德黜华崇实孝思永言仁心为质

年少负奇 志存经国 屈居门巷 利济乡族

杨山之阳 萱华萎黄 依依存殁 承欢不口

洋坑之乡 郁郁苍苍 卜云其吉 终焉允臧

不孝孤子郑名标、/清标、/二房杖替孙其模、/三房杖眷孙蜒迫仝泣血稽颡;/眷服孙其华、/其叶、/其楷、/其芹、/其藻、/其葶、/其邦;/功服曾孙孙振、/孙谋、/孙炽、/孙浩仝稽首勒石。/

二、墓志考释

(一)墓志的撰文、篆额、书丹者

郑汝成墓志由“赐进士,钦定会魁,勒授文林郎,知福建漳州府平和县事,前知泉州府南安县事,愚弟唐灿频首拜撰文”。由“乡进士,例授文林郎,拣选知县,现会试姻弟陈金鹩频首拜篆额”。由“乡进士,例授文林郎,拣选知县,现会试弟制凌云频首拜丹”。关于墓志的撰文者唐灿,《南安县志》仅记述了一句:“唐烁山阴进士,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任。”并在后面的校注注明“烁,民四本为灿”。可知《南安县志》记述的唐烁即为该墓志铭的撰文者唐灿。从该墓志的内容可知唐灿先后任南安、漳州平和县事,是位礼贤下士、深得民心的县事,可补充县志内容。关于篆额者陈金鹧、书丹者制凌云,从墓志内容可推测出陈金鹧应与郑汝成有姻亲关系,具体是何种姻亲关系以及篆额者与书丹者的生平事迹均有待考究。

(二)郑汝成的家世、生平

根据该墓志铭所述,郑汝成是石井隐石公(郑绵)的后代,名讳汝成,字作垂,号杨瞻,于省是他的别号,生于雍正六年(1728年),卒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享年65岁。

除外,墓志还较为详细地记述了郑汝成的生平家世。

1.出身于书香门第。墓志记述“公先世居石井始祖隐石公,传至公凡十余世。簪缨诗礼代有传人,近而泛祖奎庵公登贤书任苛岚,道文章经济彪炳一时,又近而祖妣林大恭人以节着乡邻,闻其事于当道奉口旌表口口口坊斯真所谓德义之门也”。可见,郑汝成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祖父母等先辈都是受人尊敬、富有才干的人。

2.孝敬父母。墓志记述“……奉侍萱堂依依孺慕,疾病必亲调汤药衣不解带。精于形家言,自曾杨廖赖诸地仙以及近世余吴蒋沈所著书靡不毕究,为亲择吉登高汝远,未尝告瘁既买杨子山以安尊大人窀穸液筑母莹于洋坑乡而自为卢圹,二以终其晨夕承欢之素”。郑汝成尽心尽力侍奉母亲,并深入研究风水之书,为父母登高选择吉地,完成父母合葬的夙愿。

3.热善好施。墓志中多次提到郑汝成的热善好施,“……邑有公事,公偕绅士见余……”“……捐木石董工役堂庑,门庭魏然焕然。近因积雨颇多倾圮,复与绅士口口口口乡则建朱子祠于家,……。族之贤子弟读书能口口口口礼之遇试必探囊相助其。负才而贫者,公度口口口存活之俾各缘兮。食力岁终复就中辨其轻重缓急加赠魄,救其燃眉……”“归其柩殡葬之,更为立嗣子俾浔绵延。”;“自近乡以外凡十余里皆收而埋之,灰石坚栗累累相望。又匍匐死丧施舍棺木,分艟粥以救贫病,修桥梁以便行旅,凡此者皆。”从墓志所述,可见,郑汝成不仅是一位不攀附权贵之人,更是一位热衷于乡里事务的仁善之人。他不仅发动乡里人修建祠堂,还竭力资助有才学的乡里子弟;不仅妥善安葬孤独贫困之人,并且施以稀粥救济贫苦者,积极修葺桥梁等。

4.关于郑汝成的封号。墓志内容“既治商不浔筏甲科以显其才乃援例田贡监生授州司马加五级诰授中宪大夫,衔其祖考哲辉公妣张林二太恭人,尊大人褛居公妣黄太恭人皆以公贵浔膺封典公”,说的是郑汝成按例被授予“州司马加五级诰授中宪大夫”,萌及祖父母、父母等三代。郑运锦致富后归乡建造的府邸也因此得名“中宪第”。

5.关于郑汝成的葬地。墓志记述:“……其冢郎名标等奉公枢葬于本县四十二都领亭格内洋坑乡前土名龙,附前衬黄太恭人坟左,从公志也。其坐向分金载在黄太恭人原志,兹不另详爰为之。”《南安县志》记载“四十二都:县西南七十里,……在宋为崇教里,统归于太平乡。乡有十四:……日洋坑……”墓志所述的四十二都洋坑乡与《南安县志》所述的一致,通过墓志记述亦可知郑汝成葬于黄太恭人坟墓左侧,其坐向分金等墓葬内详细信息记载在黄太恭人的墓志上。

(三)郑汝成的后裔

据墓志记载,郑汝成在世时已有四子(名标、登标、芳标、清标),其中登标、芳标先卒于其父;九孙(名标生其华、其叶、其芹、其藻、其萼,登标生其模、其楷;芳标生蜒迥,清标生其邦);曾孙四人(孙振、孙谋、孙炽、孙浩)。女儿三人、孙女二人的名字及情况均没有详细记述。墓志还记述“其口,出口芳标”,因两字模糊不清,结合墓志记述郑汝成有九孙并且名字均已列出,从墓志记述的顺序及内容来看,大胆猜测可能是名标有一子出继给芳标,这样,墓志所记述的孙子的名字和人数与所述内容吻合。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郑汝成墓志进行简略的考释,对郑汝成的生平家世、人生经历、后裔等情况进行梳理,郑汝成墓志所述内容得以被世人所知。本文局限于笔者有限的学识,仅作抛砖引玉,期待更多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南安市博物馆)

猜你喜欢

墓志铭
充满自嘲与幽默的西方墓志铭
逝者生前自撰
英语写就的墓志铭始于十四世纪中叶
墓志铭
墓志铭
墓志铭
最后的墓志铭
墓志铭
墓志铭
墓志铭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