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鹭》文本解读

2024-04-11王敏超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1期
关键词:柯蓝分则身段

王敏超

对于作者郭沫若而言,无论是借诗歌抒发胸臆,还是与友人诗词唱和、记事感怀,诗是他经常使用、信手拈来的文学体裁。《白鹭》开篇第一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喜爱。

对白鹭的外形,作者简单一句话领起:“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谈及颜色,作者说白鹭“那雪白的蓑毛……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字里行间一个素淡雅致的形象似乎映入读者眼帘,正与课文插图相得益彰。谈及身段,作者将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进行对比,“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对比中体现白鹭身段的“适宜”。不仅如此,作者还写白鹭“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直接化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描摹佳人的千古名句“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可见在作者心中,白鹭之美堪比绝色佳人。值得注意的是,“一分”“一忽”皆为古代的长度单位,“分”为量词,指寸的十分之一,算下来约相当于我们现在3.33毫米左右;“忽”为极小的量度单位名,《孙子·算经上》有言:“蚕吐丝为忽。”既然分、忽都是如此微小的长度单位,白鹭之美差出一分、一忽也不可,足见真是“恰到好处”,正呼应开篇第一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接下来作者描写了三幅画面,分别是“水田钓鱼图”“绝顶独立图”“黄昏低飞图”,画面感极强,且意境悠远。

先来看第一幅图。“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白鹭会“钓”鱼吗?当然不会,白鹭不过是用长喙捉鱼罢了。作者用“钓”,显然已将白鹭视为一个悠然自得的垂钓者。“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此处为何用“嵌”而不用“装”“放”?换一换、比一比、品一品,“嵌”意指填充物镶填到空隙里,说明填充物与边框之间毫无间隙、连接紧密。水田自然与田埂相交融,水天倒映,绿波淼淼。在作者笔下,白鹭仿佛渔者,与这清水田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二者已融为一体,不也就像是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吗?再看下一句,“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镜匣今人并不常见,指的是古代盛妇女梳妆用品的匣子,里面装有可以支起来的镜子。水田如镜,白鹭又像正在梳妆打扮的女子,在这里作者将白鹭视作颇具古典美的女子。

“绝顶独立图”意蕴更深。“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要解读这一段,须得先从文体着手。本文是一篇散文诗,柯蓝先生在《散文诗的写作》一文中,将散文诗的文体大体分为哲理(寓言)体、抒情体、叙述体,并指出“抒情体写作形式多样,是通过一个情景、一个事物侧面或侧面的一个点、一个片段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抒情散文的不同在于它的跳跃性、片段性,是一个独立的点、独立的片段。由于是抒情散文诗,其情感、情调、意境、想象、幻觉主观成分浓郁”。按照柯蓝先生的划分,《白鹭》当属抒情体散文诗。作者对寻常的白鹭进行艺术的审视和加工,白鹭独立绝顶并非在望哨,作者借这样悠然独立的美态,表達了他对不媚俗世的高尚情操的向往。

循着这一思路再来看第三幅“黄昏低飞图”,作者写白鹭在黄昏的空中低飞,“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更有中国古典美的意蕴。白鹭这一意象,高度凝练着富有民族特点的美。

就是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作者寥寥数笔,便流畅而传神地勾勒出了几幅清新的画面,白鹭的形象美、意蕴美尽在眼前。作者对自然美的喜爱与赞颂,对高尚志趣的追求与寄托,淡然又悠远地表露在字里行间。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柯蓝分则身段
旅行者之歌
《审音鉴古录》身段谱管窥
从昆曲身段谱说到明清时期《牡丹亭·游园惊梦》演出
放下身段,才有快乐
房屋租赁新型担保“无法可依”困境之破解——兼论民法典担保分则体系设计构想
天祀园的身段营销
柯蓝散文诗朗诵会隆重举行
论我国侵权责任法分则的体系及其完善
柯蓝:骨子里的“女战士”
论我国侵权责任法分则的体系及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