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2024-04-11吴益民
吴益民
思维能力是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是课标对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目标的具体阐释。我们的语文教学多以品味“形象”为主,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不够重视,而抽象思維能力的缺失,常常会导致学生在阅读时抓不住重点,表达缺乏条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强化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益。
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语文要素为“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所选的三篇精读课文分别是《自相矛盾》《田忌赛马》和《跳水》。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一、激发认知冲突,进行思维重构
认知冲突是指认知发展过程中原有的概念或认知结构与现实情境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冲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发并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进行思维重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1.打破“平衡”,挖掘思维的深度
皮亚杰认为,当个体意识到现实情境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冲突时,就会失去原来的平衡状态。为实现新的平衡,他们会积极地做出反应,进行知识重构,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由此可见,打破平衡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知识内化的关键所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经历“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认知过程,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
教学《自相矛盾》,在读通课文、梳理故事内容之后,可以先推敲两个“誉”字,通过情境还原让学生充分感受楚人能说会道的形象。接着,再紧扣楚人的“弗能应也”,引导学生想象楚人张口结舌的样子,突出楚人前后表现的极大反差。“为何之前那个夸夸其谈的商人,此刻却哑口无言了呢?”这时提出这一问题就打破了原来的“平衡”,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经过分析、推理,学生认识到:“楚人将这两个相对的事物都夸赞到了极点,使其相互抵触——如果矛刺破了盾,说明盾并不是最坚固的,因此楚人的话是不成立的;如果盾没破,矛折了,则说明矛并不是最锋利的,所以楚人的话也是不成立的;如果盾破矛折,两败俱伤的话,则楚人的话更是妄言,因此两者不可同时成立。”至此,学生才全面、深刻地理解了“弗能应也”的真正原因,同时,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及逻辑性也得到了提升。
2.建构新知,延展思维的广度
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简单地、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灌输,而是应该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经验。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引导学生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重构认知,使知识真正得到内化。
教学《自相矛盾》时,教师应该理解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矛盾”。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新概念与旧经验进行联通,内化知识,建构新知。教学中可以先出示雪白的墙壁上写着“不准乱涂乱画”的标语的图片,请学生指出图中“矛盾”的地方;接着,请学生联系生活,回想生活中具有“矛盾”现象的事例,如香烟盒上总是写着“吸烟有害健康”的标语,明明知道垃圾食品有害无益却天天离不了等;最后引导学生剖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这样的教学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紧密相关,不但加深了他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让思维的广度得到了充分的拓展。
二、巧用图示列表,促使思维可视化
思维可视化是指以图示或图示组合的方式把原本不可见的路径、结构、方法等呈现出来,使其过程变得清晰可见。通俗地说就是把大脑中的思维“画”出来。思维导图是思维可视化常用的方式之一。
1.抽象知识图像化
中、高年级的学生具体形象思维虽然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已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将抽象的思维过程通过图示的方式展现出来,就帮助学生完成了从抽象到具象的转换,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思维的乐趣。
《跳水》一文的课后第一题是要求学生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试着讲一讲故事。通过学习,学生将故事情节概括为“水手拿猴子取乐(起因)”—“猴子逗孩子生气,孩子追猴子遇险(经过)”—“船长逼孩子跳水,孩子获救(结果)”。此时,将概括的内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直观地呈现(见图1),可以使学生对故事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同时顺着情节线思考显得更有条理。
2.零散知识结构化
所谓结构化,是指将积累起来的知识加以归纳、整理,使知识之间产生联结,形成系统。我们可以按照“提炼要素—理清关系—弄清本质—建立结构”的步骤,利用图示对课文内容进行精加工,将零散的知识点变成系统的知识网,强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跳水》一文中水手、孩子和猴子三者之间发生的关系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织成了一张结构严密的人物关系网,使得内容更加紧凑。水手们因为猴子的顽皮而哈哈大笑—得到关注的猴子变得放肆起来,摘下孩子的帽子爬上桅杆逗孩子生气—水手们又大笑起来—猴子更加肆无忌惮,用手撕,用牙齿咬—水手们大笑起来,孩子气得脸都红了—猴子继续挑衅孩子,将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上—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气极了。由此发现,正是由于水手们笑得越来越欢,才导致猴子越来越放肆;正是因为猴子越来越放肆,才导致孩子越来越愤怒。孩子、水手、猴子三者之间形成了相互关联的关系(见图2)。
图2紧扣人物梳理关系,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结构化的呈现,填表的过程就是提升学生全面思考问题能力的过程。
3.隐性知识显性化
思维具有内隐的特点,它往往通过语言进行传递。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含蓄性,人物语言的背后藏着许多隐性知识,为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师通过图2,还原人物思维过程,可以让学生清晰地掌握情节发展过程,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跳水》一文中船长说:“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这两句话都是由短句组成,都使用了感叹号,读来铿锵有力,语气不容置疑。其短促的语言背后有着船长全面而深入的考量:帽子挂在离桅杆一米多的横木一头,横木在桅杆的顶端;孩子已经走上横木,即使拿到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进退两难,一旦掉落必定没命。而此刻,孩子已经意识到危险,内心紧张,“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情况非常危急。四周是海水,风平浪静;船上有一群水性极佳的水手。综合全部因素,通过分析、比较,船长最终得出孩子只有跳入水中才是获救的最佳办法。整个思维过程如下(见表1)。
《田忌赛马》一文中,孙膑对田忌说一匹马也不用换就能保证获胜,他之所以能如此胸有成竹,是因为进行了思考、推理,但是文中没有写孙膑是如何推理的。教学时可以利用表格(见表2),将孙膑的思维过程直观展示出来。
船长、孙膑综合各方因素,对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思考,最终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这种内隐的思维过程,通过可视化的图表清晰地显现了出来,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了思维的强大力量。
三、提炼思维规律,形成思维导图
思维规律是客观世界的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体现,是思维对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再现。事物发展都有本质联系,提炼思维规律,形成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1.不同课文之间的横向联系
《田忌赛马》一文中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在马匹总体优势不如齐威王的情况下,田忌能获得胜利,是因为门客孙膑通过观察,提炼了比赛时的各种要素,经过分析比较之后得出的最佳方案。其思维过程见图3:
据此举一反三,《跳水》一文中,面对孩子的危险处境,船长同样是在联系了各种条件、因素,综合比较之后,在极短时间内想到了最佳办法。因此,也可以将船长的思维过程提炼出相似规律,形成类似思维导图(见图4):
在《跳水》一文中,作者描写的人物通过联系、比较、分析、判断的思维方式作出判断,值得学生学习借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提供参考。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相似的思维方式联系起来,提炼规律,学生发现了规律就意味着掌握规律也会成为可能。
2.同一作者(人物)作品之间的纵向联系
孙膑帮助田忌调整马的出场顺序,取得了赛马胜利,这场胜利是综合各方因素,避实就虚,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取得的。这种思维方式在他指挥的著名战役“围魏救赵”中也有体现。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圍魏救赵”的故事,让学生联系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引领学生还原“解围”的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孙膑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还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他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借鉴与可能。同理,教学完《跳水》一文,教师可以引入托尔斯泰的另一篇文章《鲨鱼》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借鉴《跳水》一文的学习方法,揣摩“老炮手”在儿子遇到危险时果断“出手”的思考过程,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这一单元的教学任务,它应该贯穿在整个小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昆山开发区兵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