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重情境:“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之审美创造探究

2024-04-11井清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1期
关键词:知音萧红月亮

井清

一、审美创造:“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价值取向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一方面注重“文学阅读”,提升审美力,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实现“创意表达”。

1.文学阅读:以提升审美力为目的培养创造力

文学作品是历经时代洗礼的精华,文学语言体现了作者的品位,它是美的艺术,表现出的时代潮流、美好情感、人文思想等有其独特魅力,是其他语言所不能比拟的。文学阅读能给予读者心灵滋养,带给读者正能量的体验,能提升读者对美的鉴赏力,即审美能力。审美不仅是一种鉴赏能力,还能推动对美的创造力,如学生既佩服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英雄人物,又想通过生活实践成为英雄人物。所谓“美即创造”,这种追求美的过程正是创造美的过程,良好的审美体验奠定了创造美的基础。可见,审美和创意表达密切相关,它既可以是与创意表达有交叉关系的对文学美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是包含在创意表达中对美的创造。文学阅读基于审美又超越审美,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2.创意表达:以文学创作为目的培养创造力

创意表达的最高级别是文学创作,这是“依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佳作,但不止于此,凡遵循学生学习发展规律的、满足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要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表达,都应该在创意表达范围之内。它包括了表达个性化观点的口语交际、创意讲故事、图形表达或借助多媒体发表的视频等信息化时代一切的表达输出,都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些表达在对美的追求中富有文学创作性。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旨在培养审美创造,实现创意表达。语文学习情境可归纳为三类,即日常生活情境、文学体验情境、跨学科学习情境。显然,“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学习情境是日常生活情境和文学体验情境。两种情境顺应审美创造需求,按生活需要和文学生发的内在逻辑互动联结在一起,实现生活与文学的统一性,在生活中实践文学之美。(两种情境同时出现在学习中,以下统称为双重情境,见图1。)

图 1

二、双重情境的策略运用

1.双重情境融入学生审美创造动机

双重情境融入学生的审美创造动机,是调动学生实际生活需要,特别是课堂学习形式,如阅读、朗诵、演讲、表演等课堂情境的需要,推动学生自觉走进文本,与文学体验情境相融合、联结,产生审美创造。

18世紀德国哲学家鲍姆嘉认为美是感性知识的完善,审美活动就是人的自我完善。鲍姆嘉强调了人在审美活动的主体地位及动机,评价作为对学习情况的反馈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对其学习行为的评价,易于激发他们真实需求产生审美创造动机,从而促进深入文本感知探究,走进文学体验情境,探寻美、创造美,同时完善自我。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鼓励学生对自我学习及学习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肯定自我对文本的探索能力,进而推动学生自觉探索文学内涵,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特级教师魏星教学《火烧云》一课,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需要”,在与学生聊“读书体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一位学生朗读得十分优美,魏老师给予她赞赏,并让她推荐其他同学共读同一内容。当被推荐学生兴奋地站起来时,魏老师并没有直接让她朗读,而是问“同学们为什么会推荐你?”,这位学生一时紧张无语,像这样真实的场面确实让人有点猝不及防。不过,现场其他学生却有话要说,有的说“她朗读得很好听”,有的说“她是班长”,有的说“她朗读的声音很大”,课堂氛围真切而自然。这时,魏老师总结说:“推荐你是因为你是班长,说话声音响,所以读书声音也大。”这样的总结不仅结束了学生的讨论,也给予了这位被推荐学生信心,她镇定地回应“推选我是因为我的声音响亮”。她的朗读不负众望,声音响亮,感情充沛。可交流并没结束,魏老师又和她聊起来:“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班长的回答比刚才轻松自然了:“比较满意。”魏老师接着询问“为什么”,班长自信地说:“我已经把同学们带入到画面中了。”魏老师补充道:“感情越来越丰富,就和萧红的心情一样了,现在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班长大声说道:“我就是朗读者萧红!”她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自信、大胆,朗读感受也越来越生动、形象。正是这种自我评价的认同感不断激发了班长的朗读热情,她一次次地追求完美,她的朗读不仅展示了朗读技法,声音响亮、字正腔圆,还大胆地展示了文字的画面感,把自己当成作者萧红,读出了萧红的感受,读出了对萧红的理解,让朗读与文本紧密相连。这样的朗读感染了现场更多学生投入到文本中一起深情朗诵,让本来一味以高声呐喊仅专注于声音高低的读书,变成了自然表现文本内涵的朗读,色彩绚丽的火烧云画面浮现于书声琅琅之中,多了一份萧红的烂漫,少了一份朗读的拘谨。魏老师从学生朗读自我评价出发,不断激发学生实践、创新,让学生融入到文学文本之中,课堂变成朗读者的现场,学生变成朗读者萧红,朗读和文学完美结合,在朗读中表达出文学画面之美、情感之美,同时促进了学生朗读表现力的提升,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提升。

(2)教师评价。

自我评价激发学生有意融入文本,有些学生无意识融入文学的体验情境,就需要教师及时捕捉并加以评价,促进学生对文学审美的自觉追求。如《伯牙鼓琴》一文赞美了俞伯牙和锺子期心心相印的知音情谊,留下了一段千古绝唱的知音文化。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阅读链接”内容理解知音情谊,教师说道:“伯牙、子期这次见面之后就成了知音,从此山水情谊成了一段千秋佳话。同学们能够在资料袋找到相对应的一句古诗吗?”一位学生刚翻到“阅读链接”,就脱口而出:“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这位老师立马夸赞道:“你这么懂我,马上就给出了诗句,真是我的知音,来我们握个手。”一个是快速回答问题的学生,一个是及时评价的老师,在他们一问、一答、一评中自然巧妙地实践了“知音”情谊。教师及时捕捉学生不假思索的“懂得”并及时评价,拉近了师生距离,更拉近了学生与文化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和知音其实很近,触手可及,激发了学生对美好“知音”的向往。看得出在接下来的课堂里,学生更加投入学习和实践活动,纷纷要成为老师的“知音”,身体力行去追求美、践行美、成就美,赋予课堂知音文化的新意。

2.文本情境推动学生审美创造实践

有审美创造动机驱动,创造在实践中便会自然生成,所以创造的关键是生活实践,将审美理解实践于生活,发现美、创造美、表达美,让学生通过迁移、重构、创新实践审美理解,进而产生审美创造。

(1)迁移。

在心理学中,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审美创造的迁移是在文学体验情境中获得审美理解,将其在生活中实践运用,提升发现美、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

还以魏星老师的《火烧云》一课为例,课堂教学“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表示颜色的词语,学生一下子发现了构词方法,“水果+颜色”或是“蔬菜+颜色”。魏老师引导学生说:“萧红是农村的孩子,眼里全是那里的风景,同学们生活在城市里,你看到过哪些水果、蔬菜,它们是什么颜色?”魏老师创设生活情境:“三月的无锡很美,樱花完全盛开了。”一个学生脱口而出“粉色”,接着一个学生补充“樱花粉”,显然,前一个学生是一种自我生活再现,而第二个学生则是将生活与文本构词方法相叠加,创造了一个新词,完成第一个创造实践小成果——“樱花粉”。一个有关颜色之美的词就被创造出来了,实现了自觉迁移审美理解,有了第一个审美创造。一个生活小镜头立刻把学生的创作欲调动起来,“柠檬黄、橄榄绿、菠菜绿、橙子橙”等一连串新词应声而来,“橙子橙”一词刚出,魏老师还特意帮他解释,第一个“橙”是水果的橙,第二个“橙”是橙色的意思,课堂十分有意思。这些词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语积累,也让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本节课,审美迁移还有火烧云的形状,学生跟随萧红的写作方法“比喻形象法”,把他们喜爱的恐龙、火龙、熊大熊二、雄狮等全都变成有趣的火烧云,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由一片火烧云而变得丰富多彩、形态各异。最后,魏老师让学生用一个字来形容火烧云,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出“美”,这不正是在迁移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吗?

(2)重构。

“审美创造”重构是基于生活情境,学生从自己对于文本独特的审美理解出发,对生活情境重新审视,将生活中的人和物从文本美的理解角度出发加以提取、组合、排列,提升思维能力。

《月迹》一文和单元的习作构成一个小型学习任务群——“月亮去哪儿了”。面对这一学习任务,学生展开了寻“月”活动,在堂中、院中、院外寻找月亮的足迹。学生沉浸于文本情境中,跟随贾平凹找到堂中月,发现月亮的淘气藏在作者细腻的动态描写中,感受院中月的神奇。普通的月亮在贾平凹的文字中却那么可爱真实,学生自然会把自己眼中的月亮也通过动态描写加以装扮,其神奇的特征让他们脑洞大开。“我在树梢上找到了月亮。”“这是你的月亮,跑到树梢了。”“月亮站在了窗外。”“你的月亮好似在約你去玩呢真有趣!”“月亮在天空散步呢,慢悠悠的,走走歇歇,正在沉思呢!”“你的月亮好悠闲。”学生通过回忆生活点滴,运用形象化的动态描写或静态描写呈现月亮的不同特点,这是学生的审美创造。学生跟随贾平凹对美好月亮展开丰富想象,将生活中看到的月亮与树、窗户、天空等事物相互联系,在重新组合中赋予月亮人的特征,展示出不一样的美。这些审美发现促发学生对院外月的想象,最后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灵动可爱的月亮,重构让课堂妙趣横生。学生不仅在天空中寻到了月亮,还找到了星星,由此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也在学生眼中的璀璨星空上精彩上演……一节《月迹》课,变成了一次“寻美”课,变成了一次想象力爆发的重构课堂。生活美景画面形象立体于眼前,为习作打开想象大门,在重构中让生活之景变成生活美景,变成学生对美的独特追求和创造。

(3)创新。

创新是相对于生活情境而言,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对未来的一种探索和追求,是对想象更高级别的要求。如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所说“诗有认假为真而妙者……有认真为假而妙者”,这份“假”不是虚假而是审美创造的更高级想法,符合诗歌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

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要素为“重温革命岁月”,从《长征》到《开国大典》开始了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学习,课上学生和我穿越在历史隧道之中。在学习《开国大典》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了自己的身份,有学生、工人、农民等,更有学生变成了主席、委员、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其中就有人变身为宋庆龄女士……神奇的是一位学生把自己设计为天安门广场的那面红旗,这个创意想法让班级起了一个小波澜,有学生情不自禁地问他为什么想变成红旗。看似跑题的话题却真实地发生在鲜活的课堂里,“因为我是新中国的第一面红旗,我为自己感到自豪……”接着,他把自己的来历全面、详细介绍了一遍,其他学生都感到不可思议,原来新中国的红旗是这么来之不易,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接着他的话题我也提出了新的想法:“这么重要的一面红旗,请问此次活动的策划人准备将它放在哪里?”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一下子涌现出众多“设计师”,刚刚还没融入角色的学生顿时有了好点子:“我要把C位留给它。”“我觉得这么重要的升旗仪式,一定得要毛主席来升旗。”……在小组的讨论中,学生试着用图例来圈画出五星红旗的位置,一步步地了解到场地安排,感受到会场安排的庄严和神圣。虽说“开国大典”还没开始,课堂却已热闹非凡。

无疑这位学生具有创新精神,他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展示了他的创意表达,抓住场面位置的重要性赋予国旗新的“温度”,让场面立刻鲜活起来。国旗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学生对国旗的情感是通过非常规思维产生的,创造出了新的审美。同时学生感受到审美创造不仅是创造美的事物、美的感受,更是创造性地赋予事物可贵的精神内涵。

双重情境契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目标要求,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有效、真实的学习发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让学生实现创意表达。当然审美创造,不是通过双重情境能够一下子获得的,而是调动学生主动创造的意识,并能积极实践于生活,因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审美创造是在生活中实践美、创造美的活动。■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知音萧红月亮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知音
山水知音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知音少,便做一朵未开海棠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砸月亮
与萧红分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