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析
2024-04-09张迎新王博宇
张迎新 王博宇
■摘 要: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传承技能、校企共同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通过企业导师和学校专业教师的相互配合,开设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培训课程并进行实践探索,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为企业培养满足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本文通过分析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重点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培养成效,助力企业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企业和学校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责任,为新时期企业现代化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企业新型学徒制也是校企合作的一个新突破,在软硬件条件、师资配备上予以全力支持,以此为契机密切开展校企合作,不断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一、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为解决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与企业无工可用的矛盾,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提升企业职工技能的重要举措,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学校中,不同教师的执教观念和实践能力存在差异,实际操作和教学资源等硬性条件也受到限制,导致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与企业工作岗位实际需求衔接不畅。而企业新型学徒制可以破除这一困境,通过实施“校企双师、工学一体”的联合培养模式,融合现代职业教育,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企业和学校相互配合,理论教育和实践技能两手抓,充分发挥和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共同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岗位操作技能,实现共赢。
二、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一)打造校企共同体,实现资源互利共享
打造校企共同体,始终坚持校企利益共同体原则,各司其职、互利共赢,建立多方主体联动的育人机制。依托企业和学校的特色专业建设企业新型学徒制示范点,共同制定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坚持教师资源、教学资源和基地场域资源共享,为广大学生提供课程培训和技能实训指导,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创新力,在学习、培训和技能创新方面实现人才共育、责任共担、成果共享。
(二)实行科学培养机制,完善多维考核标准
实行科学的培养机制,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实现对接,更好地提升理论和技能水平。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提醒和告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心理预判和工作预期。在实践操作阶段,要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学徒身份,以严谨、负责的态度投入实际工作中,虚心向企业师傅学习和请教。另外,要完善多维的考核标准,了解学生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心态变化和学习反馈,形成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多功能培训中心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的运行离不开硬件支持,即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和完善培训基础设施,打造多功能培训中心。然而,在实际的培训开展过程中,受到人力、财力等资源限制,教学资源和培训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校企双方需要制定培训中心建设方案,明确各方的责任,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培训条件。要集中师资力量,完善硬件设施,将学校和企业、校内和校外融为一体,打造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
三、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过程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
(一)实施培养方案不符合企业工作实际
目前,一些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偏理论而缺少实践,偏全面而缺少针对,如果拿其他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生搬硬套地直接用,在后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会出现培训内容脱离企业工作实际,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情况,甚至会出现学生厌学、消极不配合,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成本的浪费。因此,在学校与企业确定合作意向后,要专门组织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到企业对生产工艺和流程以及企业培训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工学矛盾突出
近几年,在与企业开展学生培养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是工学矛盾以及学校教师校内教学与在企教学的矛盾。很多时候学校教师有时间,但企业处于生产旺季,学生没时间听课;或学生有时间,但学校教学任务重导致教师抽不开身,而且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培养总课时要求不低于260学时。
(三)解决办法
一是明确一个思路。企业必须以维持正常生产为主。若一个企业連正常生产都无法进行,也就失去了培养技能人才的意义,一切培训工作都要无条件地给企业生产让路。
二是丰富教学形式。采用线上加线下的弹性教学形式。可以把一些职业道德和通用素质课程知识放到线上,让学生结合自身时间自由地完成学习;线下培训的开展时间应结合企业的生产淡旺季以及工人倒班模式,在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可以把线下教学都集中放在淡季。如果没有淡旺季,也可以根据工人倒班模式,分批次做到同一内容多次培训,做到学生培训全覆盖。
三是外聘兼职教师。外聘同类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一方面可以解决学校教师校内教学与在企教学的时间矛盾,另一方面也能解决学校教师自身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
四是师带徒结对子。按照企业牵头、学校配合的原则,根据工人所在车间不同,组织工人签订导师带徒协议。一方面,师傅可以边工作边带领徒弟进行现场实操传授;另一方面,基于师傅和徒弟上班时间一致的原则,学校和企业还可以将一部分培训内容分派给师傅,师傅根据时间节点完成授课任务。
四、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培训过程资料完善
企业新型学徒制开展过程中要注意留存以下资料:校企合作协议、员工劳动合同复印件、教材领取签字表、培训签到表、线下理论及实操培训视频等,对以上材料及时整理归档,保存年限不低于3年,一方面是申领补贴需要,另一方面是后续配合审计部门检查需要。
(二)资金使用符合规定
企业新型学徒制资金只能用在培训过程中产生的培训耗材、培训硬件设施投入、学校培养费、教师授课费、导师带徒费、教师往返路费/住宿费、实操培训物料损耗费等所有与培训有关的过程中。培训补贴依照企业归属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标准执行,实际使用如果超过人均培训标准的要据实补贴。
五、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成效
(一)校企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实现形式,是推进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建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助力企业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企业新型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缓解就业需求不对称矛盾,培养一批工作稳定、能力过硬和适配性较强的技能人才,成为企业的支柱。
(二)教师与学生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
以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教师和企业师傅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提升个人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在技能领域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并在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反馈中提升自我。同时,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掌握哪些能力才能匹配企业岗位,尽快实现与企业岗位的对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三)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促进就业
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就业形势的重要模式。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采用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的培训投入,而且使企业在人员招聘时无后顾之忧,无需因为考虑人员培训成本问题而只招聘熟练工,使招聘范围得到拓宽,进一步促进了人员就业,实现區域就业稳定。采用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为社会和企业培育高质量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动力,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陆丽娜.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船舶职业教育,2019(4).
[2]顾林刚,黄晨.职业院校企业新型学徒制实践与探索:以杭州职业技能学院为例[J].职业教育, 2022(21) .
(作者:张迎新,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对外合作办公室主任;王博宇,河南化工技师学院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