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交往中生存

2024-04-09汪政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1期
关键词:人际关系家庭教育

摘 要:人是社会动物,人的成长也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所以,顺应儿童的成长规律,让孩子生活在集体中,生活在有陪伴与同伴的亲密关系中非常重要。这不但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更为他长大后接纳他人和被他人接纳,从交往中获得资源、获得能量,享受交往的快乐,在交往中高质量地生存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家庭教育;人际关系;社会认知

一位年轻的朋友和我说起他对孩子的忧虑:孩子这几年话越来越少,不愿和人接触,也不去找同学玩,老是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以前还喜欢跟着大人出去吃饭,现在说什么都不愿意了。这让我有些意外。因为一般来说,现在的家长大多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天盯着孩子的作业,很少注意到这些方面。不得不说,这位年轻的朋友是个好父亲,做家长就应该这么做。

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孩子不喜交往,总是不好的。前些时候我们几个老同事聚会,有人发牢骚说,现在老年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了,因为什么都要用手机。买个东西,办个事,都要“扫一扫”。扫一扫不难,难的是扫了以后的一系列操作,有时真的弄得人心情大坏,兴致全无。但年轻人却如鱼得水,即使不出门,生活也照常进行,要什么有什么。你要他出去办个事,他就说:在手机上不就行了?也是因为这个话题,很自然地就说到了年轻人的社交。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说自己“社恐”,别看他们线上欢腾,到了线下就蔫了。他们习惯、自在和无障碍的是在网上的交际,是不见面的交流。在网上与陌生人交往,他们觉得安全,怎么说都行。即使是熟人,他们也不喜欢面对面打交道,本来当面就一句话的事,非得等离开了再用微信说。其实,这不仅仅是年轻人社恐不社恐的问题,而是社会的交际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线上的交往比重确实越来越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网购已经超过实体店的交易了。长期下去,真实的人与人的关系还存不存在了?当一个社会的虚拟性超过实存性时,这个社会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会不会出问题?

这不是杞人忧天。

正是因为这样的忧虑,我以为我们要好好关注孩子的交际——他们的身边应该有人,他们应该生活在亲密关系中。儿童的生活有它的特性,它是学习性的;对于他们成年后要进入的社会,现在就要学习,就要模拟。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的交往能力,能否接纳他人,能否被他人接纳,以及能否从交往中获得资源、获得能量,享受交往的快乐,在交往中生存,与童年的交往学习密切相关。说白了,虽然人是社会动物,但真正的社会化是需要学习的。

话说起来有些复杂,因为从古至今,人们似乎都对孤独高看一眼。古今中外,孤独都被打上了精神超脱、高雅、学问非凡、超越同侪、不愿同流合污等光环。同样,那些交际能力强的人常常被视为庸俗、市侩、功利。形容人际关系好的,往往是一些贬义词,比如八面玲珑、如鱼得水、长袖善舞,以至于普通人的交往被替换成另一个词组:混社会。虽然如此,从教育,从人的成长,从社会的需要说,人是需要交往的,人在本质上需要相互理解。同样,无论古今中外,主流的教育都非常重视人的交往。孔子就提倡交流与交往,他一辈子都在外面跑,与各种人打交道。他的教学方式也并非主张让学生一味地死读书,而是让他们跟着他在社会上跑,遇到问题让他们聚在一起讨论,如切如磋,那是真正的游学,真正的研学。他说过许多关于交往与交友的话,如“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柔善,友便佞,损矣”(《季氏》)。古希腊的一些教育家更不用说,那是一个“广场文化”的时代,是古典民主的时代,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的学问都是在对话、辩驳中产生的。他们对待学生的方法也是讨论,苏格拉底对话的教学方法即使现在也还在用。

教育的内容是发展变化的。有德、智、体的“三育”,有德、智、体、美的“四育”,现在讲的是德、智、体、美、劳的“五育”。在过去,还提倡一种教育内容,就是“群育”。群育是西方教育的概念,内容很丰富,包括人群关系与群体意识的建立,服从与服务社会的能力,正确的社交态度,等等。这个概念,汉语翻译得实在好,刚好与我们中国教育的祖师爷孔子的“群”的说法相近。孔子的“群”也就是要好好与人相处,从上面引录的《论语》中孔子的话可以知道,孔子主張多交朋友,但是,不要搞小团伙。所以,孔子主张团结,相互帮助,也就是“周”;不要不讲原则相互勾结,也就是不要“比”。孔子把“群”也就是交友的原则说得清清楚楚。虽然要讲原则,要能爱、会爱(“好”),能憎、会憎(“恶”),但是不要强迫别人与自己一样,不要“同”,而要“和”,就是要容忍别人与自己不一样。而且,要给人帮助,成人之美,但不能帮别人做坏事,不能成人之恶。要与正直的人、诚信的人、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当然,自己这样交友,自己也要做这样的人。我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实行过“群育”的。现在虽然不这么提了,但依然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只不过分解到其他学科中去了,甚至成为所有学科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形式。通行的学校教育、班级授课与小组讨论既是学习形式,也是学习内容。

可惜,我们许多家长不明白“群育”的重要性。一是怕多交朋友占用了孩子的学习时间,一是从孩子的安全考虑,特别害怕孩子交友不慎,影响了思想品德,甚至担心上当受骗。这些考虑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如果不让孩子学习交往,甚至限制了孩子的交往,那问题就大了。现在不少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在城市中,由于居住形式的限制,邻里之间很少交往,明明是住在对门的邻居,但两家的小朋友就是不认识。孩子一放学就回家写作业,学校课业抓得也紧,在校时,孩子间的有效交流、深度交往也不够。加上家长不鼓励,许多孩子甚至连自己班上的同学也认不全。

儿童的人际关系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这也是儿童社会认知的重要方面,可惜我们做家长的常常忽略。孩子几乎从一出生就开始了交流,那些在我们大人看来无意义的动作、表情,包括哭闹,都是婴儿的交际内容。孩子三四岁时已经能够从他人的反应来看待自己的言行,并且以此来修正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自己、对他人、对他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他人与他人的关系、对自己与集体的关系等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的认知也越来越强,从中受益也越来越多。

所以,我们一定要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并且加以积极的引导。家长要做有心人,多多关注孩子的社会认知是否正常、是否积极。如果出现了交往障碍,一定要即时干预。

人类为什么是集体生活?儿童为什么一定要有玩伴?学习为什么一定要在或大或小的集体里进行?多想一想这些常识性的问题,就会鼓励孩子与人多接触,多交朋友,与同学友好相处了。儿童的交往是本能,是生命的需要,是他们传达生命需要的特殊语言。等到稍长大有了恐惧感后,情形就发生了变化。这一方面可以让他们趋利避害,另一方面也会让他们形成交际的距离,从而影响他们的交往。所以,别小看孩子,他们也是很复杂的,有许多矛盾的地方。他们既有交往的冲动,又对他人存在戒备心理。当然,他们对集体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认知过程。是成人,特别是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让他们学习互相交往,互相关心和帮助,自然形成或大或小、或松或紧的“朋友圈”,并因为学校的学习进入“班集体”。他们会渐渐在乎他人的评价以及自己在他人、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声誉,从而形成集体感、荣誉感、成就感,并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规范和美化自己的言行。所以,“群”的作用是很大的。

即使从单纯的学科学习的角度来说,同学、朋友、班集体也不可或缺。家长一般认为孩子的学习与老师有紧密关系,也就是跟谁学最重要。其实,这个判断忽视了孩子的学习伙伴。如果你问问孩子,老师和伙伴哪个重要,孩子一定会说后者。也就是说,不是跟谁学习重要,而是和谁一起学习才重要。一个基本的常识是,人总是愿意与同龄人相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固然重要,但是这些关系对孩子来说是纵向的、垂直的,因而有压迫感。而同学、伙伴的关系则是横向的、水平的,是平等的,它对孩子没有压迫,它是友谊。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人际关系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垂直向水平过渡,从长辈向平辈过渡,从权威向平等过渡,从单向接受的服从向双向输出的友谊过渡。想想我们自己交往史的演变,是不是这个道理?

前些时出席一个家长会,有一位家长问我:孩子没有学习动力,没有学习目标怎么办?我仔细问了她孩子的交往状况以及学校生活。虽然了解得不是很全面,但看得出家长在对孩子的交往与参加学校和班级集体活动上是存在问题的。家长认为孩子就是要学习好,有没有朋友不重要,如果整天与她所说的“狐朋狗友”在一起会影响学习。她还限制孩子参加学校的活动,主题教育、兴趣小组、各种竞赛,在她看来都会占用学习时间,都会“分心”。我对她说,一个人是无法建立起目标的,也不会自我产生学习的动力。目标即使是自我提出来的,那也是根据其他人,特别是集体与社会的设定而建立的,如果让个体脱离集体,他就没了目标,没了定位,没了方向。说到动力,这也与目标相关,没有目标,动力就不会产生。再者,动力也是靠他人激发的。对动物而言,只要有第二个,竞争就会产生,从而也就会产生动力。人也是如此,人虽然是群居的,是社会的,但他身边的人要与他构成紧密关系,这个群居与社会才是真实的、有效的。说白了,他的眼中、心里要有别人,要与别人建立复杂的关系,这个别人才会是一种能量。我对那个年轻的母亲说,要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这样孩子心里才会有班级,有学校,有家乡,有民族,有国家,有世界,有人类。有了这些,他才知道为谁而学,也才会有理想,有动力。我还对她说,要让孩子心里有朋友、有同学,这样,他才会与同伴较劲,才会产生进取心,也才会有动力。我打了个比方,为什么竞技体育要大家在一起练?为什么体育成绩都产生在比赛中?即使不比赛,平时训练也要有陪练,这样才会提高训练水平。这就是同伴的力量,这就是动力產生的原因。

当然,在我看来,不是为了学科学习才去交往。有些家长似乎明白上面的道理,就从功利主义出发,强迫孩子和所谓的好学生一起学,与好学生交朋友,这大多会适得其反。因为这种关系隐藏着一种不平等,它对孩子同样存在压迫感,双方也不会有真正的友谊。孩子是不是有自己的小伙伴首先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玩儿”。正是在与同辈人的玩耍中,自己在成长,会培育出健康的社会认知关系,养成健康、阳光、开朗、热情、友好的交际心理,获得想沟通、会沟通、沟通成的本领。家长一定要知道孩子没有伙伴的结果,孩子缺少交往,甚至形成孤独的状态后果会有多严重。这不仅会影响他的童年,也会影响他的一生,让他自卑、沮丧,觉得被排斥、被拒绝、被抛弃,享受不到友谊,得不到他人的关心、他人的温暖,也没有被需要感和被承认感。弗洛伊德早就说过,一个人的童年将会影响他的一生。当一个孩子在他的童年就产生交际缺失时,他的成年又会怎样?我以为怎么想象都不过分。

所以,家长一定要关心孩子有没有自己的小伙伴,他的周围有经常出现的同龄人吗?若没有,就要创造机会,给孩子营造交际圈。比如让孩子先与亲戚家的孩子交往,还可以邀请同学到家里做客,在节假日一起出游,慢慢积累经验,扩大交际圈,鼓励孩子去找适合自己的玩伴。反正,发现孩子没有朋友,就得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找朋友,像那儿歌所唱的:“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汪政,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南京晓庄学院特聘教授,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人际关系家庭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贵州省大学生手机成瘾状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