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名师学什么

2024-04-09郑毓信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1期
关键词:守正创新担当专业成长

摘 要:向名师学习,不应停留于形式上的简单模仿,或者刻意追求细枝末节,而应重视学习的重点或“诀窍”。名师的工作与一般教师的日常教学相比具有不同的重点,特别是,他们所关注的往往是如何不断创造出新的亮点。青年教师应当首先弄清楚教育教学最基本的一些道理,切实地做好“以正合”;应当尽早确定专业成长的方向,积极地开展教学研究;还要懂得坚持以及慎重选择的重要性。

关键词:专业成长;名师;担当;青年教师;守正创新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我有两个观点:其一,“实践中学习,群体中成长”,这可被看成中国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特征[1];其二,加强理论学习,更好地处理理论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关系,这是当前应当特别加强的一个方面。本文讨论第一个论题,即如何更有效地向同行特别是向名师学习。

之所以强调向名师学习,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尽管校内同行间的交流与互助已经成为常态,并对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有很大帮助,但大多数教师很快会陷入发展瓶颈,不再能够通过这一途径有持续的收获。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第二,社会的进步为广大一线教师跳出学校这一小范围而从更多方面获得帮助,创造了新的可能性,如积极参与各种培训活动、加入相关的名师工作室、努力阅读各种专业性的刊物与论著等,但大家又似乎总有进步不快的感觉。例如,有很多教师已参加过几十次乃至上百次教学观摩活动,尽管当时也感到有不少收获,但很难产生持久的效应。

更一般地说,这也直接涉及一个问题,即无论向校内同行前辈还是向名师学习,我们都应更深入地去思考学什么、怎么学。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诀窍”,究竟什么是向名师学习的“诀窍”呢?

首先,作为一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向名师学习,不应停留于形式上的简单模仿,或者刻意追求细枝末节,而应重视学习的重点或“诀窍”。在我看来,能在这方面作出认真思考,也就意味着已在“善于学习”方面走出了切实的一步。

其次,如果主要聚焦于向名师学习,特别是学习他们创造的各个课例,我们就应清楚地认识到,名师的工作与一般教师的日常教学相比具有不同的重点,特别是,他们所关注的往往是如何不断创造出新的亮点。

华应龙老师的“课例创新”就可被看成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华老师开发的一些新课,一些新的好课,如《半条被子》《国庆观礼》《十二生肖》《华罗庚为我们上数学》……其构思之精巧、思路之开拓、教学技巧之纯熟,令人赞叹不已……但就一般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而言,我们是否也应将精力集中于如何创造出一两节公认的好课?这显然并不合适。这更应被看成一种错误的导向或追求,即希望能够“一课成名”,从而在专业成长之路上走出一条捷径。恰恰相反,真正需要的应是立足日常工作作出实实在在的努力,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前进。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十分赞赏云南省小学数学研究员管尤跃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的一项工作——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改进教学:“二十余年的教研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一直在思考、探索、实践教学改进方面的问题。”[2]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我们应当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真正地上好每一节课,看成专业成长的首要目标。

上述目标的实现,事实上并不容易。青年教师刚走上教学岗位时必须实现的一个转变是将自己在学校中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特别是通过由主要关注“如何教”转向“教什么”,逐步建构起相应的“学科内容教学法知识”(舒尔茨语)。这可被看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起点。

在此还应特别强调“实践中学习”,特别是努力增强自身“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我们应当善于通过总结反思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地作出改进。在我看来,这也是名师在积极从事新课例创造时应当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即相对于“神来之笔”或“灵光闪现”,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如何针对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围绕数学教学各个基本问题去开展研究,更应通过新课例的创造说出相应的普遍性道理,而不是局限于对课例本身的欣赏。

为了清楚地说明问题,还可从“继承与创新”这一角度来分析。

张齐华老师有一句名言:“决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作为一位名师,对自己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应当被看成积极进取、努力创新,而不是满足于既有成绩、停滞不前的表现。但对青年教师而言,我们应更加重视相关传统的继承。更具体地说,应当首先弄清数学教育教学最基本的一些道理,切实地做好“以正合”,然后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以奇胜”,包括对已有传统作出新的发展。这其实也是对名师应当如何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下就联系所谓的“赛课”做具体分析。

大多数名师都曾有过赛课的经历。有些课不仅给大家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也对其后来的专业成长乃至全部人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究竟什么可被看成赛课的主要意义?特别是,对一般教师而言,我们是否应当很好地履行这样一个建议,即“一个好教师首先要打造一节代表课”?

具体地说,既然是赛课,参与者自然就应争取好名次,甚至是第一名。同样,即使是单纯的教学观摩,或是教研文章的撰写,当然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好评。但应强调的是,上述追求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之中造成关注点的转移,也即将“亮点”的创造看成这方面工作的主要目标。

例如,所谓“磨课”,主要就是指在细节上狠下功夫,特别是如何避免可能的“失分”,乃至将“平淡之处”直接转变成“亮点”,将“失分”转变成“加分”。但从日常教学的角度看,即使我们不去考虑“处理好每个细节”在现实中是否真的可行,“比如,在课堂各个环节中教师的行走路线,课堂语言中语音及重音的把握,课堂板书的时机、位置、颜色,学生活动时的教师活动,教具和学具的摆放、拿取,等等”[3],也应当思考如何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點。再则,如果说很好地体现新的指导思想正是由主管部门组织的赛课(包括观摩教学)的一个重要作用,从而也就可以看成赛课中又一重要“加分点”(包括获得相关评委的好评),那么就一线教师而言,我们应更加提倡这样一种素朴的追求:自己的教学如何能够很好地体现数学教学最基本的一些道理或规律,而不是对“时髦口号”的简单追随。

因此,相对于单纯地决出名次,在上述方面给广大一线教师更大的帮助,包括带动他们一起积极地从事教学研究,而不是始终处于单纯的欣赏和学习这样一个状态,就应当成为各种赛课活动更重要的一个目标。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特别想提及一位语文老师:刘发建。

尽管我平时所关注的主要是数学教育,但对于刘老师的一些主张早有所闻,还可说十分欣赏。因为,这代表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正道”:“从某种角度讲,我的课堂有那么一点闪亮的思想,就是因为我远离了那些‘专业比赛,剔除了一些权威思想的干扰和传统思维的束缚,长期扎根于日常实践的田野式生长,保持了最为可贵的独立性。”[4] “孕育‘独立思考的土壤,就是生活,就是日常教学,就是每天的课堂,就是和孩子的每一句真实的对话。一个教师不一定要成名成家,但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全部尊严所在。”[5]

既然是“正道”,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有收获,尽管“有收获”未必是指在某种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从教35年来,我也有过几次参赛的经历,但基本上都是县区一级就淘汰出局。就是因为我的课‘不好看,没有新意。”以下是刘老师在这方面的具体想法:“通过赛课,把优秀教师选拔出来,培养成名师,这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在选拔优秀教师的过程中,那些一等奖、二等奖的优质课,总应该具有基本的示范性,总应该遵循最基本的教学规律。老师们看了这些获奖的优质课,大体上能够模仿着上课,这才是观摩优质课的目的。”[6]“我越来越感觉,我们的公开课、示范课在追求形式创新和个人艺术展示上过了头,把最基本的课文教学规律遗忘了。听名师们的公开课,大家都感觉很好,但就是回去用不了。……我慢慢反思这种求新求异的心态。如果我们每一节课都讲究创新,每一节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都要变着花样,学生怎么适应得了呢?对这种以展示自己才华和创意为追求的课堂教学,我越来越警惕。……我的课堂教学的价值,不是体现在只有我一个人能上得好,而是传播最朴素的方法,让每一位听课的教师回去都能上出好的语文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掌握学好语文的基本方法。……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教育规律,遵循教育规律,传播最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7]

刘老师不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以下就是他对“《跟着名家学语文》暑期公益论坛”的回顾:“上午8点半,我先上了一节示范课,内容是琦君的散文《妈妈银行》。随后,我用30分钟现场指导120多位老师备课。所谓的备课,就是要求全体老师把琦君的另一篇散文《妈妈罚我跪》一字不落地通读一遍,梳理文本结构。最紧张的环节,是随机抽签选择一位老师上课。中签的董霞老师即兴上课,非常忐忑,因为我们的活动全程直播。40分钟后,董霞老师按照‘听读—朗读—品读—抄写的流程顺利上完了一节课。下课的时候,孩子们都意犹未尽,不愿意下課。董霞老师也很兴奋,因为从来没有体验过这样轻松有效的语文课……听课的老师同样反响强烈。从教二十余年的王辉庆老师在观课感中写道:‘我觉得这正是一场内心期盼已久的学得来、用得上,理念和实操完美结合的培训。”[8]

我之所以用如此大的篇幅转引刘老师的论述,当然是因为这清楚地说明了什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正道”,我们的名师又应如何在这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以下是刘老师关于“五磨教学法”的具体说明:“五磨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操作简单,‘听读、朗读、品读、抄写和仿写五个流程,每一节课教师都这样教,教法即学法,‘教与‘学完全融为一体,没有任何隔阂。”[9]作为外行,我无法对此作出具体评论,但我坚信这一做法的正确性,即相对于主要关注自己教学主张的独创性,刻意地追求课例的新意,我们应更加重视如何能够清楚地揭示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相对于用漂亮的词语,特别是时髦的理论包装自己的主张,我们又应更加重视“传播最朴素的方法”。

当然,在学名师的同时,我们应当确定努力的方向,即专业成长的方向,积极地开展教学研究。

具体地说,我们在数学教育领域中可以不断看到一些新的热点,如所谓的“创意课堂”;而有些论题更可被看成持续的热点,如“数学史在数学教学的渗透”“数学文化的教育”等。另外,就当前而言,我们当然也应特别重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等指导性文件所强调的一些方向。

例如,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这是综合与实践的重要发展。与此相类似,新课标对于“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的强调,也可被看成教育领域中长期存在的“计算机热”的进一步发展。

但面对所说的各种热点,包括各种新的理论思想,我们又应认真地思考相关工作的意义,特别是,除去代表了新的努力方向,相关论题是否还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时任秘书长尼斯在2000年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的以下论述给予我们重要启示:在过去30年中,数学教育研究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领域的扩张,即致力于不遗漏任何对于数学的教和学可能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但今天我们则应更加注意适当的聚焦,也即对于“复杂性的合理归约”[10]。只有始终保持对于基本问题的特别关注,我们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并切实防止以下现象的再现:尽管作出了很大努力,却未能取得真正的进步,乃至不断重复过去的错误——这也可被看成过去这些年的教育改革给予我们的一个重要教训。

也正因此,相对于上面提到的“跨学科学习”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新的研究课题,我们应更加重视新课标在论及教学方法(式)时所提到的这样两个论题:“整体性观念的指导”和“问题引领的数学教学”。因为,它们对于我们改进教学具有更普遍的意义。当然,我所采用的表述与新课标中的相关主张并不完全一致。我认为,我们应当努力做好“理论的实践性解读”与“教学实践的理论性总结”。

当然,上述建议只是我的个人看法,不同研究取向的读者不仅可以而且应当作出自己的选择。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一定不要盲目地去追随潮流,而要真正想清楚相关主张是否真的有道理、是否真的适合自己,什么又是做好教学教育工作最基本的道理,然后再动手去做。不然的话,可能出现这样的后果:忙了一辈子,最终却不知道究竟忙了什么。

如果一名教师认为自己所教学的各种内容都很重要,什么都应予以足够的强调,而不应被忽视,他显然还只能说是一个新手;同样地,如果一名教师不加选择地要求学生做各种各样的题目,包括各种各样的难题、怪题,他显然也不能被看成一个真正的好教师。

在这一方面是有很多教训的,如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阶段对于某些新的教学方式的突出提倡,以及2010年前后出现的“模式潮”,特别是所谓的“翻转课堂”等。这方面的一个明显事实是:尽管具体的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我们在很多时候又只是在重复过去的错误![11]

在我看来,这直接关系到我们如何能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取得更大、更快的进步。如果采用我所提出的关于教师成长“四个层次”的区分,这也意味着我们已经由作为实际起点的“层次一”上升到了“层次二”,即由简单的“盲从”转向了独立思考,特别是,已经能对什么是做好数学教学的关键形成自己的看法。

当然,相对于刻意地去强调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层次,我们应更加重视对教师工作基本意义的理解与坚持;特别是,只要始终坚持“为学生着想”这一基本立场,我们就一定可以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取得持续的进步。

具体来说,相对于单纯的教学方法的研究,我们应更加重视对这样一个问题的思考:除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我们如何使学生有更大的收获?因为,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必然会使自己逐步跳出单纯的课堂教学而从更大的范围进行分析思考,特别是,能深刻地认识到现行工作的不足之处,以及很好地落实深层次教育教学思想的重要性。例如,我们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又如何帮助学生超越局部性认识上升到整体性、结构性认识?等等。显然,这也就直接涉及上面提及的这样两个主题:“整体性观念的指导”和“问题引领的数学教学”。从同一角度我们也可更好地理解诸多名师的相关工作。而这当然也就直接关系到:我们究竟应当向名师学些什么?进而,从专业成长的角度看,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取得了新的进步,即由“层次二”逐步上升到了“层次三”。

最后,又应特别强调坚持的重要性,这也是诸多名师在谈及自己的成长时特别强调的一点:“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很好了!”[12]例如,贲友林老师这些年来一直坚持在“学为中心”这一方向上开展研究,包括这样一个重要的认识:“坚持一定是从行动开始的,坚持行动,用行动坚持。当你在行动中坚持的时候,你可能就给自己创造了成长的机会。”[13]

我想再次强调慎重选择的重要性。因为,有很多工作可以做,也值得做,且只要切实努力,就可以取得一定成绩,但如果我们能在事先清楚认识其局限性,就可在工作中表现出更大的自觉性,特别是,能更有效地防止与纠正各种可能的片面性或简单化。对此,相信读者只需联系这些年中所听到的某些教学主张的实际命运,就可有清楚的认识。

这清楚地表明了“大视野、大胸怀”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也才可能对名师的示范作用与各种理论的指导作用作出清醒的判断,即很好地弄清什么是自己应当努力学习的,什么又可被看成专业成长的主要方向。进而,我们也可更好地理解我们为什么应将“平常心”的回归看成教师专业成长的更高层次,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教师初心与使命的回归与坚持。

当然,所说的“回归”,也就意味着这并非高不可及的一个目标。例如,以下体会就很好地体现了这样一点——“教师可以让课堂变得‘很大”[14],“教孩子三年,就要考虑孩子30年的成长与发展”[15]

愿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郑毓信.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中国道路”[J].数学教育学报,2018(6):1-6.

[2] 管尤跃.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教学改进实践研究[J].小学数学教师,2023(增刊):4-10.

[3] 何月丰.向着“学生立场”迈进[M]//何月丰.赛课者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135.

[4][5] 刘发建.思想含量来自独立思考[J].人民教育,2010(8):63,63.

[6][7][8][9] 刘发建.五磨教学法诞生记[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3(11):17,18,15,17.

[10] Mogens Niss. Key Issues and Trends in Research on Mathematical Education[M]//Hiroshi Fujita,Yoshihiko Hashimoto, Bernard R.Hodgson,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athematical Education.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4:37-57.

[11] 郑毓信.由“先学后教”到“翻转课堂”——基于数学教育的视角[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4(9):4-8.

[12] 蔡宏圣.我和思考的美丽约会[M]//朱凌燕.成长之道——20位名师的生命叙事.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3:327-337.

[13] 賁友林.你可以永远相信坚持的力量[M]//朱凌燕.成长之道——20位名师的生命叙事.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3:240.

[14] 陈铁梅.站在教室里看风景[M]//朱凌燕.成长之道——20位名师的生命叙事.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3:167.

[15] 陈立军.陪学生遇见美好的自己[J].人民教育,2020(5):78-80.

(郑毓信,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从事学术研究与各类教学工作50多年,包括中学、大学、研究生教育与各类教师培训工作,多次赴英、美等国以及我国港台地区做长期学术访问或合作研究,赴意大利、荷兰、德国等国多所著名大学做专题学术讲演。出版专著3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500篇,学术成果获省部级奖7次。在数学哲学、数学教育、科学哲学与科学教育领域有较大影响。)

猜你喜欢

守正创新担当专业成长
新时代国内广播剧发展路径
改革压茬推进广播事业守正创新、全面拓展
温儒敏:在课程改革中“守正创新”
论林语堂的《语丝》创作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脱贫攻坚中的媒体担当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顺应党建趋势,党员干部如何作为
你的名字叫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