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展外旋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04-07朱军孙英华任金亭王复超

系统医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外旋外展肱骨

朱军,孙英华,任金亭,王复超

1.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关节创伤骨科,山东青州 262500;2.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红十字会机关,山东青州262500

肩关节脱位,亦称肩肱关节脱位,肩肱关节由肱骨头及肩胛盂构成,肩胛盂小且浅,只占肱骨头关节面的1/3~1/4,而肩关节囊松弛薄弱,前方尤为明显,这种结构为增大肩关节的活动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对关节的稳定则是不利因素[1-2],在进行剧烈运动或肩部运动时,如果未进行正确的拉伸等热身运动,或在运动中姿势不当,可能导致肩关节受到过大压力,从而引发肩关节脱位[3],肩关节脱位非手术治疗中的一种方法是手法复位,在复位之后,需要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防止产生二次伤害,并且在去除石膏后,还需要进行几天的恢复锻炼,以避免肌肉萎缩[4-5]。常用手法复位是足蹬法,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些弊端,足蹬法复位成功率有限[6]。外展外旋复位法是一种治疗肩关节脱位的复位手法,本研究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肩关节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外展外旋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治疗肩关节脱位方法时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肩关节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实行外展外旋复位法,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8~63岁,平均(38.12±7.45)岁,对照组采取足蹬法,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5~60岁,平均(36.34±6.5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明确符合肩关节脱位诊断且进行X线片确诊;患者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肺、肾脏疾病者;精神状态失常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确诊后进行干预。

对照组采取足蹬法治疗,具体治疗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术者站在患者的患侧,握住患肢腕部,足跟放于患侧腋窝,同时对患肢进行牵引,在患者的腋窝处向患者身体近端用力蹬,以形成对抗力。复位以后肩关节可以进行外展上举活动。后续使用三角巾固定2~3周,同时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如局部理疗、按摩等,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治疗持续1个月。

观察组采取外展外旋复位法,具体治疗方法:准备工作:患者取平卧位,术者站在患者患侧,用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另一手握患肢肘部,拇指抵住肱骨头,将患肢外展外旋向后拉,使肱骨头移至肩胛盂内上方。复位手法:术者一只手握患肢腕部,另一只手用足跟从外向内用力顶住腋窝,以阻止肱骨头向外突出,然后握腕部的手向前下方斜拉,将肱骨头拉下至盂内上方,此时可听到弹响声。后续处理:复位后,应将患肢用三角巾固定于胸前位2~3周,以防止再次脱位。同时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如局部理疗、按摩等,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治疗持续1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复位成功率。复位失败评定标准:①患者不能自如地进行前后活动。②进行搭肩实验,将手掌搭在对侧的肩膀上,如果肘关节能够贴近胸壁,说明已经复位,如果不能贴近胸壁,说明复位失败,或者将肘关节贴近胸壁,手能搭到对侧的肩膀,说明有复位成功,手搭不到肩膀,说明复位失败。③脱位的关节未能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即为复位失败。④复位超过3次。(2)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出院1个月后的肩关节功能,具体方法:采用牛津大学肩关节评分(Oxford Shoulder Score, OSS)量表,该评分问卷包含12个问题,每个问题有5个选项,从轻到重分别赋予分数1分、2分、3分、4分、5分,总分为12~60分,12分代表完全正常的肩关节功能,60分代表肩关节功能最严重困难的情况。向患者发放问卷,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每个问题,然后回收问卷计算总分数。(3)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骨化性肌炎、肩袖损伤、神经血管损伤、关节僵硬、肩关节习惯性脱位。(4)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采用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此量表将疼痛分为0(无痛)到10(最剧烈的疼痛)的等级,患者可以在这个范围内选择一个最能代表他们疼痛程度的数字,分数越高则疼痛等级越高。(5)比较两组患者单次操作复位时间。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程度评分、复位时间)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复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复位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复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复位成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比较

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出院前58.89±1.24 59.02±1.32 0.393 0.696出院1个月后14.98±2.32 16.64±2.13 2.887 0.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4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治疗前6.91±1.24 7.03±1.32 0.363 0.718治疗后2.61±2.32 4.51±2.13 3.304 0.002

2.5 两组患者复位时间比较

观察组复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复位时间的比较[(±s),min]

表5 两组患者复位时间的比较[(±s),min]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复位时间1.62±0.98 4.12±2.01 6.123<0.001

3 讨论

肩关节脱位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臂丛神经损伤,影响肢体血运,严重时可能导致肢体坏死[7]。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可能会导致习惯性脱位,还可能会损伤盂唇和肩袖等软组织,导致肩关节炎和疼痛等问题,增加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8-9]。目前国内常用“手牵足蹬法”来进行复位,然而这种方法存在复位成功率有限的问题,复位不成功的比例较高,且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分析外展外旋复位法的应用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外展外旋复位法在复位肩关节脱位方面具有极高的成功率。观察组的复位成功率达到了100.00%,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外展外旋复位法在减轻患者疼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观察组VAS评分为(2.61±2.32)分。这与庄华伟等[10]研究结果相似,其研究结果显示外展外旋复位法复位成功率为100%,外展外旋复位法VAS评分为(3.53±0.47)分,这说明外展外旋复位法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舒适度。这可能是因为该方法对肩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保护,避免了不必要的损伤和疼痛[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肩关节功能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这表明外展外旋复位法对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且在减少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可能与该方法对肩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保护有关,避免了传统方法可能导致的二次损伤,充分利用肩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生理特性,且牵拉较小,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2-14]。而在足蹬法复位过程中,医生一方面用手紧紧抓住患者脱位一侧的手臂向其身体远端用力牵拉,另一方面得把自己的脚放在患者的腋窝处向患者身体近端用力蹬,以形成对抗力,这种操作方法可能导致上肢血管、神经损伤和肱骨、肋骨的骨折。

外展外旋复位法在缩短复位时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观察组的复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肩关节脱位复位,这与黄晓伟等[15]的研究结果相似,其研究结果显示,外展外旋复位法复位时间为(1.94±0.22)min,本研究为(1.62±0.98)min,这可能是因为这种方法的优势可能在于,通过外展和外旋的动作,可以减少肩关节周围的肌肉紧张和韧带挛缩,从而使得关节脱位更容易复位,该方法不要求医生大力牵引,依靠外展外旋就能够自然复位,操作简便不要求高技术。此外,这种复位方法不需要像足蹬法那样用力牵拉患者的手臂,因此可以减少患者疼痛和不适感,同时也降低了医生操作的难度和风险。复位时间的减少进一步减少患者疼痛时间,而足蹬法复位肩关节脱位的疼痛刺激时间长易导致患者血压升高进而诱发心律失常、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进一步证明外展外旋复位法的疗效。

综上所述,外展外旋复位法在肩关节脱位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是安全、快速、有效的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同时也降低了医生操作的难度和风险。对于肩关节脱位的治疗,具有较高的复位成功率、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患者疼痛和不适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缩短复位时间等优点。

猜你喜欢

外旋外展肱骨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Remplissage手术对肩关节Bankart损伤合并Hill-Sachs损伤患者肩关节外旋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类解剖重建外旋肌群技术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股骨近端侧位像对判断股骨近端旋转意义的初步研究
“三角形的外展双叶形”的拓展与链接:由“枯井与宝剑”的故事说起
肱骨髁上突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