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高校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路径

2024-04-04秦皓宋扬

华章 2024年2期
关键词:心理育人心理问题立德树人

秦皓 宋扬

[摘 要]五育并举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高校通过整合育人资源,构建长远育人格局,是探索高校心理育人的重要举措。现代社会大学生心理问题愈发突出,通过强化教育引领,提升心理育人实效,分析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

[关键词]立德树人;心理育人;大学生;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大学生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群体之一,他们处于从校园迈向社会的过渡期,面对纷杂多变的社会,不同的大学生会呈现不同的应对心态,因此,十大育人体系中的心理育人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1]。

许多心理学研究学者十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提升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提出了意见和对策。有学者认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个性心理、外部环境等因素[2]。还有的学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受网络影响较严重[3]。本文通过整理文献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现持续的、漫长的、综合性强的特点,它既包括低年级入学后如何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探寻大学四年的发展目标,也包含积极引导学生在毕业时选择新起点和新目标。本文将探索高校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路径,希望帮助学生在大学阶段提高自身认识,适应环境变化,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研究思路。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和自身发展缺少认识

刚步入大学生活的新生,对自身发展规劃不明确,心智不够成熟,一些学生仍然无法从高中的学习教育模式中走出来,在大学生活中缺少朋辈之间的交流,很难与他人建立沟通联系,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存在社交恐惧症。此外,地域上的差异对大学生也有一定的心理影响,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前接受的教育资源匮乏,与其他学生入学时所处起跑线不同,导致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自卑心理,难以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逐渐丧失最初设立的目标。由此引发心理失衡,进而产生焦虑、自责等不良情绪。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挖掘不充分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方协同育人的格局尚未形成。在心理专业教师方面,高校内配有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但心理健康工作繁重,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处理事务性工作,因此,无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方面,他们中的大多数未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储备和专业心理疏导技能,在面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时无法及时辨别,在遇到表现出心理问题的学生时采用的引导教育方法单一,往往只是倾听、开导,处理和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有限。此外,学校各项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有待提高,需要打造多方位、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如发挥新媒体优势,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不完善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方式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较少。在学习心理学知识时需要结合学生自身情况丰富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交互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心理教育方面的启发,逐步在沉浸式学习中强化知识学习。实践是检验知识的唯一标准,要做到知行合一就需要加强心理教育第二课堂的建设。课堂的设计方案、内容质量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教学的专业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也关系到是否能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意义。因此,高校要以必修课程为核心,选修课程和第二课堂实践课程为两翼,逐步建立起“一核两翼”多样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不全面

高校毕业生对自身发展问题认识不足,导致产生的心理问题和焦虑情绪逐渐增多,部分毕业生在求职和升学时被社会拒绝,与同学产生差距,如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逐渐暴露,投递简历面试时屡屡受挫,自信心逐渐丧失的问题,渐渐形成缓就业、慢就业的心态。大学生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愿主动与专业心理教师和专业心理医师进行交流,长时间的负面情绪累积、自我压抑会导致大学生在毕业焦虑中无法自拔,不利于其在求职就业中发展,这就需要学校增强毕业生的心理健康关注程度,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对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像思政教育一样贯穿大学生涯,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一)强化指导队伍,全员参与育人建设

全员参与包括学校方面的教师、辅导员、同学,家庭方面的父母亲朋,社会方面的企业实习基地和学生自身,在全员育人的主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高校育人。所以,高校需要构建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教师指导队伍,建立起一支素质过硬、能力够强的心理健康育人队伍。

高校内构建一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需要自上而下学校各部门共同参与建设,需要将心理育人融入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同时也要帮助新入职的员工尽快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特别是辅导员这支队伍。辅导员是学生日常各项事务的管理者,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在平日的生活中与学生有许多密切的联系,也是同学们有困难第一时间能够想到的人。因此,高校需要为辅导员提供心理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日常生活中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和解决突发危机事件的能力。同时,需加强心理中心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教师可通过心理电话专线、网络专线和线下咨询等方式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此外,高校要打开思政育人大格局,将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相结合,通过思政课将各项案例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增强学生“四个自信”。

其次,朋辈间的心理帮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与老师、家长之间存在交流障碍,他们有时碍于师生之间的身份,有时与家长心理之间存在间隙或者隔阂,因此,朋辈之间的交流更加直接有效,处于同一或相似环境下成长的学生,他们之间有更多交流的话题。学校要认真选拔出有能力的心理专干,设立心理护员职务,投入一定的师资力量,培养学生骨干协助学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同时也要组织优秀的学生骨干成立心理社团,定期组织一些素质能力拓展活动,由院校两级部门联合提供场地和物资,确保心理素质活动和训练活动能够有序开展。此外,还要增强社团部门的影响力,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不断扩大朋辈帮扶力量,优化朋辈帮扶机制。

最后,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心理育人的最终目标,部分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不愿主动与他人交流,不愿意坦露自己的想法。因此,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从以下两点着手,一是丰富心理方面的课程,例如,开设校内选修课程,将心理课程作为单独的模块,需要完成学习修读;二是挖掘网络育人潜能,目前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是青年大学生活跃的主阵地,高校可以发挥新媒体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有趣的知识讲座、典型的案例分析,从而增强学生对心理方面的认知,对自身做出正确的评价,减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焦虑情绪,遇到心理问题时可以有的放矢积极应对,同时可以通过班会等形式提供可行性日常减压小游戏,帮助学生用积极的心態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二)拓展教育空间,全过程丰富教育手段

国内在心理知识宣传推广和学习程度起步较晚,大部分学生在步入高校前未接触过正规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习,进入大学后,他们主要依托学校提供的课堂教学,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以选修课程为主,因此,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要根据大一至大四不同学年段的特点来设计课程,让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贯穿学生的大学生涯,实现全过程育人。同时也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日常活动中,创新活动内容,科学合理规划活动方案,激发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兴趣,重视活动中参与者的反馈。例如,开展师生学术论坛等实践类活动,吸取其他高校先进思想和经验,让心理健康教育不断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化,发挥心理育人的实效。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是全过程心理育人的重要一环,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所处阶段,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一是尚未爆发心理危机具有潜在风险的学生,需要从日常教学、实践活动、预防保障等多个方面帮助学生尽快从危机情绪中走出来,在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消极情绪。大学阶段也是建立三观的重要节点,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美好的大学生活;二是处于心理危机爆发期的学生,这时一定要家校联合共同育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由心理中心老师、辅导员和朋辈学生干部协同干预,通过谈话的方式稳定学生情绪,了解缘由,将学生心理危机爆发程度和影响程度最小化;三是正处于心理危机恢复期的学生,需要家校社会各方协同,帮助学生个人消除心理危机产生的影响,从危机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应对消极和负面事件的能力,同时学校要及时建立危机档案,依据不同学生所爆发的不同危机,归档总结,定期关注上述学生的心理状态。

学生在临近毕业时,由学业和就业引发的心理危机问题屡见不鲜,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环节设置在大学期间的各个阶段是十分必要的。在初期阶段,优化课程设置,创新实践活动,将心理健康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相结合,在科学的育人体系下,全员全覆盖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遵循发展规律健康成长,不断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水平,在中期阶段,依托学院设置的专业课程、学科研究,进行心理育人,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心理健康教育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发展。在后期毕业时,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就业指导课程,一方面可以帮助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缓解压力,疏导消极情绪,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毕业生从心理学的角度打开就业思路,更高效更高质量求职。心理健康教育是贯穿大学四年乃至毕业后的全过程育人工作,将心理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互链接、渗透、融合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高校探索心理育人规律,提升应对心理危机和强化干预的水平。

(三)多角度全方位,发挥育人合力

资助育人同心理育人相仿,同样贯穿学生的大学生涯,因此,除了在经济上给予需要帮助的学生支持外,在心理和精神方面,同样要提供帮助,不仅要助困,也要扶志。高校需要通过多个方面帮扶困难生,发挥在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树立正确的观念。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和理论教学是不够的,取得的成效不显著,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大多数是通过实践和实验取得的结果,因此也要发挥第二课堂实践方面的作用,将校内课本的理论知识,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增强对现实的抗压能力和负面情绪的排解能力。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高校应在校园文化方面加强建设,可以将校园文化作为载体融入心理育人,这样做可以很好地将心理育人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加强人文关怀,丰富校园活动,这不仅大大降低了不愿接受帮助学生的警惕性,同时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使他们得到沉浸式心理帮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此外,也可将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必要的参与环节,设置校园文化参与建设标准,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做到全员全过程全覆盖,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构建育人场所。

网络育人是不可忽视的育人阵地,高校要结合所开设专业学科和学生特点,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育人路径,构建科学育人体系。互联网可以作为各项育人模式的载体,帮助高校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红色精神和网络信息正能量。网络育人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传播信息时,也要筑牢净化网络的屏障,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入。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键对键形式吐露心声,而非传统的面对面形式,因此,高校也应与时俱进,设立网络心理育人辅导站,让学生卸下压力,在平等轻松的环境下,抑或通过匿名等形式收集学生内心想要表达的信息,利用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研判,从而有前瞻性地干预心理危机,再由心理专业教师或辅导员关注跟踪学生的动态,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化解危机。网络的使用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无论从微课、微视频,还是新媒体公众号、微博等,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了解世界,因此,要利用好网络提供的教育平台,在互联网中建立虚拟课堂,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接受到的教育资源不仅来自于书本课堂,也可从新鲜有趣的网络环境中汲取教育资源。

结束语

多方协同育人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各高校不仅要联合校内各部门协作育人,合理利用校内各项优势资源,也需要携手家庭、社会共同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高校需要强化教师育人手段,创新课程育人体系,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筑牢高校心理健康守护防线。

参考文献

[1]于洪雨,薛智铭,易爱军,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机制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4):116-119.

[2]杜珍琳,刘胜通.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特点探究及启示[J].科教文汇,2022(18):49-53.

[3]李欣璀.近五年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综述[J].才智,2022(30):138-141.

作者简介:秦皓(1993— ),男,汉族,天津人,天津工业大学,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宋扬(1993— ),女,汉族,天津人,天津工业大学,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育人心理问题立德树人
新时代背景下心理育人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探究
新时代人本理念下的朋辈心理育人工作模式的探究
天生积极难自弃,你若盛开清风来
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教育方法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