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内在逻辑

2024-04-04刘新

华章 2024年2期
关键词:历史演进内在逻辑中国式现代化

[摘 要]现代化是整个世界的必然发展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国家现代化是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家发展、保障国泰民安的重要手段。在中国推进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割裂历史的现代化,它有其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发展逻辑,在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中,能够使我们得到很多的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演进;内在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现代化的道路,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大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发展经济成为重中之重。只有加快实现现代化,才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时代命题,蕴含了中国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的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道路指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是必须探索的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需要我们去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到底从何处来、未来将何处去的问题。本文回顾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历程,试图从中汲取经验,为中国式现代化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黨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治国理政、理论实践方面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理论的创新和突破不断丰富着现代化的时代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国情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道路,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带有自身独特的内涵。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而我们党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谁,依靠谁”是我们党始终要回答的时代课题。中国式现代化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这也是由党的立场决定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不断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离不开人民的贡献。人民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享受者。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是历史的推动者,也是历史的实现者。人民满不满意,是衡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效的一个标尺。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到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就有共享的发展理念。人民共享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的特点,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共享、成果共享。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品质和提高生活水平,消除贫困、消除差距,实现普遍的良好的生活目的。共同富裕是邓小平于1985年首次提出的。他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必须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指出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要消灭私有制,实现公有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1]。共同富裕是我们发展的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目标。目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已经实现了脱贫、小康,下一步朝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前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共同富裕,因为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没有共同富裕就不可能有中国式的现代化。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化,提出共同富裕正当其时。共同富裕可以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衡量标尺,也意味着,共同富裕会伴随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其共享的水平、共享的内容必然会越来越进步。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当前,我们国家存在着不平衡的发展矛盾,东强西弱,南强北弱。发展的不平衡不仅包括区域之间,还包括城乡空间不平衡、人群发展的不平衡,也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不平衡。对于中国发展的果实,每个人的享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目的是消除不平衡,它要消除地区之间的发展落差,消除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也要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做到物质和精神双丰收。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的现代化,代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物质享受的极大丰富。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人的现代化,代表着人的素质、人的内在追求越来越具有现代性。体现的是现代性的人格、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可以说,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两者相辅相成。

(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理念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靠环境污染、牺牲环境换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注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生,实现的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是发展的一个生产要素,同样也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绝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一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尊重自然。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那种以牺牲环境换来经济发展旧的发展方式已经过时,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变粗放式发展为跨越式发展。二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顺应自然,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这是进入生态文明社会阶段一个必然的基本要求。只有顺应自然规律,适应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永恒主题,当今时代仍然适用。中国要走和平发展之路,中国的发展不会对别的国家造成不好的影响,也不会损害到别的国家的利益。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关起门来走自己的路,而是与世界命运与共。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个大环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国家之间良好的发展关系,会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带来得利的条件。和平与发展的环境,没有侵略、没有豪夺,体现的是世界共同利益体。二是中国式现代化倡导国际合作,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的确也为周边国家带来了经济实惠,也促进了周边国家的发展。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也为别的国家树立了标杆,提供了中国式的解决方案。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

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一般认为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距今已有180年的历史。在这样长的历史河流中,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跌宕起伏,充满了摸索和曲折。但是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中国式现代化丰富的内涵是在几经挫折之后,才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獨特道路。从发展历程来看,这180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被划分为这么几个阶段:历史开端阶段、探索阶段、深化阶段、全面构建阶段。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开端阶段。从1840年到1949年,这一时期也称为近代时期。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中国社会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阶段,在当时的复杂社会形势之下,由于制度的腐朽没落,整个社会无力抵抗正在经历工业革命的强大国家,在先进的生产力面前,中国的制度不堪一击。工业革命国家为了维持自身发展,必须积极寻找海外市场。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不利于西方国家的进一步发展。这就产生了资本扩张与中国封闭政策的矛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时英国最为强大,为了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用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自此,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仁人义士,始终在探索中国如何强大的道路。从早期洋务运动开始,学习它们的器物,认为是器物的先进,才使它们强大。后来开展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运动,始终在探寻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一开始引进的是西方的制度,但在中国并没有找到适合发展的土壤。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是1949年到1978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摆脱了被动,开始主动求索中国的发展之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开始我国先是恢复经济生产生活秩序,通过“三大改造”,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相关制度,经过一系列改革,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也是我们中国由被动变为主动,有了探索自身发展的自主权。中国选择了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受苏联发展的影响,中国的探索之路也很曲折,有时候走了弯路,直到改革开放前夕,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展积淀,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越来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体系的现代化。这为我国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积累了经验。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化积累阶段。这一时期是从1978年到2012年。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也不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个时候主张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实行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经济得以腾飞,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了相关的体制性制度性的变革,孕育在市场中的经济要素被迅速释放出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1987年,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指出到2050左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积累深化阶段。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构建阶段,是从2012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统筹“四个全面”布局,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2]。在新的历史起点,世界进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出现新情况、新局面,中国式现代化面临新的环境,环境的变化催生了新的治理理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便应运而生,它为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提供了指引。与以前相比,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成为了一个严密的结构体系,全面结构体系的构建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进入到了全面构建的阶段。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发展逻辑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已有百年的历史积淀,回顾百年现代化发展史,可以发现,每一个时期的现代化建设都有不同的历史境遇,但始终不变的是现代化发展的趋势。重新来理解现代化,并不是以西方工业现代化为“标杆”的发展过程,而是朝着人们生活不断提高的方向持续更新和转化的过程。

(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化。历史在不断前进,理论也要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也是与时俱进的理论。社会主义的发展史证明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自我创新的能力。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并进行不断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实际、中国国情相结合,是不断创新和深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在不断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创新着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道路。现代化的道路走得对不对,关键要看能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果能如期实现,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便指日可待。中国式现代化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发展的目标,此外,中国式现代化还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共产党敢于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为的是始终保持高昂斗志,在中国式现代化艰难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指引,中国式现代化定是正确的发展道理。

(三)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文明的新形态。人类文明的形态是多样化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提供了新的范式。在现代化进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在标榜他们的发展范式,在自由、民主、平等普世价值观外衣之下,实际上是牺牲他国利益来发展自己的行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承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各个国家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在求同存异之下,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

(四)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长期以来一直是西方的现代化思想支配着世界的发展格局,发展中国家只有走西方现代化发展道路才能发展自己,然而,很多发展中国家陷入到了中等收入陷阱当中不能自拔,发展也趋向停滞,甚至倒退[3]。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中国自己探索出了中国式的发展道路,是发展中国家走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典范。

结束语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具有历史必然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从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历史来看,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经历了历史开端阶段、探索发展阶段、深化积累阶段、全面构建阶段,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始终一以贯之,但在不同阶段,由于时代特点、历史任务等的不同,这一主题的具体表现是不同的。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具体演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具体形态,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践行探索的基础上,推进一系列理论和实践创新才取得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习近平.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2-08(1).

[3]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一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刘新(1982— ),男,汉族,山东惠民人,中共滨州市委党校,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社会政策、应急管理。

猜你喜欢

历史演进内在逻辑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论遵循社会规律与坚持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
欧美国家媒体自律制度的发展和革新
论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中国化的历史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演进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