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2024-03-29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张萌萌

小学教学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 张萌萌

新课标指出,英语学习的总目标之一是提升思维品质,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使思维体现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绘本阅读作为补充教材资源、丰富课堂阅读内容的有效方式,能够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本文将结合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例,探讨如何通过感知图文细节、创编故事结尾、辩证分析故事、感悟故事内涵四个策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发掘图文细节,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反映的是学生能敏锐地思考、快速地反应。在绘本阅读中,学生无法理解故事情节,往往是因为对图片和生词的情境信息感知不到位。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图片细节和上下文语境猜测和推理文字内涵,把握故事核心内容。

(一)推敲文字内涵,理解故事情节

在绘本阅读中,生词是阻碍学生快速撷取故事情节的难点,而绘本的语言多采用重复性的结构,常有核心单词的复现,这就使得其使用的语言具有可推理性。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观察重点词汇、思考重复性句式背后的含义等方法来理解故事内容,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案例1]

绘本Cat and mouse in the rain讲述的内容是在一个乌云密布的雨天,一只猫和一只老鼠来到草坪一起玩耍,起初,他们对淋雨这件事十分担忧,但是,一只青蛙的出现让他们尝试到了在雨塘中跳跃的快乐,最终收获了新鲜的体验。在教师讲到句子“They jumped

and splashed from puddle to puddle until they got all wet.”时,学生由于无法理解splash 这个词而影响了对故事的感知。其实,splash 在故事之前还出现了两次,分别是“The mouse jumped into the puddle,making a big splash.”“Then the cat jumped into the puddle,making a bigger splash.”对此,教师引导学生感知splash 的重复使用和句型的细微变换,帮助学生理解该词的含义,进而体会绘本用词的形象性和画面感,理解故事情节。教学对话如下:

T:“They jumped and splashed from puddle to puddle until they got wet.”Can you find sentences with“splash”?

S1:The mouse jumped into the puddle,making a big splash.

S2:Then the cat jumped into the puddle, making a bigger splash.

T:Yes,look at the cat and the mouse,which one is bigger?

S:The cat is bigger.

T:Yes, the cat is bigger, so the splash is bigger too,and this word is relevant to “wet”,so what does“splash”mean?

S:溅出水花。

T:Exactly.

[分析]学生一开始不理解单词splash 的词义,无法体会到主角在水塘中嬉戏的趣味性和语言的生动性。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绘本中单词splash 所在句式的细微变化,帮助学生猜测出splash 的具体含义,增强了学生对文字的感知力,发展了其思维的敏捷性。

(二)发掘图片细节,感知故事内容

图片在绘本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承载着丰富的信息,暗含着文字之外的故事背景,是不可忽视的阅读资源。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掘图片细节,快速掌握故事的重要内容,增强思维的敏捷性。

[案例2]

在绘本Alf Saves the Day中,主人公阿尔夫热爱足球运动,却在球场上频频失利,正当他灰心丧气之时,他在餐厅里的一次扑救避免了服务员被飞来的足球砸伤,因此获得了教练的青睐,最后,大家发现阿尔夫拥有出色的防守天赋。故事中save 这个词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在餐厅场景出现有拯救、挽救之意,第二次在球场防守成功时出现有防守、救球之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片信息,体会save 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并结合故事结尾思考save 在标题中的内涵,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学对话如下:

T:Look at the two pictures.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words?

S1:At first, Alf saves the waitress from danger.

S2:At first, Alf saves the girl from being hit.

T:Yes, that’s for safety. What does “save the shot” mean in the next picture?

S:防守,救球。

T:Good! Alf saves the shot to win a football game. And now Alf turns his unlucky day into a good day, in this way he saves his day!

[分析]学生一开始忽视了对图片细节的观察,无法辨别save 在不同语境中的真实含义。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观察两次动作的不同意图,帮助学生察觉出save 的新义,准确理解故事标题的内涵,进而发展了思维的敏捷性。

二、创新续编故事,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和创造性思维体现的是思维活动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是—种高阶思维能力,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积极发表对人物和场景的想法。比如,让学生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或通过创编新情境,使故事情节更加丰满立体,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由于绘本篇幅的限制,人物多层次的心理变化往往不能被全部表述。教师可以抓住情节转变的契机引导学生细心体会人物的内心,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如鼓励学生为人物增加对话、动作或表情,进而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案例3]

绘本Home is best讲述的内容是Mr Parrot 嫌弃自己的房子又小又旧,离家四处寻找更好的住所,但是,找到的新房子总是有缺陷。他在长途跋涉中饥困交加,最终一头撞在了一个障碍物上,睁眼一看,发现撞上的正是自己的老房子。最后,他在曾经的家里安定了下来,学会了珍惜家给他带来的温暖和庇护。当Mr Parrot 疲惫地倒在老房子前,睁眼看到了曾经的家时,他应该会有很多复杂的情绪变化,从沮丧、困顿、失望转变成惊喜、感叹、快乐,也许还会夹杂着丝丝后悔的情绪,但是,绘本缺乏对他内心转变过程的描画。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为Mr Parrot补充内心独白,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学对话如下:

T:How does Mr Parrot feel now?

S1:He feels happy.

S2:He feels surprised.

T:If you are Mr Parrot, what would you say and do then? For example, Home,sweet home! (发出幸福的感叹)

S3:I love my home!I don’t want to go again.(作留恋状)

S4:My home is old and small, but I can have a good rest here.(作放松状)

T:Very good. You are imaginable!

[分析]学生的创造性表达弥补了描述人物心理变化的重要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情绪,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随后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搭建了舞台。

三、辩证分析情节,发展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性思维是指学生能够自主建构意义和价值观,独立思考,不盲从和轻信教授的知识体系。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有理有据地进行判断、分析,由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提出批判性观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有些绘本故事的内容可能会存在逻辑不合理的地方,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这些有待推敲的细节进行批判性思考,勇敢提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以此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案例4]

在绘本The best Christmas present中,Vicky 捡到了疑似圣诞老人丢失的礼物袋,于是,他挨家挨户地送出了这些圣诞礼物,最终获得了朋友们的感激和家人的赞赏。在故事的开始,Vicky 捡到了别人丢失的物品没有尝试去联系失主,而是擅自送出了这些物品,这与我们的生活常识是相悖的。教师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这一故事细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学对话如下:

T:The story is interesting. Is there anything strange in the story?

S:Sorry, I don’t know.

T:If you find a strange bag on the way, what’s the first thing you gonna do?

S1:To find the owner.

S2:I want to know whose bag this is.

T:Great! But Vicky gives these gifts to his friends at first, is it a good way? Why?

S:No. Santa Clause can’t find his bag back.

T:Yes, you’re right.

[分析]通过教师的追问,学生关注到了故事的不合理之处,同时联系自身生活经验,为自己的判断补充依据,发展了思维的批判性。

四、感悟故事内涵,发展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反映了思维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指的是学生能透过现象感知本质,超越事物的表面洞察其核心规律。有些绘本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道理只有通过细心阅读、深度思考,才能被学生领会。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可以对故事中因果关系的探讨为抓手,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的深度,以此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案例5]

绘本Cat and Mouse中,老鼠和猫相约参加十二动物的聚会,但是老鼠没有叫醒猫,使得猫错过了进入十二生肖的机会;在去参加聚会的路上,老鼠坐在牛的身上到达了目的地,在关键时刻它冲到了第一个,夺走了第一个属相的位置。最后,猫和老鼠反目成仇,从此不再交好,但是,牛的后续反应没有在故事中展现出来,这就给学生留出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可通过提问使学生推论出牛和老鼠很有可能也从此交恶,使学生感悟到背信弃义的消极后果。教学对话如下:

T:Who wins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S:The mouse.

T:Yes, think about it, what happens next? What about Mr. Ox? Is he happy?

S:No, he is unhappy.

T:Are they still good friends at last?

S:No.

T:So the mouse lost two good friends.

S:What a pity!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后续发生的故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正当竞争的重要性,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英语绘本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资源,教师应引导学生感知图文细节,发展思维的敏捷性;在学生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编写,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经验,对故事中不合理的细节进行批判性思考,发展思维的批判性;发掘绘本的深层育人内涵,引导学生从因果关系中认识规律,发展思维的深刻性,从而在绘本阅读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
组织敏捷性研究述评及展望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敏捷性发展研究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渗透分类思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利用问题导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让经典不再遥远
C2系统的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