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敏捷性研究述评及展望
2019-12-18董华夏淼
董华 夏淼
摘 要:组织敏捷性作为一种高阶动态能力对于动态环境下的现代企业至关重要。通过梳理国内外组织敏捷性的相关文献,从感知能力、应对能力、创新能力3个视角归纳总结了组织敏捷性的概念内涵,结合资源基础论、知识基础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分析了组织敏捷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围绕组织敏捷性分类、影响因素和评价体系的相关文献进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组织敏捷性的理论研究框架。最后,从概念界定、影响因素、研究范围、研究方法4个方面指出了未来研究的关键问题和重点方向,为组织敏捷性的研究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关 键 词:组织敏捷性;研究现状;理论基础;研究框架
DOI:10.16315/j.stm.2019.06.016
中图分类号: F 270
文献标志码: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ospect of organizational agility research
DONG Hua, XIA Miao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Abstract:Organizational agility, as a high-level dynamic capability, is crucial to modern enterprises in a dynamic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through comb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on organizational agility, from sensing ability, response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three perspective summarized the concept of organizational agility. Based on the RBV, KBV and dynamic capability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research on organizational agility, review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he classific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organizational agility, and establishe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framework of organizational agility. Finally, the key issues and key directions of future research are pointed out from four aspects of concept defini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research scope and research methods,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research on organizational agility and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of enterprises.
Keywords:organizational agility; research status; theoretical basis; research framework
21世紀初制造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和客户需求变化的挑战,全球市场的不断细分和创新变革使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为满足顾客对高质量、高性能定制产品的需求,组织敏捷性使企业感知和响应市场变化,并立足客户需求打破传统的批量生产模式,生产更具有个性化的产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背景下,组织敏捷性是制造企业在动荡市场中进行自我调整、响应变化、寻求发展的综合能力,是制造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1-2]。企业实现组织敏捷性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人力、物资、组织资源的有效集成和动态管理。为了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对自身组织敏捷性水平进行评估和提升,并主动适应环境变化,高效灵活地优化重组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流程。
从1991年首次提出“敏捷制造”概念至今已20余年,组织敏捷性的研究方向已从概念界定拓展到分类评价、理论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等多个方面,并且研究的范围和对象延伸到多个维度。由于研究的出发点、涵盖范围不同,当前学术界对组织敏捷性没有统一的定义,从而缺少统一的方法建立组织敏捷性的分类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但是所有定义都指明企业需将技术、人力和管理等要素高效组合在一起,以响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并适应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并强调了组织敏捷性在提高企业绩效和获取竞争优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中对组织敏捷性的现有研究成果系统述评,理清组织敏捷性概念的发展脉络,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为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据此,本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多个视角对组织敏捷性的研究起源、定义、内涵、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归纳。然后,围绕相关理论对组织敏捷性的分类方式、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本文最后整合了现有的多个理论研究视角,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组织敏捷性理论研究框架,并对未来研究的关键内容和重点方向进行了展望。
1 组织敏捷性研究源起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传统制造业逐渐丧失竞争优势。为将信息产业中的技术优势与制造业的传统优势相结合并进一步提升制造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美国里海大学雅柯卡研究所编写了《21世纪制造企业战略》。报告中指出,现代工业己经迈过大批量生产时代,进入了敏捷竞争时代。在新竞争规则的驱动下,制造企业的产品、组织、战略等诸多方面需进行更加灵活敏捷的转变,企业需要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并依据市场需求同步调整生产。在此研究报告中首次用“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和“敏捷制造企业(agil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的概念来概括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是,企业不断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整合快速反应能力、柔性制造能力和协作能力等多种敏捷制造能力,并充分利用资源来组织生产,将柔性的、先进的、实用的制造技术,高素质的劳动力以及企业的战略管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迅速地响应顾客对新产品和新服务的需求。
学术界对组织敏捷性的研究始于“敏捷制造”的概念,早期的研究文献认为“组织敏捷性”和“敏捷制造”有着相同的内涵甚至可以概念互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组织敏捷性”不仅意味着制造速度的提升,其内涵已经由生产制造系统扩展到组织设计、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等多个层面。组织敏捷性也成为衡量一个企业能否适应市场环境的多变性、满足消费需求的多样性,以及企业能否拥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标准,其敏捷的特性同样适用于其他的商业行为和服务行业[3]。
2 组织敏捷性概念的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2.1 组织敏捷性概念的界定
1998年学者Lee Dyer等回顾了先前学者们对制造敏捷性(agile)及敏捷组织(agile organizations)的相关研究,指出组织的适应性不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行为,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而Dyer等[4]首次将这种组织适应性概括为组织敏捷性(organizational agility)。组织敏捷性的提出拓宽了灵活性的概念,不仅指生产制造流程的敏捷性,更强调了企业的业务部门和信息系统可以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可以前瞻性地做出响应[5-6]。组织敏捷性是促使企业高效且创新地响应业务环境变化,并将变化转化为企业发展新机遇的一种企业整体范围内的能力[7-9]。国内外诸多学者在定义组织敏捷性时都强调了组织敏捷性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具体体现在响应速度、制造柔性、领先力、质量、创新力和效益几个层面[10]。根据已有文献,对组织敏捷性内涵的研究可以概括为感知能力论、响应能力论和创新能力论,如表1所示。
2.1.1 感知能力论
感知能力论的观点强调组织敏捷性是企业快速感知变化的能力。企业外部環境具有多变性,竞争对手的行为、消费者的偏好、经济形势、政府监管和法律以及技术的更新迭代在时刻发生变化;因此,组织敏捷性作为感知能力促使企业对市场的走向做出预测和判断并全面掌握消费者的偏好变化,使企业能够预知竞争者的行为并判断行业发展的趋势,从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生存发展[11-12]。在感知能力的视角下,组织敏捷性是洞察市场机遇的能力或技术,具有敏锐性的特点,更加关注企业对于机遇和威胁预判的时效性。
2.1.2 应对能力论
应对能力论的观点认为快速感知环境的变化不是目的,能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响应才是组织敏捷性的关键。组织敏捷性是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高效响应能力,通过建立快速反应和灵活的制造系统以及在不同产品之间快速切换生产体系,不断应对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有助于持续提高绩效[13-14]。当感知到环境发生变化时,不同企业的应对范围和方式各有不同,主要应对方式有2类,第1类是复杂应对行为,例如:制造新产品、建立新分销渠道或按照新客户细分市场;第2类是简单应对行为,企业根据市场状况进行价格的调整,重新配置现有资源,制定柔性、可操作的生产计划,依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生产规模,增减现有产品的产量或者改变产品特性[15]。从应对能力的视角来看,组织敏捷性强调了企业的执行力,重点关注企业如何基于市场前沿信息采取应对措施,并及时跟踪新措施的落实情况。
2.1.3 创新能力论
创新能力论的观点并不单纯强调组织敏捷性的“敏锐感知”或者“快速响应”,而更加强调企业创造发展机遇和引领市场走向的能力。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很难用既有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新需求,组织敏捷性作为一种创新能力在企业获取市场机遇、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改革生产技术和应对竞争威胁等环节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有研究指出,创新性是组织敏捷性的基本要求,组织敏捷性的概念包含了企业2个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创新式能力,企业通过开发新型产品、优化服务模式、革新商业模式等开创性活动来打破落后生产格局,获得市场竞争优势[16];另一方面是利用式能力,具体表现为企业对行业环境、消费者需求、生产技术革新等因素所带来的机遇或挑战的应对能力。因此,组织敏捷性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企业应对变化的方式上,企业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例如:资产、知识和社会关系)和改革产品设计生产流程、行政管理环节和服务模式将环境变化转变为企业蓬勃发展的新机遇[17]。同时,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应积极主动地预测市场走向、开拓新市场,快速推出新产品和服务,创新地引导市场需求的发展[18-19]。
综合以上3种能力论观点,本文认为组织敏捷性是一种动态性的综合能力,它能促使企业敏锐地捕捉市场变化或预测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灵活迅速地制定新战略,高效地整合和再分配企业资源,对现有的产品或服务进行改进升级,从而更好应对消费者的需求并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2.2 组织敏捷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资源基础论(RBV)
组织敏捷性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与资源基础理论密不可分,资源基础论是战略管理研究中极具代表性的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其战略资源的使用,只有那些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不可替代的(VRIN)战略资源才能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20]。企业拥有独特的、有价值的资源,可以获取持续性的较高绩效,而难以被竞争对手准确识别、简单模仿的异质性资源,可以促使企业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关于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理论观点包括企业所拥有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2种存在形式,从广义上讲企业所拥有的的信息知识也属于资源的一种[21],因此近几十年中较多研究都采用了资源基础论探讨IT技术的商业价值与竞争优势的问题。同样在组织敏捷性研究的历程中,有学者以IT技术作为企业特殊资源的视角探讨对组织敏捷性的影响机制。研究认为,企业的IT技术通过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促进沟通、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来实现组织的敏捷性,从而使企业更好地感知市场变化、应对客户需求,进一步提升企业绩效并获取竞争优势。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IT技术与组织敏捷性影响的研究,将在下文中把IT技术作为影响组织敏捷性的技术因素展开讨论,在此不做过多论述。
2.2.2 知识基础论(KBV)
资源基础观从企业内部资源的角度解释了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条件,而知识基础观是建立在资源基础理论上的延伸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知识处理系统,企业内的隐性知识是构建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力量[22-23]。人是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部分或者全部知识的共享,或者通过知识的整合和再加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知识根据基础论的观点,对内而言企业需要对员工个体的知识进行整合,创造出更具有价值性和专业性的新知识;对外企业需要拓宽渠道从企业外部获取有效知识。基于知识基础观,诸多学者对知识管理能力与组织敏捷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如表2所示。研究早期,学者们多从概念出发,用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知识管理理论各个要素与组织敏捷性相关概念的关系,认为知识管理通过作用于组织感知力、响应力,从而使组织敏捷性的到进一步提高。近些年,学者们对知识管理能力对组织敏捷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知识管理对组织敏捷性的影响机制及积极作用。
2.2.3 动态能力理论
在资源基础论(RBV)和知识基础论(KBV)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态能力理论可以解决动态环境下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问题,使得该理论逐渐成为过去十年中最有效的理论工具。Teece等[30-31]提出了动态能力的分析框架,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整合、建立和再配置内外部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它的基本原则是企业为长期保持竞争力必须不断提高其各项能,并同时把组织敏捷性被定义为一种高阶的动态能力,能够使企业感知识别威胁和机会,并迅速调整生产和管理行为。组织敏捷性的研究建立在动态能力理论的基础上,从应对环境变化的角度,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敏捷性的内涵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动态能力是更宏观的企业能力概念,包含企业所有业务流程,而组织敏捷性属于企业能力的微观概念层,是企业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着重强调企业感知和响应环境变化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动态能力为理论依据的组织敏捷性概念被认为是动态能力的特定子集,是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动态能力和在极具动态变化环境中生存的能力[32]。
已有研究表明,动态能力是企业多维度能力的组合,本文结合战略组织过程以及组织认知的视角,将动态能力理论划分为市场导向能力、吸收能力、战略柔性3个维度与组织敏捷性概念进行比较发现,组织敏捷性的内涵特征与动态能力理论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如表3所示。
市场导向能力的维度强调企业用组织范围内的市场情报(客戶和竞争者信息、技术和监管政策变化等)来捕捉客户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并将情报跨部门传播使企业整体对市场情报作出响应[33-34]。市场导向能力和组织敏捷性概念的研究都以环境变化作为切入点,都反映了企业对市场情报的响应状况,然而在这2个概念之间又有细微的差别,例如:市场导向能力更强调信息处理环节在应对环境变化过程中的重要性,企业需重视信息的收集、跨部门情报的传播和信息再加工等流程。然而组织敏捷性的观点是企业应对市场机会和威胁不仅仅依赖于对市场信息的处理,更取决于其他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产生的交互作用。
吸收能力是企业通过获取、吸收、转换和利用知识的方式所构建的动态能力,是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能力之一[35]。其中,获取和吸收知识的层面强调企业能够收集并理解外部生成的知识内容,这类似于组织敏捷性概念中的感知能力;转换和利用知识的层面指企业能够对新获得和吸收的知识加以利用,这类似于组织敏捷性概念中的响应能力。吸收能力与组织敏捷性内涵之间的主要差异为,前者指的是企业管理知识的能力,组织敏捷性是企业感知和回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因此,组织敏捷性是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而吸收能力则是提高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基础。
战略柔性指企业有灵活的资源池、多样化的战略投资组合和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可以采取主动或被动的方式及时对市场威胁和机会作出反应[36]。战略柔性强调的是企业战略问题,而组织敏捷性包含并扩展了柔性战略的内涵,其理论同时适用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运营管理等环节。
3 组织敏捷性的分类及构成
关于组织敏捷性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其定义与内涵,还有很多学者进一步探讨了组织敏捷性的细化分类,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为评价组织敏捷性以及研究组织敏捷性的提升路径提供了不同的思路与方法。组织敏捷性植根于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其所具有的综合性特征使分类方法具有多样性,本文对当前组织敏捷性研究中3种主流分类方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如表4所示。
当前学术界较为公认的组织敏捷性分类方法是Sambamurthy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所提出的运营敏捷性、合作伙伴敏捷性和客户敏捷性分类观点。Sambamurthy认为组织敏捷性是协调客户(包括潜在消费者)、合作伙伴及企业内部组织以快速应对动态环境变化的能力。其中,运营敏捷性是指企业在寻求创新机会和竞争优势时,其生产经营过程在响应速度、完成度和经济成本等方面表现出的应对能力。合作伙伴敏捷性被认定为是企业通过构建战略性、扩展性、虚拟性的伙伴关系网络,来获取创新机会和竞争优势的能力,主要强调的是具有伙伴关系的企业之间通过某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双方资源共享、能力互补,并能共同应对市场竞争的协作能力。企业传统的合作模式往往是一种固定状态,由于彼此间信息不互通且流动性差,企业更换和选择合作伙伴的成本较高,从而使企业间既有的合作方式固定化、模式化,但企业动态地选择合作伙伴,可以进一步改善协作的灵活性。客户敏捷性是企业高效捕捉客户需求变化、深入挖掘客户潜在需求、适时推出相应产品(服务)来应对市场需求的能力,强调企业要关注客户及潜在顾客的消费习惯、需求变化,从而为客户提供所需的产品(服务)。
除上述分类方法外,Lu和Ramamurthy依据胜任力、灵活性、快速性、反应性4项特征将组织敏捷性分为运作调节敏捷性和市场利用敏捷性。这种分类观点进一步强调了企业高效应对市场变化的重要性。运作调节敏捷性是作用于企业内部的敏捷性能力,涉及到企业生产运作、日常管理等各个部门和不同运营环节,并为企业产品(服务)的创新提供基础性支持。市场利用敏捷性是作用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敏捷性能力,涉及到企业的销售、市场、开发等部门,促使企业追踪市场走向和挖掘消费者喜好,从而快速改进和开发新的产品(服务)。
另外,Sharifi在研究组织敏捷性的概念以及提升路径时将组织敏捷性分为3类。第1类,敏捷性驱动能力:在业务环境变化的驱动下,公司需不断调整业务运行和建立竞争优势的流程,并促使企业重新审视或重构公司的战略;第2类,敏捷性能力: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感知能力、应对能力、灵活性以及应对高效性;第3类,敏捷性提供者:是指企业实现敏捷性能力的手段,包括企业制造环节中的组织、人员、技术和创新这4个要素。企业在构建敏捷能力和敏捷驱动能力过程中需要敏捷提供者给予有力的支持。
本文认为,国内外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组织敏捷性的分类观点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分类方法,这恰好也体现了组织敏捷性概念的综合性。组织敏捷性的分类要素主要涉及企业组织要素、生产系统要素和供应链合作这几个方面。
4 组织敏捷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研究表明,组织敏捷性对企业的诸多业务流程均有正向影响,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企业绩效,因此学者们对组织敏捷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组织敏捷性受多方因素影响,但从整体上可以划分为2类: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
4.1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提高组织敏捷性的一个重要前因变量。组织敏捷性的提高得益于产品研发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IT)、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要素从不同层面给予支持[37-38]。1995年,Goldman等提出了获取敏捷性竞争能力的4个战略维度,其中一个维度强调了IT技术对组织敏捷性的重要影响(其余3个维度是:扩大客户群体、通过合作以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组织各部门间的协调以应对市场变革)。之后有学者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IT技术在增强企业的感知和响应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IT基础设施能力、IT商业活动能力、IT预见能力这3种主要的IT能力与企业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产生交互作用,帮助企业更灵活、高效地应对市场需求变化,为顾客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过程中,IT能力使企业高效配置人力、资本、物资来进一步提高组织敏捷性[39]。另外有学者用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这一观点,Chen等[40]在研究中210多家中国制造型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指出IT能力能够提高组织敏捷性。Zain等[41]对马来西亚300多家制造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对于信息技术的采纳程度与组织敏捷性的提高有正向相关关系。
学术界另一个研究方向将企业的IT技术、组织敏捷性与企业竞争优势联系起来。Sambamurthy将企业IT能力划分为IT技术和IT基础设施建设的2个方面,涵盖企业选择、获取、配置和采用IT技术的全过程,并就此构建了一个涉及IT技术、组织敏捷性和企业绩效的理论框架。Chakravarty以环境动态性为切入点,讨论IT能力对于企业的双重影响:一方面,IT能力能够提高组织敏捷性;另一方面,IT能力能够提高企业绩效,研究结果进一步论证了IT技术对于企业提高组织敏捷性、保持竞争优势和提高盈利能力具有推动作用。
4.2 非技术因素
企业组织敏捷性的提升需要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发挥交互作用,在制造企业中组织敏捷性表现出来的快速响应变化、及时调整生产流程、勇于改革创新等特性,涉及到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等技术部门和企业的管理、后勤等非技术部门[42]。因此,组织敏捷性的提高不能仅依赖于技术革新与进步,企业的组织结構、制度流程、战略决策、运行机制甚至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等非技术因素对组织敏捷性也有重要影响。
4.2.1 知识管理能力及供应链合作
知识基础观(KBV)认为,企业的发展需要相关知识的支持,在组织敏捷性的提高过程中仅依靠技术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企业具备较高的知识管理能力[43-46]。知识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配置知识资源,打破技术因素和组织敏捷性之间的壁垒。一方面,IT能力作为技术因素用于捕捉外部环境变化和处理相关信息。在这种机制下被处理的信息归为显性知识,这些知识可以直接为企业所用,从而提升其组织敏捷性;另一方面,IT能力作为数字化平台,企业借助IT能力提高知识管理水平并构建组织敏捷性。供应链合作也被视为组织敏捷性的影响因素之一,企业通过与供应链伙伴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并获得外部知识,提高了企业对外界变化的反应能力[47-48]。
4.2.2 组织战略要素
企业的战略框架影响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动态适应性的特征,良好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模式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从而提升企业的组织敏捷性。组织敏捷性是企业对动态市场的持续应变能力,它的实现依赖于企业多重战略决策过程和自我组合过程[49]。Goldman等指出,敏捷性的实现依赖于基于组织发展的战略过程,并提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能够推动企业获取敏捷性的基本战略过程,即满足顾客需要,通过组织内外的合作来增强竞争能力,选择适合的组织过程来管理变革和不确定性,以及重视员工和信息对敏捷性的影响。McCarthy等[50]为敏捷性提供了一个战略实施框架,强调了遗传学理论和构造学理论在企业敏捷性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分析了基于敏捷性的企业战略变革过程,其中包括战略分析(收集来自环境的信息并进行整理)、战略选择(依据信息分析进行选择)和战略实施(分析组织过程中需要抛弃的和补充发展的地方)。Nerur等[51]则指出,在实施敏捷途径时,必须对自身的组织能力进行衡量。他们分析了传统制造模式和敏捷制造模式之间的不同,认为为了实现敏捷性,组织应该依据自身的情况调整战略目标,重新配置资源并实现人员、管理和技术的整合。
5 组织敏捷性的评价体系研究
组织敏捷性要求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调整生产结构,是企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体现,在组织敏捷性研究过程中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52]。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企业能否快速感知和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动并不能作为评价组织敏捷性的唯一指标。因此,学者们从组织敏捷性的定义、特征等不同角度,构建了多种评价模式和指标体系,使组织敏捷性的评价体系逐步完善。
5.1 定量评价体系
5.1.1 TCRS指标体系
Dove[53]基于市场变化情况提出的TCRS评价指标体系是学术界公认的经典指标体系,侧重于度量企业敏捷性转变的结果。该体系包含4维度:时间(time)、成本(cost)、鲁棒性(robustness)、适应范围(scope of change),分别用来衡量企业自我调整过程中投入的时间和成本,以及评估外界环境变化对企业平稳运行和适应范围的影响程度。通过对组织敏捷性的各个要素进行量化分析,构建了一个能反映企业创新能力、自我调整能力、合作能力的组织敏捷性评价体系。
5.1.2 CIPME指标体系
Amos将企业的通讯连通性(communication)、跨组织参与性(inter-organization)、生产灵活性(production)、管理流通性(management)和员工使能性(emploee)这5个组织要素作为度量组织敏捷性的重要指标,重点评价组织敏捷性提升路径。其中,通讯连通性对企业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能力进行评价,跨组织参与性主要针对企业参与联合经营活动时展现出的能力和水平,生产灵活性指的是制造系统和生产环节进行调整的实时性,管理流通性反映的是企业以统筹资源配置的方式参与生产管理的情况,员工使能性这项指标涵盖了企业内部工作团队的组队能力和员工的知识水平等方面。虽然CIPME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是可量化的,但是缺少量化方法的研究。
5.1.3 基于动态联盟的二维表评价体系
1997年美国敏捷制造中心建立了一种基于动态联盟(也称“虚拟企业”)的组织敏捷性评价体系。“动态联盟”是敏捷制造中的重要概念,由于单一的制造企业在面对市场机会时无法独立组织生产或进行高质量生产,可以采取多个企业联合、优势互补的组织形式进行合作生产[54]。基于动态联盟的评价体系用二维表的形式对动态联盟全生命周期内的敏捷程度进行分析,横轴用动态联盟从成立到解散的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节点进行表示,纵轴分为社会关系、法律形式、物资设备3个角度,该评价体系着重对组织敏捷性提升过程中特定阶段进行评价[55]。
5.2 定性评价体系
Goldman等[56]认为企业的应变能力、产品定价、虚拟合作关系以及员工素质是组织敏捷性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与市场、顾客、员工、合作和信息等要素相关的多维度敏捷竞争空间分析法。
Tsourveloudis等[57]认为,组织敏捷性是涵盖多个维度的能力,因此很难建立敏捷性评价量表。他们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模糊逻辑分析框架,分别对企业的生产、市场、人员和信息4个基础要素进行评价。生产基础涉及到企业的厂房设备、生产流程、物资管理等方面,用生产调整所用的反应时间和成本来评价;市场基础主要是指市场竞争环境,依据企业感知变化的能力和调节产品(服务)种类的能力来评定企业能否获得较好的市场反馈和较高的客户满意度;人员基础从员工接受培训和奖励的层面来衡量;信息基础是指企业内外部的信息流动状况,重点对信息的获取能力、管理能力和共享能力进行评价。
Worley等[58]建立了含有14项敏捷要素的组织敏捷性评价体系,重点对企业组织结构的灵活性、资源配置的灵活性、新产品(服务)的开发目标、信息共享程度、知识共享能力和员工激励制度进行系统地评价。
6 未来研究展望
本文对组织敏捷性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和总結,从感知能力、应对能力、创新能力3个视角对组织敏捷性概念进行解读,并从企业能力论的角度阐明了组织敏捷性概念是动态能力理论的凝练与升华,同时对组织敏捷性的分类方式、影响因素、评价体系进行了归纳总结,最终构建出一个组织敏捷性研究整合模型,如图1所示。通过对组织敏捷性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回顾发现,该领域的研究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有许多不足,未来对于组织敏捷性的研究应拓展更多的维度,不断创新研究方法。
6.1 明确界定组织敏捷性的概念
当前学术界对于组织敏捷性的研究大部分侧重于理论描述和建立分析框架,重点涉及组织敏捷性的影响因素以及组织敏捷性的提升路径等方面。但是“组织”的概念并没有一个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定义,“适应性”、“灵活性”和“敏捷性”都用以解释组织如何应对不可预测的动态环境变化,且对于每一个概念都存在大量的歧义和混淆,在后续的研究中应重点明确敏捷性的特点,将敏捷性概念与适应性、灵活性进行区分。
6.2 拓宽组织敏捷性的研究范围
现阶段“敏捷企业”的概念代表了自适应组织这一思想发展的最新阶段,它包含了组织适应性、柔性制造以及组织敏捷性研究框架中的所有概念和主张。有大量关于组织敏捷性的文献涉及到企业战略、技术、生产和管理的实践,并将此作为描述敏捷企业的一部分。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以下几点:首先,深化对敏捷企业运行机理的研究,立足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为我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模式参考和理论指导;其次,应对制造企业的组织敏捷性水平与财务绩效进行相关性分析,了解组织敏捷性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为企业确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的组织敏捷性指标;最后,由于当前关于组织敏捷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生产性和营利性的组织当中,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较为欠缺,因此未来研究应着眼于公共部门、政府等非营利组织的层面,通过获取这些组织的相关数据,研究组织敏捷性对于应对社会突发事件的作用。
6.3 优化组织敏捷性的研究方法
在组织敏捷性的定量分析方面,未来研究可以沿着优化组织敏捷性评价指标的方向发展,不仅对制造企业生产调整的最终结果进行度量,更应建立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和各个运营环节的度量体系,应使得评价指标具体化且评价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建立阶段结果导向的组织敏捷性评价体系有利于帮助制造企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组织敏捷性的定性分析方面,未来研究可以将提高组织敏捷性定性为创新行为或创造竞争优势的行为,使企业的研发部门在提高组织敏捷性的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帮助制造企业获取开发和利用组织敏捷性的途径,从而在动态环境中有效地感知和响应市场机会以获得竞争优势,并进一步为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持。
6.4 縱深组织敏捷性与IT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在诸多文献中,已经讨论了IT能力作为一项技术因素对组织敏捷性和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为了在此研究基础上开发更高程度的组织敏捷性,未来的研究需要继续关注IT能力对组织敏捷性的影响机制。由于客户基础、产品品牌、核心竞争力、基础设施和员工是影响组织敏捷性的重要因素[59],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扩展方向,研究市场环境、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员工和创新能力等因素如何与IT能力发挥交互作用,进一步提高制造企业的组织敏捷性。随着时间的推移IT技术不断革新,公司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生产控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供应商提供的数据网络补丁等不同的新兴技术体系来构建IT基础设施的敏捷性。未来研究还可以着眼于制造企业如何利用重要的数据存储库和社交网络数据来提高感知能力和信息吸收能力,并进一步探讨信息基础设施、软件如何与组织敏捷性发挥更好的协同作用,推动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NAGEL R N.21st centu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strategy[R].Bethehem:Iacocco Institute,Lehigh University,1992:1.
[2]SHERIDAN J H. Agile manufacturing: stepping beyond lean production[J].Industry Week,1993,242(8):30.
[3]KATAYAMA H, BENNETT D. Agility, adaptability and leanness: a comparison of concepts and a study of practi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9,s60-61(98):43.
[4]DYER L, SHAFER R A. From human resource strategy to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lessons from research on organizational agility[J].CAHRS Working Paper Series,1998:6(2):6.
[5]VOLBERDA H W, RUTGES A.Farsys: a knowledge-based system for managing strategic change[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1999, 26(2):99.
[6]OVERBY E, BHARADWAJ A,SAMBAMURTHY V.Enterprise agility and the enabling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06,15(2):120.
[7]GOLDMAN S L,NAGEL R N,PREISS K.Agile competitors and virtual organizations: strategies for enriching the customer[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1995:47.
[8]VAN OOSTERHOUT M,WAARTS E, VAN HILLEGERSBERG J.Change factors requiring agility and implications for IT[J].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06,15(2):132.
[9]ZHANG Z,SHARIFI H.A methodology for achieving agility in manufacturingorganis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9,62(1-2):7.
[10]YUSUF Y Y, SARHADI M, GUNASEKARAN A. Agile manufacturing:the drivers, concepts and attribut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9,62(1-2):33.
[11]DEVOR R,GRAVES R,MILLS J J. Agile manufacturing research: accomplishments and opportunities[J]. AIIE Transactions, 1997, 29(10):813.
[12]ROBERTS N,GROVER V.Investigating firms customer ag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importance of aligning sense and respond capabilitie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2, 65(5):579.
[13]JAMES-MOORE S M R. Agility is easy, but effective agile manufacturing is not[C].London:
IEE Colloquium (Digest) Proceedings of the IEE Colloquium on Agile Manufacturing,1997:1.
[14]SEETHAMRAJU R, SUNDAR D K.Influence of ERP systems on business process agility[J].IIMB Management Review,2013,25(3):137.
[15]SAMBAMURTHY V,BHARADWAJ A,GROVER V.Shaping agility through digital options: reconceptualizing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ntemporary firms[J]. Mis Quarterly,2003,27(2):237.
[16]LU Y,RAMAMURTHY K.Understanding the link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agility:an empirical examination[J].Mis Quarterly,2011,35(4):931.
[17]任宏波,劉红军,白旭.基于业务流程管理框架的企业敏捷性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21):64.
[18]CHAKRAVARTY A,GREWAL R,SAMBAMURTHY V.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etencies, organizational ag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 enabling and facilitating roles[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13,24(4):976.
[19]DOVE R.On the concept of agile enterprise[J].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1996,7(4):23.
[20]BARNEY 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
[21]周建成,张聪群.动态能力视角下的集群内中小企业转型战略研究:基于浙江大唐袜业集群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4,16(3):92.
[22]GRANT R M. 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S2):109.
[23]GRANT R M.The knowledge-based view of the firm: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practice[J]. Long range planning,1997,30(3):450.
[24]BECKER F.Organisational agility and the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J]. Journal of Corporate Real Estate,2001,3(1):28.
[25]DOVE R.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agility:relationships and roles[C]//Handbook on knowledge management[M].Berlin:Heidelberg,2003:309.
[26]ASHRAFI N,XU P,SATHASIVAM M,et al.A framework for implementing business agility through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C]//Seven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mmerce Technology Workshops,2005:116.
[27]NAZIR S,PINSONNEAULT A. IT and firm agility; an electronic integration perspective[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2012,13(3):150.
[28]MAO H,LIU S,ZHANG J.How the effects of IT and knowledge capability on organizational agility are contingent on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nd information intensity[J]. Information Development,2015,31(4):358.
[29]CAI Z, HUANG Q, LIU H, et al. Developing organizational agility through IT capability and KM capability: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C].PACIS. 2013: 245.
[30]TEECE D J, PISANO G,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509.
[31]TEECE D J.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 (Sustainable) enterprise performan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13):1319.
[32]NIJSSEN M, PAAUWE J. HRM in turbulent times: how to achieve organizational agil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12,23(16):3315.
[33]KOHLI A K, JAWORSKI B J. Market orientation: the construct, research propositions,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0,54(2):1.
[34]NARVER J C, SLATER S F. The effect of a market orientation on business profitability[J].Journal of Marketing,1990,54(4):20.
[35]ZAHRA S A, GEORGE G.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185.
[36]GREWAL R,TANSUHAJ P.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for managing economic crisis: the role of market orientation and strategic flexibility[J].Journal of Marketing,2013,65(2):67.
[37]周和榮, 李海婴. 敏捷企业知识管理的动因与机理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6):19.
[38]霍春辉.组织敏捷性的形成机理模型与实证研究[J]. 管理学报, 2010, 7(12):1767.
[39]AMOS J W, GIBSON D V. An exploratory model of agility:key facilitators and performance metrics[C]//Proceedings of the 4th Annual Agility Forum Conference, Atlanta.1995:765.
[40]CHEN Y, WANG Y, NEVO S, et al. IT capa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the roles of business process agility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J].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14,23(3):326.
[41]ZAIN M, ROSE R C, ABDULLAH I,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and organizational agility in Malaysia[J].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2005,42(6):829.
[42]JACKSON M, JOHANSSON C. An agility analysis from a production system perspective[J].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2000,14(6):482.
[43]HOYT J, HUQ F,KREISER P.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responsiveness: the development of a validated survey instrument[J]. Management Decision,2007,45(10):1573.
[44]HULT G T M,SLATER K S F.Market orientation and performance: an integration of disparate approach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12):1173.
[45]ALAVI M, LEIDNER D E. Review: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research Issues[J].Mis Quarterly,2001,25(1):107.
[46]FU Z, MA Z M, LI W. Storing OWL ontologies in object-oriented databases[J].Knowledge-Based Systems,2015,76:240.
[47]ZACHARIA Z G, NIX N W,LUSCH R F. Capabilities that enhance outcomes of an episodic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1, 29(6):591.
[48]SQUIRE B, COUSINS P D, BROWN S. Cooperation and knowledge transfer within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the moderating properties of trust, relationship duration and supplier performance[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9, 20(4): 461.
[49]BULLINGER. H J. Turbulent times require creative thinking: new concepts in production manag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es, 1999(60-61):9
[50]MCCARTHY I , TSINOPOULOS C. Strategies for agility: an evolutionary and configurational approach[J].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2003, 14(2):103.
[51]NERUR S, MAHAPATRA R K, MANGALARAJ G. Challenges of migrating to agile methodologies[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5, 48(5):72.
[52]汪克夷,張爽,冯桂萍.基于敏捷供应链的装备制造业供应商评价体系[J].科技与管理,2010,12(1):62.
[53]DOVE R. Measuring agility: the toll of turmoil[J]. Production, 1995,107(1):16.
[54]DOVE R.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the meaning of agile[J].Production,1994,106(11):14.
[55]叶丹,战德臣,徐晓飞.企业的敏捷性及其度量体系[J].中国机械工程,1998,9(4):21.
[56]GOLDMAN S L, NAGEL R N.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agility: the emergence of a new era in manufactur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3,8(1-2):18.
[57]TSOURVELOUDIS N C, VALAVANIS K P. On the measurement of enterprise agility[J].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Robotic Systems,2002,33(3):329.
[58]WORLEY C G, LII EE L. Agility and organization design: a diagnostic framework[J].Organizational Dynamics,2010,39(2):194.
[59]WELLL P, VITALE M. What IT infrastructure capabilities are needed to implement e-business models[J].MIS quarterly Executive,2002,1(1):17.
[编辑:费 婷]
收稿日期: 2019-09-01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JY073);青岛市社科基金项目(QDSKL1801145);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QDSKL1801169)
作者简介: 董 华(1972—),女,教授,博士生导师;
夏 淼(1993—),女,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