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2024-03-24朱玉龙
朱玉龙
[摘 要] 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能够体现人们优良品质及精神需求的思想理念、意识形态。其种类多种多样,民族音乐艺术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民族音乐艺术受到了多元化艺术形式的影响,生存的环境受到了威胁,如何将民族音乐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促进其长远发展成为各界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明确指出民族音乐艺术传承与发展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华文化艺术特色宣传、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在此基础之上,梳理了民族音乐艺术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民族音乐艺术;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 J6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4)03-0078-03
中华文明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形成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而民族音乐艺术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式之一[1]。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民族音乐艺术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传承意识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使得民族音乐艺术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互联网的出现拓展了民族音乐艺术传播的渠道,在文化融合背景下,民族音乐艺术加快了创新步伐。在面对机遇与挑战双重环境中,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寻找一条捷径,进而才能更好地弘扬与普及。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意义,梳理挑战与机遇,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为民族音乐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民族音乐艺术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以及文化内涵,是我国不同民族历经数年形成的宝贵资源,象征着民族精神[2]。例如著名的古琴曲《广陵散》《阳春白雪》《平沙落雁》等都展现出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音乐风格。此外苏州评弹、昆曲、梆子等也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中国传统乐器有琵琶、古琴、二胡、笛子、箫、鼓等,这些乐器的音色、演奏技巧、使用方式均和中华民族文化有密切关系。通过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审美能力及创造力的提升,透过音乐艺术深度理解文化的精髓与价值,增强民族认同感与自信心。借助民族音乐艺术使人们体会到不同民族音乐特色,从认识到理解,再到自主传承,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承氛围。
(二)有利于展示和宣传中华文化艺术特色
民族音乐艺术集合了音乐素养、民族内涵、精神文化于一体,不管是艺术形态,还是价值内涵均体现了多元化、历史性、经典性特点,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日积月累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极具特色的音乐艺术形式,艺术感知以及价值内涵均体现了艺术的独特性。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可以深层次挖掘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充分展示民族情怀以及东方审美价值。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弘扬可以使越来越多的新一代青年高度重视民族音乐内涵及价值,促进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播,重现艺术魅力的同时,引导更多的年轻人重新认识及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自主参与到传承与宣传行列中。
(三)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及自豪感
民族音乐艺术最明显的特点便是民族性,多元化文化融合发展背景下,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突显出其民族性,增强凝聚力与自豪感[3]。民族音乐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进而才能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虽然在多种文化融合背景下,民族音乐艺术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生存危机,但是同时也促进了其自我创新与提升,越来越与现代人审美需求相契合,社会凝聚力也在逐渐增强;另外,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必然需要体现时代特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更多优秀的代表性音乐作品,也使得更多的人了解民族音乐艺术,感知音乐文化价值、精神品质,进而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通过音乐的形式实现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例如,《歌唱祖国》这首歌曲旋律响起时能够使人们感受到祖国伟大、民族自信,也有一些音乐制作人在民族音乐中融入了一些现代旋律,进而体现民族音乐的现代化元素,在高亢的曲调中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力量、音乐的魅力、历史的悲怆,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民族音乐艺术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民族音乐逐步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
从目前发展现状而言,民族音乐艺术明显要滞后于时代步伐,具体从以下几点分析:第一,民族音乐内容创新性不足,时代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审美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果民族音乐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浪潮,或者实现同步前行,极易在多元化文化艺术的影响下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在无法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时候,选择其他音乐形式的人会越来越多,民族音乐艺术传承与发展必然受阻。第二,民族音乐艺术传播路径受限,不同的时代传播艺术的渠道也不同,由最初的口口相传发展为现在的电视、媒体,再到最近几年的互联网,艺术传播形式变化较大,这是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产生的结果,体现的是社会发展中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如果民族音乐艺术依然采用传统传播形式,无法与时俱进,那么将失去面向大范围受众传播的机会。第三,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社会未实现深度融合,现实中虽然也有一些媒体、官方网站开展制作及播放一些与传统音乐相关的节目,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热度较低。
(二)人们传承意识薄弱,不了解民族音乐艺术
在现代社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多元化文化的不断融合,人们审美理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更喜欢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一些新型音乐艺术形式,对民族音乐艺术不感兴趣,传承意识薄弱,并且不会主动借助多种渠道去了解这些音乐作品。而且民族音乐传播过程中以传统形式为主,现代人更喜欢通过网络、手机、视频等形式了解音乐作品,传统的传播形式较为单一,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眾更好的了解民族音乐。
(三)传承、传播民族音乐艺术的优质人才匮乏
艺术传承与传播都要有专业的人才给予支撑,但是在民族音乐艺术传承与发展中,此方面的优质人才较为匮乏[4]。不管是社会范围,或者是专业范围,主动了解及学习民族音乐的人少之又少,本身民族音乐艺术要求专业性较强,需要人才具备扎实的音乐基础,并且对民族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当前从事民族音乐艺术工作的难度非常大,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人员逐渐减少,也有一部分年轻人觉得民族音乐的学习是毫无价值可言的,认为此艺术形式是“落伍”的,也正是由于存在错误的认识进而使得他们更不愿意付诸实践行动。即便现在流行音乐市场基本饱和,但是依然有大量年轻人涌入此行列中,民族音乐却“门庭冷落”。人才的匮乏使得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步步维艰。
三、民族音乐艺术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互联网技术拓宽了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播渠道
民族音乐艺术传播渠道及方式受限,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入融合逐渐形成的融媒体环境,则为文化及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与机会,民族音乐艺术可以充分借助融媒体平台实现传播渠道的进一步拓展,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有机会接触到民族音乐作品。除此之外,大数据技术逐渐成熟,将民族音乐作品精准化推送给受众,也使一部分对民族音乐有兴趣的受众可以观看到更多经典作品,促进音乐修养的不断提高,这也有利于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播、传承与发展,不仅可以实现传播质量提升,而且为艺术传承打造了更加多元化的渠道。
(二)文化融合促进民族音乐推陈出新
民族音乐艺术要想发展必然要走创新之路,但是创新中如何才能与大众需求更加贴切,与民族音乐发展路线更加相符,这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重点话题。现代社会新理念、新技术、外来文化层出不穷,也有部分已经与民族音乐相结合,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民族音乐艺术创新有了更多的思路,增强了吸引力,体现了时代特色,可以说文化的不断深度融合为民族音乐创新发展创造了机会。
(三)现代信息化丰富了民族音乐艺术的储存与再现的形式
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都为人们获取更多民族音乐艺术知识与信息提供了条件,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人们视野越来越宽阔,借助线上渠道相互交流与沟通,表达自己对民族音乐的看法、认识,增强相互间的了解,将一群民族音乐艺术爱好者汇集在一起,进一步扩大了民族音乐艺术影响范围。民族音乐作为艺术形式,传承载体的选择极其关键,现代信息技术便是非常不错的形式,线上结合线下,通过录制、存储、传播、再现等不同的形式呈现民族音乐,也使得这一艺术能够长久的保存下来,在展示不同阶段发展情况的同时,也可以为未来更好的前行提供重要的依据,逐渐制作出更加多样化的民族音乐艺术作品,通过受众极易接受的形式留存下来。
四、民族音乐艺术传承與发展的策略
(一)重视民族音乐艺术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当前处于新时代,文化氛围与之前差异较大,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要符合现代社会文化环境,既要保留本真的底蕴与素养,同时还要体现时代发展特色,其中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推进文化创新活动的开展,加快民族音乐和其他文化的融合,可以基于民族音乐艺术融合打造音乐会,也可以通过线上渠道邀请专业人士为民族音乐创新提供专业知识,尝试和古典、流行、摇滚等音乐结合[5]。目前我国民族音乐素材较为丰富,缺少的是创新意识,民族音乐可以和多种音乐艺术有效整合,形成符合大众需求的作品,比如通过引入周笔畅的《浏阳河2008》等融合民族特色的歌曲。湖南卫视音乐类综艺节目当中,谭晶用一首《九儿》音乐跨界,并证明不同音乐表现形式融合可碰撞出惊人的火花,腾格尔也通过多元音乐文化融合实现跨界演唱,将流行音乐与传统民族音乐融合,以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大众的喜爱。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想法明确民族音乐现代化发展研究方向,使民族音乐创新、发展有更多的可能性。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强化宣传,逐渐拓展传播渠道,收获较好的传承效果,比如开发音乐融合类的综艺节目,专门设计与民族音乐相关的模块;民族音乐与旅游项目融合,各景点积极开展民族音乐节;线上音乐平台大力推送民族音乐作品,提高点击率、收听率;以民族音乐为主题创编电影、电视剧片头曲和片尾曲,扩大传播范围。
(二)精准定位民族音乐艺术传播内容及受众群体
现代社会中依然有很多人对民族音乐感兴趣,如何将这一部分人转化为忠诚受众,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受众定位,结合社会发展趋势,深挖民族音乐艺术喜爱者,逐渐增强这部分群众的认可度,进而达到较好的传承、传播效果,以此打开传播的突破点。除此之外,传播内容也要根据受众需求定位,由于受众差异性明显,喜欢的音乐形式、歌手不同,为此要做到精准定位民族音乐艺术传播内容,这样更易于大众接受。具体可以从以下两点做起:第一,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定位分析每一个平台受众群体,充分了解受众都喜欢哪些民族音乐内容,将潜在客户转化为忠诚受众。例如对受众喜欢哪些作品、歌手、风格进行分析,收集线上浏览频次、消费倾向等,在整理了这些大量数据以后,明确受众范围,进而做到民族音乐作品的精准投入。第二,网络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包容性、开放性,受众听音乐时可以自由发表观点、看法,而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为此民族音乐艺术传播时可适当给予受众引导,鼓励他们在评论区分享见解,在经过筛选与整理以后,能够为民族音乐艺术创新提供思路与灵感。
(三)重视地域音乐文化保护与宣传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文化、思想、艺术丰富多彩,而且不同地域呈现的音乐艺术也极具民族性,为此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应该始终围绕地域性这一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强化宣传与保护[6]。例如收集记录各地区、各民族音乐作品,整理成册,统一保存。与此同时,还要强化地域音乐文化的宣传,根据地区文化特征,在保留本真的基础之上站在多元化、创新性角度深挖民族音乐艺术内涵,给予不同地域文化差异尊重,进行合理化创新。也可以鼓励民族音乐艺术逐渐品牌化发展,形成品牌效应,提高艺术知名度及影响力,邀请品质好、流量高的年轻演唱家、音乐人进行推广,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民族音乐,进而加入传承行列中。
(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为传承与发展储备优质人才
人才是民族音乐艺术传承与发展的保障,为此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加快专业人才培养的步伐。例如,可借助社会机构的力量增设民族音乐培训班,符合要求的人员可直接到宣传部工作,特别是要鼓励年轻人积极参与进来,推进民族音乐艺术创新与发展;同时也可以让学校积极开设民族音乐专业课程,由专业导师授课,逐渐推进民族音乐艺术向教育领域迈进,发展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储备更多的优质人才。
结 语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而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文化的弘扬,使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民族音乐艺术作品更好的了解文化精髓、内涵与价值,在感受音乐动听旋律的同时,深刻体会古人在艺术方面的造诣。所以民族音乐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分支,要想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就必须走创新之路,积极主动与现代艺术融合,精准定位传播内容以及群体,强化宣传及保护,同时还要加快优质人才的培养,为民族音乐艺术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姜晓.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音乐艺术发展[J].喜剧世界:中,2023(03):100-102.
[2] 朱虹.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与传承路径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22,13(03):158-160.
[3] 李姝萱,马玉佩.文化认同与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J].艺术评鉴,2023(14):171-176.
[4] 谢琼洁.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的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J].文存阅刊,2023(03):82-84.
[5] 陈思羽.民族音乐传承与保护路径研究[J].艺术评鉴,2023(07):95-98.
[6] 付蕾.多元文化下的民族音乐艺术发展研究[J].艺术评鉴,2022(06):76-78.
(责任编辑:韩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