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型康复教师培育路径
——以杭州市西湖区某特殊学校校本经验为例

2024-03-21谷昭丹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五色工坊组内

葛 瑛 谷昭丹

(杭州市紫荆花学校 浙江杭州 310012)

2022年,杭州市西湖区某特殊学校开启浙江省定点康复规范化提升准备工作。通过自评、第三方机构评估与省、市残联验收多个环节,促使学校审视特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固有问题:学生的康复需求大于教师的专业支持,康复基地的提升标准大于教师的专业程度,融合巡回指导需要大于学校的指导作用。基于这些问题,特殊学校力求探索一条“五色四阶”的“复合型”康复教师培养新路径,提升特殊学校康复成效,助力区域融合教育发展。

一、“五色四阶”培育路径的总体组织架构

“五色四阶”是培育特殊学校“复合型”康复教师的一条新路径,在组织理念、参与原则、运作观念方面都有其独创性。

(一)以专业需求为导向。学校通过对全校教师进行需求调查,统计学生的障碍类型,结合专业文献中已有的康复教学研究,确定“五色工坊”的五个康复领域方向,即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言语训练、认知康复、情绪行为,目的是助力特教教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实践成长[1]。

(二)以统筹安置为原则。学校确定“五色工坊”康复领域之后,指定5名在相关领域有丰富经验的熟手教师作为组长,并率先把校级、中层、三长人员安置在不同康复工坊中。其余教师可以自主选择1—2个擅长或有愿意加入的工作坊,由教科室统筹安置所有教师,全员卷入研修营。

(三)以康教融通为观念。学校按照工作年限将“五色工坊”中的教师分为“新手、熟手、巧手、能手”四个阶梯,制定四阶培养目标。力求将老师们培养成具有“融爱、融技、融通”优秀品质的康复工作者。并通过校内研修、校外联动,让教师抱团发展,以团队的力量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康复支持服务。

二、“五色工坊”研修营的差异化研修内容

“五色工坊”是西湖区某特殊学校康复教师的研修载体,分别指红色活力运动坊、黄色聪慧启智坊、紫色灵巧工作坊、绿色伶俐沟通坊、蓝色积极心绪坊,五个工坊有差异化的研修内容,培育了粗大、精细、言语、认知、行为干预五类康复教师。

(一)红色活力运动坊,重粗大动作训练。活力运动坊共学肢体障碍儿童的障碍特点和类型,粗大动作、感觉统合领域的康复技能。通过对肢体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及个案研讨,提升工坊整体专业实操能力。

1.评估肢障学生动作能力。组内老师走出学校,为多位普通学校资源教室的特殊需要儿童做《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66 项》肢体动作能力评估,并出具专业的评估报告,分析出爬、跪、走、跑和跳中的薄弱领域。

2.指导资源教师康复训练。组内成员到普通学校协助资源教师对专业评估后的肢体障碍学生制定训练方案,并示范知觉动作训练实操技能,遵循由易至难顺序,锻炼上下肢机能,如训练下肢支撑、骨盆重心转移、促进伸展能力、稳定蹲姿等。

3.支持融合学校课后服务。组内多位老师连续一年到普通小学为两名有肢体障碍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康复课后支持服务,包括知觉动作和感觉统合训练,获得了学生的欢迎。

(二)黄色聪慧启智坊,重认知注意训练。聪慧启智坊设计多个智力障碍和多动症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的小游戏,并以微课呈现在学校微信公众号的数字家校,便于家长家中康复训练。

1.解读学生智商测评报告。全体组员研讨学习《韦氏智力测验工具(儿童版)》,了解智力测验包含的言语测试与操作测试流程,便于科学解读医院出具的智商测评结果。

2.提升教师认知康复技能。组内教师承担了共承担了校内定点康复机构多个孤独症、多动症、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康复训练,在组长带领下,组员就个案的训练情况进行了研讨与反思。

3.支持家长掌握干预技巧。聪慧启智坊已经拍摄了多期认知能力训练小视频,如《认识大小》《认识形状》《认识颜色》等系列视频,并且在学校数字家校微信公众号上线,为家长提供康复支持小妙招。

(三)蓝色积极心绪坊,重情绪行为干预。积极心绪坊编制《学生问题行为调查表》和《学生非在校期间问题行为调查表》,调查学生整体情绪行为问题,并将有需求学生安置在行为三级预防体系中。

1.储备行为干预技能。组长带领组员通过研读专业书籍《特殊儿童行为管理》、聆听线上培训,参与《解密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线下讲座,积累丰富的行为干预知识。

2.编制行为策略集锦。依托规划课题,组内成员共同编制了《FBA “百事通”:常见问题行为干预策略集》,涵盖了10种常见问题和干预策略,并在项目制名师工作室联动活动中进行了推介。

3.处理异常情绪矛盾。学校联动校内外力量,组建了由资深专家、草根专家和后备专家共同组成的行为干预团队,为校内和校外的严重情绪行为问题学生提供支持服务。

(四)绿色伶俐沟通坊,重社交沟通训练。伶俐沟通坊研习为存在社交沟通障碍的孤独症学生提供专业评估与支持。并使用“啾啾语音板”“听我打”等辅助沟通手段为沟通障碍儿童提供辅助支持。

1.语言行为里程评估。在教科室组织下,组员共同学习了《VB-MAPP》孤独症儿童语言行为里程碑评估系统及工具箱操作使用,为下一步科学评估做准备。

2.个别教育教学分层。全体组员为定点康复服务的孤独症学生做了《VB-MAPP》语言行为评估,并制定了个别化教育计划,为下一步个训进行了基线期数据。

3.提升言语康复效果。组内教师承担了校内定点康复机构中的多个不同障碍类型学生的社交及言语训练,组员研讨、反思个案的阶段训练,提升训练成效。

(五)紫色灵巧工作坊,重精细动作训练。灵巧工作坊研习蒙氏教具的实践操作,撰写训练脚本,拍摄“精细动作康复”系列视频,在学习强国杭州学习平台“百科汇”栏目上线。

1.研修蒙特梭利教具应用。全体参与了《蒙特梭利初级班》在线培训,学习了如何创立蒙特梭利日常生活区,研习了蒙氏教具的实操,如,插座圆柱体、彩色圆柱、色板等教具。

2.研商学习强国康复教程。全体成员拍摄了8期精细动作康复视频,包括上“肢肌肉牵伸训练、腕关节屈伸训练”等专业训练视频,并在“学习强国百科汇”栏目上线。

3.研讨定点康复个案训练。组内老师共同为校内多名孤独症儿童和脑瘫提供训练,组员集体制定了康复个别化教育计划,对训练计划和过程进行了研讨,并反思干预效果。

三、“四阶教师”的阶梯化培养方式

阶梯式发展论是指客观事物随时间由一个台阶跃进到另一个台阶的发展。阶梯式发展在空间上表现为台阶性,在时间上表现为阶段性[2]。据此,学校根据工作年限与知识构成,将教师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梯“一阶苗苗教师、二阶苞苞教师、三阶花花教师、四阶果果教师”,针对五个工坊的教师的阶梯培养方式一致。

(一)蓓蕾学苑导航“苗苗教师”的康复知识积累。一级阶梯的教师主要是0—3 年的新手“苗苗教师”。每月除了“五色工坊”研修营的学习,学校还为3年以下教师量身定做“蓓蕾学苑”青年学堂,提升课堂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科研常识、康复知识与技能。

1.共读一本书,理论联系实践。新手教师以学为基本点,阅读五大领域专业书籍,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新成果,将理论知识、康复技能有机整合。通过每学期共读一本专业书籍,促使教师积累理论知识,把所学理论应用到个训实践。

2.共磨一堂课,研讨促进成长。依托青年教师“希望杯”教学技能比赛和区市级康复教学研讨活动及比赛,各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帮助苗苗教师磨出一堂高级别的展示课。通过共磨一堂课,组内成员也参与了一节市级公开课,对于新手教师,从知识理念到康复实践,获益匪浅。

3.共研一案例,实践检验真知。根据“苗苗教师”遇到的问题,成员共同研讨相关疑难案例,从评估、分析、计划、方案、实施形成一个完整训练及干预案例。组内成员对28 种循证干预方法重新进行了学习,最后取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新手教师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二)研修任务引领“苞苞教师”的成长过程管理。二级阶梯的教师主要是经历了3年新手期,教龄10年以内的熟手“苞苞教师”。五色工坊的组长都来自“苞苞教师”。学校布置了组长和组员研修任务单,每学期需要对任务单完成情况进行上报。

1.一坊一主题,一周一实践。每个工作坊每学期都有侧重的研修主题,教科室给组长和部分组员每周安排了一节个训课,个训课的内容和需要和工坊研修主题相关,并进行月、周记录。

2.一月一计划,一月一研讨。在每学期初,教科室召开五色工坊康复组长会议,并要求组长撰写本学期组内研修计划,并按照计划每月开展一次研讨活动,做好过程性记录与反思和总结。每个月组长会组织成员集中学习研讨一次,时间不少于1 个小时,成员各抒己见,气氛轻松活泼而不失正式。

3.一季一反馈,一期一总结。教科室会在期初、期中和期末召开五色工坊组长会议,布置学校教师发展精神与要求,组长期初上报专业书籍、个训教学具,期中反馈研修情况,期末总结汇报。通过本次期末总结汇报,学校对“五色工坊”进行了阶段性评价。各小组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了一次完整的回顾,同时也提出了不足和反思。

(三)帮带辐射促成“花花教师”的复合技能融通。三级阶梯教师主要工作10—20 年的巧手“花花教师”,为学校骨干力量,本阶层教师发挥老带新帮传带作用。积极参加技能比赛,或指导青年教师投入比赛。

1.读书分享会。校本研修中,每个工坊分享专业书籍和体会交流。老师们交流了读书的收获,通过案例介绍、操作演示,扩宽了学习视野,加深了康复训练的熟练度。

2.科研案例会。科研沙龙中,每个工坊从课题研究的角度分享一个坊内干预个案,通过课题与康复实践相结合,能够更科学地指引“五色工坊”的研修方向。

3.比赛课展会。学校每年一次的“风华杯”参赛选手是教龄10年以上的“花花教师”,展示一节康复个训课或在集体课中融入康复理念,以赛促教把康复技能精熟化、生活化、细致化。

(四)三联交互实现“果果教师”的巡回指导支持。四级阶梯的教师主要工作20年以上的能手“果果教师”,他们经验丰富,很多已经是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或巡回指导教师。本阶层的教师,主要带领“五色工坊”康复教师团队在融合环境中进行巡回指导支持。

1.名师工作室。学校有两个区特殊教育名师工作室,依托工作室开展了多次项目联动活动,工作室成员同时也是各个工作坊成员,联动向普校展示了特殊学校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深入开展融合教育增加有力支持。

2.众校结盟圈。学校与上城区特殊学校杨绫子学校、景宁县培智学校、常山特殊学校等众校分别结盟为共同体,交流学习教学科研师训成果。这些特殊教育联盟校间的互通学习,能推动资源教师提高特殊教育专业理论,进而促进融合教育的发展。

3.普特资源站。学校联合西湖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提供师资援助,解决其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五色工坊教师团队多次协助资源中心一起进行巡回指导,为融合教育中的特殊需要儿童提供康复服务支持。

四、思考展望

(一)转换角色,特教教师由特殊型向融合型转变。随着融合教育的发展,特教教师要自如切换成普校中的资源教师角色[3]。在未来发展中,希望学校能有更多老师深入融合教育学校,为学生提供康复训练和教学支持,与融合学校中的老师共同研讨教学难题,推动区域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提升技能,特教教师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未来特殊教育教师和资源教师,都需要面对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需求,提供各种支持服务[4]。我们要做一名既可以在特殊学校中教学、康复,又可以在普通学校中教学康复的“教康整合、普特结合”的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

(三)拓展功能,特殊学校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未来要加快特殊教育学校转型升级,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向区域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转型,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特殊学校对内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康复服务能力,对外要协同各方力量,承担区域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巡回指导职能[5]。

猜你喜欢

五色工坊组内
五色为功——孙博文的艺术探索与价值
星月工坊
星月工坊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星月工坊
星月工坊
五色人小组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