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军训自训模式中学生教官培养研究

2024-03-03许二梅孙洪伟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国防教育培养模式

许二梅 孙洪伟

摘  要:高校学生军训自训模式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学生教官的培养模式也越来越多样,文章通过研究广东省Z校的学生教官培训模式,发现军训自训模式的优势和不足,探索符合普通高校军训实际情况的学生教官培育模式,以促进各高校军训自训模式的顺利开展,有效完成军训任务。

关键词:军训自训;学生教官;培养模式;国防教育

高校学生军训是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国防后备人才的重要举措[1]。自1985年国家开始实施大学生军训试点的近40年以来,高校学生的军训经历了部队驻训、基地轮训、部队官兵进校帮训、自身力量施训、部队与学校共训五种模式,其中的部队驻训模式,即学生进入部队或军事院校,由现役部队官兵负责带训的模式。基地轮训,则是指通过建立特定的军事基地,各高校根据计划安排学生分批轮流进入基地进行军事训练的模式。部队官兵进校军训,即部队官兵进入高校,在校内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的模式;部队与学校共训,即为部队军官与高校自训教官共同完成带训任务的军训模式;高校自训,则完全由学生组成的教官队伍完成军训任务的模式。这些军训模式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变化,为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现有军训模式短板分析及发展趋势

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高校军训的各种模式显现出不同的短板。部队驻训模式由于学生入驻部队或军事院校,影响了部队正常的教育训练,给部队的管理、住宿和安全等方面带来较多的困难,给部队的保密工作也带来很大的挑战。基地轮训模式由于场地的稀缺,需要各高校根据计划安排分期分批轮流进驻基地训练,不利于高校教育的连续性和教学的实效性。部队军官进校帮训存在以少训多、顾此失彼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军训的质量,打乱了高校整体的教学计划。

鉴于以上原因,目前各个高校采用比较多的军训模式是自身力量施训(自训模式)和部队与学校共训两种模式。但由于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部队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诸如“各战区要毫不动摇听党指挥,要聚精会神钻研打仗,要高效指挥联合作战,要随时准备领兵打仗”等指导性意见。今后作战部队官兵的任务比较明确,也比较繁重,来校帮训的可能性越来越低,高校军训将越来越倾向自身力量军训,即自训模式。

为了研究高校学生自训模式中学生教官培训的特点和规律,文章选取了广东省学生军训自训模式走在前列、三次获得广东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的广东省属高校Z校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二、Z校军训自训模式及学生教官培养

(一)机构设置

Z校设置军事科,工作内容主要是负责学生军训,指导学生军训教官工作。设置科级岗位归属学生处。原有的学生处改为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学生处还设置征兵与退伍事务岗,主要负责大学生征兵与退伍学生的管理服务,可与军事训练相呼应。Z校的军事理论课程归属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置军事理论教研室,由专职老师进行教学和考核。两个部门协同负责学校的国防教育。

(二)军训教官的选拔、培训考核、带训模式探索

军训教官的选拔模式:自愿报名与重点动员相结合。学校根据各学院所有在读学生的男女比例、人數,及新生的招生人数,制订各学院军训教官选拔人计划和任务,下发至二级学院。各学院进行动员,并着重对符合军训条件的学生进行重点动员,其中首选部队退役的学生。再根据报名学生教官候选人的身高、体重、体态及在校各方面表现等进行初步筛选,报送至军事科。军事科再依据标准进一步的筛选、训练和考核。只有通过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学生教官才能获得带训资格,确保学生军训教官综合素质符合要求。

军训教官的培训考核模式:集中培训与日常培训相结合。学校邀请部队现役军人作为学生教官的培训官,配备本校部队退役大学生作为辅助,共同对选拔出来的学生教官进行训练。一是利用暑假时间,对学生教官进行为期半个月的集中训练。二是集训结束后,学生工作部军事科安排学生教官每天早晚开展自训活动,一直延续到军训开始。

在集中培训时间段内,实行部队生活制度,任何集合听哨音,任何出行走队列,任何行动听指挥;早上有早操,下午有体能训练,与部队的管理模式基本一致,且各学员轮流整队带队,提升带训经验。日常训练则一般集中在下午课后,按照训练计划训练基本的军事技能,以保持并提升训练效果。

在完成所有教学技能训练及基础体能训练后,由部队教官进行逐一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单个军人队列动作演练及施教讲解、口令执行、动作技术规范演示、示范及纠正、整队带队等基础内容。通过集训考核的学员获得军训教官的资格。

军训期间学生教官带训模式:在带训期间,每位学生教官一般负责带两个新生班进行为期两周的军事训练。在第一周军训里,完成对新生的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的教学、军体拳、军歌等学习内容,第二周军训里,完成指定的汇报演出的项目训练。

非军训期间的任务安排:在非军训期间,除了必要的训练外,学生教官还会负责学校的部分维稳工作,比如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各重要会议秩序;开展征兵宣讲,急救培训、参加国防教育成果交流展示。

三、Z校学生教官培训模式的优点

(一)有效提升学生教官的国防知识、军事素质、指挥能力和管理能力

一是在集中军训期间,学生教官有机会接受部队教官的全程指导,能很好地理解、内化军训各项流程。二是在集训期间,学生教官轮流带队值班,部队教官指导,对提升带训能力,积累带训经验有明显的帮助。三是合理发挥了部队退役学生的传帮带作用,能在集训之后的日常训练中起到良好的持续指导作用。

(二)有效完成高校的军训任务,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Z校的自训模式已经持续了6年,完成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军事技能要求掌握的内容: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的分队队列动作、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训练中的格斗基础、战场医疗救护、战备基础与应用训练中的战备规定等,达成规定的军训效果目标,提升了学生的军事技能,增强了国防意识[2]。

(三)为培养国防后备役队伍奠定基础

军训期间,学生教官威武良好的形象,以及作为学长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在大一新生中能起到正面的示范作用,为后续教官的选拔、征兵工作奠定基础,为培养国防的预备役士兵和军官打下良好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教官的国防知识储备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需加强

首先,自训教官在国防知识储备上有差异,他们所掌握的国防历史、武装力量、国防体制、现代战争、武器装备等方面的知识与所训学生不相上下,这就决定了学生教官在组织学生军训的各环节中,除了军事技能上的训练以外,在训练中不能以部队的战斗经验、战斗精神、战斗作风来激励教育学生,在培育学生国防意识,忧患危机意识方面,难以达到大纲的要求。学生教官的素质参差不齐,带训经验不足、组训方法单一等问题也影响着军训效果[3]。

其次,学生教官在军训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仍需加强。在军训过程中,教官对被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自训操作过程中,学生教官重点关注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军事技能达标任务,训练内容非常具体单一;加上学生教官本身生活阅历较浅,不具备对新入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的能力,因此思政政治教育引导不足。

(二)需树立教官形象,加强教官心理建设,提升教官的指挥力

学生教官的身份定位模糊,影响军训效果。首先,由于学生教官第一身份是学生,第二身份是教官,导致他们在被训学生心目中地位不高,影响了学生教官在施训过程中的指挥力,进而影响军训效果。其次,军训过程中,各二级学院的辅导员、学生处的老师、学生助理班主任参与期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教官的威信,影响军训效果。再次,一些学生教官自我定位不清晰,对自身的责任、义务及形象的概念并未明晰,傲慢骄纵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军训整体效果。

教官的心理建设需要加强。由于集训强度大,且要忍受广州常期存在的酷暑天气,让部分学生教官产生畏惧的心理。在军训过程中因为与被训学生之间各项难以处理的关系,也会使部分自训教官产生退缩的心理,因此需对军训教官做好心理建设,以避免影响集训和军训的效果。

(三)各二级学院的积极性不高

由学生处统筹军训工作,确实能形成全校一盘棋的局面,但是若任务指标生硬地下达到各二级学院,则不利于调动学院的积极性。尤其在动员的时候强调二级学院的作用,在获得成绩时却完全把二级学院扔在一边的做法,让各学院的积极性受挫折,以致在学生教官推荐的过程中,各学院不能完成任务的情况时有发生,选拔出来的教官质量参差不齐。

(四)无法完成训练内容,影响军训目标的实现

在各高校开展的军训自训的过程中,因学生教官的能力素质不高,场地、设备缺乏、组织难度过大等原因无法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军事技能要求的全部内容,如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内容中的现场教学,要求走进军营、走进爱国主义基地;射击与战术训练中的轻武器射击、战术;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训练中的核生化防护;战备基础与应用训练中的行军拉练、野外生存、识图用图、电磁频谱监测等无法完全完成。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战斗素养,难以实现军事素质的能力的目标。

(五)军训内容未与受训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

在高校教育中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培养方案,国防教育也一样,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危机忧患意识,还应根据各专业不同的培养目标,以及未来可能从事的不同行业,培养不同专业和领域要求的国防素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各个岗位提供合格人才,建立全方位的国防保障体系。因此,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国防教育应凸显其专业特色,遵循差异化教学方法[4]。

五、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学生教官的培育体系

学校教官的集训模式虽然效率较高,但是内容仅限于说教和训练,过于封闭和单一;可酌情丰富教官的培养体系,设置系统培训模式。首先可利用广东省众多优秀的红色国防教育资源增设培训实践教学内容;其次,在学生教官培训的过程中可增设军训教官的国防教育理论课程,为军训教官建立系统、立体的知识概念体系和实践操作系统。第三,做好自训教官的心理建议,在选拔教官的过程中,尽量选取愿意接受制度管理的同学,并在集训前、集训中、军训期间为其做好心理建设工作,让其对军训教官整体形象素质有整体的认知,对将面临的各项事务有初步的心理预期,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教官按计划有步骤开展各项军训工作。

(二)构建“线上与线下、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三结合模式,做好高校军训工作

针对军训自训教官国防知识储备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不够的问题有以下的解决方式:

首先,高校可针对自训内容,设计涵盖军事技能动作规范、背景、国防知识等内容的线上课程,通过线上教育与线下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军事思想引领、军训国防教育的效果。其次,利用虚拟、仿真、视觉技术,创造条件进行战斗素养的培养,弥补现实条件的不足,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军事素质[5]。最后,合理利用新媒体渠道,配合传统媒体构建高校军训季国防思想、思政教育联合的宣传体系,营造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军训氛圍。通过线上线下、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军事技能实践配合的方式做好高校军训工作,实现“三全育人”。

(三)调动二级学院的积极性

学校要有计划地提升二级学院参与军训工作的积极性,积极听取二级学院的意见和建议,将二级学院的军训工作纳入学校国防教育的总体规划,结合各二级学院的男女生比例、专业特征、设置军训前期、中期、后期的系统考核标,将各学院的征兵、军训等事项的工作成效纳入年终考核机制,对推动军训顺利进行的二级学院给予肯定和奖励以及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充分调动积极性。

(四)树立良好教官形象,加强指挥力

一是对学生教官的言行、仪表仪态,精气神进行严格要求,以树立教官良好的形象。二是各二级学院在新生军训动员期间,给予军训教官必要的认可和权力;军训期间凡与军训有关的事情先与教官商量,达成统一的意见,给予学生军训教官必要的权力,加强其指挥力。可酌情设置相关的制度,以明确学生教官的身份,确保在军训过程中教官的职权明确,以保障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军训自训应结合专业特色开展

军训工作应该根据受训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国际国内最新形势,制订科学国防教育课程计划,以达到军训工作与专业相结合的深远意义。如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可培养学生掌握先进的国防信息技术,树立解决各项国防技术难题的信心和决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则可加强对国防宣传技能的学习,培养为我国的国防做好宣传工作的责任意识。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可加强对国际国内经济相互影响的局势分析,提升经济领域的国防敏感性。机械自动化专业可结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上融入课堂教学,分析该科技在国防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带入专业的使命感;人文类的学生可着重强调国防建设的舆论宣传与引导;医学专业可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战场医疗救护的基本程序和操作流程的体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军训期间,还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邀请专家以讲座、报告等形式进行集中培训,让国防教育与学生的专业、未来的工作有机结合。

总之,大学生自训模式将是未来一段时高校军训的发展趋势,各校的军训自训模式各有差异,利弊共存。高校应客观、理性、辩证地看军训自训模式,根据军改、部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学生军训教官的培养路径,探索适合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军训自训模式,推进大学生军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保质保量完成军训任务。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总参谋部 总政治部关于印发《2003-2005年全国学生军训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 (2003-06-20). http:// 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9/moe_36/tnull_467.html.

[2] 教育部 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通知[EB/OL]. (2019-01-1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1061/s3289/201902/t20190201_368799.html?ivk_sa=1024320u.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国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7-11.

[4] 李新平.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D]. 太原:中北大学,2022.

[5] 严小军. 大学生思政教育国防实践协同育人探究[J]. 中國高等教育,2020(24):28-30.

(责任编辑:罗欣)

作者简介:许二梅(1981—),女,硕士,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国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孙洪伟(1981—),男,博士,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本科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国防教育培养模式
大学生国防教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我国国防教育现状探讨
当前国际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困境与突围路径
高校军事理论课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