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视域下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路径探析
2024-03-03赵海鹰刘丽云王璐
赵海鹰 刘丽云 王璐
摘 要:为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建设与“双一流”高校定位相符、与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相融合的高校后勤服务育人体系,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亟须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思政视域下进行深化,在有效降低后勤管理成本、提升后勤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助力全方位育人。文章旨在探析思政视域下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增强协同育人效果,助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关键词: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思政教育;服务育人
传统教育理念中,思政教育的主要方式是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多元化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思政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文化教育发展对思政教育全方位育人的需求,以及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提升的需求。高校后勤作为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1],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在思政教育全方位育人视域下,强化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在“双一流”高校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探索对社会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有更高要求的、与高校发展及社会服务发展程度相适应、与思政教育全方位育人需求相适应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路径,这对助力高校建设、学生成长教育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自启动以来,经历了大后勤、大实体、小后勤、多实体等多种模式历程,各大高校都进行了探索,部分高校也取得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硕果。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有高校探索成立了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后勤服务实体,将高校后勤行政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相分离[2]。这种管理模式一般由高校授权二级行政单位代表学校行使甲方职能,对乙方实行契约式管理。后勤服务实体如同社会企业,发展较好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甚至注册了独立法人资质参与社会化竞争,凭借其丰富的高校后勤服务经验与其他高校的后勤服务实体竞争。但大部分高校的探索并不如预期那样有良好成效,部分高校后勤因各自的历史原因没能形成独立的运营实体,而是成立了以二级行政部门形式存在的乙方,与高校授权的甲方代表部门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普遍以拨款方式按照合同约定拨付经费。随着高校建设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断显现,已严重掣肘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和思政教育的融合之路。
(一)管理不顺畅、发展不平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管理机制不顺畅、发展不平衡的弊端逐渐显露。甲乙方管理机制不顺畅、高校后勤实体服务的专业水平受限、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的管理质量不佳、行业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及高校自身的发展,影响了高校后勤服务贯彻全方位育人理念的思想政治建設,阻滞了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融入“大思政”工作体系的步伐。
(二)组织架构庞杂
高校后勤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为高校发展提供了包括但不限于住宿、餐饮、用水、配电、供暖、绿化、照明、交通、修缮、商贸等方方面面的服务和保障。在此过程中,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功能也体现在高校后勤服务的方方面面,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支撑的需求量也比较大。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优化的并非一蹴而就,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没有充分发挥主观意识和能动性,部分以二级行政单位形式提供后勤服务的高校,其后勤管理部门组织架构整体呈现业务重复、人员庞杂、科室较多的特点,日常工作较为琐碎繁杂,存在职责不清、推诿推责的情况,不利于高校后勤服务队伍建设,严重影响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索实践的进程。
(三)运营成本攀高
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保障的高校后勤服务具有特定的公益性,这一性质决定了后勤服务的实体不能一味地追求营利,高校后勤服务经营者必须在高校服务的社会效益和遵循市场规律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之间寻求平衡点。但囿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各高校发展的不平衡,大部分高校后勤服务的盈利能力较弱,普遍存在服务内容单调、资产关系不明、内部消耗庞大、人工成本上涨、资金需求日益增高等问题,部分高校的后勤运营成本逐渐超出承担能力,而采用拨款制的经费拨付方式常常不能及时满足后勤运营的成本需求,甚至存在负债运行的情况。受此影响,后勤主体服务育人功能的发挥长期得不到足够的经费支持和重视,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工作难以开展和落实,使得高校后勤服务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也颇为缓慢。
(四)后勤管理专业人才不足
当前各大高校普遍重教学科研、轻后勤服务,在人才引进方面对后勤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不够重视不够重视。尤其在当前“双一流”高校建设浪潮中,各大高校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力争教学科研取得质的突破以求跻身“双一流”前茅。为高校提供服务保障的后勤运营所涉及的内容和专业非常广泛,如餐饮、住宿、土建、电力、供暖、网络智能、工程经济等。在这之中大部分高校后勤管理队伍专业技术力量非常薄弱,囿于薪资、职业发展等机制招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且管理人员在校内流动频繁,积极性、稳定性、创新性不足,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有限的管理水平难以满足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专业需求,更难以促进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的发挥。
(五)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滞后
传统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存在信息资源匮乏、传播速度慢等问题,其功能单一、数据单薄的信息化系统或平台,已经不能及时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对智能化、便捷化后勤服务的需求,更难以满足思政教育和全方位育人对高校后勤服务保障落实相关工作的需求。高校及其后勤管理人员对后勤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3],大部分高校的后勤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4],数据信息零散且基础数据更新缓慢,还常常出现系统维护不良的情况,难以切实有效地满足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成长的师生的多元化需求,更难以融入当前“大思政”工作体系,难以发挥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重要功能。
(六)高校后勤服务人员思想意识水平不足
高校后勤服务人员的思想政治意识普遍较落后,主体责任意识比较淡泊,普遍缺乏系统的学习提升机会。提供高校后勤服务的第三方社会服务企业通常也没有建立党支部等形式来加强党建工作,服务学校大局及教学中心工作的意识不足,对员工的精神成长和文化需求不够重视。提升高校后勤服务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有利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落实与开展,对深化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思政视域下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性质和途径与其他部门不同,高校后勤服务育人通过提供的服务来体现,寓于工作与服务的方方面面。因而高校必须加强对后勤工作的支持,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引入优质的社会化服务者以提高服务质量,不断为服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添砖加瓦。
(一)全方位社会化托管
经过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多所优质高校调研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有效路径已普遍开展变革,大部分高校已取消各高校自设的以二级行政单位形式存在的非独立运营实体,通过正规的采购程序将高校后勤服务全部托管至第三方社会服务企业,全面实现了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托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满足高校自身发展对高水平后勤服务的需求。代表高校行使甲方职能的二级行政部门进行了机构调整、机制创新,仅负责高校后勤服务的计划、组织、监管等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和联动工作,努力建成与高校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为思政教育与后勤服务实践相衔接提供良好的途径和保障,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现公益性与逐利性相协调
社会化物业管理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经历了磨砺和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服务市场体系,较之高校自设的后勤服务运营实体,社会化物业服务的质量和专业水平都较为优秀,能够满足高校对后勤服务的专业化需求,也为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托管提供了更多优质的选择。而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深化,也吸引着众多专业的社会化物业服务企业迫切拓展高校市场。虽然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性与第三方社会服务企业的逐利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但是在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第三方社会服务企业的经济效益之间还存在可以寻求共赢的平衡区。经过了激烈市场竞争驯化的社会化物业服务企业在拓展高校市场时,必须遵循高校特色要求的服务标准及规范,而高校也应当承担社会化物业服务的合理利润成本,实现公益性与逐利性相协调,为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的实现夯实基础。
(三)整合后勤业务、做好成本控制
在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徑中,高校应当将内部精简业务科室、优化管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作为重中之重,综合高校后勤服务运行情况、财务数据等,整合高校后勤管理涉及的住宿、餐饮、用水、配电、供暖、绿化、照明、交通、修缮、商贸等各方面内容和项目,并进行专业化测算,采用付费制招投标途径将整合后的项目交由资质好、信誉佳的社会化物业服务企业实施,增强高校后勤服务活力。同时,高校可通过引入第三方造价咨询服务和项目管理服务,做好各项目投资的全过程监督,有效节约、控制成本,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精简整合后的后勤管理部门,应当代表高校甲方充分发挥统筹、监管作用,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和师生实际需求,探索多元化、特色化的管理方式,切实提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将整合后的高校后勤服务项目与“五育并举”的课程实践相衔接,融入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体系中。
(四)加强后勤管理专业队伍建设
在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现全方位社会化托管的过程中,高校应当重视引进后勤管理人才,改善业务岗位的待遇及发展途径,同时,鼓励现有管理人员加强学习、组织专业培训,在工作中培养人才,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在做好基础性与保障性工作的统筹、监管之外,要增强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育人意识,充分发挥服务育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育人示范单位”“服务育人示范岗”等,增强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稳定性和创新性,满足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专业需求[5]。
此外,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即高校内部以二级行政单位形式存在的非独立运营实体的务工人员安置问题须得到妥善解决。可以引入第三方专业人力资源咨询服务公司,对可能被列为离岗及分流人员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和研判,制订详细的人员安置方案,做好应急预案,消除后勤人员的思想顾虑,确保人员安置工作无虞,为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降低人力成本和法律风险,使高校后勤服务能够有余力助力思政教育工作。
(五)加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高校后勤管理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重视后勤社会化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新形式,在现有信息化基础上对服务进行提升改造、优化整合,搭建专业化、智慧化的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大数据平台,线上线下联动管理,完善后勤服务监管体系建设,切实有效地满足师生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日益增长的对智能化、便捷化、多元化后勤服务的需求。
与此同时,必须重视、确保广大师生的信息安全。高校应当对作为系统性工程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信息化建设给予强大的资金支持,保证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高活力。注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任用,积极开展培训,提升信息化业务水平,增强高校师生对后勤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将优质的后勤服务保障与思政教育相衔接,形成信息化、系统化的后勤实践教育模式,融入当前的“大思政”工作体系,助力“三全教育”和“五育并举”,为学生成长教育和“双一流”高校的建设保驾护航。
(六)加强高校后勤服务队伍思想政治建设
思想政治意识影响着一个单位的服务水平,代表着管理团队的格局与站位。深化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必须增强高校后勤服务人员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服务教学的保障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应当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提升高校后勤服务人员的精神面貌和职业素养。深化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应当将提供高校后勤服务的第三方社会企业的思想政治建设情况列入考核因子,督促第三方社会企业加强党建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加强后勤文化建设,为员工提供精神成长空间。高校后勤服务人员应在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党建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提升自豪感和责任感,在平凡且琐碎的教育服务保障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
三、结语
后勤育人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文化育人的有效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加快推进高校后勤现代化、推动传统后勤向现代后勤转型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加快后勤从以“保障”为中心到以“育人”为中心的职能转变,将思政教育与高校后勤管理服务育人有机结合,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后勤工作的各环节,在提升后勤管理能力、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育人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及高校可持续发展,不断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010-07-29).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 838/201008/t20100802_93704.html?.
[2] 杨德广. 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八大转变[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02):105-117.
[3] 张丽娜. 大数据时代高校后勤服务信息化跟进探析[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8):19-20.
[4] 朱斌.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初探[J]. 现代信息科技,2019(02):133-134.
[5] 张新. 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管见: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J]. 高校后勤研究,2021(05):14-15.
(责任编辑:莫唯然)
作者简介:赵海鹰(1972—),女,硕士,中央财经大学资产与后勤管理处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后勤管理、资产管理、企业管理;刘丽云(1988—),女,硕士,中央财经大学资产与后勤管理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研究管理、工程管理;王璐(1988—),女,硕士,中央财经大学资产与后勤管理处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后勤管理、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