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困境及出路
2024-02-19马文友李志伟杜艳华
马文友 李志伟 杜艳华
摘 要:畬族传统体育是畲族人身体活动的一种实践方式,关注畲族传统体育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采用深度访谈、实地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福鼎硖门畲族乡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困境及出路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硖门畲族乡9个行政村中仍有传承传统体育的村落只有3个,保存下来的传统体育项目仅剩5项;项目举办的形式多与节日庆典、体育旅游和学校运动会相融合。研究发现,畲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主要困境在于,政府对于举办传统体育活动的宣传和经费支持以及对于传承人的经济补贴力度不够;硖门畲族人生活环境改变,畲族文化归属感不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适宜继承人数锐减;传承人思维认知有限、价值理念存在冲突等。据此,提出加强畲族传统体育宣传和保护工作、开发畲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促进畲族传统体育与传统节日深度融合、利用学校资源拓宽畲族传统体育发展空间4个相应的解决路径,旨为更快、更好地促进当代畲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畲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出路;硖门畲族乡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24)01-0008-07
Abstract:Traditional sports of She Minority nationality is a practical way of physical activity of She Minority nationality. Paying attention to traditional sports of She Minority nationality is helpfu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By means of in-depth interview and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edicament and outle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sports in Xiamens She Minority nationality township of Fuding. It is known that there are still only three villages inheriting traditional sports in the nine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of She Minority nationality township in Xiamen, and only five traditional sports items are preserved; the forms of the projects are mostly integrated with festivals, sports tourism and school sports meeting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main dilemma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he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is that the governments publicity and financial support for holding traditional sports activities and the economic subsidies for inheritors are not enough;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She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Xiamen has changed, and the sense of belonging to She Minority nationality culture is not stro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backward, and the number of suitable inheritors has sharply decreased; Inheritors have limited cognitive thinking and conflicting values, etc.Accordingly, four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of strengthen the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of She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develop She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She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and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utilize school resources to expand the development space of She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faster and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he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Key words:Traditional sports of She Minority nationality; Development; Dilemma; Way out; Xiamens She township
2018年1月19日,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深受各民族群众的喜爱,在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流交融,提升各族人民体质健康水平,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体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体育的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更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展示一个国家奋发图强和安定团结的形象,构建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大家庭”[2]。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两省[3]。其中,福建省福鼎硖门便是畲族民众的主要集聚地,它位于福鼎市与霞浦市的接壤处,被誉为福鼎的“南大门”,作为福鼎第一个成立的畲族乡,虽然建制时间较短,但是当地居住的畲族人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畲族人能动地创造了独具区域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畲族传统体育”是伴随着畲族人生产与生活实践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态)。因而,深入挖掘整理畲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源流,积极抢救濒危的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继承和弘扬现存的畲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对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意义重大,同时也是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付诸实践。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福鼎硖门畲族乡的畲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其发展的困境及出路。
1.2 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对福鼎市文体新局工作人员(林ZG)、硖门畲族乡政府领导(陈XL、蓝JY)、行政村村支书(柏洋村王ZQ、瑞云村张ZC)、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畲族拳雷WT、舞鱼灯钟WZ)以及民族中学教师(施LF)、硖门中心小学教师(郑SK)等9人进行深度访谈,梳理出硖门畲族乡传统体育的历史沿革,掌握当地有关部门对硖门畲族乡现存传统体育项目的一些政策法规和支持手段。其次,通过3次(分别在“四月八”、“九月九”和硖门乡民族中学校运会期间)对硖门畲族乡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传统体育在当地的发展现状以及群众的参与度。最后,通过多元管窥和逻辑分析,指出福鼎市硖门畲族乡传统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境及其解决路径。
2 结果与分析
2.1 硖门畲族乡及其传统体育传承背景
硖门是福鼎第一个改为畲族乡建制的乡镇。1993年10月3日,硖门畲族乡正式挂牌,下轄9个行政村。硖门畲族有近300年的历史,《福鼎县畲族志》载,康熙五十年(1711),蓝士肇由浙江平阳牛皮岭迁福鼎硖门瑞云水尾。又据《福鼎县畲族志·区域分布迁徙派衍》载:“(福鼎白琳)牛埕下雷氏始祖肇松于明洪武廿八年(1395),由罗源北岭迁福鼎十四都白琳大旗坑牛埕下,派衍于硖门巨洋……等地。”[4]另外,有关资料表明,福鼎蓝氏一族是在明天启初年(1621)由罗源迁至福宁州清皎西池后坑居住,其后裔土春五子文贞于雍正四年(1726)迁硖门哈蟆洋、水尾等[5]。简言之,畲族在封建统治者的长期压迫下,为求生存,从唐朝开始前后经历了数百年的民族大迁徙,由南而北,向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人烟稀少的山区迁移,居无常处,
生产生活极不安定,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直到明清之际,大多数畲族才在闽、浙山区定居下来。
畲族的历史大迁徙对畲族传统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塑造了畲族人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同时也构筑了属于畲族人自己的传统体育文化。福鼎市文体新局工作人员林ZG说,硖门畲族乡传统体育文化很有特色,已被正式挂牌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然而,硖门畲族人在原有文化中衍生并逐渐完善的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福鼎县畲族志》有部分记载),如今随着硖门畲族人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逐渐失去传承。乡政府领导陈XL介绍,硖门畲族乡9个行政村中,仍保留传统体育项目的只有瑞云村、渔井村和柏洋村3个村落(见表1)。畲族人没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且常居住在深山之中,古来信息交流多是口口相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讹传甚至失传。因而,这里曾经都有哪些传统体育项目已无从考证,截止目前,硖门畲族乡仅存“打尺寸”“蹴球”“舞鱼灯”“畲族拳”“登山”等5个传统体育项目。
2.2 硖门畲族乡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
2.2.1 传统体育项目沿袭现状
柏洋村村支记王ZQ介绍,“打尺寸”是一种以断弓为“尺”,以箭为“寸”,用“尺”将“寸”拨击开的技艺。它最初由硖门畲族乡先民从原有部落传入,本是为了纪念在反抗唐王朝武装战争中的畲族英雄蓝奉高;在经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中,现已成为象征畲族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之精神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并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见图1)。
“蹴球”又被称为“踢石球”,始于清代,原是汉族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在清末之时传入硖门畲族乡并受到畲族人的广泛认同。“蹴球”在硖门上百年的传承中,不断被赋予畲族文化的色彩,在方法和规则上也与主流“蹴球”有所差距,使其更加适应于畲族人。民族中学教师施LF说,现今,“打尺寸”和“蹴球”项目已被硖门畲族乡民族中学列入教学计划并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同时,该校在每年一次的校运会中,也加入了“打尺寸”和“蹴球”的竞赛项目,借以增加校运会的趣味性以及畲族传统体育文化(见图2)。
据舞鱼灯传承人钟WZ说,“舞鱼灯”原名“鱼灯舞”,起源于广东沿海地区的一种“旨在祈求天后保佑”的汉族舞蹈,后经广东凤凰山地区先民的迁徙而流传到硖门畲族乡。硖门畲族乡位于沿海地区,乡民中大部分以打鱼为生,因而带有祭祀色彩的“舞鱼灯”便随着历代硖门畲族人的“祈求庇佑”中传承下来。在传承过程中,鱼灯的样式和“舞鱼灯”的方法逐渐加入畲族元素。比如,鱼灯形制上带有畲族文化的花纹;“舞鱼灯”时融入的一些畲族舞蹈动作等。硖门“舞鱼灯”曾在战乱中失传过,后由原籍硖门的外迁畲族人寻回了本地特色。近年来,“舞鱼灯”已经发展成硖门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之一,是一种带有畲族特色旅游的重要娱乐项目(见图3)。每逢节假日,
众多的游客来到硖门畲族乡旅游,体验硖门独特的畲族风情,夜幕降临后,渔井村的海岸边就会举办“舞鱼灯”活动,游客们可以在一旁观赏“舞鱼灯”表演,了解“舞鱼灯”的发展历史和它所蕴含的意义;也可以亲身参与其中,手持鱼灯,模仿表演者的动作,跟着节奏一同跳动。
据畲族拳传承人雷WT介绍,“畲族拳”属于南少林拳种的分支,是畲族先民为保卫家园、强身健体所创造。它不仅拥有南拳的一般特点,而且具有“形威、力猛、马实、手狠”的独特风格[6]。硖门“畲族拳”最早由福安畲族先民传入,后在硖门得到了广泛流传。抗日战争时期,保家卫国的“畲族拳”曾在硖门抗战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而现今,作为福鼎市传统体育文化代表的“畲族拳”在硖门畲族乡并未得到很好地发展,仅瑞云村的雷氏一脉相传;且多以节日活动的表演项目进行(见图4),偶尔举办过“学习交流”“传承展演”等宣传活动,但作为项目竞赛一直没有。传承人雷WT说,当地的“畲族拳”已经面临着失传的窘境。
“登山”是畲族人的一种传统体育项目。畲族人称自己为“山哈人”,意为大山里的人。畲族人世代居住在深山之中,大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环
境,而登山更是每一位畲族人必备的技能。这项运动与畲族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乡政府领导蓝JY说,他们很重视登山运动,硖门畲族乡每年的“三月三”“四月八”“七月七”“九月九”等重要节日都会组织开展(见图5)。一般而言,节日上午乡民们会从乡里出发,沿着山路向瑞云村进发,中午则会在瑞云举办宴席,到下午才会下山,整个活动并不限制人数,全乡适龄人群都可以参加。当下,“登山”活动已经成为硖门畲族人每年的固定活动,拥有着完整的活动流程与规划,是当地人必不可少的体育活动项目之一。
简言之,硖门畲族乡传统体育项目虽源流有序,但多数项目传入时间不详,沿袭现状也是喜忧参半,甚至个别项目还存在失传的困境(见表2)。
2.2.2 举办传统体育活动现状
根据实地走访与调查得知,硖门畲族乡举办传统体育活动大多在节日期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瑞云村的“四月八”,每逢农历四月初八,闽、浙边界地区各县市区的畲族同胞们都会赶来,参加一年一度的瑞云畲族“四月八”节庆活动(见图6)。活动当天,来自各地的畲族人会穿上艳丽的畲族服装一同登上高山,然后隔山对唱“畲歌”,以歌会友、以歌抒情。待“畲歌”唱罢,便会回到村中,在村子的广场上点起篝火,有的围绕篝火大秀“舞鱼灯”,有的借助余光切磋“畲族拳”,还有的在广场中进行“打尺寸”或“蹴球”。可以说,在像“四月八”这样的活动中,畲族传统体育活动已经不仅仅以单独的运动形式存在,而是将其融入节日活动并成为节日庆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2.2.3 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现状
随着“打尺寸”和“蹴球”2个项目进入校园,其传承人也由民间人士转变为当地民族中学的外聘教师,传承方式亦由传统的师徒传授转变为现代的课堂教学。另外,政府组织代表性传承人对当地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扩大传承人队伍,教师们系统掌握“打尺寸”和“蹴球”的方法后,再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广大学生,这相对于“一对一”“口口相传”的传统传承方式更加系统化与规范化。
“畲族拳”在硖门畲族乡传承人数量稀少,加之当地人对于学习“畲族拳”普遍缺乏兴趣,所以并没有专门开设的武馆。“畲族拳”传承人的经济收入极无保障,主要来源于农业和渔业[7]的“靠天吃饭”的本领难以维系“畲族拳”适宜的传承与发展环境。通过对乡政府领导陈XL、蓝JY和畲族拳传承人雷WT的访谈得知,政府针对上述情况制定了一些救助措施——首先,对于较为简单易学的项目,政府聘请传承人对有意继承项目者进行培训,以达到增加传承人数量的目的;其次,对于部分传承人经济困难问题,政府每年都会给予一定的贫困补贴,以改善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
2.3 硖门畲族乡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
2.3.1 畲族文化归属感不强
被称为“山哈人”的畲族人原本聚居于深山里,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更迭,畲族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如今,硖门畲族人是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情况分布在各个村落中,硖门多数的村落都是畲汉杂居,大量畲族人散居在汉族人中,原有的畲族文化在与汉族文化长时间的交流与碰撞中,逐渐衰落、淡化[8]。现在,硖门杂居的畲族人改变了原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甚至部分畲族人连畲族语言都不会说”[9],以至于硖门年轻一代畲族人对畲族的历史知之甚少,缺乏应有的畲族文化归属感;“情感价值上缺乏民族体育的乡土情怀”[10],对于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也是表现出冷漠和不屑。
2.3.2 适宜继承人口比例下降
调研得知,硖门畲族乡是福鼎市贫困乡之一,绝大多数的乡民经济收入偏低,生活质量不高。為了改善现状,当地众多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这种情况导致了硖门畲族乡常住人口大幅下降(乡政府领导陈XL说有近1/3的人口外流),而青壮年人口比例的下降使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失去了大量的适宜人群;另外,受到现代时尚文化的冲击和娱乐休闲方式的影响,大多数年轻的畲族人对于继承畲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失去兴趣[11],认为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是落后的,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正如相关研究所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在健身时,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健身内容和项目的选择大多处于非主流地位[12]。所以愿意主动去学习并且继承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人数越来越少,致使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式微,群众基础日益薄弱,逐渐陷入了后继乏人的窘境。
2.3.3 组织传统体育活动偏少
硖门畲族乡通常将传统体育活动与传统节日一起组织开展,硖门畲族乡传统节日较多,如“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七月七”“九月九”等,现在只有“四月八”将传统体育活动纳入其中,尚没有形成“充分利用重要节日深度融合传统体育活动”来保护和传承畲族体育的文化自觉意识;另外,传统体育项目需要通过竞赛来展示和宣传,并“借助赛事来达到民族文化认同的深层目标”[13]。但据实地调查了解,迄今为止,硖门畲族乡还没有举办过一届正式的专门的民族体育竞赛,使得该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渐渐淡出了当地民众的视线。
2.3.4 传承人思维认知有限
硖门畲族乡偏居一隅,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教育条件更是不容乐观。当地的传承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思维认知有限,据柏洋村村支记王ZQ说,他们村的打尺寸和蹴球传承人初中毕业者居多。这使得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一直很难系统化、规范化、理论化,严重阻碍了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另外,即使同一传统体育项目中,不同的传承人具有不同的思维价值理念,例如,传承人雷WT说,畲族拳出现了“各自为营”“唯我独大”现象,导致各个传承人之间互相诋毁、争斗与冲突时有发生,现存只有他们雷氏一门,这又极大地制约了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和谐发展和有序传承。
2.4 硖门畲族乡传统体育发展的出路
2.4.1 加强畲族传统体育宣传和保护工作
硖门畲族乡瑞云“四月八”节日活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大大增加了其保护力度和宣传程度。硖门畲族乡政府应该以此为契机,将其余的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当中,保护好现有传统体育项目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让更多人了解畲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价值,为畲族传统体育的复兴提供坚实的后盾。同时,当地政府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给予政策倾斜,鼓励畲族传统体育进入校园(尤其是中小学);对已经进入硖门畲族乡民族中学、硖门中心小学的项目投入固定的办学经费,以方便学校建设必要的场地和购置专用器材;并协助民族中学、中心小学成立传统体育项目专业训练队,积极参加福建省少数民族运动会,最大限度地宣传和展示当地传统体育特色。
2.4.2 开发畲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
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民族文化产业多样化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体育、旅游、休闲等领域联动发展[14]。”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旅游消费热点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要求提供更丰富的精神和娱乐产品[15]。这些均为畲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与政策保障。如今,“在体育产业迅猛增长的浪潮之中,民族传统体育以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区域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16]。”譬如,畲族的“舞鱼灯”活动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已经成为硖门畲族乡重要的旅游资源,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还有效宣传了硖门畲族传统文化。鉴于此,硖门畲族乡应该以“舞鱼灯”向旅游资源的转变方法为蓝本,根据其它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特点(尤其是即将失传的“畲族拳”)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可将畲族人练功的场所、器械、古建筑等与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充分展现出畲族传统体育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潜在的经济效益,吸引当地青壮年返乡创业、开设武馆,给予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留住硖门畲族乡适宜继承人口,促进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4.3 促进畲族传统体育与传统节日深度融合
在大力提倡“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利用民俗、节庆活动创造的各种展演机会;积极组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赛事是新时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参与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主要路径”[17]。因此,硖门畲族乡可以定期举办小规模、自主的、灵活的传统体育活动,促进传统体育与传统节日深度融合;参照当地习俗选择“二月二”“三月三”“七月七”等,组织各种形式的传统体育活动,使其融入到畲族群众的生活当中;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制定完整的竞赛奖励制度,用奖金、奖品来吸引畲族青壮年参与其中,使当地传统体育后继有人。再则,福鼎市文体新局应该加大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冷门绝学的扶持力度,重视畲族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18],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畲族传统武术”的文化认同——利用各种传统节日之机组织当地的武术爱好者表演“畲族拳”,并尝试开展“畲族拳”的系列竞赛活动,大力宣扬“畲族拳”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地位,全力挽救瀕危的特色拳种。
2.4.4 利用学校资源拓宽畲族传统体育发展空间
探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认同、深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途径、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校本化,有利于促进该项目的发展乃至民族关系的和谐[19]。硖门畲族乡各级各类学校(譬如乡民族中学、硖门中心小学等)除了原有的“打尺寸”和“蹴球”项目外,还可以尝试性地将“畲族拳”列入教学计划,摆脱“多数中小学校武术课徒有虚名[14]”的尴尬境遇;或者适当展开一些带有特色的畲族传统体育,如畲家拳等课外活动,形成“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模式(畲家拳一直保持着传统的面貌,其脚步稳重,气势强烈,发力时间短,刚劲勇猛,别具一格。被誉为“三绝”的“一疾、二硬、三力”是其主要特色[20]),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参与到畲族传统体育当中,为畲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积蓄后备力量。另外,学校可通过便利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手段,分批次逐步提高不同项目传承人的文化水平和个人修养,使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系统化、规范化和理论化;同时,对同一项目的不同传承人进行价值理念引导,求同存异,平等竞争,建立良好的体育文化生态,逐步形成合作共赢的社会氛围,促进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和谐发展。
3 结 论
畲族传统体育的繁荣与发展是我国实现体育强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关注畲族传统体育有利于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以及畲族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实现。通过对福鼎硖门畲族乡传统体育的个案研究发现,这里曾经拥有许多带有畲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多数村落的传统体育项目已经失传,仅剩瑞云村、渔井村和柏洋村3个村落的“打尺寸”“舞鱼灯”“畲族拳”“蹴球”“登山”等5个项目。现今,这些项目或是以节日庆典的形式举办;或是与生态旅游文化相结合;或是以体育课程、校运会项目的形式出现;或是以宣传与交流活动的方式进行。同时调研中得知,硖门畲族乡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畲族人生活环境改变,畲族文化归属感不强;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适宜继承人口匮乏;组织传统体育活动偏少,项目发展岌岌可危;传承人思维认知有限、价值理念抵牾冲突,缺少良好的体育文化生态等困境。针对上述困境,笔者提出了采取加强畲族传统体育宣传和保护力度;大力开发畲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促进畲族传统体育与传统节日活动深度融合;利用学校资源拓宽畲族传统体育发展空间等4个解决路径。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18-06-18].http://www.seac.gov.cn/art.
[2]曾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2):39-42.
[3]李晓明.浙江畲族民俗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12):102-104.
[4]福鼎县畲族志编纂委员会.福鼎县畲族志[M].福鼎:福鼎县畲族志编纂委员会内部资料,2006:112-116.
[5]方哲红.历史变迁对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J].浙江体育科学,2014,36(2):50-52.
[6]兰润生,林荫生.试论福建省畲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源流与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3):306-308.
[7]张春华.福鼎硖门畲族乡弹涂鱼养殖业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5):49-51.
[8]张建平,金晓峰,章华.畲族体育文化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4(7):73-74.
[9]林春贵,钟敦畅.社会转型时期畲族传统文化的淡化——福鼎市硖门畲族乡个案研究[C].中华文化与的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2011:629-647.
[10]李延超,王玉杰.民族体育资源开发中的价值缺失及其治理对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3,41(3):25-31.
[11]兰卉,吴燕.畲族民间体育项目保存现状与保护措施[J].体育科学研究,2017,21(6):26-30.
[12]白晋湘.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使命与担当[J].体育学研究,2019,2(1):1-6.
[13]袁金宝,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现状、困境及出路[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30(5):445-449.
[14]國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OB/OL]. [2009-07-23]. http://news.xinhuanet.com/ politics/2009-07/23/ content_ 11761312.htm.
[15]徐玉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07-216.
[16]白晋湘,万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研究[J].体育科学,2018,38(10):12-18.
[17]王晓晨,乔媛媛,蒲玉宾,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生秩序逻辑及其参与社会治理路径——基于对桂西的田野调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3):132-137,144.
[18]兰润生.福建省畲族民间体育保存现状及保护措施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2):55-58.
[19]陈振勇.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6:1-4.
[20]方奇.闽台民间体育传统习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