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融入OBE教育理念的实践策略
2024-02-13吴尚凌
摘要:为充分发挥OBE教育理念的作用,提升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实效,本文提出OBE教育理念为成果导向教育,在准确实现教育目标、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优化学生能力评价、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文指出了现阶段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专业教学理念需要更新、教学模式与实际需求不适应、课程体系仍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专业教学策略较为传统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转变专业教学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推进慕课平台的应用,实施混合式学习模式;创新公共管理专业内容,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组建接力式教师团队,构建 “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入全新的专业教学策略等公共管理专业融入OBE教育理念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OBE教育理念;教学实践;混合式学习
基于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切实做到 “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学管理严格起来、让专业教学活起来”。但现阶段,部分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社会需要。这就要求高校及专业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优化专业教学体系和生态,提升人才培养实效。作为具有先进性和现代性的教育理念,OBE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高质量培养专业人才,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旨在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据此,本文在概述OBE理念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教育现存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实践策略。
一、OBE教育理念概述
OBE教育理念是一种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为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总的来说,OBE教育理念的应用优势有以下几点:
第一,准确实现教育目标。OBE教育理念在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中的应用,主要是将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导向,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遵循反向设计的原则,进一步细化教学要求和目标,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
第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OBE教育理念更加注重教学过程,并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检验教学成果,使学生明确专业课程学习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1]
第三,优化学生能力评价。OBE教育理念在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中的应用,学生是否能够顺利从高校毕业,决定性因素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将OBE教育理念应用于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评价内容不再局限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还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等。
第四,发挥教师主导作用。OBE教育理念在强调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能够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辅助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任务,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公共管理专业技能,从而使教学达到预期目标。
综上,在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融入OBE教育理念,可以将学生作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参与专业课程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解决不懂的问题,从而使专业课程教学取得预期的成果。[2]
二、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教育现存的问题
(一)专业教学理念需要更新
现阶段,部分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是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培养学生,而未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同时,部分专业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成为整个实践活动开展的引导者,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缺乏学习主动性。[3]另外,部分专业教师仍高度关注理论知识灌输,未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模式与实际需求不适应
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强调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求实践教学能够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虽然这种教学模式符合专业教学要求,能够落实专业教学目标,但忽视了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的需要,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
(三)课程体系仍不完善
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是人文社会学科,公共管理专业课程安排基本以公共课程加专业课程的模式为主,忽视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同时,专业课程在课时、学分等方面基本没有差异,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导致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缺少目标性。
(四)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教师队伍整体表现良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秉持认真、负责任的态度,并且能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行科研任务和教学改革,这说明高校具有高质量的教学团队,但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4]高校普遍缺少 “双师型”教师,公共管理专业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缺少创新,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并将理论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实践教学整体占比较少,因此,学生能够在教学中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机会,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专业教学策略较为传统
现阶段,在部分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策略过于传统,教学内容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知识相对空洞,没有现实针对性。同时,受自身能力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策略选择和应用方面也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难以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因而对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三、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融入OBE教育理念的实践策略
(一)转变专业教学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融入OBE教育理念,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聚焦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核心能力,确定合适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实践型、创新型人才。
在转变专业教学理念方面,专业教师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例如,教学中要结合公共管理专业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活动,并掌握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现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保证学生能够顺利毕业。同时,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以成果为导向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另外,专业教师应立足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模拟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方面,专业教师应以OBE教育理念为导向,遵循方向设计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结果和其他需求出发,设定合适的人才培养目标,如掌握公共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独立进行政策分析与评估、具备良好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值得注意的是,人才培养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学生的技术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结合公共管理专业特点,对教学目标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公共管理专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等相适应。[5]
(二)推进慕课平台的应用,实施混合式学习模式
慕课平台具有成果评价、实践学习等功能,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形式的具象化,对践行OBE理念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教师借助慕课平台,有助于实施混合式学习模式,以突破教育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促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充分获取并内化专业知识。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推进慕课平台应用方面,专业课教师可以将课堂上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整合,编排慕课,并将慕课上传至学习软件。通过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可以应用慕课弹幕、实时监督评价等功能,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避免出现盲目学习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线上存在的问题,积极给予指导和解答,使其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
第二,在实施混合式学习模式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线下学习的实际情况,适当在慕课平台中增加实践课程,以充分结合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从而加强学生对课堂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线下所学知识,在线上平台中自主选择合适的慕课课程,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另外,专业教师可以借助慕课平台功能,结合线下教学流程,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训练以及总结思考,引导学生在各个阶段中进行深度学习,以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技能。
(三)创新公共管理专业内容,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
创新公共管理专业内容,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是OBE教育理念在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教育中应用的必要路径。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创新公共管理专业内容方面,专业教师应积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并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构建完善的课程矩阵,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衡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体系作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在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方面,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主要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三大基础专业,三个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认识、专业能力以及就业方向基本相同。经调查显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大多数都会选择报考事业单位、公务员等,也有部分学生会选择考研,具体就业方向基本上以社会服务类和教育机构为主。专业教师应基于调查结果,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安排课程,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作用,如 《政府职能与政策分析》 《行政组织与领导力》 《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 《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等。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在融入OBE教育理念后,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引导,明确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等,并基于此构建课程体系。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动态性考查,保证学生能够适应课程体系,也便于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使课程体系更加符合学生需求,加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四)组建接力式教师团队,构建“双导师制”教学模式
OBE教学理念指向教学成果。为提升教学成果和质量,助力学生知识能力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组建接力式教师队伍,充分发挥资深教师的教学作用,带领中级教师和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构建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同时,实施 “双导师制”,为学生提供校内外的专业技术能力导师,助力学生提升其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组建接力式教师团队方面,高校应以资深教师为核心,让资深教师带队助力中级教师能力发展,导向中级教师深入专业课堂,并不断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了解现代社会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构建 “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方面,高校可以针对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需要,吸引更多校内外技术型教师参与教学,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技能学习,检验实践教学成果,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使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更具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
(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入全新的专业教学策略
OBE教育理念在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中的有效应用,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入全新专业教学策略,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方面,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师应明确自身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导者,在正确认识和了解OBE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明确毕业要求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反向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确保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提升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在引入全新专业教学策略方面,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开展全面性的教学工作,引入翻转课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并注重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一方面,调动学生参与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助力学生发展专业综合素养。需要注意的是,在选定教学策略后,教师应对其进行具体的细化,例如,在选定项目式策略后,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项目主题、项目任务,并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规划、实施并取得最后的教学成果。
四、结束语
OBE教育理念在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中的渗透,有助于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实践型、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校教师需要以OBE教育理念为导向,转变专业教学理念,推进慕课平台应用,创新专业内容,引入新的专业教学策略,以此提升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的优秀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高校应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教学策略,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公共管理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森,鲁靖,齐茁.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J].大学,2024(24):116-119.
[2] 韩兰,潘奥,张昕禹.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 “日语精读”为例[J].大学,2024(21):122-125.
[3] 曹丽丽,谭群芳.基于OBE理念的高职院校课程诊改的设计与实施研究:以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储运, 2024(07):114-115.
[4] 朱紫嫣,吴克平,严爱玲,等.基于OBE理念的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效率评价:以安徽省C学院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4(02):111-118.
[5] 董翠.新文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24, 27(03):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