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词声音景观研究

2024-02-02王伊菲

今古文创 2024年2期
关键词:宋代

【摘要】苏轼开启北宋豪放词风先河,将词学推向一种新的美学范式,词作中的声音景观也充分展示其才华。苏轼词的声音景观涵盖广泛,包罗万象,包括自然与人为声景,苏轼将时空、情感与声景结合,有感而发,体现作者的人格与情趣,表现强烈的个性特征。当声景在词作中与作者的心境变化相互碰撞之时,词中的情感被强化,苏轼词的意境得到扩大,意蕴内涵上升到新高度。因此,苏轼词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学艺术价值,还涉及多样化的声音景观知识。

【关键词】宋代;苏轼词;声音景观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2-003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2.011

音乐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作用,它是文学的载体,也代表着中国人的审美倾向。宋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声音是其天然属性。“声音之道,本乎天籁,协乎人心” ①,从纯粹的声音发展到声音景观,强调声音在文化建构中的作用。加拿大作曲家谢弗提出声音景观是“一种强调个体或社会感知和理解方式的声音环境” ②,故而声音景观跳出一维的听觉角度局限,连接视觉与听觉双重维度,可以起到沟通心灵、重构艺术空间的作用。苏轼词中有着丰富的声音景观,从“声景”的角度品味苏轼词中的“声音”,是研究苏轼词的新视角,也是研究古代诗词的全新角度。

一、苏轼词中的声景

苏轼词中蕴含的声音材料数量丰富,种类多样,可分为自然声景与人为声景。二者相互结合,为苏轼词豁达开阔的视觉世界平添几分生动鲜活的声音点缀,拉近苏轼词与读者的距离,丰富苏轼笔下的艺术世界。

(一)自然声景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目之所见、听之所及,皆为自然之声景,在苏轼笔下,二者可互通互化,声可为景,东坡于声音中叙事言情,打造出精妙绝伦的自然声景。

他的笔下有各类飞禽音:

晓来风细,不会鹊声来报喜。(《减字木兰花·得书》) ③

湖风轻软,双鹊飞来争噪晚。(《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枝深处鹁鸪鸣。(《望江南·暮春》)

不同飞禽代表的声音景观不同,所蕴含的情感也不同。喜鹊声传来的是捷报,鸡号带来悲凉孤寂之感,草丛深处鹁鸪的鸣叫如窃窃低语,诉说着春光已尽、夏日将至的消息。苏轼借助不同飞禽的声景,或直接或间接地抒发情感。

马蹄声也是苏轼词中常出现的声音。马是古人常用的代步工具,其声音变化也表现出作者心境的转变: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江城子·密州出猎》)

济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龙山马足轻。(《阳关曲·答李公择》)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浣溪沙·其五》)

词境壮阔时,马蹄声慷慨激昂;词境清新时,马蹄声轻柔舒缓。从马蹄声的变化中,人们看到了形象多变,文学造诣深厚的东坡。

风花雪月是文人墨客钟爱的意象,苏轼匠心独运,在他的词中,寻常的自然风物出现时常伴随着声音,充盈了苏轼词的文学艺术世界。例如: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阳关曲·中秋作》)

凄风寒雨是骎骎。(《临江仙·送李公述》)

山雨潇潇过,溪桥浏浏清。(《南歌子·湖州作》)

簌簌无风花自亸。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风、雨、花、月是苏轼笔下最常出现的自然风物,苏轼在描摹此类意象时,将细小的声音放大,将宏观的视觉世界与微观的听觉世界相联结,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形成独特的声音景观,使得苏轼词具有了象外之声、韵外之致。

(二)人为声景

苏轼词中所谓的人为声景,指通过人造器物或人为发出的声音。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浣溪沙·其四》与《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中的人为声景。先看《浣溪沙·其四》:

簌簌衣襟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日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声画合一’又称作‘声画同步’,即画面中的视像和它所发出的声音同时呈现并且同时消失,两种信息的传播同步完成。” ④衣襟的摩擦声、缫车声、卖黄瓜的吆喝声、敲门乞茶声相互交织,构成一幅夏日乡村图,画中有景有人、有声有色,虽嘈杂但极富生活气息,苏轼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将多个声部交叠,伴随着目光移动,由远及近地将不同的声音景观依次展开,令读者听到、看到质朴的农家景致的同时,也感受到苏轼词洗尽铅华,于朴素中见真淳的另一面。

再看《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冤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宋代刘克庄评此词:“他人勉强为之,气尽力竭,在此则指麾呼唤不来,在彼则顽颉偃蹇不受令,勿可作也。” ⑤明代沈际飞评“其缓调高弹,急节促挝,可以目听。” ⑥可见该词高妙之处。全词围绕琵琶手弹琴展开,苏轼笔下的琵琶声抑扬顿挫、变幻莫测,掺杂着视觉、听觉、感觉多重角度变化,上片琵琶曲调经历了从温和细腻,到昂扬激烈,再到舒缓轻柔,构成绝美的艺术境界;下片写琵琶声的深刻穿透力与强烈感染力,此时的琵琶声已不单纯带来听觉感受,琵琶声将听众带入超脱的幻境,琵琶声时而如艰难攀援,时而急速下坠,一曲终了,另词人“起坐不能平”,琵琶声如此催人泪下,不仅令在场的听众为之倾倒,在东坡的再创造之下,音乐以景观形象的方式得以呈现,穿越时空,继续将如此生动的琴声传递给读者,另千百年后的读者仍能通过想象来品味这场听觉盛宴。

二、苏轼词中声景书写的艺术手法

苏轼作为北宋最有影响力的词人,词风多样,尤以豪放词见长,但苏轼词中的声音景观描写却风格多样,这有赖于他进行声景书写时使用的艺术手法。苏轼营造声音景观主要借助虚实相生、雅俗结合的手法,融入多种风格特征,在这些艺术手法的共同作用下,苏轼词表现出更为鲜明的风格特征与文化性。

(一)虚实相生

苏轼想象丰富,才思敏捷,被誉为“坡仙”,无论是日常生活抑或自然界的声音,一经他的处理,便有了超脱的意境,这是因为苏轼善于将虚构世界与现实相结合。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此词“语意高妙,真千古绝唱。”苏轼面对滚滚江水,听着惊涛拍岸的声响,思绪穿梭千年,同样的波涛声,周公瑾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应当也听过,恍惚中仿佛又听到公瑾与诸将谈笑风生,见到公瑾指点江山的英姿,奔腾不息的江水将作者的思绪拉回现实,因此抒发人生感慨,得出“人生如梦”的哲理。全词建立在声音景观的基础上,说古以道今,影射现实,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于真实场景和想象中多次切换,展示出苏轼高超的驾驭文字的能力。

俞文豹《吹剑续录》评苏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可见苏轼词风之豪迈。但在苏轼词的声景营造中,兼具清新、豁达等多种风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出深夜宁静幽寂的环境,只此一处声景,便奠定全词清幽静谧的环境。再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营造的则是潇洒旷达的意境,雨打竹叶、林中吟啸,颇有魏晋名士风度,豁达畅快之意溢于言表。风声、雨声、人声相互交织,奏出一首独特的协奏曲,纵使狂风骤雨,我自吟啸徐行。在一个风雨交织的傍晚,醉酒的苏轼用肆意的词句,向读者展示了他超脱的人生态度与人生境界。

(二)雅俗结合

随着诗词艺术的发展,宋代文人们在日常创作中“一方面是坚持雅的方向,另一方面则在探索传统雅文学的艺术表现时,考虑受众欣赏口味,努力寻求雅俗相兼的道路” ⑦。苏轼在声音景观的书写中,也在寻求雅与俗的交融,提升词作的审美价值。如《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该词清新婉丽,是一首伤春之作,其中的声音景观有两处,一为燕子飞声,二为佳人笑声。燕子绕着房梁纷飞鸣叫,增加了春日的气息。此时已到暮春时节,柳絮即将散尽,此情此景本易引发惆怅,但在苏轼心中即使春色将尽,但芳草处处皆是,足见其旷达。下阕苏轼笔锋一转,将目光投向路边过往的行人和墙里的佳人,佳人的笑声飘出围墙传到行人耳朵里,不禁引发行人的联想,笑声渐渐消失,但行人的想象却没有停止,行人的多情,到底是为佳人而生,还是被佳人的笑声打动,从而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引发无尽感慨呢?苏轼对此作出留白的处理,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这两处声音景观一是自然声景,二是人为声景,二者共同作用使得景与人在该词中达到和谐统一。燕子是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笔下的意象,是春日、新事物的象征,是词中的“雅元素”。下片中佳人荡秋千的笑声则为词作增加了生活化的元素,为全词注入人间烟火气,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是贴近日常生活的“俗元素”。诸如此类雅元素与俗元素,在苏轼词中俯拾皆是。

在物质世界中,雅与俗是相互对立的两种存在形式,但在苏轼笔下,二者达到了和谐统一,为词作增加了更加丰富的审美功能。器物有雅俗之别,但情感无贵贱之分,苏轼借助雅化与俗化的声音景观,以“雅”熔铸格调,以“俗”化育人心,意在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独树一帜的高度。

三、声音景观在苏轼词中的作用

苏轼词作中的声景不仅丰富词的内容和意象,更具有书写作者心境、开拓词境空间的深层作用。

(一)书写作者心境

《蕙风词话》中提到:“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而能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也。此万不得已者,由吾心醞酿而出,即吾词之真也。非可强为,亦无庸强求。” ⑧作品是词人思想的载体,苏轼词中的声音景观便是其看到触情之景,听到触情之声后所“万不得已”流露出的情感。

苏轼心中这种“万不得已”的情感一经流出,需要有外部景观寄托,因此苏轼笔下的声音景观是“声景”与“心景”交融的结果,如《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中“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家童的鼾声暗示夜已深,滔滔江水声在万籁俱寂下显得格外明显,听到奔流不息的江水声后苏轼发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人生慨叹,表现其飘逸浪漫的情调,反映谪居中的东坡的真性情与独特风格。

再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漏壶水滴声已断,此时已到深夜,人间的人声鼎沸早已褪去,天地间只剩下孤鸿与作者自己,在月挂疏桐的景色衬托下,更显寂寥。苏轼通过如此幽静的声音景观,来书写自己此时凄清寂寥的心境,在缺月、疏桐、孤鸿几种意象烘托下,幽人的超脱被进一步强化,达到物我相融的境界。

(二)开拓词作意境

《蕙风词话·述所历词境》云:“人静帘垂。灯昏香直。窗外芙蓉残叶飒飒作秋声,与砌虫相和答。据梧冥坐,湛怀息机。每一念起,辄设理想排遣之。乃至万缘俱寂,吾心忽莹然开朗如满月,肌骨清凉,不知斯世何世也。斯时若有无端哀怨枨触于万不得已;即而察之,一切境象全失,唯有小窗虚幌,笔床砚匣,一一在吾目前。此词境也。” ⑨

苏轼笔下的声音景观丰富多样,但都无一例外地充盈其词境。例如《一丛花·初春病起》中:“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春回大地,词人病愈,纵使寒夜仍然漫长,但因春日来临,被子都变得容易暖和起来,心境变化下钟鼓声也格外清圆,通过钟声变化写早春,着眼点极细腻,只“钟鼓渐清圆”一句,全词便被注入清新明丽的色彩。初春本就悄悄来到人间,但作者却捕捉到自然界中微妙的变化,将之细腻地呈现出来。该句与杜甫《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钟鼓声是否清亮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声音清亮代表天气晴暖。苏轼不用“清亮”而用“清圆”,令钟鼓声有了形态,“渐清圆”体现出动态的变化,与作者的心境变化息息相关。

苏轼词风格多变,有清新明丽之作,亦有慷慨豪放之篇,但涉及声音景观的部分,都与作者心境、词的意境相偕,将听觉和视觉完整统一地结合,形成圆融的艺术境界,达到开拓词境的作用。

四、结语

刘翁辰在《辛稼轩词序》中评苏词:“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轼以其独有的浪漫和洒脱书写人生,用独到的视角观摩世界,苏轼虽不善音律,凡经他高妙的写作手法、深厚的文学底蕴、丰富的人生阅历点染过的声景皆独具特色。本文以声音景观作为切入点探讨苏轼词,试图对苏轼词进行不同于以往的解构,同时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宋词,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尝试,因此尚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注释:

①蒋兆兰:《词说》,收录于《词话从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29页。

②孟子厚、安翔、丁雪:《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③⑤⑥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8页,第328页,第328页。

④罗书俊:《影视鉴赏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14 年版,第65页。

⑦邓乔彬:《宋代文学的雅俗变化及成因》,《求是学刊》2006年第4期。

⑧⑨(清)况周颐撰,屈兴国辑注:《蕙风词话辑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第2页。

参考文献:

[1]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朱靖華,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苏轼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7.

[3](清)况周颐撰,屈兴国辑注.蕙风词话辑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4](清)王国维著,滕咸惠译评.人间词话[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5]白帅敏.唐宋词声音意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2.

[6]韩杰,王妍妍.声音景观研究综述[J].美与时代(上), 2014.

[7]路文彬.论中国文化的听觉审美特质[J].中国文化研究,2006,(3).

作者简介:

王伊菲,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宋代
生熟无界:羁縻政策视域下的族群互融
浅谈宋代哥窑“金丝铁线”之美
宋代女子缠足的特点及其成因探析
探究宋代翻异别勘制度的现代司法借鉴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宋代工笔花鸟用线
宋代的义利思想的法律影响
宋代官员履历造假缘何屡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