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代瓦子勾栏的兴盛及对书会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2016-11-22刘美然
刘美然
【摘要】宋代时期,由于商业城市的发达,市民音乐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独立的卖艺场所也随之出现,即瓦子和勾栏。由于作场卖艺已经成为专业,而且场子多,派头大,脚本的供应工作提上了日程,于是便有了专门供应脚本的书会组织。本文将结合当时的社会结构和背景,对当时市民音乐的繁荣,以及市民音乐蓬勃发展对书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宋代 市民娱乐 瓦子 勾栏 书会 发展 繁荣
一、瓦子勾栏的具体含义和出现的背景
瓦子又叫瓦舍、瓦市、瓦肆,简称“瓦”,是固定的娱乐中心,“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勾栏又叫勾肆,钩栏,构栏,设在瓦子中,其原意为“栏杆”,是固定的演出场所,内设戏台、后台、观众席。勾栏除作表演场所之外,宋人尚保留其栏杆之意。勾栏上方建造顶棚,则称之为乐棚。就形成的历史而言,勾栏在先,乐棚在后。由于乐棚出现之后,所承载的社会功能与勾栏差别不大,故人们以勾栏统称之。勾栏上面还张有巨幕,用来避风避雨。唐代李商隐《倡家诗》有“帘轻幙重金勾栏”句。瓦子和勾栏是宋代的固定演出场所,也是那一时期最主要的市民娱乐方式,无论什么季节,无论什么天气,每天在这里都有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来看演出的人总是络绎不绝。“瓦子勾栏”是宋代市民音乐活动的中心,是当时市民文娱游乐的重要去处,也是宋代市民文化勃兴的一种标志。
瓦子勾栏出现是当时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公元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建都汴京(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汴梁,今河南开封),结束了唐代以来长期的混乱局面。在北宋统治的160多年里,虽然边境仍然是战事不息,但国内相对承平,生产迅速恢复,经济得到发展,工商业空前繁荣,城市也随之兴盛,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市民阶层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音乐文化的重心,从隋唐的宫廷音乐转向了世俗的民间的市民音乐。教坊本来是唐朝宫廷最重要的音乐机构,宋初沿用了这一制度。北宋时期,宫廷把南方的优秀乐工集中到汴京,使教坊成为了音乐人才荟萃之地,艺人云集。与唐代不同的是,北宋的教坊隶属于宣徽院,由教坊使管辖。教坊使以下,还设有副使,判官,都色长,色长,高班及都知等。教坊乐工的主要职责,是在宴飨时表演音乐歌舞,特别是逢年过节,音乐歌舞的场面就更为壮观了。宋初的大型宴会有十九个段落,各个段落有不同的表演。但到北宋的末年,随着民间音乐的勃兴,教坊已逐渐衰落,在宋徽宗的生日当天,宫廷里开始有了民间“勾栏”里艺人表演的杂剧的节目。这足以证明,北宋后期音乐已经由宫廷转向了世俗。
“靖康之难”标志着北宋的覆灭。公元1127年,宋王室南迁,至临安(今杭州)建都,史称南宋。宋室南渡以后,在北宋兴盛起来的勾栏被带到了行都临安。这以前的临安是没有勾栏的,在宋室南渡以后,大量的北方军士涌入临安,为了让他们有一个娱乐的地方,就把勾栏也迁移到了这里。后来从军队发展到了市井,勾栏就这样在临安兴盛起来了。南宋时期的世俗音乐发展更为迅速繁盛。
二、宋代瓦子勾栏发展的规模
宋代城镇中的瓦子非常普遍,规模也很大。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城内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朱家桥瓦子、新门瓦子、保康门瓦子、州北瓦子、州西瓦子等八处。每个瓦子大的瓦子内都有几座甚至十几座勾栏,每座勾栏内又有几个看棚,大的看棚可容纳数千人。宋都南迁至临安以后,城市娱乐规模远超北宋的东京,瓦子勾栏便也发展的更快。据《梦梁录》卷十九“瓦舍”记载,当时临安城有南瓦子、中瓦子、大瓦子(旧呼北瓦子)、蒲桥瓦(又名东瓦子)、菜市瓦子、桥门瓦子、新门瓦子、小堰门瓦子、候潮门瓦子、便门瓦子、钱湖门瓦子、赤山瓦子、行春瓦子、北郭瓦子、米市桥瓦子、旧瓦子等十七座瓦子。《武林旧事》卷六“瓦子勾栏”又载,在临安城中众多瓦子中,以北瓦最盛,其中有勾栏十三座。宋代除汴京与临安的瓦子为人所熟知以外,苏州有勾栏巷,明州(今宁波)有旧瓦子和新瓦子,湖州有瓦子巷,丹徒(今镇江)有南瓦子和北瓦子,江都(今扬州)有南瓦巷和北瓦巷,建康(今南京)有新瓦子,真定县(今河北正定)有南门瓦子等也很著名。
瓦子中表演的游艺种类繁多,百戏伎艺竞演。随着瓦子勾栏这种艺术形式的繁荣,各种商业活动也应运而生。除了伎艺表演之外,“瓦子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的商业文化活动。”以致于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瓦子渐渐成为一种影响力极为广泛的大众娱乐场所,也吸引了诸如市民、文人士大夫、富豪子弟以及大量的城市流动人口等多方面的观众。宋代重商与经商形成一时风气,宋朝实行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这使得一些官僚大族积极参与工商活动,也使得更多的农民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开始来往于市镇之间“负佣贩工,以谋朝夕之赢”。城市人口的流动,手工业的细分和商业的繁荣改变了城市风貌和市民的生活方式。城镇居民在积累了物质财富的同时,产生了对精神娱乐和情感满足的需要。而那些脱离了土地涌入城镇的贫民也需要固定场所来接纳自己的服务技能,这就为大型文化娱乐场所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瓦子中的市民阶层,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也有一定的闲暇时间,更有精神娱乐的需求。因此,市民阶层是瓦子中最有力,最基础的观众。而市民阶层的壮大,也为瓦子和勾栏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观看瓦子勾栏里的表演成了当时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娱乐活动。
三、书会的出现和发展
在宋代,书会是向瓦市的表演供应脚本的文人组织,因此瓦市每次表演需将部分收入分给书会先生和场地经营者,以及其他参加演出的劳务者。瓦市伎艺演出的成功与否,与书会先生提供的脚本有着决定性的关系。但书会并非一直是专门为瓦市表演创作脚本的组织。
据欧阳光《宋元诗社研究丛稿》考证,书会是宋元时期与科举有关的会社名称,或称课会,或称课社,或称文会。书会之名始见于李光《戊辰冬,与邻士纵步至吴由道书会,所课诸生作梅花诗,以“先”字为韵,戏成一绝句。后三年,由道来昌化,索前作,复次韵三首,并前诗赠之》一诗。可知,书会原是读书课诗的场所。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三教外地》云:都城内外,自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余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一里巷需一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遇大比之岁,间有登第补中舍选者。”这则材料进一步揭示了书会的性质。它和乡校、家塾、舍馆一样都是民间开办的学校,与宗学、京学、县学等国立学校并存而补充之。每遇大比之年,书会等民办学校也有人中榜及第,确实与科举考试有密切联系。亦或受到宋代都市文艺商品化趋势的左右,抑或为了解决自身
的生存问题,书会渐渐地由读书吟诗的场合转变为从事文艺底本创作和伎艺表演的民间自发组织。参加者被称为书会先生,或书会才人,这一称谓表明他们是一些具有一定文学修养的人。据前人考证,他们大致由两类人组成。一为民间艺人,一即科场失意的文士。
由于书会主要是为瓦市演出的杂剧、讲史、诸宫调等通俗文艺编写文学脚本,因而书会裁人的写作目的十分明确,既非为了国家大事,也非不关痛痒的赋志抒怀、吟风嘲月,而是具有鲜明的功利性—即谋生的考虑。因为他们只有使自己的作品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趣味,才能使演出广受欢迎,换言之,他们才能因此获得经济上的收益。这一特点,客观上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也为中国文学开辟了一个商业化、大众化、通俗化的方向。而以上这些发展,都是建立在瓦子勾栏繁荣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在市民越来越多的精神需求上的。所以,宋代瓦子勾栏的兴盛对书会组织的发展,以及市民文学的发展功不可没。而书会也不是以文人创作剧本为中心的,他是回归戏曲自然发展的民间状态,以下层文人认同民间话语,提升了民间俗文学技艺撰演的水平。书会人,是古代作家创作方式更迭过程中从个性书写、文人之间互动,到群体性撰作、士优互动,文人融入民间社会对接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他使伎艺撰演活动,摆脱了传统文学自我抒情观念的附从,回到了真正能催生他生命活力的民间土壤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1]出自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九
[2]最早见于《书言故事》中“俳优棚曰钩栏”
[3]最早见《水经注·河水》“吐谷浑于河上作桥……施构栏,甚严饰。”
[4]出自《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依”条“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
[5]邓广铭 漆侠《北大宋史专题课》第一课宋朝在中国的历史地位 第四页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6]出自《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
[7]王应麟,玉海,扬州,广陵书社,2003
[8]如后来元杂剧《蓝采和》的唱词云:“这的是才人书会划新编”“依着书会社恩官求些好本领。”
[9]出自欧阳光《宋元诗社研究丛稿》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十九页。
[10]宋耐得翁《都城纪胜》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合订本),第十六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