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美术领域艺术教育的特点

2024-01-24朱梦颖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0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特点高校

朱梦颖

【摘 要】艺术教育是提高个人和国家整体素质的高效工具,也是衡量我们这个时代自然教育的重要标准。现代世界对艺术教育领域提出了新的紧迫任务,这一领域的学科也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需要顺应发展新文化形式、转变和更新的趋势,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提高质量、效率和竞争力。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美术领域;特点;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0—184—03

高校藝术教育的涵盖面非常之广,传统意义上来说任何有艺术价值的内容、作品都可以涵盖在艺术教育的范围里,比如戏曲、书画、各民族歌舞、建筑、雕塑等。艺术教育年轻一代的审美发展以及艺术对生活各个领域的影响,都是社会艺术文化存在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艺术传统一直是教育的特权,学术绘画是艺术文化发展的产物,是美术学术教育形式的精髓。在艺术教育体系中,教授学术绘画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学习艺术素养教学传统,掌握未来艺术家和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一、中国当代美术的特点与传统

(一)中国画背景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文明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形成了原始的艺术形式。艺术形式被理解为文化形式的一种表现方式,被国内研究者认为是“在任何文化对象(现象)中可观察到的特征,反映其功利性和象征性,是基于对其进行识别和归属”。艺术形式借助艺术的表现手段,对客观和主观的现实进行再造,从广义上讲,“是形成作品艺术内容的一种手段”。

在中国不同发展时期所形成的不同文化形式的框架,产生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综合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整体的类型特征,并在视觉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发展。中国传统艺术和古典艺术形式继续通过传统工艺美术代代相传,一些艺术家为了表达文化认同并确保传承的连续性,努力在他们的作品中以其原始形式保留。相反,其他人则试图重新思考传统价值观,并将其纳入现代文化进程的发展背景中,中国现代文化的这些主要趋势不是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有绘画、象棋、书法、京剧、皮影戏、剪纸、雕刻、泥塑、编织技术(中国结)、木偶戏、杂技、陶瓷等。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中国传统艺术的每一种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几乎可以在中国人生活的所有领域中找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些元素被外国艺术家借用,促成了中国和中华文明之外的艺术新方向的发展。

中国的传统艺术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独立元素,而且体现了世界观,表达了中国人生活的民族特色,是一种精神实践与创造性实践的综合体。包括绘画、书法、诗歌、哲学。

中国艺术的特点是发展的连续性、创新性。大多数以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表现的作品都是由不知名的中国艺术家和工匠制作的,特别是在陶瓷方面。瓷器、木雕、象牙等名家工艺中的精品大多出自皇室御用工厂,随后大规模散布于国内外,用于中国艺术的输出和展示。书法体现了书法家审美和个性的特点,旨在表达一种自由的创作冲动,每个中国书法家都是艺术家。

二、高校美术领域艺术教育发展前景

(一)中国美术学校教学发展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任务被提出,这意味着社会在和谐精神中多才多艺的发展,具有爱国主义和思想,同时兼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据统计有专业艺术团体2766个,文化馆2889个,公共图书馆2767个,美术馆375个,博物馆1593个。

两江高等师范学校美术课程培养了徐作哲、吕凤子、汪采白、李忠谦、姜丹书、吴良澍、张衮等一批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毕业生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四川、山西、北京等省份,这对中国新艺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艺术教育之所以叫艺术教育,是因为它兼具艺术性和教育性,即文化属性和专业素质同等重要。伟大的中国教育家蔡元培指出:“教育帮助一个人发展能力,提升人格,形成人类文化中的责任感。”对此,美术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检查这个重要环节是美术教师的直接职责。

中国画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它有着广泛而悠久的历史,在全球艺术和教育领域有着自己独特的形象。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随着新学科的引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艺术遗产的重要性,关注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因此,国画教师有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如何借助绘画提高发展质量和爱国意识?在国画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高校学生的博学创新精神。我们的国画高级教师齐白石说:“学我则生,似我则死”。我们向古人学习是为了获得经验,包括精神经验。把绘画当作一门手艺来教是不可能的,要培养画点、线、面的技巧,但需要让学生熟悉中国画的特点。大师们转向风格化,获得了新的知识,并沿着这条道路逐渐引导他们对美的感知,形成了爱国主义。

(二)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特点

高等艺术教育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目前,教学课程存在问题,一些学科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重复出现,相互交叉,这对学生的准备产生了负面影响。根据学生对艺术方向类型的不同需求,规范课程设置,开设新专业,扩大学科数量。“艺术教育应超越过度专业化,尤其是专业技术的狭隘世界,加强艺术与众多人文学科的联系”。要改革课程结构,增加特色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课。

现代艺术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对于人类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教育不仅是技能的训练和传授,更是具有思维导向和价值观形成的启蒙。在这个艺术教育民主空间变化的过程中,正在创造更多互动的教学和学习机制,以及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挑战的方法。

2020年9月,第七次谋划“十四五”规划座谈会召开。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在座谈会上,概述了现代世界艺术产业领域的要求,即满足人们新的审美期望,并提出建议:继续支持现实主义艺术创作主题,推动美术反映现代、新成就、荣耀祖国。

2020年12月4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举办了一场讲座,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郑庆阳发表演讲:“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将绘画纳入艺术,在科学课上学习可以帮助成绩不佳的学生保留更多的知识,并可能帮助所有能力水平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变得更有创造力”。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方典也出席了讲座。他与郑钦彦一起谈到了加强青少年的美育如何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提出建议时,艺术教育应该帮助青少年敞开心扉去寻找、欣赏美,为他们在自然和日常生活中开辟更多的机会。年轻人的梦想和抱负也应该站在艺术创作的最前沿。以绘画为例,指出“绘画不仅是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你的梦想通过你的作品体现”

今天的艺术学校和大学的教育不再只是形式、技术、色彩和材料。这些是表征艺术教育过去的关键词。现代艺术教育应以观念、思想、研究、探索、实验、创新为教学手段,弥补中国艺术教育在全球艺术语境下的短板。中国的艺术机构要对自己的文化充满信心,要重视自己的特色,注重本土文化,构成世界文化的是不同民族的文化。

中国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发展,教育仍然是国家和党的重中之重,文化仍然是国家的重要支点和力量源泉。优化教育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构建与新发展规划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仍然是学院的当务之急。还要鼓励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美的知识,提高美的修养,强调美的价值,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在 21 世纪,国际流动和各种国际项目的机会显着增加,这有助于学生的有益发展,以及与外国专家交流经验。事实证明,与俄罗斯绘画学院的国际合作非常有益,特别是与艺术学院的关系。中国学生从俄罗斯一流专家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学院学生有机会利用这一宝贵经验。值得注意的是,与此相伴的,中国文化在绘画中的民族特色并没有消失。古老的技巧和情节在现代表演中得到了新生,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成就和进步。在这样的艺术教育历史条件和当前需求下,民族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艺术、教育方法论显得极为重要和有益。

高等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院校的区别在于学术研究、艺术创作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这是高等普通院校师资建设的关键,对于老师、学校、艺术,这应该是高等普通院校从事艺术教育的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为师讲道教惑;为学者求问;为艺人明悟,游历与呵护。

高等院校美术教师收集三种不同的文化使命和生活条件。高等普通院校美术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美术师资。好老师不一定画得最好,但必须教得最好。应重视艺术教育。所以,绘画老师首先是老师,应该是美术老师,而不是单纯的创作者。老师比艺术更重要,“常态”才是根本。此外,教师需要在艺术研究和艺术创作领域有较高的成就,这是根本。因此,在明确了教学、研究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之后,创造教育、研究学术。这是主流院校艺术教育的重中之重。

在整个高等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中,各方面都存在明显的问题。普通高等学校现有艺术教育专业偏离师资标准。由于教育的特殊性,很多从事师范艺术教育的领导、师生和学生不了解师范艺术教育的本质和特点,没有考虑到高等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师范教育”。二是高等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缺乏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實践课程体系。课程深受专业艺术学校的影响。

高等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首先要立足本土文化,构建中国艺术教育的精神品质和语境,解决教育本质的认识问题。由于艺术教育理念的长期偏颇,艺术教育的教学目标、课程结构、考核体系等都与教师教育的特点不同。

当前,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要认真研究教师,特别是高等普通学校美术教育的领导和教师的艺术教育主流的性质,充分认识其性质。从教育的角度看美术教师教育的特点。

从教师层面理解艺术的教育本质,阐明高等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艺术或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而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文素质和审美教育的提高,不仅是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认识艺术教育的功能、价值和地位的出发点,也是关键。要看到教育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广度,也必须看到其多元、综合的教育功能,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师范教育的真正内涵。

美术院校示范教育是工艺美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高等艺术院校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是其正规化的标志。因为艺术院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培训和研究机构,其学习目标、专业条件、教学方法等都更加系统化。这种类型的特点使艺术学院相对于教师、教会和工业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果说专业艺术院校的设立是中国艺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那么上述艺术院校中工艺美术系的设立确定了工艺美术教育的学科地位,表明了艺术教育的社会接受度。

师范艺术教育要走向人文素质教育的道路,让学生在提高艺术文化、艺术教育质量得到等方面的培养。这样,教师艺术教育中才能真正发挥培养未来所需人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明确高等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在当代艺术教育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专业艺术院校虽然在题材和艺术创作上具有自主优势,但普通高等学校艺术院校与专业艺术院校相比,全方位的文化氛围和更严格的学术标准,促进了一流教师和研究人才的发展。

发展高等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应建立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由于受职业艺术教育课程模式的影响,我国的艺术教育忽视了艺术教育培养的目标,阻碍了艺术教育的整体功能发挥。在教师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上,要突破原有的课程结构,注重教育理论、学科专业课程、学科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的充分结合,使高等艺术课程普通学校加强与艺术教学的关系。

教师应发展美术课程,以学生美术教育的能力和素质为核心,以美术课程教学为纽带培养专业技能,包括美术基础、美术理论基础、心理学基础、美术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教育实践、研究与艺术教育哲学、伦理学、社会科学等一系列课程,使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在各个课程中学习掌握定位的作用,而且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为未来的艺术教育,从而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艺术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构建高等艺术教育的和谐未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艺术教育美术领域在是一个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复杂的多层次体系,是中国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政治经济过程之一。中国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侧重于发展信息技术领域的成就,同时保持形成个性类型的传统方法,也反映在美术基础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李立平.高校艺术教育的时代价值[J].戏剧之家,2023(11).

[2]李娜娜.当代美术教育课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1.

[3]教育部.构建利用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方案面机制教育部方案中国.中国教育部2014年第6号文件[EB/OL].[2014—11—24].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 s3342/201411/t20141124_179124. html?isappinstalled=0.

[4]赖荣幸.美育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与中小学衔接问题探析——以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3(9).

[5]刘浩.创新创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继承与发扬研究——以高职工艺美术教学为例[J].景德镇陶瓷,2023(1).

[6]熊阳.民间传统美术的艺术价值及传承策略研究[J].艺术评鉴,2023(3).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特点高校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