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语境下广西民间文学传播与传承路径研究

2024-01-24邓丽艳杨玉霞曾春妮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0期
关键词:融媒体

邓丽艳 杨玉霞 曾春妮

【摘 要】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地出现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是民众长期生活的产物,凝聚着民众的集体智慧,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其生存状况与传承语境已有了质的改变,部分地方民间文学开始出现了流失的现象,民间文学的传播出现了断层现象。通过分析融媒体语境下广西民间文学的发展现状、传播与传承广西民间文学的意义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保护民间文学,以期促进广西民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融媒体;广西民间文学;传播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0—020—04

民间文学是特定群体与所处自然和历史环境密切互动与发展的产物,民间文学的传播有助于传承特色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近年来,在传统媒体持续发力、新媒体蹄疾步稳、自媒体异军突起的形势下,也改变了人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媒体用户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绝大部分的用户都承担了传播者的角色,形成传播—接收—再传播的形态。 [1]身处于这种大环境下,融媒体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民间文学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融媒体语境下广西民间文学传承与传播

(一)广西民间文学的传承

广西是一个拥有汉、壮、侗、瑶、苗等12个民族聚居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西各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为1880.80万,占广西全区人口的37.52%。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农业耕作为主的广西人民,在民间文学的传播与传承领域有重大的创造,有记载宇宙万物起源的史诗与传说、有记录民间生产生活的故事、以及包含着古代祖先在稻田种植和生产生活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的山水传说、农事歌、农事谚语等,汇聚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民族文化,创造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学。在缺乏文字、媒体技术记录的年代,言简意赅的农事谚语反映了当时民众对农时的掌握,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和智慧,时至今日,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农业谚语、民歌、民间故事仍是广西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社会环境是孕育民間文学的丰厚土壤,基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在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上,壮族天琴艺术、传统舞蹈多耶、传统曲艺末伦、壮族抢花炮等因其独具特色的艺术性、创造性带来自身发展被收录;壮族歌圩文化在传承与创造性发展过程中,在与不断发展变化的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改变着自身的内容和形式。广西民间文学的传承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广域的流传发生了多样化的呈现形式,不断产生新的意义,获得新的发展。

(二)广西民间文学的传播

随着媒介技术的突飞猛进,民间文学的传播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姿态,具体表现为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谚语等开始与网络文学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有机融合,使民间文学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样态。

民间文学是祖祖辈辈创造、代代流传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与生俱来。祖辈创造、生产的民间文学只有通过世代传播交流才能获得价值。在深挖广西民间文学所蕴含的人文价值的同时,顺应融媒体语境下分众化、场景化、以及沉浸式传播特点,创新表现手法和传播方式,引领广西民间文学创新发展迈向新高度。 [2]如以民间文学题材创作的《刘三姐》、山歌文化等极具民族特色的文艺作品,风靡大江南北,传扬至海外。这些孕育了广西各民族人民智慧的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以易于打动观众,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在人们世代无意识的集体歌唱中得以广泛传播,获得无限的生命力。

二、融媒体语境下传播与传承广西民间文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见证,是中华儿女勤劳、智慧、创造的结晶,反映人类文明的演进与创新,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非遗保护有担当,民间文学遗产有活力。民间文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历史实践活动中,广西人民创造和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民间文学的发展越是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就越能实现地方社会发展对自身的反哺,近年来,广西不断推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1+N”展示模式,充分利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老祖宗留下的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瑰宝,建设“创新高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在保护中“躺平”,发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广西各民族、各地区传承人的认同与支持。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嫁接新媒体、新业态等新载体焕发出新活力,模式创新促进了非遗传承保护、交流共享,扩大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及东盟的影响力。非遗产品、非遗技艺获得多渠道、多层面展示,拉动了线上线下市场需求,促进非遗产品从“自给自足”小规模生产转向产业化运作,打造“桂品”系列特色产品。向社会群众普及非遗知识,营造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有利于非遗传承保护、交流共享。融媒体语境下,传承与传播好广西民间文学,促进非遗得到更有效、更科学的保护。

(二)有助于民间文学社会民众的情感依托

民间文学来自民间,是镌刻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具有强烈的民间特性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具有广泛的土壤和受众市场,不仅适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也适合普通人的文化情感,用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特殊文化遗产,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的发展,人民精神生活需求也将日益丰富,融媒体语境下,通过不同技术手段创作不同的民间文学作品,让充满着神秘感、精彩绝伦的优秀民间文学作品走入人民的生产、生活、休闲活动中,让人民充分利用其巨大价值,凸显广西各民族地区人民去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当前,广西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以多姿多彩的展现给世人,成为广西人民民族精神永恒的骄傲,是促进民族情感的精神食粮,是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可多得的文化素材。传承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是满足广西各族人民多样性和创造性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是对千百年来长期生产生活的情感延续、文化延续。因此,当各具特色的民间文学其传播与传承回归日常生活、融入日常生活,其所包含的价值体现了大众的思想、契合现代社会人们对多样化的强烈渴求,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其中所蕴含的社会观、道德观等,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成为民众的情感依托,在大众心中牢牢扎根,增进文化认同、价值认同,让优秀的民间文学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三)有助于民间文学资源进行文化再生产

随着互联网等新科技的出现,技术生态在变革社会生态的同时,也势必引发民间文学的改变,引发有关民间文学再生产的深思。融媒体语境下,技术的发展是民间文学资源传承与传播的内在需求,为民间文学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催生了新的审美体验。借助融媒体技术传承与传播民间文学,目的是能够在现代社会中能够模拟历史情景,将保存、延续下来的视频、音频、文字资料为当代与未来产生各种价值,汲取精神养分,进而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历史自信,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数千年来的古老的神话、伟大的史诗、奇幻的传说和动人的歌谣在当今时代通过融媒体技术突破时空的限制,赋予民间文学新的时代元素和价值,实现更为久远的传承与传播。借助融媒体这种易于被大众接受的传播媒介,《刘三姐》以及由广西民间故事改编而成的《百鸟衣》《秘境广西》等,被拍摄成电影走上大众的舞台。在融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媒体平台中对广西民间文学的资源进行再生产,保留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文学形象,对于信息化时代的人们来说就是弥足珍贵的“复魅”,它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变得丰富起来[3],今天的广西民间文学传播与传承发展已经无法脱离新的媒介技术的语境。

三、融媒体语境下广西民间文学传播与传承的不足

(一)民间文学传承人呈老龄化趋势,传承链面临断裂

民间文学的传播需要传承人,而传承人亦是维系民间文学传播和传承的重要支撑。就广西而言,首先对民间文学的传承和传播感兴趣的民众不多且呈现出普遍不均衡的老龄化的现状。在评定我国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时,广西有23人,大多数继承人年龄在60—80岁之间。如今,一些经典的广西民间文学作品很少有人能够完整地描述出来。一些传统民间文学缺乏继承人,甚至一些传播民间文学的年长的继承人已经去世,导致了民间文学传播的媒介遭受破坏以及传承人出现老龄化的不利局面。其次,民间文学的独特性使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许多文学表达实物形象逐渐模糊甚至消失,民间文学遭遇失传的风险。传播与传承的内容也在慢慢减少,这使得民间文学传播与传承难以向前推进发展。此外,传播与传承民间文学投入的时间成本较高却得不到相应的收入保障,长此以往,由回报比所产生的落差在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民众的传承积极性。以及新的娱乐形式对群众的吸引力,传统的民间文学受众群体逐渐缩小,观众的消失打断了民间文学的传承链,这也是民间文学传承面临的一个困境。

(二)民间文学传播环境发生了改变,传承空间受限

传统的民间文学大多诞生于田野山间,在一代代人口口相传中得以保留下来,是广大人民对日常生产生活实践的文学积累,能够长久的传承传播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我国农耕社会几千年来的稳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随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发展必定面临着挑战,体现在民间文学上最明显的则是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承空间与传播环境受到压缩,由伴随着日常生活无处不在逐渐退到某个特定的节日舞台或者某种特定形式下进行传承与传播。

其次,与一般的文学作品不同,民间文学在行文和用语上往往都穿插大量的地方方言和民间谚语、民间习俗等信息,然而在广大乡村地区,青年一代甚至是中年一代,能够流利使用家乡方言、熟悉家乡谚语、俗语、民俗风情、民间传说等民间文学的人越来越少。当民间文学脱离了原本的语言环境,在传播和传承过程中容易因为一些因文本翻译和习俗习惯解析而产生的误差导致民间文学失去了原本的文化内涵和精髓。

(三)民间文学受到保护程度不够高,文化载体受损

民间文学的传播与传承与受众有着举足轻重的内在联系。受众是传播的主要元素,也是传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基础。在过去,民间文学不可避免地会从民众广泛传播的各种活动中产生;民间文学已经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表达情感和表达思想不可缺少的形式。如今,随着被发明的“传统”的流行,人们越来越远离传统民间文学,口头传统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人们对民间文学的解读不再是为了延续对祖先的记忆或继承口头传统,而是为了满足广大游客体验对异域说唱和歌唱方法的愿望,民间文学出现在人们广泛参与的各种游玩体验活动中,民间文学原生性的传播环境与传承方式被不合理的压缩和改造,在传播与传承过程中发展了质的变化,导致效果不佳,危机明显。如果那些散落的广西民间文学“遗珠”不能及时传承下来,将失去的不仅是一段愉快的历史,更是民族文化的根脉。

(四)广西民间文学融入高校教育不足,缺乏创新性

民间文学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強的综合性,它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但在高校教育研究中发现,部分教师在进行民间文学课程讲授的时候,通常是以单纯的文学视野,缺少跨学科专业的视野研究,讲授课程的内容不够新颖,没有利用好现代信息化技术来展现现阶段民间文学取得的成就,民间文学逐渐疏离了民众的生活,本应生动丰富的民间文学课程就变得枯燥乏味,难以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教育效果也欠佳。融媒体语境下,如今的网络化、国际化、个性化时代,学生的视野愈益宽广、精神需求日益多元,接受新生事物快民间文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如若固步自封、形式单调,不能有的放矢、顺应时代的话,则高校民间文学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提升只能成为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对于已经具有独立思维、批判意识浓厚、视野日益开阔、思辨愈益成熟的网络时代大学生,固有的授课形式,显得过于肤浅粗暴,势必引来学生的反感。

四、融媒体语境下广西民间文学传播与传承策略

(一)提升广西民间文学传承人培养的水平

首先,开展平台建设,通过建设非遗传播阵地,搭建线上+线下融媒联合平台作为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的重要载体。其次扩大、深化传承人群体培养,线下定期开展广西民间文学代表性传承人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提升传承人文化素养的同时培养其传承积极性,线上通过融媒体宣传培育和引导更多传承人参与到民间文学传播,畅通各领域人才文化和技艺交流渠道,积极帮助他们开展“教、帮、带”活动,让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意识与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激发传承人才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元素的创新意识。另外,加强广西民间文学专业研究力量,通过开展理论研究与经验分享座谈会等,力争为广西民间文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传承人才保障。最后,打造以深度原创、视频直播、融合创意等生产和传播业务为支柱的广西民间文学融媒体传播格局,为广西民间文学的传播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益。

(二)提高广西民间文学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融媒体语境下,广西民间文学的传播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理念,创新内容产品供给,提升内容传播效果。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选择符合特定对象心理认知和接受习惯的途径,找准对接点、共鸣点,有针对性地制作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融媒体产品,把特色的民间文学送到民众的心里。因此民间文学传播要抓住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即民间文学所蕴涵的文化信仰、科学等方面的价值传播以及形式各样的传播方式,如歌谣、神话、传说、故事、戏曲、谚语等表演特征的传播。通过开展实景跟拍、采访年迈的传承人、挖掘民间传说、神话背后的故事、分集、分片段制作成短视频、微电影、纪录片等,综合利用短视频、网络电子书、网络传播以及其他媒介,为用户提供系统的、完整的民间文学观赏文本;将经典的史诗集、民间故事等制成动画、动漫作品,提升用户在视听方面的体验;通过编写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民间文学纸质读本、地方民间文学通俗读物,进一步挖掘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和市场价值,增强非遗项目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有效地提高广西民间文学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三)健全广西民间文学长期传承与传播机制

传承是保护的核心,活态传承是保护的重点。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通过“融媒体+非遗”展示模式探秘广西民间文学的传播与传承。通过技术创新,搭建广西民间文学融媒体宣传平台,用方言土话开展非遗传播活动。按照“三个三”融合传播机制,即实行挖掘非遗线索、非遗策划、融媒体宣传与文旅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民生工程“三结合”;不断改进信息化技术,实施非遗内容、信息化技术、非遗产品 “三驱动”;将广西特色非遗活动“走出去”、区内建设传播阵地、社区推广 “三协同”。进一步通过整合村镇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场地,盘活图书室等文化设施,线上线下打通广西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将先进技术的优势和效能向走好“群众路线”倾斜,依靠融媒体平台开放能力,吸引人民群众更广泛、更积极参与传媒产品的生产与传播,让传播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四)加大广西民间文学融入高校教育的力度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对民间文学的传播与传承肩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首先,广西高校应进一步深化民间文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在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的前提下,以提升学生文化认同感和共生感为目标,结合广西区域特色与民族特色,增加地方民间文学知识传授,将广西特色民间文化融入民间文学课程与教材体系,推进民间文学与特色教育有机结合,线下定期邀请传承人走进校园,线上充分利用融媒技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授课和培训,将民间文学的继承和发展渗透到实际教学当中去。其次,培育高校文化氛围是民间文学融入高校教育不可缺失的一环,除广泛开展民间文学以及相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舉办民间文化座谈交流会之外,还可以结合广西民间文学特有的民俗语境与故事内容,开展相关非遗文化校园活动,将民间文学舞台融入高校文化建设中,构建高校与民间相结合的传承阵地,增强学生文化体验感,同时通过学校所拥有的融媒平台与设备,合理利用校园广播、展板、短视频发布、平台直播、微信公众号推文等渠道进行民间文化知识传播。此外还有加强民间文学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专业学科建设与科研队伍等。广西民间文学教育应顺应发展需要,重新审视自身性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学内容,进行自我完善,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彰显民间文学的魅力与价值,助力传承与传播民间文学。

五、结语

保护与传承民间文学,守护精神家园,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共识。广西民间文学承载着广西人民近千年的情感寄托与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进步,民间文学面临着因传承主体老龄化、传播空间受限、重视程度下降等导致的消失及消亡危机。融媒时代的到来给民间文学传播和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融媒语境下,提升传承主体水平、提高传播的广、深度、健全传承与传播机制、将民间文学传承主体融入高校教育体系中等则显得尤为重要。当今时代是文化开放兼容的时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如何紧跟时代步伐,促进广西民间文学在时代潮流中即能保留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又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每一位研究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跃忠,苏蓉.新媒体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传播策略[N].文艺报,2020—06—29.

[2]李文冰,包仁泽.融媒体语境下文化类节目同质化困局再现与突围[J].中国电视,2022(8).

[3]郭永勤.网络媒介传播下文学传播与观念更新——评《当前文学的民间传播与文学观念的更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2021年度委托课题(课题编号:2021TBWTYB03)。

作者简介:邓丽艳(1986—),广西南宁人,广西外国语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组织部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新闻与思想宣传;杨玉霞(1996—),广西南宁人,广西财政信息管理中心,研究方向为机关党建、汉语言文学研究;曾春妮(1996—),广西玉林人,广西外国语学院科研与发展规划处,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民族教育。

猜你喜欢

融媒体
融媒体时代县级台公众号的运作发展
融媒时代广播评论发展问题研究
重塑媒体融合时代广播传播新优势
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如何促进纸媒破局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试论全媒体时代儿童灾难新闻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