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治疗髋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2024-01-23徐杨俊范步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组术刀片髋部

杜 尧,徐杨俊,李 悦,范步新

(1.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骨科,北京 102600;2.东台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东台 224200)

髋部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群体,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髋部骨折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其致残、致死率较高,给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内固定和关节置换是临床治疗髋部骨折的常用方法,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是常用的内固定术式,具有加压和防旋效果,可有效降低对患者股骨近端组织剥离,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通过置入人工假体,模拟人体生理髋臼与股骨头,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2-3]。目前,临床关于两者治疗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尚未完全明确。基于此,本研究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术)对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观察2 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对比对患者骨代谢指标、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差异,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20 年2 月-2022 年3 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接受治疗的108 例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内固定组和置换组,各54 例。内固定组中男29 例,女25 例;年龄58 ~82 岁,平均(61.42±2.53)岁;受伤后至手术时间1 ~7 d,平均(4.37±1.02)d;骨折部位:转子间骨折28 例,股骨颈骨折26 例。置换组中男28 例,女26 例;年龄57 ~83 岁,平均(62.02±2.76)岁;受伤后至手术时间1 ~7 d,平均(4.41±1.04)d;骨折部位:转子间骨折30 例,股骨颈骨折24 例。2 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2302-LLKYLX-1-003)。

1.2 纳入、排除、脱落与剔除标准

1)纳入标准:参照《新编临床骨科学》[4]中髋部骨折的相关标准进行诊断,且术前经X 光片检查确诊者;均为外伤性骨折入院者;符合相关手术指征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者;无血栓疾病、下肢血管疾病史者;没有语言障碍、精神障碍、听力障碍及心、肝等重要功能障碍者。2)排除标准:手术治疗前营养严重不良者;伴有骨质疏松症者;合并严重尿路、肺部等感染性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者等。3)脱落与剔除标准:随访丢失者。

1.3 手术方法

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对内固定组实施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麻醉后于大转子顶点近端行一纵向切口,靠近内缘处传入导针、扩髓,插入主钉;于大转子顶点0.5 ~1.0 cm 处插入股骨颈内导针至髓腔;选择螺旋刀片、锁定、将尾帽拧入,并将远端螺钉锁定;对伤口进行冲洗,并完成缝合。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对置换组进行治疗。取患者仰卧位,麻醉后将患肢髋部垫高,然后咋髋关节前后外侧做一切口,在大转子附着点将部分臀中肌剥离,并将前关节囊切除,使患者髋臼外缘及股骨颈暴露;把股骨头取出后,保留股骨距并对髋臼边缘进行清理,将髋臼及人工假体置入,完成髋关节复位;其后对伤口进行冲洗及缝合。2 组术后进行常规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抗感染等,并在术后3 d 将引流装置拔除,术后2 周左右根据患者具体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功能锻炼,2 组术后均随访6 个月。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 术后6 个月,根据Harris 髋部评分[5]对2 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1)优:Harris 髋部评分90 ~100 分;2)良:70 分≤Harris 髋部评分<90 分;3)中:60 分≤Harris 髋部评分<70 分;4)差:Harris 髋部评分<60 分。优良率=(优+ 良)例数/ 总例数×100%。

1.4.2 骨代谢指标 术前及术后6 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试剂盒购于上海纪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清晨抽取患者静脉血5 mL 后,3 500 r·min-1速率下离心10 min,获取血清;采用双能X 射线骨密度仪(杭州远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G3)检测患者髋关节骨密度。

1.4.3 本体感觉平衡功能相关指标 术后6 个月,采用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Tecnobody PK254P 平衡康复系统对患者X轴在睁眼状态下的压力中心(XCOP)、Y轴在睁眼状态下的压力中心(YCOP)、左右平均运动速度、运动长度、运动面积进行检测。

1.4.4 髋关节功能 分别采用Harris 髋部评分、髋部功能恢复量表(FRS)评分[6](总分均为100 分)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6 个月的髋关节功能,得分与患者髋关节功能呈正比;采用Berg 平衡量表评分[7]对患者平衡能力进行评价,总分56 分,得分越高患者平衡能力越好。

1.4.5 并发症发生情况 随访期间,对2 组切口/关节、肺部/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内置物松动等情况进行观察,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经K-S法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s)、例(%)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组内比较。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 54) 例

2.2 2 组术前、术后6 个月骨代谢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术前、术后6 个月骨代谢指标比较(±s ,n = 54)

表2 2 组术前、术后6 个月骨代谢指标比较(±s ,n = 54)

注:与内固定组比较,# P <0.05;与术前比较,△P <0.05

组别时间BGP/(ng·mL-1)PTH/(ng·L-1)BALP/(U·L-1)骨密度/(g·cm-2)置换组术前19.43±4.7347.21±6.9413.74±4.170.60±0.11术后6 个月31.12±7.49#△63.06±8.03#△18.06±5.23#△0.69±0.12#△内固定组术前18.68±4.3346.59±6.4913.28±3.740.58±0.08术后6 个月22.17±5.49△55.74±7.36△15.36±4.93△0.61±0.10

2.3 2 组本体感觉平衡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本体感觉平衡功能相关指标比较(±s ,n = 54)

表3 2 组本体感觉平衡功能相关指标比较(±s ,n = 54)

组别XCOP/mmYCOP/mm前后平均运动速度/(mm·s-1)左右平均运动速度/(mm·s-1)运动长度/mm运动面积/mm2置换组7.12±1.6214.21±3.5213.97±3.8612.31±2.59424.61±65.40732.19±83.56内固定组6.94±1.4613.86±2.8513.64±3.2911.95±2.04411.72±58.06725.49±79.73

2.4 2 组术前、术后6 个月髋关节功能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术前、术后6 个月髋关节功能比较(±s ,n = 54) 分

表4 2 组术前、术后6 个月髋关节功能比较(±s ,n = 54) 分

注:与内固定组比较,# P <0.05;与术前比较,△P <0.05

组别时间Harris 髋部评分FRS 评分Berg 平衡量表评分置换组术前50.85±5.8940.93±5.7438.41±6.59术后6 个月88.62±8.04#△83.28±7.47#△42.02±8.62#△内固定组术前51.29±6.0341.29±5.3737.69±5.83术后6 个月79.84±6.94△66.49±4.07△46.83±7.95△

2.5 2 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5。

表5 2 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 54) 例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置换组Berg 平衡量表评分低于内固定组,说明与人工关节置换术相比,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治疗髋部骨折患者可促进患者平衡功能的改善。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进行治疗时主钉长短不一,术中操作更加便捷,术中不需要置入体积较大的人工关节,因此手术切口更短,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8];术中采用螺旋刀片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固定,表面积较大,有助于提高刀片锚合力,抗旋能力、稳定性升高[9];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治疗可有效降低周围软组织损伤,避免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引起的本体感受器缺失对术后平衡能力的影响,且其保留了Gamma 钉的短臂,抗旋转螺钉随之增加,使断裂端的稳定性及轴承端力的均匀性提高,可有效提高患者髋关节的稳定性而进一步提高其平衡能力[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内固定组比较,置换组术后6 个月优良率、血清BGP、PTH、BALP 水平、骨密度及Harris 髋部评分、FRS 评分均较高,术后下地活动时间较短,随访期间的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说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相比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提高骨密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疗效较好。人工关节置换术骨折部位复位较早,患者早期即可下床活动,并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因此可有效改善骨代谢,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可有效降低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12];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假体置换对患者髋部的支持作用提高,有助于减少生物力学作用改变导致的骨丢失,有助于改善患者骨密度,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13-14]。

综上所述,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可改善髋部骨折患者平衡能力,但人工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指标,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疗效相对更好。

猜你喜欢

组术刀片髋部
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对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咀嚼效果的影响
基于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功能研究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脑功能、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保护效果及应激反应影响
圆盘剪高速剪切时的刀片温度分析
圆刀片切削力计算方法
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圆刀片淬火裂纹分析及防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