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商务礼仪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初探
2024-01-15郑微
郑微
摘 要:商务礼仪作为技工院校商贸类专业的通识课程,在塑造学生职业形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技工院校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一体化教学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理论层面阐述了一体化教学的相关概念,结合实践教学,对技工院校商务礼仪课程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可行性建议,以期对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有所启发,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技工院校商务礼仪教学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技工院校;商务礼仪;一体化教学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商务礼仪已成为职场必备技能之一,商务礼仪被越来越多的技工院校引入日常教学。技工院校商务礼仪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实用的商务礼仪,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还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所需的技能人才。
一、一体化教学的定义及意义
(一)定义
一体化教学是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集“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二)意义
1.一体化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做”的质量是衡量一体化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一体化教学的“教”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学情、岗位需求等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学”要求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做”要求教师根据岗位实际设计教学环节,将知识点拆解为多个技能点,学生在突破技能点的同时也就掌握了相应的知识。
由此,一体化教学既能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实践能力,又能提高 “学”的积极主动性。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和“学”为“做”服务,三者环环相扣。一体化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运用”转变,从“教师教,学生听”向“教师引导,学生主体”转变,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2.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与传统的商务礼仪教学模式相比,一体化教学学习目标的确定是以中(高)级工培养层次目标、相关专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目标以及校企双方共同制订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依据的。因此,技工院校商务礼仪一体化教学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具体,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授“會议的会场布置”一课时,教师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前,学生通过自主查阅网络资料,完成预习。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绘制思维导图。课中,按照“会议的会场布置”的规范分为明确任务、制订计划、任务实施、评价反馈、课后拓展五个环节。通过课堂学习,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境对会场进行布置。通过情境模拟,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通过任务的完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课后,要求学生将会议的会场布置形成文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劳动技能水平。
二、现存的问题
(一)学校对商务礼仪一体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
技工院校的教学工作重点普遍偏向于具体的职业技能培养,而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重视度不高。商务礼仪作为通识类课程,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各技工院校对该课程重视程度不高。这也导致一些技工院校在一体化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而一味地强调技能发展,这对学生良好职业观的培养及未来的职业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硬件资源匮乏
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硬件资源是基础。我国技工院校商务礼仪一体化资源分布不均,一些以酒店服务、旅游服务等为精品专业的技工院校一体化商务礼仪设施设备齐全,硬件资源丰富。而多数技工院校的资源集中在数控、模具等“工科”专业课上,商务礼仪等通识类课程的一体化硬件资源相对紧缺,学生人均配比低,学生通过一体化课程来提升职业素养的渠道尚不通畅。
(三)教师的一体化教学能力参差不齐
部分技工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师思想尚未转变,仍以传统的讲授、实训为主。教师对一体化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力不足,表现为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不熟练、教学过程尚未对接岗位、教学方法的使用缺乏开拓精神、多元评价环节缺失等。
(四)学生观念尚未转变,被动学习占主导地位
技工院校部分学生存在信息手段的运用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弱、自觉性差、对知识的整合能力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技工院校一年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被动学习、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学生未能从思想上认识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而一体化教学提倡能力本位,这种冲突必然会影响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实施。
(五)学业评价体系缺失
技工院校商务礼仪课程,缺乏科学的学业评价体系。现有评价体系仍沿用传统静态评价模式,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内容以试卷、课本作业为主,与职业活动脱节。静态评价模式深入人心,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做细化考核,这就导致教师无法科学评价“学”的过程和效果,无法对“教”作出科学的评价,无法对“学”和“教”进行客观的教学反思。而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清也导致其“做”的积极性差,这些都较大程度地制约着技工院校商务礼仪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发展。
三、解决现存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一)提高思想站位,加强资源建设
1.加强合作,软资源互联互通
技工院校要将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更好地支持一体化教学的发展,应充分认识到一体化教学不是几个专业几门课的“一枝独秀”,而是要深发展、广覆盖的“百花齐放”。各技工院校要统筹规划、加强合作、综合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合力,打造“一专业一牵头和多校联动”模式,建立诸如慕课、学堂在线等数字交流、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软资源的跨区域、跨学校合作,达到软资源的互联互通。
2.加强硬资源建设,保证学生人均资源配比
深化技工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资金是保障,因此各技工院校要加大对一体化教学的经费投入。首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健全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基地或场地,保证学生人均资源配比,建立灵活的转变机制,实现相近专业的一室多用、横向融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保证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效果,校内实训场地应设立形体实训室、模拟谈判会议室、一体化教室、中西餐厅、宴会室等,并配备相应的实训设备,可供航空专业、酒店服务等专业的一室多用。其次,配备满足信息化教学所需的各种设备,如计算机、希沃白板等。最后,在硬资源管理方面,加强一体化教室的科学管理,延长一体化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随着社会相关行业的发展适时对相关设备设施做出调整。
(二)多管齐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多种方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首先,教师要提高对一体化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转变思想,激发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内驱力。其次,通过组织教师定期或不定期下企业、企业技术骨干送教入校、校企兼职互聘等方式提高教师 “理实并用”的能力。最后,通过个性化定向培训、研修交流、自主学习、专项培训等方式,做到理论与实践“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比武练兵,教学相长
技工院校可结合专业特点及岗位特色组织开展项目教学、模块化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竞赛,通过比武练兵,做到教学相长。例如,通过组织参加国家级、省级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加深对一体化教学含义的认识并进行实践探索,将竞赛项目及模块融入“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方案中,实现内容和标准的迁移,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长。
3.分级培养,人才梯队全覆盖
实施一体化师资专项培养计划,加快人才梯队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师一体化专业化发展。各技工院校应根据专业发展情况分级建设一体化教学名师、专业学科带头人等“德技双馨”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发挥“传”“帮”“带”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做到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普通教师梯次的有序衔接,构建“国家级—专业行业级—省级—市级—校级”的发展体系,促进教师队伍一体化素质的整体提升,形成人才队伍合力。
4.打造“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由技工院校牵头,根据行业龙头及专业龙头发展现状,在社会上建设一批技工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遴选深度合作企业,聘请行业企业专家组建高水平培训团队,开发“双师型”师资培养课程体系,为教师提供定制化、个性化培训,提升培训质量。
(三)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調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强化对一体化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参加行业企业新思想入校宣讲、学校组织的当前就业形势分析会、历届毕业生先进事迹分享会等,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施一体化教学是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劳动者的关键。
2.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这门课程、学好这门课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和“做”的兴趣。
首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不适应的部分,合理设置“教”“学”“做”的次序,如选择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构建“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审定计划—实施计划—过程控制—验收总结”的一体化课程六步法教学模式,理实有机融合,从而强化实践教学,改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握手的要求和禁忌”等商务礼仪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可采用案例教学法或项目教学法,启发学生思考,自主学习。又如,在“宴请和赴宴礼仪”教学中,可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一体化教学的任务来源于企业,并服务于企业。应借鉴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经验,从宏观层面建成一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培育产教融合企业,发动行业组织和行业协会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工作,初步形成“城市—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
通过校企间的深度融合,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建立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页。运用“将课堂移到生产一线工作现场”“企业专家进课堂”“校企联合办学”等模式,吸引企业多方位参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同时,结合专业实际,适时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邀请企业专家来校授课或在线指导,多方渗透,建立校企之间的联系,不断将产教融合向纵深推进。如在进行“商务谈判的会场布置”时,通过课前对接,教师将“为企业进行会场布置”设置为典型工作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企业专家通过视频连线、在线指导参与教学;课后学生通过到企业布置会场以期验收来实现校企合作。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提升发展效能
评价反馈主要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反思,通过反馈对“计划实施”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学习效果”进行分析,提高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因此,技工院校要建立基于一体化教学的科学评价体系,该体系应体现评价主体、方式和过程的多元化,因地制宜地将校内外评价相结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相结合,师评、生评与自评相结合,充分体现一体化教学的“工学一体”特点,促进技工院校商务礼仪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商务礼仪课程的一体化教学,着眼于学生商务礼仪“理实并用”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发掘更具地方特色及学校优势的教学软硬件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学,教师引”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企业需要的商务人才,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的优势,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技工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也可为其他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蒋开正.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施[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2]肖小荣.中职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22(29).
[3]吴建荣.探讨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中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方法[J].学周刊,2022(28).
(作者单位:福州第一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