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创新实践

2024-01-12谷云华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20期
关键词:岗课赛证产教融合课程改革

[摘 要]新时代高职院校通过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以及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主要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以邮轮客舱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介绍高职院校邮轮客舱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邮轮客舱服务与管理“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方向,总结该课程“岗课赛证”融通的改革实践经验,致力于提升学生未来就业能力与岗位胜任能力,提升邮轮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质量,希望为本专业或其他专业的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课程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0.061

[中图分类号]G712;F5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20-0192-04

0     引 言

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为地区企业输出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的使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为本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产教融合环境下,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应注重实践性,这就决定了其人才培养必须借助实践环节来实现,通过校内、校外实践活动实现学生磨炼意志、塑造品格、强健体魄、提升能力。

产教融合是高校与区域企业之间建立联系,以及进行活动交流的重要途径。高校除了专业理论课程,还有实践培训课程。这就需要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践,以此加强学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生产流程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了解,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的经验。产教融合搭建起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桥梁,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指导,为企业储备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优化教学结构,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自国家发布《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1]以来,各高职院校纷纷行动,积极探索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依托地方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抓住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能推动“双高”院校建设,以及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能力和作用效力。

1     高职院校关于“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的研究

目前,随着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深入,有效课堂建设也在逐步开展中,高职院校涌现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课堂革命”“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改革研究的热潮[2]。其中,以中国知网官方网站为例,通过关键词搜索,发现近3年的研究焦点基本围绕“岗课赛证”融通的專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及“1+X”证书背景下课程实施等方面[3]。其中,在理论研究方面,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技能、轻素质,重操练,轻应用”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树立“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4],打造新时代工匠精神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融通渠道;通过深入企业内部岗位调研来定位课程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使课程能够满足目标岗位需求,并体现出专业发展的规律;课证融合要求课程内容以职业要求为基本定位,所以要强化证赛相辅,使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相得益彰,还要做好课赛互促,以此有助于学生提升课程学习兴趣,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实践能力[5];基于岗位技能标准专项培养高技能人才,借助大赛比赛要求与考核标准训练比赛型技能人才选手,深入探索体现分层分类教育特征的综合育人新路径,进而将“岗”“赛”“证”等元素融入“课”中等[6]。然而,从这些研究中也不难发现,高职院校关于“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的理论研究尚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是关于“岗课赛证”融通的研究多是在教育部相关政策的驱动下而进行的一些改革尝试[7];其次是缺少真正的行业实践环境及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做到真正的“引岗入课”,缺少全面且深层次的“岗课赛证”融通研究,理论研究的深度和课程实施深度的协调互补程度不够;再次是现有研究多是基于某一课程的实践层面,基于部分教师的经验总结,理论体系尚待完善,缺乏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体系方面系统化、多元化的探究视角[8];最后,基于微观教学层面的“岗课赛证”融通,单纯依靠授课教师个人开展有效课堂设计与课堂实施,很难在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下落地实施。

2     高职院校邮轮客舱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为了高质量地实施课程改革,本研究对高职院校邮轮客舱服务与管理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机制、教师教学能力、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创新能力、可考取的“X”证书、适合的工作岗位等多项内容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其存在如下3个典型问题。

2.1   课程目标与邮轮运营服务职业等级技能证书考评内容相错位

邮轮客舱服务与管理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从事邮轮客舱服务工作的工作人员或基层管理人员。学习本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客舱服务技能与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基层管理知识和素养。但现实情况是,课程目标与邮轮运营服务职业等级技能证书考评内容相错位。以邮轮运营服务职级技能等级证书(客舱方向)为例,2020年开始实施邮轮运营服务“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来,经过两年多的课证考试实践,笔者发现证书的考评内容主要分两部分:其一,邮轮专业综合知识考查;其二,口语及服务情境应变能力考核,侧重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及英语口语能力,对于工作实际中所需的实操技能和对客服务技能考核不足。课程目标对接邮轮企业人才要求,邮轮运营服务职业等级技能证书对接行业标准,二者在考评内容和考核方式上存在错位,这是目前院校课程教学与考证相融通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2   课程内容缺少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笔者通过梳理课程教学内容,发现原有的课程比较注重对学生实操技能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如实操内容侧重学生中式铺床技能的训练、毛巾宠物叠法的教授,缺少更高层次的个性化服务项目创意策划与设计能力的培养,较少涉及夜床主题设计、个性化舱房布置、特殊客人及贵宾接待方案设计等项目的实操化训练。

2.3   课程模块化教学缺少分层设计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加上生源类别不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单招或提前批的学生,其有一定的实操基础,但与考证或比赛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同时,在授课过程中,课程模块化教学缺少分层设计,仅简单地按照统一标准或同一内容授课。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层次、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实操基础进行分层教学。以夜床服务授课为例,对于有实操基础的学生,课堂任务的布置上没有与其他学生有所差别。对于初次学习夜床服务的学生,没有侧重于夜床服务的标准化操作;对于有实操基础的学生,也没有在标准化操作的基础上,布置主题夜床设计任务,更没有拓展到个性化舱房布置等内容。

3     产教融合背景下邮轮客舱服务与管理“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方向

针对课程存在的上述问题,在“1+X”证书制度下开展邮轮客舱服务与管理“岗课赛证”融通的全方位课程改革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方位改革“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主要从事邮轮及高星级酒店客舱服务、餐饮服务、前台接待等一线对客服务工作,所学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以岗位任务为导向,专业课程主要包含邮轮宾客服务、邮轮客舱服务、邮轮餐饮服务、邮轮休闲娱乐服务、邮轮实用英语等。高职院校要根据邮轮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邮轮行业各岗位上的能力素质要求,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次,依据邮轮从业者的岗位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构建岗位所对应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进而在每一模块的教学过程中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最后,再将技能等级评价要求、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关技能竞赛考核标准纳入课程教学目标,将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评价内容、相关技能竞赛内容纳入课程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技能考核、职业资格评价要求、相关技能竞赛工作流程,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岗课赛证融通、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4     邮轮客舱服务与管理课程“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实践创新路径

4.1   构建邮轮客舱服务与管理模块化课程体系

通过国际邮轮外派中介公司岗位招聘信息、邮轮公司在岗员工及在岗学生回访、问卷与实地调研等渠道调查邮轮客舱部各岗位的任职条件,包括综合素质、技能要求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展示真实工作岗位要求,引入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式,形成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

明确邮轮公司对客舱工作岗位上初、中、高级岗位的任职条件及要求,以及“1+X”邮轮运营等级证书模块中对证书考试技能和素养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提炼和调整,修订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块、教学项目,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素质,实施项目式教学。课程改革结合新出台的“1+X”邮轮运营等级证书客舱模块要求,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引入行业及证书考核内容与岗位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操作技巧;改革课程考核方案,融入“1+X”邮轮运营等级证书考核内容,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能够达到考证的素质和能力要求。邮轮客舱服务与管理课程“岗课赛证”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如表1所示。

4.2   出台“赛”“证”管理制度,建立“课证赛”互相融通考评机制

对标职业大赛要求,对课程学习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专项拔尖训练,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企”“校际”“区域(行业)”等校外职业技能竞赛,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平台上积累实战经验,并优化国赛选手选拔培养机制。同时,组织学生考取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对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实施分层分类教学,促使其考取对应或高一级的证书,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更进一步来说,院校可以联合行业组织出台“赛”“证”管理制度,融通大“赛”对选手的技能考评标准与证书考取的相关技能评价标准,使二者的评价机制相互协调,同时建立“课证赛”互相融通考评机制。例如,大赛获奖选手可以通过其比赛成绩来认定相应等级职业资格证书,这样一是能够避免重复考核,二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赛和考证的积极性。对于“证”,要在毕业要求中明确规定,学生在校期间需考取至少1张职业资格证书和1~3张与专业相对应的“X”证书。院校要完善资源共享机制,鼓励和方便学生跨院系、跨院校选修课程。由于邮轮客舱服务与管理课程考核内容分为理论测试和实操考核两个部分,如果学生通过“1+X”邮轮运营服务实操技能考试,则可免考本门课程的实操考核,成绩可以抵换学分。另外,如果学生在全国旅游饭店大赛客舱服务板块中获得奖项,可以根据其成绩情况认定相应的课程成绩,并认定相应学分,从而激励学生课程学习与考证、参与比赛的积极性。

4.3   校企协同开发建设和优化课程教学资源

校企协同开发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如网络平台教学资源、新形态实训教材等,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和完善。在原有课程教学模块的基础上,增加创新拓展任务、大赛预备选拔项目练习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考试题库等内容,使得网络学习平台不仅满足校内师生授课和学习需求,还可以向其他学校或社会学员推广,以此培养出更多国际邮轮乘务专业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4.4   建立国内邮轮产业学院,打造岗课赛证业互通的体制机制

与中船舰客(教育)集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联合多家邮轮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合作筹备共建邮轮产业学院。一是通过国内邮轮产业学院的建设,实现教师学习资源共享;二是通过产业学院的平台,为国际国内邮轮输送专业人才;三是通过产业学院的建设,为教师培训、行业锻炼提供条件;四是通过产业学院,建立标准化的课程体系,实现岗课赛证相互融通。把国家职业教育标准、行业企业岗位标准、大赛标准、具体工作任务规程、学习者职业发展的自我标准等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整合形成育训融通课程标准,细化分解为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实现职教课堂的“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初步实现产教融合背景下国内邮轮企业岗课赛证业互通的体制机制(见图1)。

综上所述,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紧跟行业发展实际需要,通过有效课堂建设、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方式,将工作岗位上真实的工作场景及工作流程方面所要达到的技能要求与素质要求融入课堂教学目標、职业技能鉴定、专业竞赛等活动中。通过“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建设,不断完善考评机制,实现学生成绩在课程学分、技能大赛、职业资格、岗位适应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和融通。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就业与创业的能力,也能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的发展与邮轮专业高水平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4):124-128.

[2]张娴.“赛教融合”助力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N].中国教育报,2020-12-22(11).

[3]周新云,吴瑾.“1+X”证书制度下商务英语专业“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改革与实践[J].普洱学院学报,2022(2):132-134.

[5]曾天山.“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8):5-10.

[6]张慧青,王海英,刘晓.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11):27-34.

[7]崔志钰,陈鹏,倪娟.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的误区解析与实践策略[J].职教论坛,2020(12):29-37.

[8]王丽新,李玉龙.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内涵与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6):5-11.

[收稿日期]2023-04-14

[作者简介]谷云华(1990— ),女,河南安阳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旅游经济。

猜你喜欢

岗课赛证产教融合课程改革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