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体系改革研究
2024-01-12吴悦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类高职院校办学规模扩大,教育产业化程度提高,有效使用高校资金提高办学效率,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推进财务管理的优化与革新,满足新形势下市场经济需求,是各大高校目前需要探讨的课题。文章围绕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体系改革的意义、现存问题、改革路径展开研究,多角度阐述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策略,以期为其领导者和管理者提供决策
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体系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0.012
[中图分类号]G71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20-0037-03
0 引 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升学率提升、教育多元化使得教育经费结构逐渐变得复杂,除政府拨款外,学生缴费、社会捐赠、成果转化等社会资金流也越来越多。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财务管理工作是财务职能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高职院校开展各项活动、获得各项成果、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现阶段,部分院校财务管理制度落后,对管理体系的认识不足,专业人才数量较少,管理手段没有与时俱进,存在安全隐患,这就需要高校领导者与管理者结合自身实际,树立科学理财观念,加大内控力度,构建一套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优化工作流程,打造人才队伍,保障信息安全,推动共建共享,进而促进总体管理水平提升,推进高职院校财务体系制度改革平稳开展。
1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体系改革的意义
1.1 提高工作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
随着教育事业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概念深入人心,内部控制、流程优化、监管力度、信息化管理、共享利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的制度不完善、管理难度大、利用水平低等问题,保证了资金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实时性,整体工作逐渐走向智能化、集约化、共享化,信息利用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与此同时,管理体系的优化、规章制度的约束使管理者理论知识水平、实操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教育部门、科研部门、后勤部门、财管部门多方力量协作,从而有效促进学校工作稳步开展[1]。
1.2 降低財务风险,提高安全水平
高职院校的财务环境较为复杂,面向的学生及教师主体较为广泛,资金利益关系多元化、多样化,使得财务风险指数大大提升。在新形势下,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时俱进,标准制度健全完善,安全设备配置齐全,风险评估水平不断提高,财务监管不到位、执行偏差大、数据流失、信息泄露等问题出现的频率大大降低,进而确保财务管理能够有序健康、高效稳定
运转。
1.3 强化服务意识,解决主体间矛盾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财务数据量不断增多,财政资金数据信息与教学、科研、后勤、生活服务紧密联系,庞大的数据量使得财务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变大,内容更加纷繁复杂。过去,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财务数据处理过程中与大数据、云存储、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程度不高,缺乏对大量信息的深度挖掘利用[2],使得财务数据无法为高校各项工作提供支持。新形势下,财务管理与现代科学技术深度融合,资金数据价值得以直观、准确体现,主体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管理模式由传统“集中式管理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管理人员在新环境下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转变管理理念,提升业务水平,深入沟通交流,财务管理面向教学、科研、后勤等工作实现了“一站式服务”,信息共享、协同发展等体制改革,提升了财务管理工作的便利程度,降低了学校主体和各项业务的办事成本。
2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体系改革面临的问题
2.1 对财务管理体系认识不足
在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不仅要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而且在经济效益上也需进一步提升。目前,高校整体财务管理水平较低,体系不完善、力量不集中,缺乏科学管理能力。一是财务管理工作尚未引起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其认为该项工作只是简单记流水账与日常资金出纳,现代信息化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使得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人才引进、平台优化、共建共享等方面工作缺乏决策层支持,无法从根本上实现转型升级。二是制度体系建设不健全,在资金预算、财务核算、风险评估、应急预案方面缺少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标准,宏观层面没有形成领导机构专职督导检查财务管理工作,责任分工体系不明确,财务管理流程不清晰,导致整体工作存在漏洞和处置结果不理想[3]。三是财务管理与实际工作脱节,任务重复、沟通不畅、衔接困难问题严重,整体运作方式缺乏规范性、科学性,管理渠道单一,经费使用存在盲目性、随机性,不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
2.2 财务专业人才数量较少
在新形势下,财务管理进入信息化时代,使得高校财务活动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内容不断增多,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进一步增多。一名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知识,而且要掌握计算机技术。目前,高职院校人员较为注重教学与科研工作,财务管理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不够,现有工作人员大多年龄较大,思维方式较为传统,管理方式仍停留在手工记账、书面算账的层面,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发展潮流,无法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对未来实现信息化管理造成一定阻碍。与此同时,有些高校不重视财务部门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开展培训、研学、调研等继续教育活动较少,使得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难以组建高水平的财务工作团队[4]。
2.3 与新兴技术结合不紧密
在高职院校中,大多数院校引入了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虽在一定程度上为管理者提供了便利,但仍存在系统功能不完善、信息搜索缓慢、与实际发展不契合、难以实现共建共享等问题。一是系统建设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尚未开展深入调研,对市场总体行情认知不清,对自身发展需求了解不全面,系统功能大多侧重对财务管理数据的收集整合,缺乏深度分析、广泛应用能力,使得财务数据无法服务于工作业务,信息价值无法体现。二是系统底层构架与院校人事、科研、教务、后勤等平台不匹配,数据传输不能做到无缝衔接,系统相对独立,导致财务信息难以与科研信息、采购信息、教务教学信息相融合,财务管理工作服务水平大打折扣,教育费用、研发经费、固定资产购置、基本建设费用等数据信息使用率不高,潜在价值无法体现,在宏观层面制约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转型升级和各项工作的协同发展。三是管理能力不足。虽然部分院校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系统,但是实际应用水平与财务管理模式仍然停留在较为传统的层次,数据分析、信息挖掘、主动推送、风险预估等相关功能利用不够充分,财务管理的压力没有因为现代科学技术优势而降低,造成资源浪费。四是在引入管理系统时未配备防火墙、杀毒软件、漏洞扫描、安全审计等安全技术设备,财务信息流转中缺乏安全保障,黑客与社会不法分子可利用技术手段窃取院校数据信息,造成严重经济
损失。
3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体系改革路径
3.1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
信息化时代,高校应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在建章立制、强化内控建设、深化财务管理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工作体系。一是成立财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细化监督机制,严肃财管纪律,引导财务管理有关部门认真执行上级财政部门下达的经费预算,统筹规划并监督年度经费收入和支出预算报告编制,同时负责院校经费收入、划拨、报销及后勤经费保障工作,为各项学校日常事务提供财务决策依据,推动财管部門严格遵守财务管理法规制度,确保财政资金合理安全使用。二是加强制度刚性约束。根据财政部会同教育部修订印发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对以往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完善,强化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体系改革,严格职责权限,规范工作程序,加强服务平台建设[5]。例如,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升预算编订、财务执行等各项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完善财务核算制度,保证财务核算结果能够真实反映高校科研、教学、后勤等方面的效益,同时提升数据透明度,充分尊重全校师生对本校资金流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三是制定风险预警机制,保证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快速发现风险并及时处理,切实保障高职院校财务工作的安全性,将可预知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3.2 持续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充分明确财务管理人才的重要性,不断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坚持问题导向,弥补知识“短板”,填充能力“缺口”,锻造素质过硬的财会干部队伍,使其具备财务管理能力的同时,实现新兴技术与财管工作相融合,进而全面推进财务管理改革,保证高校财政资金安全运行。一是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数据整合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数据挖掘、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与实操技能的学习,提高数据敏感性,对于高校教学、科研、采购等方面出现的风险性数据信息进行及时关注、收集、整理、应用,分析其潜在的风险,并将其作为指导后续财管工作的重要依据。二是完善财务人员定期培训制度。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形式带领财务管理人员参加在职培训或网络学习,提高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提升对数据信息的应用能力,要求工作人员增加对本校财务管理应用系统的熟悉度,并熟练各种数据分析软件,确保能够从庞大的高校数据体系中筛选出关键信息并加以处理应用。三是加强高职院校内部财务人员管理,健全财务管理监督制度,确保财务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切实维护高校合法权益。同时,建立财务人员准入制度,结合会计、出纳、报账员等财务岗位要求选拔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分类设定准入条件,强化财务人员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上岗制度。
3.3 不断优化管理系统与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构建模块化、一体化、交互化系统平台,使相关财务信息输入输出、管理利用更加顺畅,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作为学校领导者,一是要结合校内财务管理工作开展实际情况,做好未来财务工作的总体规划,结合兄弟院校经验做法扎实开展信息化行业市场调研,深入了解信息化建设情况、在用系统平台存在的问题,并以自身业务需求为导向,明确学校财务管理平台建设整体规划设计与分步建设方案,在技术层面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重视基础数据建设,着力推动相关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在财务管理系统平台构建过程中,完善统一接口和数据标准,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其与内部各业务系统连接,构建财务管理数据库,打造“一站式”“一体化”办理学校内部的项目库、预算、支出、核算等全流程业务,切实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能和用户体验感,为高职院校未来资金结构调整、财务管理流程优化、预算核算决算信息更加准确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例如,将财务系统与科研系统关联,实现对全校师生在科研工作中项目申报、经费划分、收支情况的全过程监督,将服务与管理有效结合,使财务部门与科研部门协同发力,提升工作效率。
3.4 持续提升财务管理安全水平
一是研究制定财务管理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安全工作责任制有效落实,进一步健全防范化解网络风险的责任体系,细化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切实筑牢财务管理安全屏障。同时,面向院校师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教育活动,引导广大财务管理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进而不断强化本单位财务安全管理。二是定期申请专项运维资金,在财务管理系统日常维护中不断加大安全防护力度,采购IP协议密码机、安全网关、网络审计、安全路由器、线路密码机、防火墙等硬件设备,实时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对于财务关键信息进行安全防控,有效防止不法分子通过病毒侵入系统破坏数据。三是保障财务信息安全防护。运用身份认证、访问权限、数据加密等安全技术,在数据传输、信息利用、平台登录、共享流程等方面保证数据安全性能[6]。同时,要加强系统平台财务业务流程日志管理,要有专人专班定期全方位跟踪审计工作事项,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监督体系,形成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为实现高校财务管理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7]。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科宇.基于服务视角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构建[J].中国市场,2019(9):158-159.
[2]张婷婷.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策略分析[J].中国市场,2021(19):175-176.
[3]张旭.高校财务管理转型与智能体系的构建[J].营销界,2019(46):210,235.
[4]徐静.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5(6):43-44.
[5]王超.基于会计成本控制视角谈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J].投资与创业,2022(18):66-68.
[6]宋晋娜.基于服务导向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会计师,2022(23):37-39.
[7]韦婧梦,庞坚.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与廉政风险防范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9):60-62.
[收稿日期]2023-05-15
[基金项目]2022年度江苏省商业会计学会研究课题成果“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体系改革研究”(2022JSSYKJ302)。
[作者简介]吴悦(1981— ),女,安徽广德人,高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