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家园共育*
——浅谈“幼小衔接”中家园共育的策略

2024-01-10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34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小共育

张 瑾

(合肥市庐阳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海棠园 安徽合肥 230000)

幼儿园主要是以游戏和习惯的养成为主,而小学主要是以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幼儿面临着从外部环境到内在心理的转变与适应,积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对幼儿的发展意义重大,能够支持儿童平稳实现两个学段的过渡,使其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开展家园共育,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够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

三、幼小衔接中家园共育的现状

(一)家园共育受多种因素影响

课题初期,课题组通过对小学一年级家长和小、中、大班家长进行访谈、问卷调查及个案分析的方式,了解家长对幼小衔接的关注点和困惑。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家长由于自身工作原因及缺乏育儿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在家园合作中参与度不高(如图1)。

图1

(二)家长对幼小衔接的相关政策了解不够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家长对幼小衔接的政策和文件只是听说过,极少数家长非常了解(如图2)。

图2

(三)家长重视知识层面的单向衔接

幼小衔接包含幼儿的身心发展、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衔接。根据调查结果,大多数家长因幼儿即将升入小学而焦虑,担心幼儿能否适应小学的生活及学习环境、能否完成学业任务,十分重视幼儿“拼音”“写字”的学习,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协调发展。

(四)家长对幼小衔接认识不足

许多家长对幼小衔接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因而产生了一些困惑(如图3)。

图3

(五)幼小衔接下的家园共育没有体现双向互动

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家园合作普遍具有单向性。家长与教师间的沟通交流不紧密,家长被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被动满足家长的需求,部分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只是幼儿园老师的工作。

三、幼小衔接阶段开展家园共育的策略

(一)多向对接

让幼儿园小朋友走进小学,让一年级小朋友走入幼儿园,组织小学教师和家长到幼儿园给幼儿及其家长讲述小学生活,让幼儿家长对小学生活有所了解,让幼儿对小学生活有所期待。做好心理方面的对接,针对家长关切的幼小衔接问题,利用假期举办幼小衔接讲座,全方位、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培训和指导。

(二)家园双向互动

在幼小衔接的阶段,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当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并且要积极地加强交流。教师应当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平等地与每位家长进行真诚、耐心的沟通,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开展各类活动前,教师应当认真听取家长们的建议,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要多维度引导,通过家长进课堂等方式,充分运用多种资源,加强与家长的双向互动,进而为幼小衔接做好铺垫。

(三)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幼儿入学准备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不应片面追求小学知识技能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从重知识衔接转向重能力衔接,从片面灌输转向全面发展。为此,幼儿园可开展“去小学化”专题讲座,让家长树立正确的衔接观,消除家长心理层面的困惑;利用园所公众号推送有关育儿知识和经验的文章,逐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在幼小衔接的一系列活动中,家长是支持者、合作者与陪伴者。针对家长对幼小衔接的困惑,开展幼小衔接系列讲座,全方位地对家长进行培训和指导,能够促使幼儿更好地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身心更加稳定、和谐地发展。

(四)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愉悦的家庭氛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中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情绪、认知、学习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因此,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家庭及幼儿园应重视氛围的营造。

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在一日活动中进行渗透,根据主题活动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如在语言区投放汉字材料,引导幼儿认识简单的汉字;在数学区增加多种形式的游戏材料,引导幼儿开展分合、整点和半点等数学游戏,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让幼儿对小学学习有所了解。

在家庭中,面对幼儿即将升入小学这一转折与变化,家长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正面引导幼儿,给幼儿情感上的坚定支持。家长可利用晚上或双休日时间与幼儿积极互动,如在家中陪幼儿下棋、搭积木、阅读、表演故事,到户外郊游、骑车、散步等,和幼儿多交流成长中的点滴进步及小学生活的乐趣与美好,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五)培养幼儿多元素养

1.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在学前教育阶段,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为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奠定基础。

在幼儿园中,值日生活动能逐渐增强幼儿为同伴、为班级服务的意识;“我是整理小能手”活动,包括“叠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等,能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这些服务性活动中慢慢养成。

在家庭中,家长要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将学习活动与轻松愉悦的整理活动相结合,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生活作息习惯,在有序的家庭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2.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任务意识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表现之一,也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培养目标之一。

幼儿园中,通过“大带小”“小小值日生”等活动,如整理自己的物品、收拾餐盘、照顾动植物,鼓励幼儿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在游戏前的材料准备,游戏中的协商分工、任务分配,游戏后的收拾整理、交流分享等自由、自主的活动过程中,幼儿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制订计划,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完成任务的信心。

另外,还可鼓励幼儿通过阅读绘本、调查采访丰富活动的经验,收集活动所需的材料,一起参与集体活动的准备。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任务卡、记录单等,让抽象的任务可视化、形象化,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实施等形式引导幼儿积极承担任务,逐渐形成任务概念。

在家庭中,让幼儿选择难度适宜的家务,作为专属长期小任务,如给小鱼喂食、饭后收碗筷等;有意识地布置与入学准备相关的任务,如准备第二天的衣服、生活及学习用品;和幼儿一起商量并制订每日(周)计划,鼓励、支持幼儿独立完成任务并记录。

3.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时间管理能力是幼儿自主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必备的一项能力。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使其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是科学进行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

在幼儿园中,小班幼儿以时间感知为主。教师通过开展绘本阅读、时间游戏等多样化的活动来引导幼儿对时间进行初步感知。例如开展“一分钟可以完成哪些事情”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具象的活动来感知时间的长短,从而为将来规划、管理时间做好准备。中班的幼儿尝试计划自由活动、餐后散步时间,丰富规划时间的经验。有了前面的基础,大班幼儿对具体的时间点和时长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幼儿一同讨论“我的周末计划”等活动,能够帮助幼儿迁移经验,逐步从规划在园时间拓展到规划其他更多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建立重要事情先做的观念。

在家庭中,可开展感受“一分钟有多长”、每日看书十分钟等活动,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多样的方式,循序渐进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4.培养幼儿的前书写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要在涂鸦、绘画和游戏的过程中发展前书写能力。幼儿是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者通过成人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在幼儿园中,教师可通过自制小书、写信等语言游戏,培养幼儿的前书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经常与幼儿一起观察大自然的动物、植物、山水、天气等事物,与幼儿相互表达户外观察的感受等。家长还可以和幼儿共同设计亲子阅读空间,坚持每天开展至少半个小时的亲子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和幼儿边讲边讨论,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或讲述。

5.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幼儿园中,多鼓励幼儿主动与他人交流、协商、合作,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一起游戏,认识新伙伴。支持幼儿开展混龄活动,体验合作的重要性。遇到问题时,鼓励幼儿尝试用协商、交流、合作等方法解决。

在家庭中,营造宽容接纳的亲子交流氛围,用尊重、接纳的态度与幼儿交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与需求,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并及时给予支持与引导,为幼儿融入新的人际环境做好准备,为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综上所述,家园共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桥梁。“双减”背景下的幼小衔接,要求幼儿园与家庭进行有效的双向交流,为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助力,使其建立更加积极的入学期待。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幼小共育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