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馆藏文物看民俗中的福文化

2023-12-29杨晨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20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

杨晨

摘 要:提篮是有提梁的篮子,是民间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器物。提篮除了在民俗活动中用于盛放物品以外,还寄托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在祭祈仪式中使用提篮这一载体来传递人们的心意,祈盼得到“福”和庇佑。在很多地区,制篮技艺已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以福建民俗博物馆馆藏的黑地描金提篮为对象,探析其在传统节俗中寄寓的祈愿,一窥民俗中的福文化。

关键词:提篮;民俗;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20.035

0 前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福、追求福的民族,以“福”字为核心的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曾根据所处时代的风尚,将福文化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统称“五福”,如《尚书·洪范》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后世民间又有了“福、禄、寿、喜、财”的说法。它包含了从生理需求到精神追求的层次跨越,从直接的“福”“禄”“寿”“喜”“财”到隐喻、借寓的吉祥纹饰,都体现了老百姓对“福”的向往。民间的福文化大多与普通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小小的提篮里也蕴含了不少“福”,不论是从实用功能、制作工艺、装饰艺术还是延伸的精神文化来看,都蕴含了“福”的文化。下文简单介绍提篮在不同场合的使用以及福建地区制篮工艺和装饰纹样,以探寻提篮所延伸的传统文化。

1 传统提篮的常见用途、用处

传统的提篮是食盒的一种,竹木结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盛物器具,在多种场合都适用,如祭祈仪式、走亲访友、庆寿、“走喜”“送日子单”等。在民俗活动中,提篮多用于盛放祭品、物品、菜肴、果品等。传统的圆形提篮因有“圆满”之意,深受人们的喜爱,圆形也更符合大众的审美。提篮在福建闽南地区的传统节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在当地的“请火”迎神活动中,传统的漆篮仍在使用,“请火”也称“请香”“进香”,是福建闽南地区非常重要的一项民俗活动,人们通过游行和敬献供品等仪式向神明祈求五谷丰登、阖家平安。在祭祀和祈愿时,供品多放置于手提漆篮或大型的多层大盛篮中敬献。

在闽南地区隆重的传统庆寿中,闽南人除了给寿星庆寿叩拜以外,晚辈们还要肩挑杠箱、手提漆篮盛装祭品去宗祠敬奉先祖,以感谢先祖福泽庇佑,福荫后代。

在闽南的传统婚嫁中,男方的聘礼多装在大盛篮(多层)内,用扁担挑至女方家,而女方家则用小巧精致的勾篮(挽在手臂上的漆篮)装鸡蛋、花生、线面和糖等含有美好祝福寓意的物品,随着迎亲的队伍将这些物品随着陪嫁彩礼一起带到男方家。精致小巧的提篮内装的是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祝愿新人婚后生活幸福甜蜜,也间接反映了提篮承载着老百姓日常生活里的“福”。

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先生收藏了一张老照片,照片中女子手持掼盒(掼篮)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掼盒是福州人用于婚嫁、寿诞、祭祀时盛放礼品、祭品的篮子,在台湾也叫“谢篮”。早年女子常用掼盒“掼”粥回娘家。旧时,福州已出嫁的女子每年在“拗九节”这天,也就是农历正月二十九要煮一碗拗九粥回娘家探望双亲,拗九粥是用红糖、糯米、花生、荸荠、红枣等熬煮的甜粥,用花生或红枣在粥面上摆出“福”或“寿”字,祝福双亲长寿平安,以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拗九节”这一传统节日在福州十邑已流传了400多年,它的由来在民间有很多说法,广为流传的是目连救母,目连为了给狱中的母亲送一碗甜粥,把粥熬煮得很稠很黑,狱卒以为这是污垢粥便不再截留,目连的母亲才得以吃上一口热粥。这一天正好是正月二十九,人们有感于目连的孝顺,就在这一天也煮粥孝敬父母和长辈。农历正月二十九在福州也称“后九”,福州方言中“拗”与“后”谐音,故称“拗九节”也称“后九节”。“福州拗九节习俗”2020年被列入福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另外,传统的老福州人认为逢“九”的岁数是个劫,诸事不顺,因此父母或年长老人的岁数里若遇到“九”都要“过九”。家人除了在农历廿九这天为其煮“拗九粥”之外,还要准备太平面(即线面、鸭蛋),福州方言中“面”和“命”谐音,线面细长谐音“长命”;福州话“鸭蛋”和“压浪”“压乱”谐音,有保太平的意思,取其“长命平安”之意。以祈逢凶化吉,除去晦气,平安地跨过“九”的门槛。出嫁的女儿心系双亲,也总用提篮等盛盒带上太平面、鸭蛋、拗九粥等回家探望(图1),久而久之,那一只只提篮也承载了儿女们的一份孝心。

2 福建民俗博物馆馆藏传统提篮的赏析

福建民俗博物馆收藏了1件民国黑地描金和合二仙圆形三层提篮(图2、图3),该提篮是浙江的制作工艺,提手部做压弯处理,圆形共三层,圆形的提篮既稳固,用料上也相对更节省,整体造型精巧别致,保存相对较好。蓋沿一周和第二、第三层采用特细篾丝以“挑二压二”密编而成,第一层外壁以“拉花穿丝”工艺编制,呈现出镂空的效果,主要的作用是透气,以避免食物变质。这一制作工艺较为复杂,须在编织篮体时预留出拉花空间,留下规律的经篾,然后在经篾上作斜向的绕编,交叉几次后便会呈现镂空的几何图案。“拉花”装饰工艺常见于高档提篮的第一层,既增加了提篮的观赏性,也使提篮更加透气,盛装的食物不易变质,彰显了古代匠人的智慧。

这件提篮的盖面以黑漆为底描金和合二仙纹饰。和合二仙是中国民间信奉的神仙之一。指唐代浙江天台山国清寺隐僧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之间的玄妙奇谈,为世人所推崇。传说寒山为文殊菩萨的化身,拾得为普贤菩萨的化身。两人因喜欢吟诗唱偈而结为好友。玉皇大帝为考验两人的感情,让他们同时爱上了一位姑娘,但是两人为了兄弟情义先后出家。数年后二人在苏州城外的一座小寺重逢,也就是后来的寒山寺。这次重逢让二人欣喜不已,自此寒山与拾得二人便留在寺内一心禅修,成为得道高僧,被后人奉为“和合二仙”。至今寒山寺正殿佛像背后还供奉着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和合二仙”这一传统纹饰常被用于瓷器、木刻和木雕作品中。表现了人们渴望朋友之间和合、夫妻之间和睦、生活和美幸福。在这件提篮的盖面上,寒山手持荷花,荷花有并蒂之意,荷与“和”同音;拾得手捧圆盒,象征“合”“和合”,这两字有“和谐、包容、天下大同”的意思。

另外,福建民俗博物馆还收藏了一件民国黑地描金和合二仙小提篮(图4、图5),在提篮的盖面上描金绘寒山与拾得两位仙人,寒山手持荷花,拾得手捧圆盒坐于祥云之上,寓意富贵和福气的蝴蝶、蝙蝠翩舞在侧,宛若仙境。人们借和(荷)谐合(盒)喻夫妻和睦、生活和美、社会和谐。

3 传统提篮的制作技艺、装饰纹样

提篮属于传统竹编工艺品的一种,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传统竹编工艺历史悠久,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术,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早的竹编制品距今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便利用藤条、竹子等随手可见的材料简单编织篮、筐等器具,用以堆储剩余的食物和其他物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竹子劈篾后有更好的韧性,也更加坚固耐用,于是竹子成了编织器物最主要的材料之一。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竹编器物逐渐流行起来,编制技法也更精细。明代中期,竹编的器物越来越精巧,更是创新地与漆器等工艺相结合,制作了很多精致的漆器胎圆盘、圆盒等器皿,用来盛放精致的小物件,在当时很受人们的欢迎。

我国南方地区有丰富的竹资源,如浙江的东阳、嵊州以及四川、湖南、福建、云南等地区都有深厚的竹编文化历史,编制的生产生活用具、仿生工艺品等都极具特色。各地域生长的竹子品种不一,不是所有的竹子都适合竹编,一般以山背面生长、竹龄为3年的竹子为佳,再就是竹秆要通直、竹节间隙要长。编织前的准备工序主要有锯竹、卷节、去结、刮青、剖竹(开片)、分篾等。竹编编织的技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平面编织和立体编织两种,平面编织技法有十字编织、矩形编织、米字编织、斜纹编织等。以简单提篮的立体编织为例,先以粗细相近的竹篾片为骨架,相交编织成型即为底,定好了器物的底部后,再用细篾丝以经纬编织技法编织篮身,也可结合不同的编织法,形成装饰的图形,最后在边缘处用粗厚的竹篾以缠绕形式锁口,这样一个简单的提篮便成型了。根据提篮的层数分类,提篮主要有多层和二层两类,规格形制上有方形、圆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等,品种多样。较为主流的是圆形或椭圆形的曲柄提篮,为便于人们使用,提篮的设计制作都较为简便,以三层提篮为例,通常三层提篮的底座与最底一层是固定的,中间与最上一层可以独立活动,一层套叠一层,最上面是盖子,提手与最底层固定,小型篮的提手通常是一片压弯式,这样的提手也使提篮线条更具有曲线美。大型提篮也叫大挑篮,只有在重要的日子才能见到,它的容量和体积都很大,高的有1米多,需要用扁担挑起来才能带走,通常在民间红事、白事中使用。它的每一层可放置不同的冷热菜、甜点、果糖、红包等,将一桌菜都放置在大提篮里,这一路挑着去庆贺,真是隆重又热闹。

竹编的提篮和在此基础上加工的各类提篮形制丰富,独特亮丽。除了素面竹编以外,其装饰上还有髹漆、描金、镶嵌螺钿等技艺。通常在提篮的篮身或侧面提手处写有“福禄”字样、制作年月、主人姓名或堂号等。装饰纹样归纳起来主要有“吉祥喜庆”“戏曲小说”“博古雜宝”“世俗生活”“山水花鸟”等多个类别。这些纹饰描述了实实在在的世俗生活,流淌着生动亲切的家长里短,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对“福”的精神依赖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福建是产竹子的大省,有着深厚的竹编文化历史,在全国的竹编市场上亦有一席之地。福建省竹编工艺分布的地区主要有福州、安溪、永春、古田、泉州等。福州闽侯的传统竹编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宋代已是进贡朝廷的贡品。安溪的竹藤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编织技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当地人就地取材以编制日常生活用具为主,主要有篮、筐等用具。千年古邑—古田县的竹编花篮更是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永春的漆篮不仅精致还结实耐用,被人们奉为瑰宝。

福建永春龙水村制作漆篮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文献记载在明代正德年间龙水村郭姓第六代族人发明了最早的永春漆篮,《永春县志》也曾提到龙水村的郭孝养、郭荣保等人外出编织漆篮售卖的事情,此外《永春县志》还记载1801年时,漆篮开始远销南洋各埠,风靡一时。永春龙水村的气候适宜竹子生长,稻田里的细泥偏中性,是“桐油灰”“生漆灰”中重要的原材料,这些自然条件也为家家户户编织竹篮提供了优渥的资源。当地制作的漆篮不怕摔、不怕水,坚固耐用,既讲究实用性还精美华丽,是闽南地区迎神祭祖、寿诞、婚庆时用于盛物、陪嫁的重要器具,极具实用和收藏价值。永春当地最大的漆篮有3米多高,最小的比巴掌还小,极富地域特色。人们总说“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永春的漆篮可是“竹篮打水水不漏”,当地漆篮最大的特点便是盛水不漏,这与它独到的制作工艺密不可分,那就是“抹油灰”的工序。据说这项“抹油灰”技艺,从500多年前就开始流传,时至今日当地从事漆篮制作的匠人还在传承这项技艺。从一根竹子变成一个漆篮,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将竹子破成篾片和纤细的篾丝,以篾片为经、篾丝为纬编织出大小合适的篮胚,之后在石灰水中沸煮,这一步主要是为了灭虫,也能使篮子更耐用。其次将篮子阴干后,通过“抹油灰”的工序将篮子的缝隙处填满、抹平,使篮子更坚固,再裱褙纱布。漆篮经过反复涂抹油灰和裱褙纱布的工序后,由原来的轻巧变得紧密且有分量,也更坚固耐用。再次是上漆的步骤,篮子经过反复刷涂、打磨的工序后基本成型。最后便是绘画和堆雕等艺术加工处理,如画朱红、签金线、描金画等工序,之后精致的漆篮便制作完成。在18-19世纪,永春龙水村制作的漆篮曾跟随闽南人一起离开福建,抵达东南亚等地,并在当地流传开来。时至今日,这些地方还保留着使用漆篮的习俗。龙水村制作的漆篮曾被选送至意大利、日本、波兰等30多个国家展览,并多次在国内展出,收获了不少好评。

4 结语

福文化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祈福、崇福、送福等与福有关的活动和仪式。从甲骨文的“福”字便可一窥,“福”最初作为一个会意字,其含义是向神明供奉祭祀品,以求获得庇佑。发展至今,“福”已经成为我国文化的代表性标识,人们终其一生所要追求的也不过一个“福”字。福建与其首府福州是全国唯一以“福”字冠名的省份与省会城市,福州有著名的“福”“寿”“康”“宁”四字石刻,其中“福”在乌山,“康”在长乐,“宁”在福清,而“寿”字就在鼓山。《榕城考古略》记载:“福字坪,在观音岩旁。朱子楷书‘福字,常丈余,与鼓山‘寿字匹配。”朱熹的“福”字被称为“福州第一福”,与他的“寿”字并称“福寿齐天”,是朱熹留给福建百姓最真诚的祝福。长乐的“康”字和福清的“宁”字,合称“福寿康宁”。闽山苍苍,江水泱泱,福建民间的福文化植根于闽山闽水,承载着安详平和与宁静美好,庇佑了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片福地上的百姓。

一丛丛竹子经竹编艺人的编织与雕刻,变化出无穷的形态和美感。提篮作为内涵丰富的竹编艺术品,在福州流传了400余年,提篮寓意生活丰盛幸福,蕴藏着深刻的中华福文化内涵,被视为幸福和好运的象征。福建的提篮内更是藏着满满的“孝”与“福”,福建人敢闯敢拼,敢于追求“幸福”,福建“福文化”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潜移默化地塑造着福建人民的价值观念。“福文化”更是八闽文化的精神内核,新时代的福建人,积极进取,追求生活幸福,与自然和谐共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和“福文化”有机结合,融入现代产业之中,赋予其新的内涵。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
冬季民俗节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刍议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
唐山皮影在新媒体网络中的传播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