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博物馆新定义下展教服务开展的若干思考

2023-12-29郭运功刘建忠于兴兴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20期
关键词:思考

郭运功 刘建忠 于兴兴

摘 要:2022年8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公布的博物馆新定义,高度概括了新时期博物馆发展的关键特征,进一步突出了博物馆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展教服务的重要性。文章以博物馆新定义为启示,结合国内相关政策法规和实际调研情况,分析了博物馆展教服务开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加大展教服务力度、准确把握发展定位、统筹打造服务品牌、拓展展教服务可及性、提高展教服务专业化水平、健全相关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博物馆社会服务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博物馆新定义;展教服务;思考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20.019

展教服务是博物馆传承弘扬优秀文化、满足社会文化需求、塑造目标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是沟通博物馆与公众的重要桥梁。展教指涵盖陈列展览的各项社会教育与服务,包括线上线下陈列展览、人工和语音导览讲解、研学活动、社教课程、学术报告、媒体宣传、文创研发、文博会展等。随着科技信息化迅猛发展和文化需求多元化,博物馆展教服务也深受影响。如何规范开展展教服务,让博物馆担负应有社会责任,成为当代文博人不懈探索的命题。2022年8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公布了博物馆新定义,为应对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复杂挑战提供了指引。

1 博物馆新定义指引了发展方向

2022年8月,国际博物馆协会重新定義博物馆:“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博物馆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博物馆以符合道德且专业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并在社区的参与下,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①相比2007年的定义,新定义在继续肯定博物馆基本定性、主要功能、价值目标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时代的内涵。比如,明确提出了“阐释”功能,强调了对展示内容的解读;指出了“可及性”“包容性”“多样性”“可持续性”等关键特征,强调了新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明确提出了“符合道德”和“专业”的要求,强调博物馆职能开展的职业素养;提出了参与者“社区”,强调了博物馆与公众的互动关系;在价值目标中,更加提倡知识共享和观感体验。综上所述,新定义更加重视博物馆社会服务职能,符合新时代博物馆多元化发展趋势,是对当今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规范和指引。正如业界所言:“博物馆的新定义巧妙地兼顾了普遍与多样、历时与共时、继承与创新等充满张力的辩证关系。”②

2 展教服务开展存在的问题

2.1 展教活动同质化、碎片化严重

展教服务同质化主要体现在活动内容和开展服务方式方面的较多雷同。例如:尽管文物不足,依旧打造通史展,各单元划分千篇一律;单元标题缺少润色打磨,词语雷同使用;引进展览按部就班布展,缺少结合地方文化、展厅环境等二次策展,缺少辅助社教活动开发;社教活动乏善可陈,春节写对联、元宵节猜谜语、端午节包粽子……缺少挖掘与创新。碎片化主要体现在活动开展缺少规划和系统性,弱化了体验效果。同质化和碎片化实质上反映了博物馆缺乏规划与设计。

2.2 展教分离现象较为普遍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省市县博物馆展教服务普遍存在重展轻教或重教轻展等展教分离问题。重展轻教指博物馆主要依托陈列或临展开展服务,较少开展社教活动。重教轻展则注重开展社教活动而不重视开展陈列展览及相关业务。这类问题多发生在缺乏经费和人才的基层博物馆,反映了对博物馆本质定义和规划定位的把握不准确。

2.3 展教服务不规范、不专业

一是陈列展览存在器物形制、年代、功用等描述不准确,研究成果过时不更新,外文翻译不规范,仿制品和复制品不标明,展品、图文不搭配,场景设计、灯光打造不专业等问题。二是宣讲、社教等教育活动存在表述不准确、发音不清晰、姿势不规范、缺乏情感表达、活动过程简单化、内容不符合意识形态要求等问题。三是人才数量和专业水平不足影响活动的质量。

3 新定义对展教服务开展的启示

新定义是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深刻总结时代发展规律基础上修订的,是对全球博物馆发展的概括总结与宏观指导,其中关键表述极具时代进步性。“博物馆的可及性和包容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社区、反思和知识共享,以及‘专业的和‘道德的等关键性表述70多年来首次出现博物馆新的定义中。”③另外,新定义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即“研究”不再列入主要价值目标,这不仅体现了展教服务的重要性,也进一步肯定了博物馆社会属性和发展方向。新定义为我们开展展教服务提供了有益启示。

3.1 以相关政策法规为遵循,加大展教服务开展力度

博物馆新定义的发展理念与我国政策法规体现了极大的兼容。近些年来,我国出台《博物馆条例》《博物馆运行评估标准》等系列政策法规,有效规范和引导了博物馆社会服务的开展。《博物馆条例》第四章明确规定了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的相关要求。如“博物馆应当根据自身特点、条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④《关于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的指导意见》规定了陈列展览与学术活动、青少年教育结合开展的要求,指出“原创性陈列展览要设计、开发相关的青少年教育项目”⑤。《教育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指出:“各地博物馆要坚持‘展教并重,策划适合中小学生的专题展览和教育活动。”⑥2022年新版《博物馆运行评估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以评估指标的方式细化了展教开展标准,增加了对青少年教育等社会教育的比重和明确规定。例如,提高“教育服务”权重,与“陈列展览”同为二级指标,各占15%权重;减少了对“陈列展览”展厅空间、内容与形式设计、基本维护、获奖情况等硬件的指标分;取消了对讲解员学历、人数、语种的具体指标分,将“讲解服务”纳入“教育服务”;增加了“大思政课”等青少年教育内容。相比旧版《标准》,新版《标准》明显降低了硬件要求,提高了软件要求,体现了“展教并重”和“以人文本”的发展理念。

3.2 展教服务要“符合道德”,准确把握发展定位

3.2.1 明确展教开展的性质定位

各类博物馆虽有性质、类别、级别等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承担着一定社会责任。其中公益类国有博物馆作为国有全额事业单位,如何在市场经济和职能改革影响下,协调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展教服务开展的方向。博物馆新定义对此提出了“符合道德”的表述,不仅仅是指内部职业道德,还指“如何规范博物馆的外部关系,诸如经济创收、企业赞助、敏感文化物品、社区利益诉求、新型伙伴关系等”⑦。《博物馆条例》规定我国博物馆为“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⑧,但有些公益类博物馆通过职能改革实行“收支两条线”,以自营或者授权经营等方式,高价市场化运营文创产品、研学活动、社教课程、精品展览、讲解服务等展教服务。笔者通过有关微信公众号、电话了解及实地考察等调研方式,发现有的博物馆组织研学游一天收费398元、498元不等,组织社教培训或体验课一次数百元不等,文创产品加上博物馆Logo价位翻几番乃至十几番,未成年人团体讲解按照人数收费,文物外展借用费用几万至百万不等。尽管有些出于运输保险、手工材料等必要开支,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财政压力,但是定价过高实则是变相的资源垄断,缺少科学合理定价,偏离了博物馆的使命宗旨。对此,建议进一步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探索博物馆职能改革,发挥政府主管、社会参与、第三方评估的合力作用,推动博物馆科学发展。

3.2.2 做好展教服务开展规划定位

一是展教服务要有基本规划,实现可持续性开展。旧版《标准》对展教活动开展的评估指标以三年为阶段,新版《标准》中也设了“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总体情况”⑨的指标。博物馆应制定短、中、长期发展规划,保证展教服务开展既有中长期主线发展目标,确保可持续性发展,又有适应当下的短期计划,兼顾当前多元化、多样性要求,同时不定期“回头看”,不断总结问题、吸取经验,提高活动开展品质,解决“碎片化”“拿来主义”等问题。二是展教活动要体现“可及性和包容性”,制定因人施教活动预案。讲解活动、研学活动、社教课程等要针对不同阶层、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的观众撰写相应的讲解词、制作课件或制定活动预案,实现与观众的良性互动,激发观众学习兴趣,增强体验效果。

3.3 明确陈列展览主题,统筹打造展教服务品牌

陈列展览是展教服务开展的重要依托,要重点打造精品陈列展览。要秉承“见人、见物、见精神”阐释理念,根据展览文化资源,明确展陈主题,发挥研究成果、展陈设计和新技术作用,各点、线、面相结合,让展览的氛围立体化、体验沉浸化、审美情趣化,避免同质化、碎片化,增强观感和教育效果,拉近展览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3.3.1 明确展陈主题,组建专业策展团队

根据展陈主题组建专业策展团队,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辅以相关专业人员,明确职责分工,统筹大纲撰写、形式设计、技术运用、系列教育活动策划开展,是确保展教服务成功开展的基本保障。

3.3.2 广泛运用研究成果,打磨精品展陈大纲

展陈大纲要科学规划,明确主线和分线,做好各展线串联。既要规范展品基本信息、功用,还要灵活运用优秀研究成果,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以精彩叙事等方式阐释主线,着重体现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变迁和社会影响力。以墓葬类陈列为例,可根据墓葬和出土文物规制、形制、功用等,展示墓主人社会地位、家庭环境、性格特征,进而揭示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制度、生活习俗,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和理解力,实现小切口阐释大文化,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3.3.3 大胆创新形式设计,活化阐释教育内容

要围绕主题和主线,合理布局展厅空间,形成主次鲜明和逻辑递进的相互关系;提取代表性的重点展品、纹饰及相关历史文化元素等,结合主题灵活设计场景、色调、图文样式等,多样化营造观展氛围;在运用展板、沙盘、多媒体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多元化运用VR技术、三维触摸、游戏拼图、文物魔墙、动画影像等新技术手段,将人、物、环境、意境等关联化组合,赋予展品艺术表现力和造型视觉张力,拉近观众与历史间的距离,增强观众的互动感、体验感、获得感,让文物“活”起来,让展览火起来。

3.3.4 开发系列教育项目,拓展展教结合外延

为实现资源优化组合,实现“1+1>2”的效果,博物馆展教服务要围绕展陈核心,结合公众文化需求开发系列社教课程、研学活动、学术讲座、文创产品等,同时广泛运用“云观展”、直播、微信、微博等线上手段,突破参与的时空限制,有效拓展展教服务外延,增强其可及性、包容性和多样性。

以青少年教育专题展为例。一是在内容设计上,多以开放式、启发式提问引导青少年主动思考,激发其进一步观展的兴趣。二是在形式设计上,展线设计、图文风格、环境色调、展柜尺寸等都紧扣主题,增强环境代入感,让展览“更具人性化或更具公正力”⑩。可用简洁明快的色调、卡通字体和图案,增加展览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在展柜、互动设施方面实行人性化设计,注意棱角处理、尺寸高度,增设盲文触摸等。三是在新技术运用方面,运用拼图游戏、趣味动画、VR/AR体验、机器人导览等提高展览趣味性,增进青少年的現场互动。四是在教育和产品研发方面,撰写适合各年龄段的讲解词;开发配套社教宣传册、手工体验课、沉浸式小剧场、研学活动、学术讲座,研发文房用具、玩具、IP表情包等文创产品和线上产品,组织展教活动走进校园(课堂)等,全方位拉近青少年与博物馆间的距离,引导青少年更好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主题展的教育目的。

3.4 探索“博物馆+”合作模式,拓展展教服务的可及性

积极推进博物馆融合发展,探索“博物馆+学校”“博物馆+社会机构”“博物馆+研学”“博物馆+非遗”“博物馆+旅游”“博物馆+互联网”等多元发展模式,增强博物馆社会服务力量,拓展社会服务辐射范围,为更多公众提供更好、更便利的服务。

以“博物馆+学校”为例。一是以相关政策法规为指导,与大中小学校签订共建合作协议,在研究共享、展教服务、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加强合作,特别是加强与乡村学校的帮扶合作。二是不仅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馆内展教活动,还要“设计适合进校园、下基层的流动展览和教育项目”k,让展教服务走进校园和课堂,可通过“流动展览+宣讲报告+手工体验”“辅助读物+校本课程”“教育资源库+互联网”等方式开展。三是要优化各年龄阶段展教服务,不仅要针对小学生,“应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l,以增强展教服务的包容性和可及性,满足更广泛青少年群体的需求。

3.5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展教服务开展保障

3.5.1 优化人才梯队,提高展教服务专业水平

一是根据职能需求和制度规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避免“一人多用”“一岗多人”分配不均问题。二是合理优化人才梯队,做到老中青相结合,实现梯次配备,形成合理的年龄结构,避免人才断层。三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立策展人制度,通过业务开展、交流学习、专业培训等方式,培养优秀业务骨干,提高展教服务的专业性、科学性、艺术性。这也是新定义首次出现“专业”表述的原因。

3.5.2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保障

一是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广大文博工作者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博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法规,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勇担使命,正确引导和规范展教服务工作的开展。二是健全制度保障。完善博物馆系列管理制度、展教服务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确保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功必奖、有责必究。三是优化编制配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博物馆的各项管理制度,及博物馆级别、馆藏数量、场馆面积、基本设施、社会服务开展情况、人才比例结构等,优化编制配置,确保足员运转,保障国家财产安全和工作良性开展。四是加大财政等政策保障。合理编制展教活动预算,严格评估考核,确保专款专用;实行“收支两条线”,允许合理创收作为绩效资金用于相关业务的开展,不得对冲扶持资金等。

4 结语

新定义丰富了博物馆基本职能,规范了运营理念,明确了发展目标,进一步深化了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展教服务的重要性,是对十几年来博物馆发展关键特征达成的最大化共識,与我国博物馆相关政策法规及发展理念体现了极大兼容。我们应结合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和各自发展实际,借鉴新定义启示,做好定位规划,促进展教规范发展,打造精品服务品牌,探索“博物馆+”多元发展模式,增强展教服务包容性、可及性,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各项保障政策措施,促进博物馆社会服务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被赋予新定义的博物馆[N].中国文化报,2022-9-2(003).

②尹凯.博物馆新定义:见证与推动时代的变革[J].中国艺术报,2022-12-07(003).

③⑦安来顺.博物馆新定义在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修订中的反射[J].中国博物馆,2022(6):4-8,127.

④⑧博物馆条例[EB/OL].(2015-02-09)[2023-08-14].https://flk.npc.gov.cn/detail2.html?ZmY4MDgwODE2ZjNjYmIzYzAxNmY0MTJhMzllNzFhYjk.

⑤国家文物局.关于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的指导意见[EB/OL].(2015-02-01)[2023-08-14].http://www.ncha.gov.cn/art/2015/2/1/art_2237_26422.html.

⑥k教育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EB/OL].(2020-09-30)[2023-08-14].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10/20/content_5552654.htm.

⑨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博物馆运行评估办法》《博物馆运行评估标准》的通知[EB/OL].(2022-11-08)[2023-08-14].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11/25/content_5728693.htm.

⑩马塞,马琳,李佳蔚.博物馆与全球化[J].美术馆,2009(2):2-11.

猜你喜欢

思考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