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建筑数字档案的建设探讨

2023-12-29袁强亮陆晔倪羽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20期
关键词:古建筑档案数字化

袁强亮 陆晔 倪羽佳

摘 要:如何加强古建筑数字档案建设,是目前古建筑保护的重要课题。随着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古建筑要充分吸收保护与数字化建设的经验,探索古建筑数字档案的管理模式。文章以古建筑数字档案建设为研究视角,分析了建设古建筑数字档案的重要意义,提升了古建筑档案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古建筑;档案;数字化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20.016

在推进古建筑保护的过程中,档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古建筑保护人员通过古建筑档案资料,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古建筑的整体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我们应加强古建筑数字档案的建设工作,完善相关的制度机制,将古建筑档案转化为电子格式,方便存储、搜索和利用,全面推进古建筑档案管理的提档升级。

1 古建筑档案数字化发展的现状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古建筑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具有非常浓郁的地域特点,是一个地区的重要的文化符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加上古建筑年代久远,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存在损毁或消失的危险。我国城乡有很多蕴含历史文化的古建筑,一些地方在保护古建筑方面积累了成型的经验和经典的案例,其中古建筑的修缮和复建是古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古建筑档案能为古建筑的修缮和复建提供可靠依据。目前,对古建筑数字档案建设工作已成为古建筑保护的重要发展方向,各地均加速构建古建筑遗产资料数据库,建立古建筑数字档案既方便工作人员对古建筑开展价值研究、保护修缮、展示利用的工作,也方便古建筑修复人员、专家学者、古建筑爱好者等共同探讨古建筑保护问题。有的省份及城市在古建筑数字化保护方面制定了相关的标准。例如围绕古建筑数字化保护,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式发布《广东省历史建筑数字化技术规范》(DBJ/T 15-194-2020)及《广东省历史建筑数字化成果标准》(DBJ/T15-195-2020),古建筑数字档案建设已经拥有了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具备相对成熟的经验,能够为古建筑档案资料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2 古建筑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古建筑档案是古建筑历史的记录,古建筑数字档案的建设能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使我们将更详细地掌握古建筑的历史轨迹,是开展古建筑研究和保护的重要条件。古建筑的“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决定了古建筑数字档案在内容、收集整理和归档管理等方面都有特殊性。

首先,现代信息技术拓宽了古建筑信息保护的路径。古建筑数字档案建设有助于古建筑信息资料的长期有效保存与利用,为古建筑的深度开发与研究提供了优势条件,能更好地满足管理、教育、展示传播的多维业务需求。随着古建筑数字档案建设进程的加快,能够有效解决档案信息录入、整合与保存存在的短板,可以全方位地记录古建筑每个方面的信息,提高古建筑信息的准确度。传统单一的“线下”收集方式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所收集的信息还有可能不够全面和精确。数字技术的运用,减少了录入古建筑信息的工作量,使得古建筑数字档案所载的信息更加全面、系统。

其次,提高了古建筑档案管理的水平。相对于传统的、单一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建立古建筑数字档案有着更大的应用空间。古建筑数字档案建设对数字技术中的摄影技术有着比较高的要求,综合或者专项运用三维点云扫描等技术,不断提升古建筑档案数字化建设与管理水平。

再者,古建筑的数字档案能客观真实地展示古建筑辉煌的过去,记录古代能工巧匠对美的追求和高超的技艺,使古建筑“活”起来。

最后,古建筑的数字档案为古建筑的保护和文化传承增添了新手段。古建筑年代久远,结构和技术十分复杂,许多细节不易掌握,会给维修带来難度。古建筑的数字档案可以提供古建筑多维度的图形和精准的数据,能更好地保留古建筑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3 古建筑数字档案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关于古建筑数字档案的建设已经涌现出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实践中,一些问题仍然是不可忽视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存有一定隐患

尽管古建筑数字档案的建设是古建筑保护的新模式,但是在知识产权领域容易存在风险。对数字档案的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古建筑档案管理变化较大,古建筑档案管理人员运用数字形式将其上传公开,对古建筑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甚至还会出现侵权现象,同时对一些关键和核心技术信息也存在一定的数据安全隐患,不利于对古建筑进行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3.2 缺乏科学的制度标准

在对古建筑数字档案的数据内容进行收集、存储、管理、利用、共享的过程中,缺少统一且科学的标准,各古建筑数字档案信息数据兼容性相对较小,使得古建筑资源在档案数字化中难以进行科学整合,社会大众无法运用互联网等技术平台对古建筑数字档案进行有效访问。另外,计算机平台中的软件设备与系统经常处在更新换代之中,作为古建筑档案管理部门要购买相关最新的软件设备,导致古建筑数字档案的保护成本相对较高。

3.3 缺乏数字化建设需要的“操盘手”

要使古建筑数字档案建设取得有效的进展,人才队伍是关键。但是从档案管理部门的总体建设情况看,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相对普遍的问题。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古建筑档案的具体操作流程比较清楚,但是对信息技术不够熟悉,对一些软件不会操作。有的档案管理部门虽有专业技术人员,熟悉数字档案的构建,但是其对古建筑档案保护缺乏科学认知,没有将古建筑保护与数字档案建设有机地结合,无法合适地把握数字档案的开放和利用。

4 提升古建筑数字档案的建设水平

为更好地建设古建筑数字档案,要按照古建筑保护的有关要求,建立完善的数字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数字档案的管理职责,对古建筑的知识产权进行科学保护;借助融合型数字技术手段,为古建筑打造数字化的档案;通过人才队伍以及制度机制的建设,提升古建筑数字档案的建设水平。

4.1 加强古建筑数字档案的知识产权保护

在推进古建筑数字档案建设的过程中,要深入分析古建筑的文化内涵。遵循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既考虑古建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又考虑古建筑信息的保护和隔离。为保证安全,在各个层次对数字档案的访问权限进行控制,设计严格的操作权限。在运用数字技术录入古建筑档案的信息数据时,针对档案中具有保密要求的内容,要对其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档案信息泄露。古建筑保护的相关管理部门要将知识产权保护的理念贯穿到工作中,实现古建筑档案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双提升。要确保古建筑数字档案内容的真实性,而且在进行数字化的转化过程中突出古建筑的原生态性,最大限度地保护古建筑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避免在数字档案中发生将文化分解或破坏的现象。除此之外,要适度创新古建筑数字档案的个别内容,提升古建筑数字档案的影响力。

4.2 强化古建筑以数字形式永久保存与开放利用

建设古建筑数字档案时,要不断吸收数字技术创新的成果,注重对数字技术的合理使用,将古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建筑内部的构造、色彩特点、图形图案等,结合非遗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特点、优势(非遗档案从最初的口述或者纸质档案记录发展为音、像相结合的数字化载体),在数字档案中将古建筑真实再现,提高古建筑数字档案精准度和利用效率。同时要做好数字档案的信息数据采集工作,建立完善采集信息数据的科学标准,加强对古建筑数字档案内容的保护,确保采集及录入过程的科学性、准确性,确保古建筑以数字形式永久保存与开放利用。

4.3 建立完善古建筑数字档案建设的制度机制

古建筑数字档案的科学建设,需要有一套成熟的制度机制作为保障。针对古建筑数字档案的科学化保护,要重点建设如下制度机制。

首先,要完善古建筑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古建筑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体系,通过引入数字技术,将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纳到数字化领域,实现数字“全覆盖”。管理人员要明确具体的管理流程,确保数字化管理的平稳有序健康运行。

其次,建立完善古建筑档案数字化的研发机制。古建筑数字档案的建设需要健全的数字技术系统作为支撑,因此要加大对数字软件的研发力度,相关部门要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支持,为数字档案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研发环境。

再次,古建筑数字档案的建设在提升古建筑数据精度的同时,也扩展了数据资料的多样性,保证同种类型不同格式数据之间能够在未来应用中有效融合和集成,要建立古建筑数据的标准规范,保证数据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有效保障古建筑数据采集、处理、输入、转换输出的标准化、规范化。

最后,建立完善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制度机制。要想培养一批懂得古建筑保护、熟悉档案管理业务、了解数字技术运用与操作的专业人才,就要建立常态化、多样化的培养机制,引入激励制度,为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4.4 科学保护古建筑数字档案

古建筑档案数字化,是建设古建筑数字档案的基础和前提。作为档案工作人员要对传统的古建筑档案进行科学的运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古建筑纸质档案进行扫描。古建筑档案中有很多纸质材料,这些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发展的基本方式就是运用扫描仪等专业工具,将其扫描成数字资料。在正式开展扫描之前,一些必备的程序是不能缺少的。比如准备好档案资料中的信息数据,拆除档案资料的装订工具,对档案资料的内容进行分类,仔细校正档案资料的页面,对数字档案的转化进行记录等,全面提高古建筑档案资料的存储质量。

其次,通过拍摄进行数字转化。古建筑数字档案建设所需的重要设备之一就是摄像机。使用摄像机对纸质档案进行拍摄,拍摄之后将内容转化成数字信息,并上传到大数据库中保存。古建筑的历史深厚,相关的资料也比较丰富,对这些资料进行扫描比较麻烦。用拍摄的方法则比较容易操作,而且拍摄的质量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提升,档案损耗的程度在不断降低。

再次,采集古建筑档案的视听资料。通过音频、视频等形式来搜集并制作数字档案,这种方式主要运用模拟信号的方式,对档案信息数据进行数字保存。同时数字技术在面对音频、视频等资料时,又要对其进行再度地处理,从而提高保护的指向性,将数字档案进行分类,提高古建筑数字档案的使用效率。

最后,运用三维扫描技术。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技术在不断涌现。激光三维扫描就属于这一类的技术,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城市建设等诸多领域的档案管理中都有着应用。在古建筑数字档案的建设发展进程中,激光三维扫描仍然具有较大的作用,其内部的三维扫描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可以到达不同区域的现场,一方面快速扫描古建筑,另一方面对古建筑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并最终得到科学、精准的古建筑数据。激光三维扫描收集到的信息通常是分段的,將这些信息上传到互联网平台后,运用电脑技术制作古建筑表面的模型,即三维点云模型。该技术的运用能够将古建筑的相关信息进行永久并精准的保存,并且将同一古建筑在不同时期所呈现出来的三维模型叠加起来进行对比,从而了解到古建筑的信息特别是整体变迁情况。三维扫描技术的使用成本较高,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

4.5 古建筑数字档案建设的重点

通过以上数字技术手段,古建筑数字档案的建设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古建筑信息库建设。我国的古建筑年代久远,极易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毁于一旦,因此,无论是抢救性保护,还是预防性保护,我们要运用数字化技术构建古建筑现状大数据,以满足古建筑保护的信息需求。这种信息数据不仅覆盖古建筑本体,还应包括古建筑周边环境,在较大的范围内考量古建筑精细化保护。在信息的采集、录入过程中,要把握细节,精准采集,精确核查,以绣花功夫做好古建筑信息库建设。

二是鉴于古建筑历经岁月的蹉跎与风雨侵蚀,加上天灾人祸、年久失修等,导致古建筑不堪重负,出现了各种病变,安全状况堪忧。必须全面系统地掌握古建筑整体及局部受损情况。这里还应包括古建筑材料的信息整理,为精准修复损伤恢复原貌创造条件。

三是在上述两项工作基础上,科学分析古建筑损伤的原因以及渐变的过程,构建其有效的损伤机理数据库和保护方法数据库。

四是针对古建筑自身积损、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不同类型的风险,将多学科研究系统整理形成预防性保护数据库,制定出预防性保护技术。

4.6 建设古建筑数字化综合信息平台

建立数字化综合信息平台,是打通古建筑档案数字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措施。古建筑的数字档案建设不仅要围绕古建筑档案资料本身,还要考虑到档案服务的范围与受众。要将古建筑档案的不同数字形式上传到平台,方便用户登录平台查找相关的档案资料。数字化综合信息平台可以分成不同的板块,具体如下:

一是古建筑的知识链接板块。该板块主要是着眼于建立古建筑知识数据库,对线上的知识资源进行整合,用户在该板块中能够对该古建筑的历史背景、用途及当前保护现状等综合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

二是古建筑档案板块。该板块对不同古建筑的档案资料进行全景式的呈现。用户登录该板块后,平台会根据用户在搜索引擎输入的信息,提供相关的古建筑数字档案内容,形式上可以分为扫描的、视频、音频等,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三是古建筑档案管理板块。该板块主要是对档案数字化建设与实践应用的情况进行综合管理,管理人员在平台上就可以进行办公,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

四是古建筑档案服务板块。该板块主要是对古建筑档案的服务内容进行延伸。除了专业维修保护古建筑之外,用户对古建筑有着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因此要引入不同的服务形式,包括文娱类、实践类等,引导社会大众参与其中,提升线上服务的品质。

5 结语

古建筑数字档案在古建筑保护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响应“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的号召,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吸收非遗档案建设的成果,以测绘数据成果为基础,建设古建筑数字档案,搭建覆盖面全、三维感强、数据丰富的应用系統,反映古建筑残损、变形等各方面信息,为后续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提供基础档案,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古建筑的长期保存和利用创造有利条件。随着档案事业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数字技术将不断被推广与使用,将数字技术和古建筑保护充分结合起来,构筑科学的古建筑数字档案管理与保护工作体系,进而提升档案的应用率与管理水平,更好地助力古建筑的保护、展示和科学研究,进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精神落于实处。

猜你喜欢

古建筑档案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中国古建筑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数字化制胜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