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
2016-10-11王丹宇
王丹宇
【摘要】《档案》没有像其他纪实类栏目一样,采用播放纪录片或纪录片与讲述相结合的单调叙述方式,而是采取多种叙述形式相结合的多角度叙述,使整个节目富有吸引力,体现出节目的真实性及历史感。
【关键词】档案;叙述方式;纪实节目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留下多少迷云与不解,等待人们拂去它们的尘埃,将其公诸于世。《档案》栏目给予了受众一个洞悉历史真相,挖掘过往深幕的平台,《档案》将一件件曾经震动世界,却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直观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深入整理历史事件的脉络,力求准确无误地再现当时的事件过程,还人们一个清晰明朗的历史。
《档案》栏目是由北京卫视于2009年2月4日开播的纪实类栏目,整个栏目定位于演播室,选取国内外大案要案、社会传奇、情感故事等题材,由一位极具个性的讲述人主宰故事的脉络。从讲述者的角度来看,这档栏目更像古代的说书,但《档案》拥有纪实类栏目所特有的严谨与真实。讲述人设置一个个故事悬念,将整个历史事件的脉络连贯起来,与演播室整体环境结为一体,向观众讲述一段严肃但引人入胜的历史真相。纵观整个节目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这档栏目一个最为特别的地方,也是《档案》能够取得一定的收视效果,以及获得固定收视群体的重要原因,就是讲述人没有像其他纪实类栏目一样,采取单一讲述方式,播放纪录片或纪录片与讲述相结合的单调叙述方式,而是采取多种叙述形式相结合的多角度叙述,使整个节目富有吸引力,更能体现出节目的真实性及历史感。本文着重概括《档案》栏目所采用的各种叙述方式,并分别阐述其产生的效果。
一、讲述人客观描述
《档案》是一档纪实类栏目,即讲述一段历史事件。既然是讲故事,就必然会有讲述人的客观描述,所有纪实类栏目都离不开这一基本的讲述形式,《档案》也不例外。与其他纪实类栏目相同,《档案》也会有主讲人略带有评论而悬念迭出的客观性叙述,但《档案》所邀请的主讲人大多数是演员,这就增强了整个叙述过程的表演性。在客观叙述过程中,表演出身的主讲人会在描述中加入大量的情感变化,神态表情,暗示性动作以及大量的走动及位置变换,使观众在聆听主讲人讲述时更像是在看一个独白的表演。另一方面,主讲人的表演技巧也使讲述过程一波三折,将各种制造悬念的问句渲染得更为吸引观众。这些设置使客观描述变得生动,让观众可以将个人情感融入故事中,也让观众最大程度的走进历史,感受过去事件的变化过程,将节目与观众联系在一起,不让节目脱离受众而成为干巴巴的无感情的叙述过程。
二、设置真实场景进行演示、表演
语言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当语言无法描述出历史事件的具体发展事实时,就必须采用更为直观的叙述方式。《档案》栏目将讲述变为一场表演,那么在客观描述不足以表现故事情节时,《档案》也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演示、表演的讲述方式,将事件发展过程直接“演”出来,通过视觉传入观众的脑中,生动直观地再现事实。在2011年8月5日播出的《俄罗斯莫斯科剧院人质危机2》中,主讲人将历史事件中绑匪向人质传递字条的情节表演出来,主讲人紧张不安的表情及动作与饰演黑寡妇的演员坚定冰冷的眼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加重了整个叙述过程的紧张气氛,同时也将这一历史事件的讲述推向高潮。主讲人还使用事件发生地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剧院的微缩模型作为演示道具,加上各种标记及多角度拍摄手法,生动展示了俄罗斯营救人员的各种营救手法,克服了语言描述的不足,达到了准确阐述事件的目的。现场演示甚至表演的叙述手法在纪实类栏目中运用得较少,《档案》大量使用这一讲述方式,使直观性增强,同时也增强了节目的趣味性。
三、纪录片讲述形式
播放纪录片是一般纪实类栏目最为广泛的叙述方式,这种叙述方式省时省力,且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但千篇一律的纪录片讲述再加上一部分的讲述人阐释,已经为众多观众所厌倦,所以单纯的纪录片播放已经不能满足观众对于纪实类栏目的需求。《档案》栏目深谙这一局限性,所以在整个节目过程中,纪录片只是起到引起内容、承上启下或画龙点睛的作用,所占比重不是很大。恰到好处的纪录片运用不但没有引发观众对于历史讲述的厌倦,反而凸显出其锦上添花的效果。纪录片的使用增强了整个栏目的历史严肃性及叙述的专业性,也同时增强了内容的可信度。所以,节目中的叙述手法并没有好坏之分,其能够凸显出怎样的效果在于节目策划人员如何安排各类叙述手法,做到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相得益彰,同时也要显示出不同于其他同类节目的创新之处,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收视率。
四、展示历史档案
《档案》主要是想通过能够体现历史真实性的物品——档案来还原历史事件,并从中挖掘能够吸引观众的历史悬念。大量历史档案的使用是《档案》栏目最为独特的叙述方式,该栏目所采用的档案类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真实录音及影像
何种档案能够最为真实地再现历史真相,无疑便是当时事件的录音和影像资料。《档案》栏目大量播放描述历史事件的录音及影像资料,增强了栏目本身的历史性和严肃性。在《俄罗斯莫斯科剧院人质危机2》这一集中,讲述人大量播放当时被绑架人质及其他当事人的录音,这些录音直观呈现了当时人们的心情及情感,真实展现所讲述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在2011年8月21日播出的《珍珠港之谍影重重》中,讲述人使用16毫米放映机播放了大量当时珍珠港事件的轰炸画面及其他影像资料,再现了当时日军轰炸珍珠港事件的脉络,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感受珍珠港事件的发展过程。录音及影像的使用赋予了栏目纪实与历史感,体现了节目重现历史的价值追求。
(二)历史文件、书信等纸质档案
纸质档案很大程度上承载了历史事件发生的诱导因素及推动事件发展变化的因素。在《档案》栏目中,讲述人经常出示一些与所讲述历史事件相关的纸质材料,多数为当时事件中的文件档案。在2012年7月5日播出的《铁娘子撒切尔与〈中英联合声明〉》中,讲述人就向观众展示了《中英联合声明》文件,阐述中英双方的做法及谈判条件有哪些合理与不合理的地方,展示出《档案》栏目讲述历史事件的专业性。
(三)与历史事件相关的图片及实物
这一叙述方式主要是从侧面反映历史的丰富性,拓展延伸事件的内容,同时也起到放松观众心理的作用。在每一集节目中,基本都会出现一些历史事件相关人物的照片,这些照片使观众对于处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人物形象能够构建出一个立体的直观的图像概念,让原本抽象的历史因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介入有了更强烈的形象性。而实物的运用也同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在2012年5月30日播出的《绝密行动,刺向本拉登的“三股叉”》中,主讲人直接将刺杀本拉登行动中海豹突击队所使用的军犬带入了演播室,增强了讲述的趣味性及直观性。图片和实物的出现,使得历史不再仅仅只是存在于影像及书面上的单纯历史,而是可以在现实中再现的,这也拓宽了历史讲述的话语范围。
《档案》栏目在众多纪实类栏目中能够拥有一席之地,除了节目选题的独到之外,多种叙述方式的运用是其关键因素。《档案》栏目依据各种叙述方式所带来的效果,巧妙地处理其所占的比重,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