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邹城铁山《石颂》刻字“门抽杞梓,家握芳兰”考释

2023-12-29周伟良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20期
关键词:铁山

周伟良

摘 要:摩崖石刻是我国特有的古代文化景观,极具文物价值与研究价值。石刻上的文字距今年代久远,部分语句与一般的书面表述并不相同。其中有的不易理解,比如北齐石刻“门抽杞梓,家握芳兰”的表述罕见、别致,饱含美意,之前无人做出正确解释,甚为可惜。作者攻克了一些障碍,对此八字做出了细致精准的考释。

关键词:铁山;《石颂》;“门抽杞梓”;“家握芳兰”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20.006

0 引言

在亚圣孟子的故乡山东邹城,有北朝时刻就的铁山、冈山、葛山、尖山四山摩崖石刻,其中铁山南坡刻有字径40~80厘米的《大集经·穿菩提品》930字及记录刻经活动的《石颂》(又称《铁山刻经颂》)600多字,“门抽杞梓,家握芳兰”八个大字即出自《石颂》(图1)。

后世有人将此八字拓下来收藏,部分在书画网、孔夫子旧书网等的拍卖平台上拍卖,多件售价几百元不等。

后世对此八字还有些应用,有人将之书写成对联,作为赠送文人墨客的礼品。笔者有一老同学,在高校任教授,就收到这样文雅别致的礼品。因不甚明其意,所以垂询于笔者。此八字的意思很少有人真正明白,针对性的书面解释更是付诸阙如。网上的解释既不全也不精准,说是对此八字的解释,但其实只是前四字的大致含义。即便是讲述到《石颂》的文献,也没有对此八字的解释。这说明此八字不好解释,特别是后四字令人难明其意。看来须要进行一番考证,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一经询问,勉为其难,努力思索,遍寻相关材料,仔细考量,终于豁然开朗,明白须要破除一些障碍,才能进而得出合理的本义及符合语境的多层次解释。

1 消除“芳”字的遮蔽与阻隔

为何之前无人对此对仗的八个字做出过明确的解释,一定是有一些障碍。看到这八个字,一般会去查“杞梓”“芳兰”的意思。“杞梓”查下来有两个义项:一是杞和梓,两木皆良材;二是比喻优秀人才。代入进去后对前四字基本能理解。“芳兰”查下来的意思:兰花,古人常用来比喻君子。这样问题就来了:(在)家握着兰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很少有人想到直接去查“握兰”的意思。其实这儿正是要跳过这个“芳”字的遮蔽,跳开这个“芳”字的阻隔,直接去查“握兰”,才可能“透出光亮”。查权威的《汉语大词典》的结果是:“握兰”指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近臣。

这样一来,“家握芳兰”的内核就是家+握兰(芳,芳香,只是修飾兰的定语),但“家”与“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近臣”怎么串起来讲呢?显然因“家”与“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近臣”中间缺动词而有点讲不通,也或许可以勉强理解为“家中有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近臣”。到底应该怎样解释?新的关口出现了,于是还要仔细考察、辨正一下《汉语大词典》所收的这个条目的所有文字内容,看看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2 优化《汉语大词典》的相关释义

经过繁体转简体,《汉语大词典》“握兰”条的文字内容如下:

【握兰】汉应劭《汉官仪》卷上:“﹝尚书郎﹞握兰含香,趋走丹墀奏事。”兰,香草。后以“握兰”指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近臣。《隋书·百官志上》:“自礼闱陵替,历兹永久,郎署备员,无取职事。糠秕文案,贵尚虚闲,空有趋墀之名,了无握兰之实。”唐杨炯《常州刺史伯父东平杨公墓志铭》:“入践郎官,含香握兰。”宋王禹偁《赠礼部宋员外阁老》诗:“堪笑白头王小谏,握兰犹未得相亲。”

只要比对义例并加以思考,就能知晓其中的义例明显不合。“握兰”本义就是握着兰花,明显是动宾结构,与书证中并列的“含香”结构一致,其引申义也宜按动宾结构来解释,解释成名词可能有问题。果不其然,《汉语大词典》中解释成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近臣,与一个出处、三个书例皆不相合。应该按动宾结构解释成“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才符合义前出处、义后书例中“握兰”的意思及在句中的用法,才能够讲通出处、义后书例中的整句、整段文字。

3 探究相关语境

此八字产生的语境是怎样的?将其中难解的“握兰”引申解释成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理据又何在?这就需要结合文献资料进行考证,一是要探究历史文化语境,二是要探究刻写《石颂》时的语境。

3.1 探究历史文化语境

“握兰”这个行为起于何时?元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卷五十一《职官考五》中有明确的主张:“按,后汉章、和以后,尚书为机衡之任,尚书郎含香握兰,直宿于建礼门,太官供膳,奏事明光殿,下笔为诏诰,出语为诰令。”由此可知,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第四位皇帝汉和帝之后,朝廷对尚书郎便有此行为规定,而且同时要口中“含香”。

“握兰”正式成为书面规定的礼仪始载于何处?汉应劭写定《汉官仪》,其中开始有了这样的书面礼仪规定:“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其下奏事,黄门侍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

为何要有“含香”这样的朝廷礼仪?“含香”的香指鸡舌香,即丁香,有让人口气清新的功效。在汉代,尚没有西晋时才出现的牙签,也没有晚唐时才产生的杨柳枝刷牙的方法,更没有出现辽人、宋人的牙刷,更谈不上有现代的牙膏这种清洁牙齿的东西以及洗牙这种做法。虽然先秦时的漱口延续到了汉代,但这种“表面功夫”只能说明清洁口腔的基础工作在当时做得很差,因而较多的人口中不免产生异味,令他人不快。于是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像现在嚼口香糖一样把丁香含在口中,去除口臭。而尚书郎的职责是在皇帝身旁处理政事,绝不能让他的口气甚至是口臭熏着皇帝,所以必须口中含香,以免对皇帝不敬,令皇帝不爽或难受。

为何含了香,还要怀香、握兰?我们不妨这样考虑:单单为了免除口臭,只是解决了生理上的问题。但按照古人的智慧及文化传统,这明显是不够的。古人对精神更有追求或强调。读过《离骚》就能知道“香”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香草代表着一种修养、一种正道、一种对君王的忠心,而兰花又是香草中的“君子”与典型代表。所以从含香到怀香再到握兰是从外显的生理层面到内心精神层面的渐变过程,符合古人内外兼修的理想与追求,并恰到好处地减轻甚至遮蔽掉去除口臭的用意。因此,握兰的主要作用不是掩盖口臭,固然握兰也有使空气更加清香的作用,但主要的意思是在精神层面,饱含了对君王忠信、持正办事的隐喻。

探究了上述历史文化语境,自然可以抵达“握兰”的深意,这就进一步印证了词典所释,而且远超词典所释,并由笔者纠正过来的简单含义。

3.2 探究刻石时的语境

铁山摩崖刻经是宗教崇拜的产物。《石颂》刻经位于山东省邹城市西北的铁山之上,分为经文、石颂和题名三部分。佛经的署经人为大沙门安法师,即僧人安道壹。书刻时间在北周大象元年,即公元579年。书刻的位置在高大宽敞的石坪上,石质为花岗岩,硬度较高。《石颂》是在经文《大集经·穿菩提品》刻写完成后所书刻的颂文,是经文的题跋。《石颂》刊刻于经文的左下部,整篇颂文的面积约70平方米。颂文的上方刻有“石颂”二字,书体为篆书,字径在90厘米左右。颂文的正文共12行,每行43~52个字,字径22厘米左右,原文共614个字,现在能够辨认的有476字。颂文主要记录了铁山摩崖刻经的地理环境、当时崇尚佛教的氛围、铁山摩崖刻经的经主、经文刊刻的时间、经文书法的署经人以及对署经人书法艺术的赞赏等内容。

为什么要刻《大集经·穿菩提品》与《石颂》呢?这是“门抽杞梓,家握芳兰”八字的大语境。

正所谓“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当统治者认为佛教的发展不利于统治甚至威胁到皇权时,佛教的发展便会出现危机。在我国的佛教史上有著名的“三武灭佛”事件,其中两次就发生在北朝。第一次灭佛是北魏太武帝时期。由于太武帝之前的两位皇帝皆信奉佛教,佛教发展迅速,在社会上和朝廷内拥有绝大势力,为了巩固统治,太武帝大兴灭佛之举。第二次灭佛是在北周武帝时期。武帝宇文邕立志以儒术治国,于建德三年(574)下令禁佛、道两教,三年后灭北齐,又下令禁齐境佛教。前后将八州四万所寺院充作贵族宅第,烧毁经典,令二百万僧尼还俗,寺院奴婢得到释放。北周武帝灭佛比北魏太武帝的灭佛深刻得多。直到公元578年周武帝崩,周宣帝继位后立即兴佛,佛教才很快又兴盛起来。

北周的再次灭佛让佛门弟子感觉到了恐慌,保存佛经使它能够在世间永远流传便成了佛教徒以及信佛弟子的重要使命。护法卫教的使命感驱使着他们于悬崖峭壁之上凿刻佛经,且字径斗大。他们以这种近乎不能被毁灭的方式来保存佛经,来完成佛教徒的使命,以坚定信众的心志,实现传播佛教的功能。这应该是铁山摩崖刻经产生并久存于世的一个重要原因①。

《石颂》本身的文字内容是“门抽杞梓,家握芳兰”八字的小语境,与此八字关系更密切。

《石颂》曰:“是以有信佛弟子匡喆及弟显、□、祖、珎,汉丞相衡之苗裔也。秀德自天,英姿独拔,知宏纲尚缺,察地纽方倾,叹沧海犹迁,嗟太山言落。遂弃乌涂而在怀,收清鲛而□府。于是乃与同义人李桃、汤耿奴等,可谓门抽杞梓,家握芳兰,飒爽龙腾,豁然凤举。乃率邑人,敢欲寄柏天沼,共汲无竭之津,寻财法肆,同以永用之宝,仍割家赀,舍如霜叶。”②由此可知,铁山摩崖刻经的经主是匡喆、匡顯等人,还有同义人李桃、汤耿奴等,匡喆等与在尖山、葛山刻经的韦子深(西汉时先任郎官后任丞相的韦玄成的子孙)一样是世家大族的成员,他们舍财刊刻这种大规模的佛经,也带有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祈愿和平、积累功德、超度亡魂的意味。《石颂》的作者是名重齐鲁的大沙门僧安道壹的弟子,书写者就是安道壹,该文自然要对出资刻经者的显赫身世加以标榜。匡喆与众弟是西汉勤学时凿壁偷光、曾任侍从皇帝左右的郎中、曾任与皇帝关系亲近的御史大夫、承韦玄成任丞相的匡衡的后代子孙③,所以其中就有了“门抽杞梓,家握芳兰”八个大字,而且表达得恰到好处。“杞梓”指家中产生的优秀人才,“握兰”与匡喆先祖匡衡的任职经历正好对得上。秦代置郎中令,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员,属官执掌护卫陪从、随时建议等。西汉因秦制不变,汉武帝以郎官供尚书署差遣,后成定制④;供尚书署差遣的郎官即为尚书郎⑤,郎官谓郎中、侍郎等职。匡衡任职郎中的汉元帝一朝当然也承续了这种制度。

“门抽杞梓,家握芳兰”八字后有称美其刻经赞助行动的“飒爽龙腾,豁然凤举”八个大字,还另有赞赏名门之后发扬可贵家训与祖先功绩的“敢缉遗训,式彰余烈”八个大字,顺“门抽杞梓,家握芳兰”八字而进而言,可谓称颂备至、丝丝入扣。

北朝四山摩崖石刻的两大经主匡喆、韦子深皆为尚书郎之后代子孙,所以《石颂》作者的思路自然会被牵引到“握兰”这儿来。作成“门抽杞梓”四字之后,遂对以“家有握兰”四字,应该也不是偶然的。

上述大小语境都能较好地烘托出“门抽杞梓,家握芳兰”背后深厚的意蕴与别致的意趣,都能很有力地印证笔者对此八字进一步的概括与解释。

4 概括出三层解释

基于上文的阐述与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门抽杞梓,家握芳兰”这八个字的三层意思。

字面的意思如下:

门庭抽生出杞梓;

家人握持着香兰。

自然引申的意思如下:

门楣兴旺,不断萌生优秀的人才;

家庭显赫,助圣上处理国家政务。

刻石当时的语境义如下:

自来门楣兴旺,不断萌生优秀的人才;

曾经家庭显赫,助圣上处理国家政务。

字面的意思是相关拓展意义基本的依托;引申是因由我国汉字的特有象征意蕴而自然生发,由人们心意相通地加以舒畅地运用;在不同的语境下,其含义又可暂时稍有变化,人们可顺应不同语境变通地加以理解与领会。

5 结语

希望上述的辩证与考释能得到相关专家的认同;希望本来难解的“门抽杞梓,家握芳兰”的意蕴已经过适合且到位的抽丝剥茧,能令读者特别清晰明白。

语境可以转换,应用可以拓展,所以现在也可以书写此八字,作为对联送人,表达良好祝愿!当此语境,又可将此八字理解为:

自来门楣兴旺,不间断萌生优秀人才;

将来家庭显赫,居高位协办国家政务。

如此,则可视作对传统美意的挖掘、继承与发扬。此八字也就可进一步延续其灵动的生命力,成为可为今用的上佳的古代语句,成为层次较高的祝颂联。有意者或可直接将拓本分成两幅悬挂,或可另书美妙大字加以呈现,皆能令庭室顿生古雅与庄重的气象,也能令来客明白联意后顿生思古之情与穿越古今之感。

注释

①王亚曦.铁山摩崖刻经书法探究[D].南宁:广西艺术学院,2020:11-13.

②圣凯.圆融思想与末法观念:北朝《大集经》的流行与刻经[J].佛学研究,2018(1):158-159.

③寥盖隆,罗竹风,范源.中国人名大词典:历史人物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24.

④陈至立.辞海(第七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22:1295.

⑤陈至立.辞海(第七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22:1956.

参考文献

[1]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北朝摩崖刻经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91.

[2]赖非.山东北朝佛教摩崖刻经调查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黄本骥.历代职官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铁山
Lattice damage in InGaN induced by swift heavy ion irradiation
Strategy to mitigate single event upset in 14-nm CMOS bulk FinFET technology
Hydrogen isotopic replacement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in zirconium deuteride implanted by 150 keV protons∗
搭伙
铁山变220kV断路器非全相保护存在的隐患及处理
搭伙
师爷
河南舞阳铁矿田铁山庙组矿层下盘地质体成因
我的铁山我的情
天降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