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评”一体化 在七年级自然拼读迁移应用中的实践

2023-12-26陈琳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3期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

摘 要:本文以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理论方法为指导,构建指向迁移应用的“教、学、评一体化”自然拼读教学流程设计,并结合具体自然拼读课堂教学为例,阐释了教、学、评一体化在教学中促进学生迁移应用的过程与发展。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自然拼读迁移应用;教学设计与实施

作者简介:陈琳,杭州市临安区昌化初级中学。

一、问题的背景

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是新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的建议。在日常教学环节中融入“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解决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怎么评等问题,让日常教学活动和知识点落地。

自然拼读是近年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引进的一种语音教学方法。自然拼读法又称“Phonics”, 它是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孩子学习英语读音与拼字,增进阅读能力与理解力的教学法,是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初学者学习发音规则与拼读技巧的教学方法。在现行的教学体系中,对自然拼读的教学安排比较粗略,注重了规则的叠加,对深度学习、迁移综合应用等还有许多留白。存在学生在学习后不能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不能进行课外拓展阅读的现象。

二、什么是“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树立教、学、评的整体育人观念。“教”主要体现为基于核心素养目标和内容载体而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决定育人方向和基本方式,直接影响育人效果;“学”主要体现为基于教师指导的、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语言实践活动,决定育人效果;“评”主要发挥监控教与学过程和效果的作用,为促教、促学提供参考和依据。它是一种逆向教学设计理论,使目标、教学、学习、评价融为一体。在此理论和方法下,教师用“教—学—评”一体化进行语音教学设计,能更好地监控语音教学效果,进行迁移应用。

三、指向迁移应用的“教—学—评”一体化的自然拼读课堂设计

本文是以“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为基础,指向迁移应用为根本目标的语音教学课堂设计(见下图),评价始终贯穿课堂始终,关注学生课堂知识学习、自主思考、发展能力即应用拓展。

(一)教學内容分析

本文的教学设计是自然拼读课程内容,它是语音发音现象的归纳总结,侧重规则的学习和应用。它的学习分为六个阶段:

1.建立字母与字母间自然发音之间的直接联系。

2.能够成功拼读元音+辅音和辅音+元音的词,如:c-a ca; a-t at。

3.能够成功拼读辅音+元音+辅音(CVC结构)的词,如:d-o-g dog。

4.能够成功拼读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如:sw-ea-t-er, sweater。

5.能够听音辨字,即听到单词读音就能拼出该单词。

6.单词量大量扩充,能够阅读课外英文文章。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自然拼读已不陌生,笔者对80名学生做了自然拼读掌握情况的问卷调查,设计问题如下:

是否学习过自然拼读 是否能根据自然拼读规则拼读单词

是否有用自拼规则记忆单词的经历 是否能根据自拼规则进行课外阅读

调查结果显示:15人能熟练应用自然拼读规则并阅读;10人能根据自然拼读规则拼读部分单词;5人有学习经历,但不能应用;45人不知道是否学过。

这一结果说明,超过一半的学生没有掌握自然拼读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设定

基于对自然拼读课程的了解和对学情的分析,确定了指向迁移应用的自然拼读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实现:

1.能够熟读并在词汇中判断各个规则。

2.能够利用规则拼读生词并根据规则记忆背诵单词,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

3.能够迁移应用规则阅读课外文本,解决生词读音。

(四)教学活动设计

依据教学目标,进行了指向迁移应用的教学活动设计:

1.注重以“音”输入,凸显学习目标。

以第一阶段建立字母与字母间自然发音之间的直接联系的学习为例:

T: Today let's listen to a song, and tell me what you hear. (播放字母名与字母音对应的歌谣)

T: What do you hear?

S: Letters, A B C D ... Z.

T: Good! But only letters? What else do you hear?

S: Some words. ball, cat, elephant.

T: Exllecnt, let's listen to it again, If you can , you can try to sing along with it.

(播放字母名与字母音对应歌谣)

通过原版音频的输入,学生十分直观得了解了字母名和字母音,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后面阶段的拼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2.新旧融合,探索应用。学生由被动记忆规则转变成自主探索应用规则。

(1)对应发音,唤醒词库,举一反三。以第一阶段建立字母与字母间自然发音之间的直接联系的练习为例:

T: We have known the letter name and letter sound, could you find more words instead of the words in the song and sing it?

S1: OK. A is for ant, a a ant.

S2: B is for bed, b b bed.

S3: C is for candy, c c candy.

……

通过开火车的方式,鼓励学生寻找更多的替换词来唤醒学生的词库,将已有的词库融入新知识中,进一步理解对应关系。

(2)听音辨音,自主探究,拼读应用。自然拼读中有许多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例如ea/ee/ai/ay等,有些字母组合有多个发音现象,这些发音现象藏在不同的单词里。以教授字母组合ea/ee的发音规律为例:

T: First, I will show you some words, and listen to their pronunciation and tell me what sound you hear.

(播放单词的录音)

T: What sound you hear?

S: /i:/

T: Very good. Which letter pronounce /i:/?

S: ea and ee

T: Right, ea and ee pronounce /i:/. Now let's have a challenge, can you read these new words? (给出更多的ea和ee构成的单词进行拼读练习)

T: Well done, But there are some special words, such as bread, head (播放单词录音). What sound do you hear?

S: /e/

T: Yes, we hear the sound /e/, and which letter pronounce /e/?

S: ea

T: Right, so this time we know that letter ea could pronouce /i:/ and /e/

学生通过自行感知,观察并发现规律,及时进行当堂应用,加深了对字母组合发音的印象,为后期规律的综合应用铺垫基础。

3.分级助力,增强单词拼读意识。学习自然拼读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词汇记忆和课后阅读拓展,扫清生词读音障碍。因此要不断强化规则的应用,增强单词的拼读能力,逐步养成拼读习惯和拼读思维。分级读物符合自然拼读学习进程,同时分级读物的故事性可读性比较强,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在这一环节只关注对生词的拼读,不关注对生词的意义理解。

以丽声分级读物字母组合ee/ea主题分级绘本 The picnic为例:

(1)看封面和标题,确定故事主题。阅读标题和图片,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绘本的主旨内容。

(2) 根据主题,写出与该话题相关的带有字母组合ee/ea的词。该绘本的主题是野餐,所以学生要在已有的词库中搜索出带有字母组合ee/ea的关于食物的词汇。

(3)阅讀故事,圈出绘本中带有ee/ea字母组合的关于食物的词汇。

(4) 根据已学发音规则,自行拼读绘本中带有ee/ea字母组合的词汇。

(5)听绘本录音,检验自己的发音是否正确。

(6)教师检验拼读并反馈。学生在拼读时要将整个拼读过程表现出来,例如:beans, bi:-nz

(7)听音写词。听故事录音,应用拼读规则记忆生词,并听音写词。

(8)绘本朗读。经过几轮绘本学习后,让学生大声朗读绘本,朗读时如果遇到生词还不能直接读出,允许学生停下来进行拼读。

通过上述步骤,在课堂上解决了相关规则的拼读练习,以分级带动拼读。

4.课后迁移,巩固拼读规则应用。自然拼读是一项需要不断练习才能熟练掌握的语音技能。每天要保证一定的课外练习量,尤其是当所学规则越来越多的时候,学生要做到一眼能够发现隐藏在单词内的字母组合规则,这需要大量的重复训练。以下为课后训练内容与要求:

训练内容 训练具体要求 检验标准

每天一则微故事 1.圈出故事中出现的字母组合规则;2.熟读故事中的词汇;3.大声朗读 流利朗读微故事,不需停下拼读

每周一本分级读物 1.圈出读物中的生词并标注规则;2.利用规则拼读生词;3.根据读音标注音标;4.大声朗读 1.能听音写出读物中的生词;2.流利朗读分级读物,不需停下拼读

(五)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并贯穿于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的进步和成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有助于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进行反思。

1.课堂评价。

(1)课堂话术反馈。自然拼读的语音课堂是需要学生大量参与并发言跟读的课堂,因而能否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会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话术的应用上,常选用带有肯定意义的形容词,如excellent、awesome、good等,当学生获得正向反馈时,会增强课堂自信心,提高课堂参与度,也会反应出学生对于当前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达成度和接纳度。同时,根据观察到的学生的课堂反应,也会反馈一些带有鼓励意义的词句,如“You are smart, but could you think it again.”等。

2.两问三答式反馈。两问即设问、再问,三答即叫答、理答、侯答。通过问题的设计和回答收集学生学习是否真正发生的证据,包括理解了什么、能表达什么、会做什么。

以教授字母组合ea/ee的发音规律为例:

T:First, listen to the words and tell me what sound you hear.

see bee beach jeep beef speak feel seat (播放单词的录音)

T: What sound you hear? (设问)

S1: /i:/ (叫答)

T: Very good. Which letter pronounce /i:/?(追问)

S:ea and ee (侯答)

T: Right, ea and ee pronounce /i:/, now let's have a challenge, can you read these new words? (给出更多的ea和ee构成的单词进行拼读练习)

T: Well done, But there are some special words, such as: bread, head (播放单词录音). What sound do you hear? (再问)

S2: /e/ (叫答)

T: Yes, we hear the sound /e/, and which letter pronounce /e/?

S: ea (侯答)

T: Right, can you make a summary about letter ea. What sound does it pronounce? (追问)

S: Yes, ea pronounce /i:/ and /e/. (理答)

通过上述两问三答式评价,笔者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生对于该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课堂进度。

(六)作业评价

依据自然拼读课程的特点,自然拼读的课后作業大都是以口语练习的方式进行,根据笔者设计的课后练习内容,作业的评价表现如下:

训练内容 训练具体要求 检验标准 评价

每天一则微故事 1.圈出故事中出现的字母组合规则;2.熟读故事中的词汇;3.大声朗读。 流利朗读微故事,不需停下拼读。 下一节课课前朗读,从朗读流利度、语音准确度两方面让学生打分。

每周一本分级读物 1.圈出读物中的生词并标注规则;2.利用规则拼读生词;3.根据读音标注音标;4.大声朗读。 1.能听音写出读物中的生词;2.流利朗读分级读物,不需停下拼读。 进行听音写词检测,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通过。

进行分级配音朗读,提交配音作品。

进行配音作品修改,二次完成配音。

四、结语

指向迁移应用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自然拼读课堂教学设计,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深层次备课后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成为课堂的指挥棒,通过有效的课堂活动和反馈,让学生真正自主思考、深入学习,让所学与生活所用结合起来。但教师还应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深层化以及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崔允漷,雷浩.教—学—评一致性三因素理论模型的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4):15-22.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吴晓波.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培养中的实践与思考[J].校园英语,2022(14):115-117.

猜你喜欢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
追求“教—学—评”的相融共生
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实践分析
课堂观察助力高中地理课“教—学—评”的一致性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情境—任务”案例研究
基于英语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微写作”实践探究
小导游课程,开启口语交际新课堂
教学评一体策略在高年级英语课堂的实践
“教学评一体化”研读,孕育成长勇气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应用策略
“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怎样设计课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