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课堂文化环境生态建构研究

2023-12-26董宁杰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3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外语

摘 要:本文以课程思政为研究背景,文化研究为研究路向,基于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的辩证关系以及文化的内涵与结构分析,深度剖析大学英语课堂文化环境生态失衡现状及其形成原因,探讨挖掘大学英语教材思政元素和提升外语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和人文科学素养的路径,平衡大学英语课堂文化环境生态建构。

关键词:课程思政;课堂文化环境生态

作者简介:董宁杰(1983.05-),女,山西大同人,西安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跨文化评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考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自此,课程思政成为我国教育学界研究的风向标,各高校各专业开启了融思政于课堂教学的教改探索。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每门课程的思政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纲要》的发布进一步促使课程思政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业界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深入探讨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结合点。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涉及教学改革的诸多方面, 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外语课程思政相关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五类:1.课程思政的内涵,例如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的思辨关系、外语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的契合点;2.外语教材的思政元素挖掘与建设,例如,如何基于教材进行课程思政设计、建设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材; 3.外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4.如何提高外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5.外语课程思政评价研究。综上,课程思政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体现顶层设计和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在研究内容方面基本覆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四环节,但以文化研究的视角设计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相对较少。

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首先要思辨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的关系,为大学英语课堂文化生态建设指明方向;其次,明确“文化”的内涵与结构,对大学英语课堂文化生态作出科学的综合评价与设计。

一、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的关系

课程思政是对立德树人的实践,立德树人规定了课程思政的内容。蔡基刚认为,“德”就是有道德, 立德树人就是以德育人,课程思政的主要功能就是立德树人。王守仁运用儒家经典《大学》中的“明德”思想,将立德树人中的“德”视为包括大德、公德和私德三个维度的“明德”。“明德”的时代意义体现为立德。由此可见, 立德树人,“德”字当先。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道”与“德”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道”是万物的由来,“德”是万物本性的依据和本有的品质。“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德经·第五十一章》)古代中国人通过对自然界中事物的观察,探索万物规律,并从自然规律中抽象出人应该遵循的道德品质。在现代社会,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衡量行为的观念标准,更偏向于古代中国人对“德”的解析。笔者认为,对于“道德”的理解,应立足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观察自然出发,将抽象的社会学概念,还原到具体的自然万物中,这不仅是生动的生命教育,渗透着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更明确了“德”的根源,感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使“德”的内容得到不斷丰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德育人,那么,哪些教学内容才能肩负起德育的重任呢?刘正光认为,外语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的契合点应从中华优秀文化、世界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方面入手。中华优秀文化是立足之本,自信之源,批判地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是发展之道,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方向和目标。

二、文化的内涵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 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是狭义的文化。“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战国末年儒生编纂的《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汉代出现“文化”一词,刘向《说苑·指武》云:“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西方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含有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含义,德国人首创“culture”一词,偏近田野农作方面的意思,与拉丁文同属印欧语系的英文用 culture表示栽培、培养之意,可见,“culture”的含义已经从人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上升到了陶冶情操的到精神领域。19世纪下半叶,英国文化学家Edward Tyla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Tylar 对于文化的界定与中国语言系统中对文化本义的解读,都属于狭义文化。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指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共业”的范围实在宽泛广博,正如苏联哲学家罗森塔尔·尤金在他所编撰的《哲学小辞典》中对文化的定义一样,他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由此可见,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属性的部分。明确文化的界定与内涵,有助于诊断大学英语课堂文化环境生态现状,厘定建构课堂文化环境生态的主体内容与范围。

三、大学英语课堂文化环境生态失衡现状

文化包含了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部分内容。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文化环境生态既要包括政治、道德、法律、信仰、哲学、历史、地理、艺术、宗教、风俗习惯等体现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要包括语言、自然科学、技术、形式逻辑等非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而这些有关认知的、文艺的、规范的、科技的和社会的等多方面的文化载体既体现出文化自身的多样性,而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又体现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环境生态学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精神资源和财富,文化多样性是世界各种文化多元共存、取长补短、共同生存发展的基础。中华文化之所以延续五千多年历程不仅从未断层,而且至今依然蓬勃,究其原因在于它的兼容并蓄,与时俱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语言的多样性对维护文化环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大学英语教学既是语言的教学,也是文化的教学。

然而,大学英语课堂文化环境生态面临着两个问题。其一,中华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或是过度专注于例如单词、语法、句型的更具基础教育阶段特点的语言教学,或是强调在教材中挖掘有关西方文化的知识点,然而,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实现,都不只是单方面的线性输入。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建立在对本国和其他国家文化特点的理解之上,学生应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有充分认知,了解它的根源、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建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二是由于在人文素养方面的相对欠缺,教师或是对中华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浅尝辄止,或是找不到中外文化契合点,无法使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精髓,课堂文化教学缺乏深度,经不起学生的探索性问询,不利于师生间信任的建立,也阻碍了大学英语课堂文化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三是体现有非意识形态属性的文化,例如,自然科学和技术是大学英语课堂经常忽视的对象。由于大多数英语教师的学历都是文科背景,对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人文社会科学相对熟悉,而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知之甚少。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文化环境生态不平衡也体现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输入不平衡上。

四、平衡大学英语课堂文化环境生态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平衡大学英语课堂文化环境生态需从两方面着手:其一,立足现有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隐性思政元素,同时兼顾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其二,努力提升外语教师的人文及科学素养,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文化环境生态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一)挖掘教材中体现意识形态的隐性思政元素,兼顾人文与自然科学

首先,教师基于教材确定体现意识形态的文化内容,将其作为思政目标贯穿于大学英语课堂文化环境生态建构的全过程。此外,文化的深度学习,必须建立在比较之上。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家安全意识,必须进行文化比较。同时,课堂要兼顾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扩大学生词汇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弥补课堂非意识形态文化讲解方面的不足,提升学生的逻辑分析和思辨能力。以《我的中国婆婆是怎么取代我老公的》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课文从夫妻双方或单方父母帮忙带儿孙这一中国普遍的社会现象出发,描述了中国奶奶在家庭格局中替代儿子而引发的作者作为洋媳妇的内心焦虑。为什么在中国奶奶带孙子这样一个普遍被大众接受的现象,在一个外国人看来却是一件令人焦虑不安的事情呢?中国和西方人的价值观不同的根源在哪里?教师根据案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以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的方式将结果汇总并生成报告。这样,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从跨文化交际理论,提升课堂文化学习高度,与学生深入探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特点,分析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与根源。例如,中国人注重血缘关系,家庭结构倾向于传统的延伸家庭,也就是我们说的大家庭,家庭内部强调团结和和谐,这些都是集体主义的特点;在西方国家,核心家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父母作为家庭的核心成员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而不能由爷爷奶奶等非核心成员取而代之,家庭内部责权明确,父母对孩子的义务尤其强调平等,有着明显的个人主义特点。那么,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特点差异的根源又在哪里呢?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地理环境对民族性格塑造的影响出发,结合人类文明发展史,探求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当看清事物的本质时,学生就可以客观而正确的分析诸多社会现象,不会受到错误言论的影响而动摇立场,这正是课程思政的目的所在。

(二)提升外语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和人文科学素养

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途径。外语教师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明确课程思政的内容,为思政目标的制订指引方向。课程思政要求外语教师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世界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内容。高校提升外语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可以通过线下宣讲和线上培训的方式展开。例如,线下开启课程思政研修活动,加强高校教师间的经验交流,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线上可充分利用“全國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平台,学习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思想精髓,提升自身的价值引领能力。

五、结语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意义重大。面对大学英语课堂文化环境生态失衡现状,大学英语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立足现有教材,深挖思政元素;另一方面要积极参加线上线下的讲座与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及人文科学素养,两者结合,做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加强大学英语课堂文化环境生态建构,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财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课堂文化生态建构实例研究”(项目编号:22xcj06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文秋芳.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中国外语,2021(2):47-52.

[2]肖琼,黄国文.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中国外语,2020(5):1,10-14.

[3]蔡基刚.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内涵探索: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J].外语研究,2021(3):52-57,112.

[4]刘正光,孙玉慧,李曦.外语课程思政的“德”与“术”[J].中国外语,2020(5):4-9.

[5]黄国文.思政视角下的英语教材分析[J].中国外语,2020(5):21-29.

[6]徐锦芬.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素材的思政内容建设研究[J].外语界,2021(2):18-24.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外语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